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房地产行业10大趋势
总第704篇2021第114篇
导读
中国房地产一直是“政策市”与“市场市”并存的格局。
最近几年,国家调控政策频频:
限购限贷限转、开发企业“三道红线”、金融机构房地产融资“五档两上限”......
特别是八月中旬集中供地政策再打补丁(点开链接)以及中央研究推动共同富裕(点开链接),
之后恒大等房地产公司陆续暴雷,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明显转凉,土地出让流拍不断......
8月15日对于房地产又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
——中房协召集十家重点房企座谈听取意见;
——央行谈恒大问题和房地产融资问题,指出部分金融机构对三线四挡融资政策有误解,要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融资政策,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似乎房地产的至暗时刻已过;
——总书记对房地产税的立法、改革、试点有了说法。(链接阅读:关于房地产,今天,总书记谈了房地产税,央行说了恒大问题!)
很明显,最近2、3年,“政策市”的权重、主导性都在加大。
预测房地产未来走向趋势,难度在加大!
微信公众号“地产总裁参考”的潘永堂从行业发展规律、调控政策及Top50房企对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看法做法,总结了当下房地产行业的一些基本发展趋势。
特此转载。
中国房地产一直是“政策市”与“市场市”并存的格局。
只不过最近2、3年,“政策市”的权重、主导性都在加大。
因此,预测房地产未来走向趋势,难度在加大!
从行业自身调控的初心本质,行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50强房企战略的各种调整,还是可以洞见一些“未来的典型发展趋势”!
这里简单总结为房地产10大趋势!
未来房地产,到底是确定性增强?还是不确定性增强?
未来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并存,毕竟此刻正处于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事实上,就地产而言,其实这2、3年的确定性在增强,因为政策导向越来越明朗——即所有调控手段的初心、出发点都离不开三大顶层设计。
一,房住不炒,租购并举;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三稳”;三,三道红线与五档两上限倒逼房企进入“稳健发展”模式!
未来即使新增一些大大小小调控举措,包含这次第二轮集中供地规则的改变,其实无非是围绕三大顶层设计去展开!
三大框架下,中国房地产全面进入“低增长,低利润,低预期、低容错”的新阶段。
国家不是为了打压行业,而是为了行业更有序、稳定、规范发展!但同时,外围的“不确定”也在增强。
一,一系列房地产外围的高强度、大力度政策正在连续推出。
二、2021年是房企“爆雷”年,不排除2022年也是。
三,20218月中旬以后楼市转向,成交量下滑鲜明。
地产行业夕阳化,显然这个认知有些过度悲观。
但也正常,我们常在悲观中放大恐慌,这是人之心理。
但理性看,中国房地产只是走向“成熟、正常、自律”新阶段。
一,哪怕城市化超80%的欧美国家,比如美国成熟房地产市场,其房地产依旧是支柱产业。
2020年,美国GDP接近21万亿美元,这其中由房地产创造的行业GDP就达到了2.7万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比例为12.9%,远比我国的7.5%更高。
二、十年前媒体也说家电业、建筑业等是“夕阳行业”,唱衰者众多,但现在看无疑是个“笑话”。
今天中国房地产就正在走向成熟阶段!
即未来中短期会保持15万亿~20万亿超级体量!即使更长期看,也会维持在10万亿体量。
这些都是在行业规模横盘乃至下半场依旧实现中高速增长、高质量的头部企业!
50强乃至百强房企,看上去不错了。
但事实上,未来3、5年, 50强、30强房企也会发生深度大调整!
一,三道红线让房企分化进入“加速期”。
一方面高负债房企将面临被动调整,减少拿地,最终直接影响未来2、3年业绩和结算利润表现;
而另一方面,一些本就财务稳健现金流充裕的头部房企将有望适度增加投资强度。
加上未来潜在收并购机会,将最终获取“新一轮”超越发展和二次晋级机会。
二,行业集中度大提速!
现在的房企集中度,不仅是销售额集中,更是“土地集中,资金集中,人才集中”等一系列集中,房企“头部领先优势”产生了“乘数领先效应”。
比如目前最安全、最优质的四大一线城市核心地段项目,基本都是央企、国企获得。
三,三道红线有利于行业更稳健,但也因为在资金、融资维度,央企国企相对有先天优势,因此未来15强央企、国企将拥有更大优势。
比如某十强头部央企高管就说:
“其实国进民退还好,因为三道红线下活得很好的优秀民营房企依旧大量存在,比如龙湖、金地等,所以未来核心还是企业自身战略与经营是否足够稳健自律。”
比如某5强大佬在业绩会上就强调:“出问题的房企,并不是因为政策调控,而是自己地买错了,布局有问题,产品有问题,或者战略有问题。”
4
未来谁活得更好?
