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

行愿法师 法界行愿 2022-12-24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编者按:   

有禅修者,一直在为怎样找到如法如律的阿阇梨去依止修行与如何选择适合禅修的佛寺、精舍而烦恼。我聆听了他们出家修行遇到的种种磨难,感同身受。

作为出家众之一员,身心俱出家、一心一意、发菩提心、了生脱死的修行,的确不容易。每个人发菩提心出家,在菩提路上修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障缘,因每个人的业力不同而呈现种种差异。

一个人,若要选择出家修行者的生活,笔者建议:请谨慎考虑,不妨先去如法如律的佛寺考察,体验出家众的修行生活,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若决定选择出家修行,请严格遵守佛陀教诫,选择如法如律的阿阇梨去依止,以及选择适合的道场修行。千万不要以情相牵,更不要以自己的凡夫知见想出一套,不但让自己误入歧途,跌入邪教群魔的火坑,令自己痛苦烦恼,更引领无辜的众生前仆后继地一起跳火坑,使大家都受骗上当。鉴于出家众修行难找如法禅修道场的情况比较普遍,下面摘抄“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提出个人建议供参考,并分享大众。

 愿走菩提路上的道友,一切顺利吉祥如愿!

       释行愿 合十

             

                   给禅修道友的一封信

净修师:

昨日,看完你的信,聆听完你出家修行,从发心出家遇到不如法的剃度师,接着学佛法又被邪师欺骗,至今未找到适合禅修的佛寺安住,这些出家修行的苦楚与磨难,我非常理解。如今的一些佛寺已经商业化、世俗化,所以,你想要找到如法如律的佛寺禅修难度比较大。

你说:出家后五年来,一直行脚,你走过无数佛寺,昔日的丛林均变成子孙庙。有些“大师”,一个人拥有十几甚至二十几座佛寺,请世俗人工作看寺,也不让出家人在佛寺安住修行。晚上,“大师”就开车去收功德箱的钱,佛寺变成了“大师”的敛财之源,至于佛寺功德款流向何处,不得而知。信众们到佛寺,就是烧香出功德款,却得不到一点佛法的真实利益。

听了你的经历,要劝你一句:不要只看众生的贪、瞋、痴,还是管好你自己吧!希望你在菩提路上,谨言慎行,照顾好自己。

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你能够发心出家修行,是俗世的善根福德因缘。出家的菩提路漫长,修行不易,请好好珍惜我们的袈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我们都应虔诚地祈求佛、法、僧三宝的加被,深信因果,坚强勇敢地面对苦难。须知:一切法缘起性空,人生如梦如幻,如露如电。

世间无常,人生无常,一转眼有些人就消失在人间,随业流转轮回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道。愿你常生慈心,慈悲自己,并善待那些障碍你修行的烦恼众生,请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们。

关于寻找如法善知识的问题,网上有相关资料查阅。

另外,你说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禅修的佛寺道场,一直未找到。你问我佛经中的相关记载:“适合禅修的佛寺条件到底有那些?”

针对你的问题,摘抄《清净道论·第四说地遍品》中“十八种不适合禅修的精舍与适合禅修的精舍”资料发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四说地遍品”中说:

       “为修习于定,舍弃不适合的精舍,而住于适合的精舍”,这里是说若与教授业处的阿阇梨同住一寺,如果那里是安乐的,则应住其处而善净业处;假使那里不安,则应迁到一迦乌多或半由旬或一由旬以内的其他任何处所去住。因为这样,如果对于业处的任何一点发生了疑问或忘记了的时候,他可以早晨起来做完了寺内的义务之后,沿途乞食而行,饭食已竟,再往阿阇梨的住所,那一天可以亲近阿阇梨问清关于业处的问题,第二天早晨,拜别了阿阇梨,沿路照样乞食而行,这样,则不致于疲劳而能回到自己的住处。若在一由旬之内亦不得安适的住处,则于阿阇梨之处对于业处中一切困难之处都应解决清楚,再三熟思业处,虽然远一点,为了修定,亦宜舍离不适的精舍而至较远的适当的精舍去住。

 

一、不适于修定的精舍

    什么名为“不适当”呢?即于十八过失中具备任何种类者。这是十八过失:大的,新的,古的,路旁的,有泉,有叶,有花,有果,为人渴仰处,近于城市,近于薪林,近田,有不和合者居住,近贸易场,近边疆,近国界,不妥当者,不得善友者。于此十八种过失中具有任何过失者,即名为不适当的精舍,而不宜住。何以故?

