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要义81:妄想的本質就是自性,所有真实的功德就在這一念妄想当中
楞严经要义81
楞严经要义81: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174面
庚五、佛敕文殊簡擇
当我們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面对所有的人事的因緣,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当中我們的目标只有一個,就是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我想我們今天要有個观念,《楞严经》的修学跟其他经典是不太一樣的,其他的对治止观都是在內心当中增加一個功德。本经的意思不是這個意思,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你原來的面目把它恢復出來就好,不要增加什么東西,还它的本來面目。
有很多人都問我,從念佛的人角度來說,我們為什么要恢復本來面目,我們現在的面目來念佛有什么缺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了解。我們凡夫現在的情況是這樣,我們一念心開始生起作用的時候,一定要经過根塵識的相互的作用,我們一念明了的心,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緣塵产生一個了別的識,這樣我們才能夠产生一個認知的功能。当然根塵識沒有錯,根塵識是依他起性,它沒有錯。問題就在我們的心依止根攀緣塵而产生識的過程当中,我們心中产生一种執取,心有所住。這是很严重的問題,或者是住在根、或者住在塵、或者住在識,有所住就产生二個問題出來:
第一、使令我們心靈的力量变得非常的脆弱。你看我們修行人一般都是变來变去的,我們前一段時間內心发愿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過了半年以后整個心完全退转。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深受外在假相的干扰,我們心隨妄转,為虛妄的假相所转,我們的心变成不決定。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信心也不決定,发愿也不決定,念『阿彌陀佛』的持名也不決定。所以為什么我們临命終的時候,五蘊身心開始敗壞的時候,有些人的信愿行还是可以堅定的現出來,有些人的信愿行就現不出來,因為他本身不知道怎么去脫離根塵識的方法。当我們諸根敗壞的時候,我們怎么把我們平常的信愿行現出來?所以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會受到根塵識的影響,因為它是生滅法,变成我們的心靈所栽培的功德,都变得非常的脆弱而不堅定。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我們的心住在根塵識,使令我們所修的功德都变得非常的狹隘。我們可能在修行当中,信愿行是依止某一個根、某一個境、某一個心態而产生的一個三資糧。心有所住就會产生顧此失彼,我們的心不能广大。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簡单的讲有二個好处:第一、让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的堅定;第二、让我們心靈的力量更加的广大。因為我們慢慢慢慢,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不再受根塵識干扰。当然我們还是要用根塵識,這個大家要清楚,我們要用根塵識,但是你可以不受它干扰。我們可以无住,但是我們又可以生心,我們一方面要生起心,但是又要无住。我們不能像小乘一樣,对根塵識是全盤的否定,一种断滅的心態,這個我們觉得沒有必要。但是我們也不能像凡夫一樣,把根塵識咬得死死的,弄到自己很痛苦。本经的原則就是說,你怎么用根塵識來积功累德,我們讲借假修真,但是又能夠不受根塵識的干扰,你一方面要生心,但是你又要跟根塵識保持距離。
那這關鍵在哪裡呢?就是我們剛開始說的,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本经的原則就是你要怎么去運用根塵識來断惡修善,來发菩提心,來积功德,但是你又怎么跟根塵識保持一個適当的距離,這個就是本经的一個主要的目的。当然這樣的目标必須有它的過程,必須有它的一個方便門。這時,当二十五位聖人讲出二十五圓通以后,佛陀就敕令文殊菩薩,來簡擇当机的圓通本根,就是我們怎么達到「不迷、不取、不动」,怎么能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這当中從哪一個地方下手會比較簡单。這科的大意是這樣子。(分三:辛一、佛敕文殊。辛二、受命簡擇。辛三、時众獲益)
辛一、佛敕文殊。 佛陀正式來敕令文殊菩薩來加以簡別。
諸法平等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諸大菩薩及阿罗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圓通,彼等修行,实无優劣前后差別。
