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46:法門是由心來推动,沒有那一念心,法門是产生不了滅惡生善的效果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2.04)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46

楞严经要义46

 净界法师宣讲

讲义98面

辛二、結屬真因

经文讲「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在本经当中,佛陀他很強調一個观念,那就是說「你的心態,是決定你的狀態」。当然我們很強調修行的法門是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么咒,你持《大悲咒》,你持《往生咒》,法門当然有各式各樣的功德。但是諸位不要忘掉,法門是由心來推动的,沒有那一念心,法門是产生不了滅惡生善的效果。你看你把《大悲咒》放在錄音帶,你放一輩子錄音帶也不能滅惡生善,因為它沒有一個心。所以你是用什么心態來修学,是決定你的狀態。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為什么要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找到不生滅心,佛陀讲了三卷的经文,花了三卷的時間來找,什么是你的本來面目?因為它牵涉到你未來的結果,我們一定是依止不生滅心,才能夠成就不生滅之果。因為你用不同的心態來修学,它就會产生不同的結果。

比方說,孔夫子有一個很心愛的弟子顏淵,顏淵有一天他要坐船到另外一地方去,顏淵上船以后,唉呀不得了!風浪很大。這划船的舵手是個高手,不管這風浪多大,它就能夠把這個船跟風浪打成一片,可以說這駕船的技術到了出神入化的意境。到了对岸以后,顏淵非常的赞嘆,說你這個船能駕到這個程度,你的身体跟船幾乎是合成一体的。顏淵說:你這個技術,如果我來跟你学习的話,学得會嗎?這時駕船人就問顏淵一個問題說:你會游泳嗎?如果你會游泳的話會学得比較快。后來駕船的人又問第二個問題說:那你會潛水嗎?你要會潛水,那你学得更快,時間学得更短。說完以后這駕船人頭也不回就走了。顏淵觉得很奇怪,我跟你学駕船,你問我會不會游泳,會不會潛水,這有什么关系呢?顏淵心裡很多疑惑,回去請教他的老師。他問孔夫子說:我今天想要跟一個駕船人学駕船,他問我兩個問題,問我會不會游泳、問我會不會潛水,這是什么道理呢?孔夫子說:善游者能忘水也。你要是會游泳你就能把這個水忘掉,你对它就无所罣碍,你才能把船駕好,這船是依止在水当中的,它不能離開水。

這個船假設是我們一個個体生命,一個五蘊身心,這大海就是真如本性。你說我們身心世界有很多痛苦,你要出離這個痛苦,你沒有找到大海,你這身心世界的痛苦很难处理,因為你沒有找到根本嘛!所以本经的思想,好就好在哪裡呢?你找到你生命的根本,枝末的東西就很好处理了。它這個地方讲「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你一個人能夠知道你的心性,你本來的面目是不生不滅,你怎么會怕死呢?死亡只是一個生滅因緣的变化而已,你的心從來沒有生也沒有死。這個就是一個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你的心態转变,你整個生命也就跟著转变,「心態就決定你的狀態」,你能夠无所畏懼。我经常勸修「淨土宗」的人,你要学学《楞严经》的思想,怎么去正念真如,你才能夠慢慢的達到临終的時候,內心无所畏懼,无所顛倒懺公師父常說:我們要恢復到本來无一物,然后再把佛號提起來。那就非常好「禪淨雙修」。

己二、敘儀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赞佛:

法會大众到這時候,可以說是完全大開圓解。這時候大家為了感恩,拜佛而且合掌,內心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感激,未曾有這樣的经驗。這時在佛陀面前說偈誦來赞嘆佛陀:

戊二、当机偈赞

阿难尊者他代表大众,用偈誦來赞歎佛陀,跟這一部的《首楞严王》的法門。 (分二:己一、赞歎述益。己二、誓愿請加)一方面赞歎敘述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发請誓愿,請佛加被。

己一、赞歎述益(分二:庚一、赞圓常人法。庚二、述所證淺深)

庚一、赞圓常人法。赞歎圓滿常住的人,跟圓滿常住之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一、「妙湛总持不动尊」。赞歎說法之人就是佛陀,身為一個佛陀,当然他所有的功德,都是從他一念心性所流入。所以我們不赞歎他個別的功德,而是赞歎他整体的功德,就是他一念的心性,他完全徹悟了現前一念心性。

