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是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所汇聚的部位,平时咽喉干燥,是津液不足的表现,也是经常提起的阴虚,阴虚的人发汗会变成真武汤证,咽喉经常干燥的人用麦门冬汤补足肺的津液即可,感冒的时候喉咙疼痛属于太阳温病,用葛根汤治疗。实践中咽喉有炎症也会使津液受伤,伤津液的情况下不可以发汗。中医观念的淋家,不单单包括西医的淋病、性病。小便有石头叫做石淋,在西医检查可能讲成膀胱结石或肾脏结石;小便浓浊混白叫做膏淋,可能里面发炎,也可能是精液随小便一起出来;小便带血叫做血淋。小便有问题的人,平常都是血虚的人,这时候不可以发汗,发汗的话,一定会便血。单纯只是小便有血的时候,体温一升高,血管就破掉,这是便血的常见原因。小便便血和肾结石都可以用猪苓汤治疗。疮家分两种:一种是未化脓的疮家,严重的青春痘属于这个范畴;一种是久患疮疡流脓血而不愈已化脓的疮家,不能发汗的疮家指的的后者。身体疼痛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久患疮疡,营血受伤所致,二是疮家外感风寒所致。此条辨提示久患疮疡的患者即使有表邪存在,也不能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在中医的观念里,津血同源,发汗会使津液大伤,形成痉病。疮家有二:一为受伤流血过多的贫血症,,一为久患溃疡脓血过多的血虚症或淋巴外漏的液亏症。都属于血虚、液虚的情况,发汗则阴愈亏,致组织干燥,形成血不养筋之窒病,所以不可发汗。这种情况可以用小建中汤来温补取微汗,或用小柴胡汤来和解。曹颖甫注:疮家有表证,科用熏洗外治(熏洗方:紫苏、干姜、乌头、红花、桂枝、赤芍)九四、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眴,不得眠。衄家就是经常容易流鼻血的的人。发汗药的药性都是向上向外发散的,中医认为汗血同源,病人本已失血,如果给予发汗的药物,必然更加伤血,因此额上天仓位下陷,这是气血两虚之侯。人的眼睛受血滋润,血液更伤,造成双目无法合住。一般如果时常流鼻血之人得到表证需要发汗时,可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上葱豉汗之。利用黄连苦寒来降虚热,阿胶鸡子黄滋阴补血,柔和血管,葱豉稍微汗之,或小柴胡汤和解。亡血家就是指脱血的人,因此遇到素有咳血、便血、贫血、妇女月经崩漏、外伤大出血、或是有内出血的病人时,不可以用发表之药物。误用发汗的方剂病人就会出现怕冷而全身战栗的现象。亡血之人呈现的症状就是所谓的阴虚,此时只能用人参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来救治。如果亡血家遇到表证时又非用发汗药时,可以给与小建中汤加葱豉之类,或用小柴胡汤和解,禁忌发汗。九六、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此条主要说明多汗之人使用发汗药之后,津液受伤,会产生恍惚心乱,小便之后阴疼的结果。倪海厦注:临床上用人参、甘草、生姜、红枣把津液补回即可。曹颖甫注:在临床上遇过汗家重发汗,小便已阴疼的病例,用大承气汤治疗。病人胃肠虚寒的人,发汗可能会有吐蛔虫,临床实践上很难遇到吐蛔虫的现象,身体虚寒的人在发汗的时候需要把生姜换成干姜祛寒。九十八、九九本先发汗,反而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反而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伤寒论》的治疗原则是:表实里实,先解表,再攻下;表实里虚,先温里,再解表。没有表证,只有实证,直接攻下即可,这些是《伤寒论》的治疗原则,学至此者,不需再详述。
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本文为原创,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