就著法性來說,我們修学圓通最后的結果是一樣的。這時,释迦如來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你应該好好的去观察,前面二十五位的无学。我們前面說過,无学不是大乘的无学,而是成就大乘圓通法門的這些法身的聖人,都叫「无学」。這当中包括這些諸大菩薩,还有迴小向大的諸大阿罗漢,他們都各說他們最初成道方便,成就聖道的方便是讲到他的因地。每一個人在修学成道的時候,他的主要原則就是依如如理生如如智,又由如如智还照如如理,我們讲,依不生滅心而生空假中三观,空假中三观又还證不生滅心,如是的輾转循环,就把根塵識慢慢的脫落了。因地上有它的方便,在果地上又成就了「真实圓通」;就著它果地上圓通的修行功德來說,是沒有優劣,沒有哪一個法門是在前在后這樣的差別。先把他們的結果标出來,二十五圓通最后到達的目地。观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都恢復了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都一樣的,結果是一樣,而過程当然有不同。
方便有異
我今欲令阿难開悟二十五行,誰当其根?兼我滅后,此界众生入菩薩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門得意成就?」
就著過程,我現在是就著揀擇根机,第一個对象是阿难尊者,使令阿难尊者能夠開悟。在這二十五方便法門当中,哪一個法門是他圓通本根,以及在我滅度以后(這地方特別指的是末法众生),在此界的娑婆世界中,他想发菩提心修大乘的菩薩乘,而追求无上菩提道,要依何种方便法門容易成就呢?我們在正式的研讀文殊菩薩揀擇之前,我們要有二個確認:第一個、這樣的揀擇对象到底有哪些?第一個是針对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我們都知道他個人的根性是多聞第一,他很喜欢用耳根來听聞佛法。第二個、是針对於末法時代的娑婆众生。末法時代的特色是障深慧淺,就是你要他修习出世的善根很难!去修福報还可以,因為他善根淺薄,他煩惱又特別的粗重。這個地方揀別对象有二個,第一個他是末法众生,第二個是阿难尊者這方面根机的。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他曾经提到一個观念說:佛陀老人家為什么不出來自己揀別,要請文殊菩薩出來揀別?有二層意思,蕅益大師說:一、如果揀別若約著果位上來說,那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菩薩在利用根塵識当作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時候,那真的是无量无邊的自在,沒有什么高低的差別,從果位上是沒有差別。但是就著因地上來說,的確是有他個人的根机,所相应的法門不同。所以針对一個初机來說,文殊菩薩正是一個初机的導師,我們看整個『华严经』,整個初学者都是跟文殊師利菩薩学的,到最后才跟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所以文殊菩薩是初机的導師,既然文殊菩薩身為初机的導師,他最了解初机的問題點在哪裡,所以請他來揀擇是特別的適合。
二、文殊菩薩他表示众生大乘的根本实智。蕅益大師說:這個揀別其实你個人也有個人的差別相,這個是原則性,不是一定是說耳根最殊胜,其他的法門都要否定,也不必然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有一個正行跟助行的差別,這部份等到我們上到那一個階段再詳細說明,什么叫正助雙行的方法。這地方的大意是過程要揀別。
辛二、受命簡擇
文殊菩薩承受佛陀的使命,來揀擇一個初心的人,一個末法众生,应該么來修学圓通本根。 (分二:壬一、敘儀。壬二、正說)
壬一、敘儀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对佛:
文殊師利菩薩,承蒙佛陀威神的加被,在佛陀的面前,文殊菩薩不敢說我自己來揀擇,是仰仗佛力來揀別。
壬二、正說 正式揀別圓通本根(分二:癸一、頌真如不变之体以标真源。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癸一、頌真如不变之体以标真源。
以偈誦來說明,真如本性它的不变之体,來标示众生真实的根源。我們凡夫在根塵識活动当中,這些妄相中什么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先把真实的根源标出來。
觉海性澄圓,圓澄觉元妙。
我們的本來面目:第一個“觉”,是本觉理性,一個法;“海”是一個譬喻。本觉理性的功德甚深广大,猶如大海,它俱足十法界染淨的功能。「觉海」就是本觉的功德海。“性”指的是它的体性,它的性質是什么呢?是「澄圓」,指的是寂而常照,指的是它不变隨緣這一部份的功能。「圓澄觉元妙」,“圓澄”指的是照而常寂,指的是它隨緣不变的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離相清淨的本体,叫「圓澄」。圓澄的体性是「觉元妙」,它的靈靈觉觉的功能。為什么叫“妙”呢?本來就沒有顛倒妄想可得,是本來清淨,不是我們加以修正后才清淨,是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特別的广大,所以這件事情是微妙不可思议。