1、“大的精舍”,那里有很多不等意见者集合;彼等互相违背不作义务,如菩提树下的周围等亦不扫除,不预备饮水及用的水。在那里如果此比丘这样想:“我今当去附近村中行乞了”,当他拿了衣钵出寺之时,若见未作的义务,或水缸中无水,则此时应作此等义务及预备饮水等;若怠于义务而不作,则犯恶作(突吉罗)之罪;作之,则将错过时间。过时入村,所施的食物完了,能够得些什么?即在房内入禅之时,诸沙弥及年青比丘的喧声以及大众的作业,亦使其心散乱;如果一切义务都有人作,并无其他扰乱之事,象此等大寺则亦可住。

2、“新精舍”,有甚多新的工作,如不参加工作,则其他比丘会出怨言。如果别的比丘们能作此说:“尊者自由行沙门法,我等当作一切新事”,这样的新精舍则亦可住。

3、“古寺”,有很多修理之事,甚至连自己的坐卧之处若不修理,别人亦出怨言。然从事修理又将间断业处。

4、在大“路旁的”精舍,日夜有客僧来集,若于非时而来者,则须给以自己的床座,而自己当于树下或石上而住宿。翌日亦尔,则无业处的机会了。若无此等客僧搅扰者亦可住。

5、“泉”即石的井泉。为汲饮水,将有许多人集合在那里。又住在城市里为王家亲近的长老的弟子们,为了染衣到这里来,询问关于用具木槽(染衣之具)等,必须指示他们在某处某处。如是则常常忙碌了。

6、如果有各种“菜叶”的精舍,若在那里执取业处而于日间的住处打坐,则采菜的妇女走近采集菜叶及歌唱,以各样的声调而扰乱障碍于业处。

7、如有各种花丛而盛开诸“花”之寺,则那里亦同样的有害。 

8、有各种芒果、阎浮、巴纳萨等果实之寺,有希望采果者来求不给他则彼等忿怒或以力取。又晚间在寺的中心经行之际,若见彼等如是而对他们说:“诸优婆塞!你们为什么这样”?则他们将存心怒骂,或扰乱他而使其不能安住于此。 

9、如果在南山,象腹,支提山,结旦罗山等“为人所渴仰”的山窟精舍中住,则他们想:“这是阿罗汉”!如是敬重而欲往礼拜者自四方来集,使他不得安适,如果那里对他是觉得很适当的话,则白天当往他处,而夜间可在此住。 

10、“近于城市”则有异样的所缘现行。即诸取水的婢女以水瓮相摩擦而行(比丘)欲通过时亦不让道;又诸有权势者亦在寺中张其天幕而坐等。 

11、“近于薪林”之处,那里有各种薪树和木材,诸采薪妇女亦如前面所说采野菜的妇女一样作诸不快之事。人们想:“寺中有树,我等可以伐它造屋”,便来采伐。在晚间从禅堂出来在寺中经行时看见他们说:“诸优婆塞!你们为什么这样做”?于是他们便任意恶骂,存心捣乱使其不能安住于此。 

12、“近田”的精舍,四方都围着田,人们在寺中堆稻、打谷、晒干,并作其他甚多不适之事。又若有大财产的寺院,为寺院耕作的家属,阻止他人放牛,又不准他家应用灌溉的贮水池,于是人们取其谷穗而来示于寺僧说:“看吧!这是你们寺院农家所作的”。由于彼此的理由而诉讼,则须出入于国王或大臣的阁门。这种有大财产的寺院亦包摄于“近田”之内。  

13、“有不和合者居住”的精舍,那里住着互相仇视不和的比丘从事斗争,如果劝阻他们说:“尊者,不要这样做”。他们可能反而说道:“自从这个粪扫衣者来了之后,使我们堕落了”! 