一念心性     蕅益大師把它分成三段:

第一個是「妙湛」。這地方是指一念心性不变之体,所謂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前面经文說的「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就是那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体性。「总持」這地方是赞歎一念心性隨緣的作用。我們前面說的「隨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現」。当然佛陀這地方的「总持」不是循业发現,应該是隨順他的愿力,普門示現,应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說法,令其解脫。他能夠总持一切的法門,來做种种的示現。這地方是赞歎一念心性隨緣的妙用。「不动」不动是把前面的不变之体跟隨緣之用,把它做一個整合,体用不二。身為一個佛陀,它一方面證得不变之体,一方面證得隨緣之用,他可以說是九法界众生之所共同尊敬,值得尊敬赞歎所以叫做「尊」。這段是赞歎說法的人,完全徹證清淨的本性。

第二、赞歎法「首楞严王世稀有」。当我們要悟入這一念心性的時候,它必須要有一些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本经所說的《首楞严王三昧》。這种三昧以天台宗的解释就是“空、假、中”三观。說我們現在是一個生滅的身心世界,怎么辦呢?首先修“空观”,观察你的身心世界,是從什么地方來?它不自生。你說是父母把你生出來,不对。父母沒辦法把你生出來,父母能夠把你生出來,你应該跟父母完全一樣,他把你生出來,你的思想应該跟他完全一樣。事实上不然,你是假借父母的因緣出現而已。我們從什么地方來,我們找不到一個來处。所以從“空观”当中,破除我們对相的執取,破除妄相。“假观”我們開始去观察,這個身心世界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怎么断惡修善,趨吉避凶。“中观”就是空有无二的道理。你能夠把“空假中”三观好好的配合,你就能夠进入《首楞严王三昧》,就能夠從生滅的因緣回归到不生滅的本性。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注意,你看后面到了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它偏重在空观,從假入空观。也就是說其实《楞严经》它的思想是偏重在“攝用归体”。我們怎么從一個有漏的五蘊身心,回到我們的真如本性,《楞严经》是讲這個观念。《法华经》是依体起用,当你找到真如本性以后,你怎么用你的真如本性來創造更大的功德,跟三宝結緣积功累德。《法华经》是“依体起用”,這二個思考不一樣。《楞严经》偏重在破妄,攝用归体,《法华经》偏重在显真,显你自性的功德。開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是相互作用的

身為一個《首楞严王三昧》,它能夠破除我們的妄想執取,這件事情是非常稀有难得。因為它徹底的破壞,不像我們過去修无常观、无我观,只是個体的破壞,這是整体的破壞。所以從《首楞严王三昧》当中,我們能夠“称性起修”。蕅益大師說:其实我們也可從「性修二德」來称性起修,說是「妙湛总持不动尊」,這個是众生本俱的性德,而《首楞严王三昧》是修德,我們能夠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生起修德,最后再開显我們的性德。說是「无不從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這樣解释也可以,性修不二或者是赞美人法都可以。

庚二、述所證淺深

阿难尊者敘述自己在听了三卷的经文以后,他所證悟的功德淺深。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阿难尊者他听了《楞严经》以后有什么受益呢?有二個好处:

第一個、他知道這一念心性是本來不生,本來不滅,消除了无量劫的顛倒妄想。我們前面一再的強調,我們的顛倒妄想是從五蘊身心生起的,你要沒有身体你怎么打妄想?你一定有一個身体,有一個思想你才能打妄想。佛陀在讲本经的時候,把我們的虛妄相完全破壞了,祂一再的告訴我們,身心世界是來无所從,去无所至,它沒有真实体性,它只是一個剎那剎那生滅的一個影像而已。我們所有的妄想都是以身心世界為住,所謂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所以当我們身心世界這個水泡的妄相被破壞以后,附在身心世界的妄想也跟著破壞。「不歷僧祇獲法身」我們破妄以后,我們並沒有偏空,还能夠不須要经歷三大阿僧祇劫,而能夠證悟清淨的法身。這清淨的法身就是我們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現前一念心性。