這一段它的意思,主要傳達的訊息,這個偈誦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告訴你在我們本來面目当中,是沒有任何的煩惱、沒有妄想的,而且這种心性不是誰送給你的,也不是你修來的,諸佛菩薩只是把它恢復出來,因為它本來就存在了,我們只是迷失掉而已,我們現在把它恢復出來,「知真本有」。這地方是開显作用之前,蕅益大師說:我們在发明染淨的因緣,成就十法界差別之前,先說明隨緣不变之体,以為十法界之章本。我們現在在整個根塵識当中,我們找不到家。佛陀就告訴我們:「你從什么地方來?」你要先清楚,你從什么地方來你都不清楚,你怎么回去呢?我們是從「觉海性澄圓,圓澄觉元妙」而來,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那我們現在的面目是怎么回事?先把我們的本來面目跟現在的面目弄清楚,然后再做回家的方法。
癸二、頌真如隨緣之能以明染淨
用偈頌來說明真如有隨緣的功能,來說明十法界染淨的差別。為什么佛陀他可以成佛,有无量无邊的功德莊严?為什么他會变成三惡道众生?為什么有些人會到人天乘?為什么有些人变成二乘、变成菩薩?這种因緣是怎么來的?這個地方是讲众生現在的面目,十法界的差別。 (分二: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子二、頌隨淨緣從流遡源 )
子一、頌隨染緣從源出流
众生的真如是隨順杂染的因緣,從一心真如的根源中而有种种三界生死的果報。
妄源生起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根本无明。「元明照生所」“元明”是我們自性本俱的光明,這光明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沒有能所对立。問題在「照」這個字,平等的心性,我們是怎么回事呢?我們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动,一念妄动以后就产生一個攀緣的心,就想要去「照」,看看外面是怎么回事,一個能照的心。這個能照的心就是生相无明,最初的生住異滅,最微細的生相无明生起。有一個能照的心,当然就有一個所照之境,就生一個所照之境。「所立照性亡」当所照之境成立了以后,這時候能照的自性的光明,就暫時的隱沒而不現前。因為有能所对立,就把平等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破壞掉了,「照性亡」。這個地方也就說明了,我們凡夫的本來面目一念妄动以后,從一個不生滅性又产生一個生滅性,就造成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产生了,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根本无明」,产生阿賴耶識。
妄相生滅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迷妄”主要是讲第六識跟第七識這二個兄弟。「迷妄」,他依止前面的妄想跟妄境的相互作用,妄想去攀緣妄境,相互的執取,就把虛空創造出來。因為我們本來是一個靈靈觉觉的空性,就转成一個冥頑的頑空,一個沒有觉性的頑空出現。這种虛空之相,就是妄想攀緣妄境最初的開始,第一個产生虛空,然后再依止這虛空再产生种种的想像,就把世界給想像出來。世界产生了以后會有什么問題呢?我們的生命開始受著時空的障碍,有壽命的長短、有空間的障碍,你在台北你就不能在高雄,就開始有空間上的隔碍,我們的生命就有所謂的分段生死。我們的心性当然是豎窮三際,橫徧十方,哪有什么時空的障碍?但是因為一念的无明妄动,又有妄想的執取,把虛空世界創造出來以后,我們開始就有分段生死的問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在這個世界当中有所謂的依報的国土,有正報的众生。依報是怎么來呢?是妄想的迷結,变成国土;你心中经常作某种想像,就把這国土創造出來了。一念的知觉之心的一种迷情,就产生了有情的正報。依正二報完全是我們一念心去把它捏造出來的。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它給我們的观念,說:我們一念心性「全真在妄,全妄在真」。凡夫一念的迷,所以「全真在妄」,諸佛菩薩是一念的觉悟,「全妄即真」。「全真在妄」在妄這一句是值得我們去了解的。我們都喜欢把真实的心性找到,还我一個本來面目。但是本來面目在哪裡呢?本來面目就在妄想当中、就在妄想中。
我們那時候在讀《楞严经》的時候,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学很聰明,這個人非常聰明,可惜后來修密教去了,他是我的同班同学,他也是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說:「反聞聞自性」,我們這一念心听到声音,你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那听到声音的能听的是誰?「反聞聞自性」。他問海公說:我們現在沒有自性啊!我們聞到是自己的妄想,那怎么是反聞聞自性?我們現在自性沒有現前,我們迴光返照,你從什么地方來?当然我們接触的是自己的妄想。這個問題諸位怎么回答?