14、无论近水的“贸易场”或近陆的“贸易场”,那里通常有自船上或商队等来人说:“借一个地方”,“给我一点水”,“给我一点盐”等的种种扰乱不安之事。  

15、“近边疆”的精舍,那里的人们对于佛法没有信仰。  

16、“近国界”的精舍,则常有国王的畏惧。一边的国王想:“那里不服从我的命令”便攻击之;另一方的国王又想:“那里不服从我的命令”亦攻击之。在那里居住的比丘,有时在这个王所征服之处行走,有时又在那个王所征服之处行走。有时未免使人怀疑:“这是间谍”,令受意外的祸害。  

17、“不妥当者”,即异性之色等的所缘聚集,或为非人栖止之所,都为不妥当的精舍。据说:一位住在阿练若的长老,有一次,一位夜叉女站在他的草庵之门歌唱。他出来站在门口时,她却跑到经行处上面去歌唱。等长老来到经行处时,她又站到百仞的悬崖之上去歌唱,此时长老即回来。然而,那女子亦急速追来对他说:“尊者,我曾经吃过像你这样的人不只是一个或两个了”。

18、“不得善友”的精舍,是说不可能获得善友,如阿阇梨或与阿阇梨同等者、和尚或与和尚同等者的地方,不得善友是大过失。 

       于此等十八种过失中,具有任何种类的,当知便是不适当的精舍。

       在义疏中亦曾这样说:

  大寺与新寺,
  古寺及路旁,
  有泉菜花果,
  为人渴仰者,
  近城与林田,
  或住不和者,
  近于贸易场,
  或边疆国界,
  不妥之住处,
  不得善友者,
  此等十八处,
  智者知之已,
  自应远离之,
  如避险恶道。


二、住于适当的精舍

       具备自行乞食的乡村,不过远、不过近等五支的精舍,称为适当。

       世尊说:“诸比丘,什么是具备五支的住所?”

1、其住所(离行乞的乡村)不过远、不过近而相宜于往返者;

2、日间不愦闹而夜间又无声音者;

3、无虻、蚊、风、热及蛇触者;

4、对于住所中的住者,容易获得衣服、饮食、床座及医药者。

5、在住所中有多闻、通达阿含、持法、持律及持论母等的比丘长老居住,时时 可以亲近询问:“此为何?此为何义?”获得彼等能为解释其所不解者,阐明其所不明者,对于诸法中的疑惑之处得以除疑者。诸比丘,即如是具备五支的住所。

        这便是对于“为修习禅定,舍离不适当的精舍,而住于适当的精舍”一句的详细解释。

        最后,愿佛法僧三宝加被你,一切如愿!

               行愿  合十


————————————————       

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相关其它阅读:

【佛经导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恭迎观音菩萨成道

魏道儒教授:人间佛教的实践样板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教导】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

中国佛教协会声明

说谎的人,祖师也救不了你!

行愿法师: 建寺安僧风范千古,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悼念常应法师

【伦理】佛教伦理的基本原理与护生精神

【佛寺建筑】—南传上座部佛寺布局

佛教历史:

【佛史】部派佛教之南传上座部纲要书《清净道论》——《印度佛教史》课程十

【佛史】部派佛教与南传佛教传承及大乘佛教萌芽——《印度佛教史》课程九

【佛史】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经结集与僧团分化——《印度佛教史》课程八

【读史】夜睹明星,在菩提树下悟什么——《印度佛教史》课程七

【读史】悟了什么?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印度佛教史》课程六

【读史】人间佛教导师佛陀生日是初八还是十五?——《印度佛教史》课程五

【读史】沙门运动与佛教的兴起——《印度佛教史》课程之四

【读史】古印度本土民族、文化、信仰、修行与佛教——《印度佛教史》课程三

【读史】雅利安文明与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二

【读史】佛教在印度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之一

清净声呗

【梵音】钟声超法界,众生悉皆闻

【声呗】富贵《华严经》,梵呗声悠扬——华严唱诵之一

慈母送女去出家, 云水菩提天之涯——母亲节感怀

庆祝佛诞,沐浴佛恩——恭迎四月初八浴佛节

《佛胜吉祥偈》— 以此威力,愿你得胜吉祥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声呗】礼敬佛、法、僧三宝

胜利护卫偈,安住常精进

梵音清流——恭迎观音菩萨圣诞

【法讯】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讲座

【问佛访道】赞佛功德殊胜行,自利利他皆吉祥—称赞佛陀十大名号

护教护法:

 太虚大师: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

【护教】静修庵开庭公告——护寺保卫战正式打响!