2021年之后,哪些房企会“活得好、活得久”?
除大型央企外,答案大概是两类民营房企会活得好。
一,财务稳健,战略清晰、竞争优势鲜明的头部房企;
二,地方龙头房企,尤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城市的龙头房企会活得好。
事实上,建业董事长胡葆森对此有个判断,即未来中国房地产会有2个趋势。
一,几乎所有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份额,70%左右会控制在前20大地产商手里。
二,每个城市的前20大地产商,有一半甚至超过一半不是本土的地产商。
比如深圳的卓越,佳兆业,鸿荣源等;比如郑州的建业、康桥、永威等;广州的越秀地产,杭州的滨江等。
当然,在完全市场化,公开化程度高的一二线楼市,那几乎就是10强房企的天下,地方龙头房企都在走弱。
比如我们看到金地在2021上半年保持业绩60%的高增长!
比如滨江集团2021上半年销售额增长60.7%至879.2亿!
这些财务稳健的头部房企和地方龙头,都在跑赢同行,跑赢行业均值!
5
利润率降到谷底后企稳
未来中国房企成长而言,可以总结为三个受控:即“规模受控,利润受控,负债受控”!
一、三道红线和银行二道红线,基本在资金面上给房地产行业成长进行了“总量”严控!
房企规模成长本质还是投资驱动,而一旦资金总闸口收紧,那么房企未来的规模增长自然进入中低增长阶段!
同时,有些管理粗放、负债过高的房企甚至会进入负增长!
二、未来行业利润率会走低,预计2022年会到谷底后逐步企稳!
为何说行业利润率会继续走低。
一方面地价与售价的占比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从时间节点看,房地产是预售制,长周期,因此利润兑现有个“延后效应”。
考虑到这个结算周期,预计2022年行业利润率还会下滑!
2018年之后一系列调控和力度加码,房企2020年拿地趋于“理性,谨慎、高标准”。
这也意味着房企到2023年房企利润会有一个降落企稳回升的过程,但整体不可能回到过去的暴利时代!
对此,旭辉总裁林峰明确表示:“行业的毛利率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
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可能做到20%左右,差一点的15%左右,而净利率在8%到10%,可能是行业未来的优秀水平。
预测行业的毛利率,可能到明年年底,这一轮行业的毛利率跟净利率基本上可以见底。
因为2017、2018年一些低利润的项目对很多大型企业来说都已经消化完成。”
同样,龙湖认为:“在限价大环境下,行业毛利率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龙湖去年是20%~30%,未来将保持20-25%的毛利率。”
不少房企纷纷吐槽;“未来房企净利润率能确保3%-5%就不错了”!
相对而言,多元化拿地,融资成本低、竞争优势突出的房企利润率未来相对会高一些。
比如多年净利率超过20%的中海地产而言,中海也表示:“未来也不排除利润率下滑的可能。但中海对其净利率超越行业平均3-5个点,依旧有十足信心。”
6
城市深耕与“数量质量”的PK
房企如何破解“低增长、低利润、低预期、低容错”的四低问题?
应该说,深耕战略,是应对管理红利,四低困境的有效破题方法之一。
比如类似滨江地产在浙江、龙湖在重庆,龙光在广东、建业在河南……众多成功案例是验证过的。
今天作为规模房企,在当下阶段和市场环境,需要不断审视自己投资面是否过于宽泛,是否要收缩聚焦?
即该深耕的城市要继续深耕,该退出的城市要果断退出。
必须进一步动态优化投资布局。
7
房企竞争的变化
低利润时代,必然导致低成本、高周转战略!
低成本、高周转、高品质战略下,未来房企竞争力会演变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生态竞争!
基于产业链的整合,这两年比较典型的是建业集团。即建业被誉为“中国房地产界全产业链第一股”。
旗下拥有4家上市企业方阵,即建业地产、建业新生活、筑友智造、中原建业!
未来无论建业地产,还是中原建业,都交给建业新生活做售后和服务,这就是“联合舰队”!
这种联合作战,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住宅开发进入低增长、低利润时代的“不足”。
8
房企多元化进入加速期
早期房企多元化是挂羊头卖狗肉,是为了勾地.
但如今住宅高度承压,增长乏力后,规模房企多元化、地产+、第二曲线被纷纷提上战略议程与落地时间表。
一起来盘一盘!