海公实在是高手,海公說:妄想的本質就是自性,「全真在妄」,不是離開了妄想有另外一個自性,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一個妄想,但你不断的聞,聞久了它就变化,就变成自性,还它本來面目。你就是不断的用正法去薰习,「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我們這樣子想,剛開始就是一念不觉,无明薰习真如,就慢慢慢慢变成這個樣子,你現在把它还熏回去,你用正法去薰习它,它就慢慢慢慢慢…開始反妄归真了,还是這一念心嘛!海公說:你成佛的時候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心,只是你后來经過佛法的薰修慢慢慢慢…從迷惑转成觉悟如此而已,不是說你現在打妄想的心是這個心,然后成佛又換另外一個心,不是這個意思,那這佛法就不合乎大乘不二法門。
比方說,你睡觉的時候是一念的夢心,夢裡明明有六趣,你做一個大国王,內心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你醒來的時候还是一般的凡夫。那你作夢的時候那一念心,跟醒來的心还是一樣啊!只是一個是在夢,一個是醒過來,如此而已,你躺在床上你那一念心还是那一念心。所以你不要以為你現在妄想沒有用,你現在的妄想有很大的作用,因為真实的功德就在這一念妄想当中。問題是你怎么樣去把它熏修,迴光返照让它熏修,让它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慢慢慢慢…把它帶回家去,只就是這一念心。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凡夫你要知道一個观念:「全真在妄」。所有真实的功德就在你的妄想当中,問題你怎么把它转变。這一段经文有這一層意思。
子二、頌隨淨緣從流遡源
十方諸佛菩薩是隨順清淨的因緣,從生死流恢復了我們一心的本源。(分二:丑一、总显滅妄归真。丑二、別显归真方便)
丑一、总显滅妄归真 攏总的說明滅除虛妄、回归真心的本源。
迷真起妄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漚发。
有漏微塵国,皆依空所生。
我們应該怎么滅妄归真?「空生大觉中」“空”指的是我們一念无明妄动,所产生這种广大虛空之相。這虛空之相是怎么來的呢?是生於我們一念的大觉心性当中。這种大觉心性跟虛空的关系,就好像大海跟一個小水泡一樣。我們看觉得虛空很大,其实虛空跟大觉心性比起來,它只就是大海的一個水泡而已。虛空如此,更何況是有漏的微塵国呢?“有漏”指的是我們正報的五蘊身心,“微塵国”指的是依報的国土,依正二報都是依止虛空而生起,在我們一念心性当中,那更是水泡中水泡,那更加渺小。這個地方讲「迷真起妄」,我們為了要追求微小的水泡,結果我們失去广大心性的功德,所以我們凡夫是因小失大。
妄滅归真
漚滅空本无,況復諸三有?
那应該怎么辦呢?要把這水泡把它消滅掉。它從什么地方來,你就把它回到什么地方去;水泡是從大海中來,所以你还是让它回到大海,把水泡的相狀消失,把大海的体性現出來。水泡一滅,无明的妄动一滅,這時候虛空跟整個有漏微塵国土,都回归到大觉的心性,連虛空都沒有了,何況是其他的依正二報有情跟无情呢?当然都回归到一心性。
蕅益大師在研究《楞严经》的時候…諸位去看蕅益大師的傳記,他在這一段是開悟了。我們讲開悟《楞严》,其实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讀《楞严经》,讀到這一段「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漚发」。他想這個世間上怎么有大觉心性這么广大,能夠做虛空的章本,他生起一念的疑情,就在徑山坐禪。在坐禪当中迴光返照,他经常問自己的身心世界,你從什么地方來?結果一念的相应,突然間開悟。開悟以后他真实的徹證,我們一念心性果然是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他這時候真实的相信,我們的身心世界不是從父母中來,不是!也就是說,我們在三界轮回当中,我們過去生可能是個天人,今生是個人,來生可能到極乐世界。其实這果報的转換,不管你是天人也好,你是天人还是不離開一念心性;像我們今生是個人,我們這個人的身心世界,也不離開一念心性,即便你到了極乐世界,你現出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种神通,你也不離開你一念心性。
我們的身心世界都是一念心性,当处出生,隨处滅盡,就在一念心性当中,因緣和合而虛妄显現,等到因緣結束了,那么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大海当中它产生一個水泡,水泡它跑到虛空的時間不會很長,它总有一天要下墬,回去以后又变成大海,又产生另外一個水泡,又变成大海。這就是「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漚发」的真实义。