蕅益大師的意思是說:它這一段的「獲法身」是一個解悟,不是證悟。按照蕅祖的判教,阿难尊者在這個時候,是圓教的初信,断除三界的見惑,大開圓解。也就是說,他這個時候真实的「自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別」。我們過去的思考都是繞著我們這生滅的身心世界,我怎樣、你怎么樣,真正悟入真如本性的人,他看事情不是這樣,他從一念心性出发,看到人生就像是一個水泡,起起落落如此而已。阿难尊者這時候不再隨妄相而转,這時候他自知「自己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別。」這時候他的心已经观察到真如本性的存在,雖然他还沒有回家。就像古德說:他看到家在那個地方。雖然还沒有回家,但是他已经知道、相信家在那裡。因為他這時候还有无始的习氣,六根中有很多习氣,但是他見惑已断,他知見已经建立起來,大乘信心建立起來了,但是还有很多煩惱习氣要对治,所以他后面还要发愿,还要产生很多的修学。

到這個地方,是阿难尊者他一方面赞歎佛陀、赞歎法,一方面把自己听聞三卷经文以后所得到的利益,把它表達出來。說是「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己二、誓愿請加(分三:庚一、发大愿。庚二、請佛加。庚三、喻不退)

他從生滅的因緣回到本性以后,他開始发愿,請佛加被。

庚一、发大愿。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恆沙众;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浊惡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阿难尊者所发的誓愿,蕅益大師把它分成二段:第一段讲到,四弘誓愿;第二段是讲到增上誓愿,更加殊胜,更加強烈的誓愿。「四弘誓愿」称之為总愿,每一個人都要发的,而增上的誓愿就不是每一個人都发得起來的,個別的誓愿。

(总愿)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恆沙众;這是依止“道滅”二諦,所发的上求佛道的愿。我希望能夠成就无上的宝王(无上的宝王当然是佛陀)还度如是恆沙众;是依止“苦集”二諦,所发的下化众生。前面是跟智慧相应,這是跟大悲相应。我希望能回入到众生的世界,來度化众生。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你為什么发這個愿呢?因為我必須把我這個深心。“深心”蕅益大師說:悲智相应,名為“深心”;或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甚深广大,超越時空,无有窮盡,称之為“深心”。我愿把我這一念上求下化的深心,獻給十方塵剎的苦惱的众生,這樣才能夠報答佛陀对我的開導之恩。這是說明他发愿的理由。這一段等於是一般菩薩所发的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第二個愿就非常不得了,增上誓愿。

(增上誓愿)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浊惡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蕅益大師的意思,這一段不是所有的菩薩都发得起來。希望无上的世尊您能夠給我證明;“證明”古德解释就是一种加持,希望佛陀再給我加持。我雖然已经開悟了,但是我还有很多很多的煩惱还沒有断,很多很多善法沒有成就,希望佛陀不要放棄我,继续加持我。我希望我未來怎么做呢?「五浊惡世誓先入」。菩薩所发揮的空間很多,而五浊惡世它的特色有二個:第一、“法”,五浊惡世是去佛久远,魔強法弱,人壽從八万歲慢慢減弱到二万歲以后,进入五浊惡世。這時候離佛陀出世的時間相当的远,魔強法弱,让我們墮落、誘惑的力量愈來愈強,會刺激我們起煩惱的力量愈來愈強,會啟发我們善根的法愈來愈少,外在的环境已经形成一個魔強法弱的环境。

第二、從众生的根机來說,生長在末法時代五浊惡世,是剛強难化的,這种众生的個性都很堅強,你很难改变他的,他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面对這樣一個剛強难化、魔強法弱的一個時代。阿难尊者說:我愿意先到這個地方來度化這樣的一個苦惱众生。而且假如有一個众生尚未成佛,我絶对不會趨向於偏空的涅槃,只要众生还沒有成佛,我不會放棄努力的。蕅益大師說:這樣的誓愿,一般人沒有徹證清淨的本性是发不出來。你看一個人他要是对相狀有所執著,心中还是向外攀緣的時候,他看到五浊惡世他害怕。《法华经》讲到阿罗漢迴小向大以后,很多人不敢回到五浊惡世,他宁可到比較好的世界,度化比較善根的众生。也就是說,你对外相沒有徹底的參透,你很难去抗拒众生的煩惱。