代建市场:绿城未来5年要做到1500亿。商业市场:华润未来5年要做到362亿租金,万达商管上市后预计更高;
经营收入:龙湖未来2024年要做到1000亿收入。综合收入:金科未来力争“地产+”500亿,代建300亿。
非地产收入:世茂力争非地产开发收入提升到150亿,未来3年希望占总收入超20%
相对而言,龙湖的地产+起步更早,而且各个航道没短板,竞争力鲜明。
比如在住宅、商业、物业、冠寓早期布局的四大航道都是“做一成一”,都成为细分赛道的佼佼者之一。
比如2016~2020年,龙湖非开发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 42%,显著高于万科、保利等同类房企。
未来房企多元化进入深水区后,综合房企将形成“开发收入+运营租金+服务收入”的综合性收入!
以龙湖为例,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均好化!
一、相对财务稳健,战略清晰的龙湖在开发赛道拥有跑赢行业的增长力;
二、以天街为代表的龙湖持有类物业的租金稳定且中高速增长;
三、智慧服务未来空间广阔,收入想象空间巨大。
9
100亿租金战
商业地产,是房企多元化除物业板块之外最见效的又一赛道。
商业地产,未来5年会大提速。
盘点下来,几乎头部房企5年战略都奉行了翻倍战略!华润2020年商业租金收入达161亿,未来5年翻一倍,达到362亿。
龙湖2021年商业租金力争85亿,未来力争做到更高量级!
同样新城20221年力争租金85亿,未来吾悦150个购物中心开业,租金也是了得!
受“先行者”可观的租金、营收和比住宅高出几倍的利润率,不少商业地产少年派也要求茁壮成长!
比如旭辉计划从2021—2023年租金增长率维持50%以上,2023年租金超20亿。
未来旭辉每年会有大概10%的拿地资金是可以投在商业项目上。
比如新进入住宅规模前十的招商蛇口,也力争未来5年做到双百战略,即100个购物中心,100亿租金。
本身商业地产也是地产行业的未来,欧美和香港楼市都体现了这一特征。
比如当下美国最大的商业地产西蒙地产最近3、5年市值都在400亿~500亿美元,几乎超过当下大多规模房企市值。
10
进入并购黄金时代
关于并购,由于当下并购都是收购资不抵债,收购存量债,在三道红线下,所以孙宏斌说当下没法收购。
但事实上,如果谈并购本身,从欧美房地产市场历史轨迹以及中国房企自身分化加速而言,未来并购大概有几个趋势。
一,三道红线2023年后,百强房企会真正进入全面绿档、财务相对稳健、自律的新阶段。
那个时候“存量债”低了,而且项目资产质量也会比当下高。
因此,预计2023年,2024年后较长一段周期,地产类并购会逐步增多。
而在当下,孙宏斌也表示:“很多房企过去高负债后存量债动辄500亿,而三道红线每个房企都有负债上线,因此短期并购市场是不存在的。”
二、欧美房地产发展史往往也是地产前半场收并购相对少,而在地产后半场手并购增多。
比如美国房地产下半场并购有2个特点:
一,下半场行业规模不增长了,美国头部房企增长都有限,彼时成为规模拉升的手段不是自身投资驱动,而是收并购。
二,美国下半场房企并购的质量相对优质。即出现第一收购第三的重大洗牌举措!
比如当下全美最大开发商霍顿就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连续并购了10余家企业,最终规模快速在高位上又翻了一番!
比如当下美国最大商业地产公司西蒙,就是在1993-1996三年间进行了5次并购重组,使得公司资产从17.5亿美元遽升至59亿元,复增率达49.9%。
落在中国楼市,地产上半场房企分化更多基于“投资强度引发规模分化”,地产下半场房企分化更多基于“收并购差异引发企业二度分化”!
三、值得一提的是,预计在“地产+”战场收并购进入加速期。
当下看,中国房地产的“并购”质量还存在众多问题和风险。
横向并购承压,但在纵向收并购却是进入“战略机遇期”。
在一个“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地产新时代,无论未来行业如何变化?企业如何调整?
但整体而言,推崇房地产行业稳健、持续发展,造好房子、提供好服务是趋势必然。
同时,围绕地产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三化”改进,持续优化管理和优化产品、服务客户体验也是必然!
房地产不是夕阳产业,只是正走向成熟、稳健而已。
土言土语
您和4.7万+不动产专业人士一起关注
喜欢,就点右下角的“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