蕅益大師就從這個地方徹底的開悟,他知道所謂的隨緣不变之体跟不变隨緣之用,体用之間的互动关系。你了解這個关系,你就知道我們從假入空也好,從空出假也好,這之間也可以隨時去運用。這地方是把「返妄归真」的原則把它說出來,簡单的讲就是要破除假相,破相显真。以下讲它的方法…
丑二、別显归真方便
各別的開显,返妄归真的方便法門。(分二:寅一、总示方便須擇。寅二、正為選方便門)
寅一、总示方便須擇
先攏总的說明方便要簡擇,不是你想修什么就修什么,要把方便法門揀擇、揀擇。
法門平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无不通,順逆皆方便。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門。」“归元”就是当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回归到一心的本元的時候,一心的本元它的体性是沒有差別的。譬如阿彌陀佛他的一心本元,跟释迦牟尼佛的一心本元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在下手观照這当中方便,就有所謂的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有這么多不同的法門,下手是有所不同。
「聖性无不通,順逆皆方便」“聖性”是證得圓通的這一念心性的聖人,這地方指的是法身以上的菩薩。对法身菩薩來說,六根、六塵、六識都是通達的,他是順观、逆观都是悟入圓通的方便。我們在研究《楞严经》的時候,它的心情是怎么樣?是把心帶回家,從生滅門入真如門,所以他很強調耳根。耳根的特性就是很穩定,非常穩定,它這個根很耐用又很穩定,不像眼根变來变去,不像意根扰动很厲害,耳根相对的相当穩定,所以你回家的路干扰是最少。譬如有十條路到台北去,而這一條路都沒有山崩,又很順暢,這條是最快的。
所以我們從凡夫的生滅心,回到不生滅心的時候,耳根是最快的。但是当你研究《法华经》的時候,態度就不一樣。《法华经》是證得聖性的人,他從空出假的時候,他度化众生的時候,他积功累德的時候,那真的是順逆皆方便,根塵識对他是沒有障碍的。他可以現出一個色相……你說,我們一心归命極乐世界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你也可以說,那個佛像是阿彌陀佛,也可以啊!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說,阿彌陀佛的声音,以音声來总持阿彌陀佛,也可以!色声香味触法都是阿彌陀佛現身的方便,阿彌陀佛是順逆皆方便,他可以用順的让你欢喜,也可以刺激你,阿彌陀佛現出惡逆的因緣,你看常不輕菩薩就是用現惡因緣來刺激众生,让众生起瞋恚心來打他,結果还是种善根,順逆皆方便。
所以,迴光返照的時候,回家的路越穩定越好,因為我們是善根薄弱,障碍就很多;但是你從回家的路要出來的時候,那就不是一條路,那你真的是順逆皆方便。你看《法华经》隨手捻來都是諸佛菩薩的方便,「若人一舉手,乃至小低頭,皆已成佛道。」佛菩薩总是有辦法让众生栽培善根。所以從自利的角度要很严謹,但是利他的角度,佛菩薩的功德妙用那真是順逆皆方便。
「归元性无二」指的是回家的時候,小心謹慎。「聖性无不通」是說聖人從空出假的時候,他不用選擇一條路,他是什么路都可以走。
方便須擇
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总結:就一個初学者說,要悟入《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把心帶回家,選擇一條穩定的道路,他的快慢的速度的確是不同。你說你不選擇什么道路,那你會吃虧的,因為实質上日劫相倍。佛陀就讲過了,你路選錯了,你修一劫,人家修一天就夠了。所以回家的路要好好的選擇,從家裡面出來就不要選擇,那你是隨心自在,所這二條路是不太一樣的。
本经的二十五圓通,《維摩詰经》讲三十二法門,《华严经》五十三參。為什么開出這么多法門呢?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之不同。我們每一個人從一念心性的妄动以后,流转的過程不同,所以回家的路也就不同。你看我們從小的环境不同,我們接触的人不同,那回家的路怎么會一樣呢?不可能嘛!你怎么出來的,就怎么回去。阿难尊者是多聞第一,末法時代障深慧淺,当然選擇穩定一點,初心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根机,這一點很重要,「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藥」。