這個地方為什么阿难尊者他敢发這個誓愿呢?他不是一時的衝动,是真正的看到清淨本性,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塵埃,称性起修,他才敢去发這個誓愿;他一定要入到真如三昧,從无相的智慧发动,他才敢說五浊惡世誓先入。這是依止清淨广大的智慧,所发起的二种誓愿,一個是上求下化,一個是到五浊惡世來度化众生。当然這地方也包括來這方歷練的意思。

庚二、請佛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於十方界坐道場。

发下了誓愿,当然設定整個目标,但是他还是要請佛陀不断的加被。阿难尊者对佛陀的赞歎是「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力”是赞歎佛陀的般若德,他有观照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破除对妄相的執取;“大力”破妄的力量。“大雄”法身德,前面是破除妄想,這地方是開显法身。前面是讲能观的智,這裡是所證的理。依止能观的智去照見五蘊皆空,來发明法身的理体叫“大雄”,破妄显真以后,产生大悲的妙用,這個就是解脫德,产生大慈悲的妙用。以三德來赞歎佛陀,希望佛陀您能更加一步的為我開显二十五圓通。這地方等於是為二十五圓通求法,前面是建立正見,這以下就正式的修止观。

“微細惑”指的是三界的思惑。前面阿难尊者讲到「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他的三界的見惑已经破壞了,但是他六根当中积集了无量的煩惱习氣,他必須要慢慢的消除,希望佛陀再讲三卷半的圓頓止观,始令我能夠早日的證得无上的妙觉佛果,依止清淨的福德智慧二种莊严,來坐十方的道場,來開显大乘法門。他发了愿以后,继续的請法。請佛陀慈悲的继续讲下去。

庚三、喻不退

舜若多性可銷亡,鑠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用這二句話來表達他的心態。“舜若多”是虛空的意思。即使虛空是可以消滅,当然我們知道虛空是不會消滅的,你蓋一個房子,地震這房子破壞了,我們沒有說哪一個人把虛空破壞了,不可能!他的意思就是說,即使你可以把虛空破壞,我的這一念心(鑠迦罗是金剛的意思),我像金剛的心是永远不會退转,遇到任何的人事、任何的時空,我的心是永远不會退转的。為什么呢?因為他的心不是安住在相,你一個人的心安住在外相,那你很危險,因為相是會变化的,他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所以他就不退转。

這一段等於是阿难尊者,在佛陀讲完三卷以后,他開悟所发出的誓愿。他所開悟的,我們讲就是「明心見性」。我讲一個小故事,來說明明心見性的重要。在春秋時代魯国的国君,他要舉辦一個国家的庆典,他有一個很好的鐘,在庆典的時候把鐘撞起來,声音非常的嘹亮,但是這個鐘少一個鐘的架子。所以他就請一個木匠,希望把這架子做起來,好把這個鐘掛上去。這個木匠经過三七二十一日以后把這架子做出來。這個鐘一掛上去,哎呀,不得了!天衣无縫,不管是造型、不管是它的比例,那個鐘撞起來的声音可以說是非常的圓滿殊胜。法會結束以后,大家看這鐘架做得這么好,大家就打听這是誰做的。就找到一個木匠,說你這個鐘架实在做得太好了,好到沒話讲,你是怎么做的?

木匠說,我在做之前,我要斋戒沐浴七天,我要息諸緣務。他說:我到第三天的時候,三天而“忘利”,我整天斋戒沐浴,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已经忘了我做這個鐘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做了別人會赞歎?會毀謗?国王會賞我多少錢?這樣的利養的心完全忘掉,三天而忘利。但是我觉得不行,再斋戒,五天而“忘身”,到第五天的時候,我的身体忘掉了,身体的变化,感到熱、感到冷,這個身体的变化也忘掉了。這個不行,继续再來,七天而“忘我”,到七天的時候,我那個自我意識也忘掉了,沒有人我的对立。三天而忘利,五天而忘身,七天而忘我,到第七天的時候,我的內心一片的平靜,我已经忘了我在為誰做事情,我心中只有一個影像,就是架子。這時候我很平靜的拿起我的斧頭跑到山中去,我很自然的看到哪一棵樹,它適合做這一個鐘架,就把它砍下來,砍下來以后,很自然的就做成這個架子。我所做的事情无非是以天合天,以天然的心,去尋求一個天然的架子。当然這当中包含的三個重點:忘利、忘身、忘我。

