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掌握国际科技话语权

2017-06-23 刘天星 战略与政策论坛

编者按 

  国际话语权是指一个国家的主张在国际舞台和外交场合的权重与影响力,能够掌握科技话语权对我国创新发展以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意义同样重大。当前,我国科技正迈向跟跑、并跑、领跑的“三跑”并存阶段,国际科技话语权问题将日渐凸显,我们应充分认识其战略意义并尽早采取应对策略。 

  1 科技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话语权是世界各国在对外交往中的软实力,无论大国小国都谋求在一定领域的话语权。对世界大国而言,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综合国力是硬实力基础,而国际话语权则是硬实力转化为国家对外交往、改善国家形象、影响国际事务、服务国家利益的软实力。

  纵观世界历史上的强国,无不以自己的理念影响着世界,17世纪的荷兰为世界贡献了新的金融规则,很多基础规则沿用至今;19世纪的英国给全世界带来了自由贸易体制和民主理念,很多规则成为国际社会准则;20世纪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体系规则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国际话语权不仅仅是世界大国本身的诉求,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需求。一方面,世界发展需要各国团结协作,更需要领导者能够带领发展方向,只有世界大国才能提供发展所需的更多公共产品,也只有世界大国才能组织更大规模的协调和合作。另一方面,国际话语权不是国家实力强所必然产生的,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广大国家的认可,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拥护,国际话语权才能逐渐形成。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二,科技实力也增长迅速,争取与国家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科技话语权是历史必然趋势。

  2 国际科技话语权是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撑 

  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际科技话语权。17世纪的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创办了世界第一本科技期刊《哲学汇刊》,涌现出牛顿、胡克、波义耳、哈雷等一大批科学家,先后诞生了牛顿力学、电磁场理论、进化论等一批科学理论,尤其是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出版,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数学基础,使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其国际科技话语权达到了历史新高度。英国科学家在国际科学事务以及社会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20世纪的美国,在原子弹、氢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绝对领先,为美国确立其超级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二战”开始,美国对全球科技人才具有无可匹敌的吸引力,引领了世界主要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树立了高度的国际科技话语权,其他国家大都处在跟踪、模仿、引进的水平上。

  目前,我国科技发展已从原来的“跟跑”为主的状态,变成了目前的“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有更多领域实现“领跑”和“并跑”,需要为世界贡献更多新的科学思想,需要在新的科技领域建立非对称的竞争优势,唯此才能实现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跨越和提高。但科技发展水平并不必然产生国际科技话语权,话语权的确立既要有一流科技实力和科技水平作为“硬”基础,又需要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世界科技治理体系,而这些“软”基础的构建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过程、实践过程。因此,在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我国宜及早谋划国际科技话语权体系的建设。

  3 国际科技话语权是国际治理的重要手段 

  当今的国际科技交流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第一,由于交通、网络通信技术的提高为交流提供了更多途径,世界科学共同体实现了实时、无缝联通;第二,世界科技正迈向大科学时代,离子加速器、天文望远镜、航空航天、人类基因组等国际大科学计划需要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共同合作;第三,面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各国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需要全球智慧、全球协作才能应对这些科学挑战。面对上述国际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为更好推进科技前沿进展,实现国际科技界的高效合作,需要建立相应的规则,世界科技发展也需要建立有效的国际治理体系。

  要实现国际科技体系的有效治理,话语权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国际科技治理体系包括重要国际科学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人才计划、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国家间高校和科研机构间合作机制、国家科技政策及资金投入、科技援外、国际科技期刊、国际科技智库、国际科技和创新评估体系等。在上述国际科技治理体系构成要素中,既有需要资源投入形成的话语权,也有智库、国际学术会议、评估体系等软措施形成的话语权,两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国际科技治理的话语权体系。

  当前,我国在上述国际科技治理的参与度有较快增长,越来越多科学家进入国际科学组织、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国际会议、担任国际科技期刊编委,但也应该看到相对美国、英国等科技发达国家,我国科技人员的总体参与度还处在较低水平,即使参与到了相关组织或学术活动,占主导地位的数量还比较有限。尤其在科技智库、国际科技期刊、国际科技和创新评估体系方面,几乎完全被科技发达国家所掌握,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作为支撑,很难建立起有效的国际科技话语权。相比于我国与科技发达国家间科技水平的差距,我国在整个国际科技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差距更大。