在論語有一段,那一段是說:孔夫子有一個弟子叫子路,子路問孔子一個問題說:「聞斯行諸?」。我听到一個事情、一件善法是不是馬上去做呢?孔子說:你不能這樣子,「有父兄在,云何聞斯行之!」你爸爸跟你哥哥都还在,你就敢什么事都去做,你要問問老人家的意思。過沒多久冉求也來問同樣一個問題「聞斯行諸?」,我听到一件事情应該馬上去做嗎?孔夫子說:趕快去做,「聞斯行之!」。同樣一個問題,孔夫子做出二個解答。公西华就問孔子說:你老人家怎么对子路讲這樣的話,对冉求讲這樣的話呢?孔夫子說:「求也退,故进之」。冉求這個人做什么事優柔寡断、退退縮縮的,所以要鼓勵他,他的法門鼓勵对他是妙法;子路「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這個人做什么事都太超過,“兼人”,太主动积極了,所以我让他緩慢一下,他已经很衝动了,你又叫他趕快去做,那就糟糕了。
所以「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对初心的人要說,的確選擇一個自己適当的法門,你會进步很快。你看很多人為什么都沒什么进步,因為找不到你適当的法門。為什么呢?因為他沒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法門是依止根机,「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契机是妙法。你說這部《楞严经》哪一句話是妙法?你相应的那一個法就是妙法。這观念清楚,就可以正式選擇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圓通的方便。你要扣住一句話「契机是妙法,治病是良藥。」這個观念建立以后,你就有資格來揀別。
寅二、正為選方便門(分二:卯一、簡非。卯二、显是)
卯一、簡非 首先簡別就著末法众生,就阿难尊者來說,不是圓通的先把它簡去。(分四:辰一、簡六塵。辰二、簡五根。辰三、簡六識。辰四、簡七大)
辰一、簡六塵
在圓通中先簡去六塵的所緣境,六塵所緣境因為它是不普遍的,而且它是变化太大,对初心來說,我們很难掌控,從這個地方回家並不是非常好的路。
楞严经要义50: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经浪費時間了
楞严经要义51: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沒有真正安住
楞严经要义52: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
楞严经要义53: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不是用受用的角度
楞严经要义54:你能夠观照達妄本空,修行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
楞严经要义55:凡事盡心盡力,但面对結果的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业力
楞严经要义56: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观照
楞严经要义57:快乐和痛苦都是第六意識想像力決定,未來造什么业也是想像力決定
楞严经要义58:你一開始攝心的時候,五蘊開始反彈,一定開始反彈
楞严经要义59:煩惱是在六根活动是相通的,你只要对治一根的煩惱就好
楞严经要义60:你必要選擇一個圓通本根一門深入,你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楞严经要义61:修行人的六根不能夠由六塵啟动,要由自己的智慧的观照啟动
楞严经要义62:你一定要爭千秋,不爭一時;你喜欢爭一時就沒辦法修楞严经
楞严经要义63:要能夠产生離開生死,那你要把所有想像完全破壞,不思善不思惡
楞严经要义64:修楞严三昧時不要去管对錯。知道這是业力显現的就可以了
楞严经要义65:修行人越修到最后個性會越接近,而世間人越攀緣差別越大
楞严经要义66:生死是因为我們一念的攀緣心給变現出來、想像出來的
楞严经要义68:你沒有那個福報,這藥你吃下去对你沒有用,藥本身沒有实体
楞严经要义69:世間上沒有利根跟鈍根的差別,你觉得你鈍根是你那個門还沒有找到
楞严经要义70:佛陀对心有時採取否定有時是肯定,大乘佛法是否定門入肯定門出
楞严经要义71:一個人成功之道是「制心一处」,你要專心的做一件事情要做好
楞严经要义72:要找到你過去生很熟悉的那個門,你走起來事半功倍
楞严经要义73:你心裡想什么你的心就跟誰感应,经常作光明想,不断的思惟佛陀
楞严经要义74:你是用什么的思考來断煩惱,會影響到你未來的果證跟妙用
楞严经要义75:佛陀不能主动的救拔我們,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楞严经要义77:佛菩薩对你有沒有加持力就看你心中的祈求、你的信心和愿望有关系
楞严经要义78:整個进入彌陀的功德海就是你這個身心世界也不存在了
楞严经要义79:广結善緣不是向外追求,你內在煩惱淡薄了很自然能夠跟众生結緣了
楞严经要义80:末法众生业障深重要兼念观世音菩薩号及大悲咒,破除各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