其实我們在打佛七的時候你會发觉,我們佛號念得最好的那一支香,就是第一個、我忘掉我為什么打佛七,你要忘掉得失利益;第二個、你那個色身這一塊肉,六七十公斤這個色身你要忘掉,最后誰在打佛七,也忘掉。這時候你這個心跟佛才打成一片。你說為什么我們會把佛號念不好?心有千千結嘛!我們就是在這五蘊身心裡面到处惹塵埃,把自己的能量都耗損在這個地方。所以那木匠的意思就是說,我不是有什么樣好的技術,我是調整我的心態而已。很多人說你是跟什么人学什么技術,不是!心態決定你的狀態。我在做這個鐘架之前,我善調其心,做了這個工作。到這個地方為止,佛陀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個菩薩应該用什么樣的心態來修学,會比較圓滿。

丙二、广破餘疑

這段是广泛的破除二乘的无学之人心中的疑惑。蕅益大師說:其实前面三卷的经文,佛陀对於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不变隨緣,隨緣不变的道理,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但是二乘之人他有一個問題,法執特別重,煩惱障輕,所知障重。他对於前面佛陀所說的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這四科的相狀是生滅的,而都是一念心性所显現的,他产生疑惑。換句話說,我們一念心性“即空”它是不变,這一部份阿罗漢他同意,我們這一念心性是空性;“即假”,它能夠隨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現,它會变現种种的五蘊,隨緣這一部份,阿罗漢听了以后,听不懂!我們這一念心性又怎么能夠創造外境呢?說是外在的世界是內心所創造的,這怎么可能呢?因為二乘人一路都是把心跟境是切開的,所以他這一段产生很大的疑惑。就是「心境之間的互动」,內心怎么創造外境,外境又怎么回到心性,這個观念它产生了很大的障碍。佛陀必須再继续的說明: (分二: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丁二、明迷悟因緣无性)

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

事相就是我們的五蘊身心,是會生滅变化的;理性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那心性怎么能夠創造事相,事相又怎么回归到理性,這二個观念要怎么融通呢?佛陀必須要再加以說明:(分三:戊一、疑請。戊二、許宣。戊三、正說)

 戊一、疑請。二乘人心中的疑惑,來請佛陀開示(分二:己一、敘敬。己二、歎述)

己一、敘敬

爾時富樓那彌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佛陀讲完四科七大,阿难尊者也開了悟,用偈誦赞歎佛陀,也发了愿。這時候富樓那彌陀罗尼子(滿慈子),他在大众当中站起來。因為他要請法,不能坐著,要站起來,站起來以后,偏袒右肩(這是印度表示恭敬的一种儀式),然后右膝著地,雙手合掌,內心恭敬來白告佛陀。就是說他本來是坐著,這時候站起來請法。

己二、歎述  赞歎敘述佛陀的功德  (分二:庚一、歎教。庚二、述請)

庚一、歎教。赞歎大乘教法的殊胜

「大威德世尊,善為众生敷演如來第一义諦!

「大威德世尊」是赞歎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断除心中的煩惱,所以叫“大威德”。「善為众生」是赞歎佛陀善巧的智慧,他能夠用种种的善巧譬喻,來演說妙法,開導众生,這是佛陀利他的功德。這二個是包括佛陀自利利他的功德。身為一個佛陀,他能夠演布開演如來所證的第一义諦。「第一义諦」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当体即空。当你入空观的時候,一念心性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无相”;入假观的時候,它就变現了五蘊身心;然后你再入空观,又回到一念心性。這种可以說是不思议境,不可思议的,一念心性可以变現万法,万法又能夠回归到一念心性。這個是很难讲清楚的,而佛陀竟然能夠用這樣的語言,把一念心性怎么变現万法,万法又怎么回归到一念心性「无不從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這真妄不二的道理,讲這么詳細,实在是大威德,实在是善巧方便。