【佛法是救世之光】——佛为救护我们而来

【佛在人間】-出家更接近了人間

【佛法是救世之光】——降魔的方法

【佛法是救世之光】——佛学的两大特色

辱僧鞭尸谁之过?——由“万贤法师在闽南佛学院校友群骂人”引发的思考

是欺师灭祖还是佛门阿Q? ——读净旻法师《评议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

佛印:学习能忍法师“‘印老大乘发展论’论理中的十点思考”感悟

宣方教授:当前南北传佛教交流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陕西省佛协副会长明舒上师诬蔑本公众号的声明

【问答】看相算命与佛教啥关系?——百劫修相好,佛三十二相

远离附佛传销邪教,自净其意勿非法!

谁是凶手?——山东肥城暴打出家尼师强送精神病院的邪教黑幕,呼吁政府、部门严厉打击传销及附佛邪教

【护教】向钱看何惧千夫指,昧良心顽抗反投诉——宝应县佛协强拆静修6庵、害死大士庵尼师与宁国寺僧人实名举报信

【评论荟萃】僧赞正法僧,住持正法城

佛经导读:

【佛经导读】八支圣道导向苦止息,三转四谛证无上菩提——《转法轮经》导读

【佛经导读】——《佛说善生经》

【佛经导读】——《沙门果经》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导读

信愿行具足往生弥陀净土,花开见佛菩萨众倒驾慈航——《阿弥陀经》导读

【佛教导读】心地含佛种,百善孝为先——《地藏经》讲座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导读之二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佛经导读】诸经中王—《妙法莲华经》

  空慧自在——《心经》导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吉祥经》导读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云水随笔:

行愿法师:为父母祈愿文

【朝山】拈花微笑付法藏,鸡足入定待弥勒——朝礼佛教第一门

 穿越时空的爱:

【佛在人间】释尊说法和佛经结集处——王舍城(Rāja-gha)

文殊菩萨妙吉祥——恭迎文殊菩萨圣诞

清明哀歌·忆

【清明】请为祖先诵经增福

【问佛访道】- 杀人者被人杀,骂人者被人骂

【生死之学】觉悟之路,死亡的艺术

【云水日记】——生命的女性禅修者

【随笔】清净光明,道在那里

【随笔】为骗子买单的人

【旅澳日记】高僧来过——神通、业力、净土

【忆】梅花香雪

【正法眼藏】狮王独踞紫云霞,百兽潜踪畏爪牙

【问道】身归清净域, 心老白云乡

【看见佛陀在人间】—佛说四圣谛,导向苦止息

【法义】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云水随笔】 眼前时光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的中心思想和特色

十方佛净土,阿弥陀第一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怀念妙老】山门常衍,勿忘世上苦人多

佛门 礼仪:

【佛门礼仪·饭训】—善信到汉传佛寺斋堂用餐礼仪

【佛门礼仪】—居士入汉传佛寺住宿礼仪

【佛门礼仪】在家八关斋戒,受者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出世的八关斋戒

【佛门礼仪】--敬僧之礼

【佛门礼仪】听经闻法须知

【佛门礼仪】来自佛门的温馨提示

【佛门礼仪】- 藏传佛教入寺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 礼敬法宝,智慧如海

【佛门礼仪】- 皈依法会前的预备

【佛门礼仪】- 皈依证明师的资格

【佛门礼仪】礼敬佛宝的注意事项

【佛门礼仪】--顶礼的深义

【佛门礼仪】—皈依受戒的利益与功德

【佛门礼仪】 汉传佛教僧俗称谓礼仪

【佛门礼仪】- 礼敬佛、法、僧三宝文

【佛门礼仪】- 善男信女进入汉传佛寺的基本礼仪

【佛门礼仪】 汉传佛教僧俗称谓礼仪

【佛门礼仪】佛寺上香修持礼仪

【佛门礼仪】—佛法从恭敬中求

版权所有,请使用者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支 持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