  4 从软硬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国际科技话语权 

  增强我国的国际科技话语权,一方面要从提高硬实力入手,切实提高我国各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建设世界级的科技人才体系、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从软环境着手,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话语权。两方面应同时并举,互为巩固,不可偏废。

  国家科技硬实力是获得科技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和专利、世界级的领军科学家、引领性的科学思想等,是国家硬实力的突出体现。

  在科技硬实力基础上,软环境的构建将对提升国际科技话语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软环境包括:科技智库、国际科技期刊、科技传播体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参与或牵头成立国际科学组织、国际科技和创新评估体系、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等。

  2017年5月4日,科技部印发《“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为我国未来5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描绘出了蓝图,其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治理,提升我国在合作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次专项规划的推出虽提到了国际科技话语权的目标,但大部分内容更偏重于具体举措方面。如以瞄准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作为战略目标,我国应充分认识国际科技话语权的战略意义,亟须尽早对构建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国际科技话语权体系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和战略思考。

    (作者:刘天星,系《中国科学院院刊》副编审)

来源:《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2日 13版),作者授权刊载。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3. 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 白春礼: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5.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6. 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7. 总理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8. 李克强:科技创新要面向"双创" 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

  9. 开启未来30年科技新征程

  10. 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

  11.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2. 习近平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14. 中共科技部党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16. 创新驱动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

  17.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18. 访全国人大常委杨卫:加强基础研究 保障创新的供给侧

  19. 该怎样增加我国基础研究经费?

  20. 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21. 中间阶段技术研发不应被忽视

  22. 【智库观点50篇】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23.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

  24. 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25. 白春礼:科学谋划和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6.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一周年述评

  27. 科学传播与大学精神

  28. 解读2016年美国科学院科学素养报告

  29.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30. 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摆到货架

  31.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32. 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33. 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34. 科普教育托起北京创新“新生代”

  35. 多措并举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36.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37.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

  38. 麦肯锡公司分析驱动全球转变的四大力量和十二项颠覆技术

  39. 十五部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

  40. “公私合作”模式已成创新治理热点

  41. 美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概览

  42. 创新英国发布2016-17财年资助及行动计划

  43. 法国将投入100亿欧元实施第三期未来投资计划

  44. 美国OSTP发布《2016年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45.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解读

  46.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47. 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48. 人才:“聚”是基础 “用”是关键

  4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50. 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51. 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

  52. 美国发布“纳米技术引发的重大挑战:未来计算”白皮书

  53.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的战略研究提出发展建议

  54. 叶文虎:新经济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共赢

  5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6. 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57.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及问答

  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59.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60.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61. 十年前学者如何热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62.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63. 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64.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65.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66. 向科技领跑者跃升需从改革找动力

  67. 自主创新彰显中国力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综述

  68. 智慧城市建设应面向新科技革命

  69. 弘扬科学精神: 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70. 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71. 《习近平时代》(十七):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

  72.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上篇)

  73.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下篇)

  74. 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人民要论)

  75. 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76. 加快统筹立法和立法创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77. 期待科学家做好科普【欧阳自远:对于科普来说,我是一个新兵】

  78. 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

  79. 激发新生产要素活力 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附《意见》全文和答记者问]

  80. 优化人才体制 释放创新活力

  81. 北大教授饶毅发表最短毕业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

  82. 完善人才计划管理政策的思考

  83.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握什么

  84. 引领量子科学革命风骚

  85. 用新体制新机制释放人才活力

  86. 中国开启科技奖励制度3.0版

  87. 让创新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人民观察)

  88. 完善学部研究支撑体系,助力国家科技智库建设

  89. STEM教育在中国如何落地

  90. 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率团访问英国、比利时、德国

  91. 携手共赢 中德科技智库开启全面合作新篇章

  92. 刘伟平率团访问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

  93. 对话杨振宁:个人的生命在整个宇宙之间非常渺小

  94. 还科学一份纯粹与沉潜

  95. 从“论文工厂”转向“创新发动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