庚二、述請  正式的敘述他心中的疑情(辛一、总述疑情。辛二、別述二难。辛三、請佛開示)

辛一、总述疑情。先攏总的敘述他心中的疑情。

敘昔未聞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這個地方他自己敘述他個人的因緣。我富樓那身為一個佛陀的十大弟子,在過去的場合当中,佛陀经常公開的赞歎說,我的身心世界的功德是「善為說法」,我能夠成就四无碍的辯才。佛陀在過去不但赞歎在释迦法中說法第一,乃至過去七佛,乃至未來賢劫諸佛当中,我都是說法第一。我身為一個說法第一的阿罗漢,我現在听到佛陀的《楞严》法會,我現在的情況我也說一下。這地方的”說法第一”是讲他過去的狀態,這以下讲他現在的狀態。

我身為說法第一的阿罗漢,我听了前面的三卷经文,我把我的想法表達一下:我听了佛陀精微奧妙的法音,說是一念心性依体起用,全真成妄,攝用归体,全妄归真。這真妄不二,我讲出一個譬喻,好像一個聾子一樣,這個聾子已经听不到声音了,你又远在一百步那么远的地方,有一個小蚊子的声音,我不要是說見到,連听都听不到。這個聾子就比喻一個二乘人,二乘人他從來沒有听到一念心性的道理,他只知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從无常无我当中,断除三界的見思,而进入偏空涅槃,這可以說是一個具足少知少見的聾子。百步之外,就是說他所觉悟的道理跟佛陀所讲的真如的道理,是距離一段很远的距離,所以他根本就證不到,過去連听聞都沒有听聞過。這是富樓那把自己的心態表達出來。

求今断惑   

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輩,雖則開悟,习漏未除。我等會中登无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這地方他等於是讲到自己种性差別。事实上我心中有疑惑,是我個人的問題,因為佛陀已经把前面四科七大的文,讲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在一念的清淨心当中而显現万法,所謂「即空、即假、即中」就讲得很清楚了。对我來說也破除心中一部分的疑惑,但是我另外一部分,还不能夠詳細的去了解這义理真实的去向,而達到完全沒有疑惑的地步。富樓那說:世尊!像阿难之輩,他是有学之人(他断了見惑而已),他雖然開悟了,這四科七大都是一念心性所显現,但是他三界的煩惱沒有断。而我等這些无学之人,已经成就了阿罗漢,證得我空的真理,断除了三界的見思,但是我对於佛陀的法音,还是纏繞了很多很多的疑滯。

這地方的意思是說,阿难尊者比較偏重在菩薩种性,菩薩种性就是煩惱障重,所知障輕,他的我執比較重,法執比較輕。二乘人的特色是煩惱障輕,所知障重。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說,他对一念心性,隨緣不变的空性,他能夠接受,但是一念心性能夠不变隨緣,显現十法界的妙法,這一部份他有障碍。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憶念谁就跟谁有交集

楞严经要义31: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觉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

楞严经要义32:內心最大的潛能就是想像力,從你的想像就知道你未來生命的变化

楞严经要义33:要記住一個观念,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归到空性

楞严经要义34: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要产生观照力,积集善业不叫做修行

楞严经要义35:初学者你一定要把身心世界的“道”把它找出來

楞严经要义36:当你把福報享盡時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了,這個滋味是從业力而來

楞严经要义37: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因為你的感觉受過去业力的影響

楞严经要义38:如果把生命当做你每一個成佛之道的過程,那你就會无所畏懼

楞严经要义39:障碍現前的時候記住不要亂动!煩惱障跟业障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

楞严经要义40:說一個東西它到底是毒藥还是良藥,其实是你的思考模式決定

楞严经要义41:這一念心有它的軌則,你越自私就越痛苦,你越是吃虧福報越大

楞严经要义42:你的思考模式不改变,你业力就不能改变,你的生命也不會改变

楞严经要义43:世事是很妙的,你越追求它越消失,不追求它時它反過來追求你

楞严经要义44:佛法不是破相,是破執著,相破了以后你还是要借假修真

楞严经要义45:一個人的心態永远決定你的狀態,心態不同会影響你的行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