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解读 ③: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总第683篇2021第94篇
导读
2019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相关阅读链接(点击即可):
5.投资土拓 | 今后征地更严更难了!新《土地管理法》征地内容解读;
8.闲话新土改 | 征地制度怎么改,看看国内外专家怎么说!--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研究进展综述;
12.新法之下土地评估的机遇与挑战。
新法要求配套出台相应的实施条例,2021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43号国务院令,公布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相关阅读链接:
2.权威首发 | 魏莉华司长解读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2大亮点
4.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解读 ①: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5.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解读 ②:坚持节约集约理念 优化土地管理制度
日前,自然资源部组织相关专家对新《条例》进行了系列解读,今天转载的是自然资源部马骁骏的解读3,对新《条例》中有关“土地征收”的内容进行解读,本号转载时有调整。
新《条例》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土地征收程序,将原来的“两公告一登记”细化完善为:征收土地预公告、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听证、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土地征收申请报批、批准征地、征收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决定、征地实施等12个环节;新《条例》合理划分了各级政府在土地征收中的事权,完善了征收农用地的补偿安置机制。稍有遗憾的是,新《条例》未就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征收宅基地和征收集体未利用地的补偿安置标准、机制等加以细化明确,这三类用地的补偿安置与农用地完全不同,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涉及的权益金额高,农户和使用权人更为关切,处理不好,或者简单按照征收农地补偿安置,会引发极大矛盾和问题【可参阅:新法之下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解读 ③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系列解读之三
马骁骏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土地征收关系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新《土地管理法》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果写入法律,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化保障机制。本次《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修订遵循《土地管理法》的基本思路,在土地征收等直接关系农民利益的重点问题上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进一步细化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征收补偿安置机制,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土地征收事权,优化提升土地征收效率。
一、进一步细化土地征收程序
二、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
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新《条例》进一步畅通土地征收的公众参与渠道,确保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征收程序各个环节中能够有效参与并充分反映诉求,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新《条例》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启动土地征收工作后,应当发布征收土地预公告,预公告应当采用有利于社会公众知晓的方式,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预公告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征收目的、开展土地现状调查的安排等内容,公告时间不少于十个工作日。新《条例》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当有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参加,评估结果是申请征收土地的重要依据。新《条例》明确,征地补偿方案拟定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征地补偿安置公告应当同时载明办理补偿登记的方式和期限、异议反馈渠道等内容,公告时间不少于三十日。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拟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听证。对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三、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
新《条例》遵循“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原则,对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的费用保障和具体分配规则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社会保障费用必须单独列支,强调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必须足额到位。新《条例》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并制定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分配办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集体与个人补偿安置费用分配规则缺乏依据的问题。新《条例》规定,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单独列支。新《条例》强调,申请征收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落实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以及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社会保障费用等,并保证足额到位,专款专用。有关费用未足额到位的,不得批准征收土地。
四、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征地事权
新《条例》聚焦当前征地审批程序效率不高的问题,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优化征地事权的配置,强化市县政府征地补偿安置的主体责任,减少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微观具体事务的管控,提高土地征收审批效率。新《条例》明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重点对土地征收申请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为了公共利益确需征收土地的情形以及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土地征收批准机关不再审查具体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新《条例》规定,国务院、省级政府依法批准征收土地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发布征收土地公告的同时,对个别未达成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的应当作出征地补偿安置决定,并依法组织实施。新《条例》实施后,被征地农民对征地补偿安置决定不服,可以作出征地补偿安置决定的地方人民政府为对象,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土地征收法治化和规范化程序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依法行政理念,为了公共利益确需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要按照新《土地管理法》和新《条例》的要求,严格依法履行土地征收程序,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好征地安置补偿各项政策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土言土语
您和4.5万+不动产专业人士一起关注
喜欢,就点右下角的“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