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定高血压 3 大常见问题
#“ 高血压人数多达2.45亿
千万不能轻视高血压的危害879关注
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各有不同,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耳鸣、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症状[2]。
此外,高血压一般会伴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心、脑、肾、眼底及大血管等器官造成损害。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等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糖尿病[3]。
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各有不同,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耳鸣、胸闷、心悸、气短、恶心、乏力等症状[2]。
此外,高血压一般会伴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心、脑、肾、眼底及大血管等器官造成损害。常见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等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肾功能不全,糖尿病[3]。
根据 2020 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4]诊断标准,建议将诊室血压作为最常用的血压测量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应仅靠一次就诊即作出诊断,通常应进行 2~3 次诊室血压测量,并间隔 1~4 周进行 2~3 次随访,同时建议双侧同时进行测量。连续、多次、重复测量诊室血压 ≥ 140/90 mmHg,即确诊为高血压。此外,还应测量站立位血压。
与诊室血压相比,诊室外血压(包括 24 h 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测量更具有重复性,同时可有效避免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在家自测血压 ≥ 135/85 mmHg,24 h 动态血压 ≥ 130/8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因此,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诊室外血压监测是准确诊断高血压以及做出治疗决策的理想选择[4-5]。
测量血压前 30 min,建议患者避免吸烟、喝咖啡及运动,排空膀胱,静坐放松。测量血压时,患者要保持端正坐姿坐于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保持室内安静,避免交谈。选择适合患者手臂尺寸的袖带,保证上臂中点与心脏保持水平,连续测量 3 次,每次间隔 1 min,选取后两次的数字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血压测量值。
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两方面。
✔ 哪些人需要药物治疗?
根据 WHO 的建议,对以下四类人群建议启动药物治疗[7]
确诊为高血压的人群;
SBP ≥ 140 mmHg 或 DBP ≥ 90 mmHg 的人群;
患有心血关疾病同时 SBP 介于 130~139 mmHg 的人群;
没有心血管疾病但存在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同时 SBP 介于 130~139 mmHg 的人群。
✔ 常见降压药物有哪些?
常用的 5 大类降压药物包括: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
B: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C:钙通道阻滞剂(CCB),如氨氯地平。
D: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 如何联合用药?
2019 年《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与单药治疗或传统阶梯治疗、序贯治疗相比,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所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PCs)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压。与自由联合药物相比,起始使用 SPCs 降压治疗的患者血压更早达标且达标率更高。同时,在保护靶器官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而且不良反应更少、更轻微,获得了国内外多个指南的推荐。此外,SPCs 还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8]。
2020 ISH 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和 2021 WHO 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均建议使用小剂量 SPCs 作为初始治疗,并给出了具体治疗策略[3,7]。其中,ACEI + CCB 的 SPCs(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是国内外高血压指南推荐的常用药物组合之一,适用于绝大多数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慢性肾脏病、脑卒中、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而且二氢吡啶类 CCB 无绝对禁忌证,适用人群广泛[8]。
小结
高血压作为常见慢性病,是冠心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有效降压成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靶器官损伤的关键环节。无论患者基线血压如何、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降压治疗均能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
针对高血压患者,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联合用药、平稳降压也至关重要。因此,2020 ISH 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推荐采用 24 h 一次的 SPCs(如 ACEI + CCB),不仅可以长效控制血压,而且具有显著的心肾保护作用,这种治疗方案也符合强化降压的理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