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写作、遛娃,8个南京人的“就地过年”计划

陪你过年的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1-08-09


年春节,人们纷纷选择“就地过年”。


我们连线采访了叶兆言、黄梵、葛亮、曹寇、潘知常、李晓愚、吴晓平、汪雨萌。


请他们聊聊自己的过年计划。




陈曦 白雁 王凡 张垚仟/文





/



叶兆言


“过年就是写作,写作就是过年”




对叶兆言来说,过年就是在家写作。一年365天,天天如此。2020年尤其“勤奋”,几乎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了,写了大量中短篇,写的短篇够出一部小说集了,手头还在写长篇,写得昏天黑地、非常痛苦,但他几十年也都这么熬过来的。过年不能外出,这样也挺好,可以安心写作。



——



我真的很简单,我本来就是在家写作,所以有没有疫情对我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现在老人不在了,如果没有疫情的话,还真是有可能会出去。过去有老人在,从来不出去,所以总想到,如果没老人的话,我们就可以出去、换个地方、改一种方式。因为一过年,家里的阿姨也回家过年,就会特别忙,一直觉得过年是个负担,总想着以后能不能出去。现在发生这种情况,也不能出去了,所以一切照旧。说老实话,我觉得这样挺好,因为也在写长篇,也写了好长时间了。写的什么还不能说,因为没写完呢,反正还是写南京的,还是写中国的,唯一能说的就是,写得我很痛苦,很咬牙。不过我好像几十年也就这么过来的,熬惯了,习惯了,对我来讲也正常。  


去年我写了很多,但发得不多。去年一直在写中短篇,想把中短篇写好了放在那,然后我就好写长篇。我比较喜欢这样的状态——有一些写好的小说放在手上,慢慢地发,就可以很定心地写长篇。去年写了好多,后来寄出去了,一寄出去就比较麻烦,就马上、立刻要发,最近都要集中发出来,好像一二三月份都要有小说发出来,弄得我很“敬业”,我还是希望留着慢慢发。其实一个作家的写作和外在的状态是有个时间差的。  


我过去短篇写得比较少,去年一年特别奇怪,写了9个短篇,等于是给自己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集。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我一共才四个短篇小说集,就是说我写作四十年,基本上十年才出一个短篇小说集,结果去年一年写的短篇凑起来,就写了一部,所以这会变成我的第5部短篇集。至于什么时候出版,取决于我什么时候把它全部(在刊物)发表完。已经签了合同,还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暂定名《水晶灯下》。题材都差不多,我也说不出来什么风格,都集中在今年上半年发,还有两篇我想等到下半年再发,不想全部一下子都没有了,我会有点慌。另外还写了一个中篇,还没有定给哪家。我不太想全部发完,因为长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写好。  


我的创作状态一直还可以,一年到头每天就是坐在那儿不停地写。其实很无聊的,我确实是一个非常无聊的人。我一向比较认真,2020年情况尤其特殊,起码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几乎都是天不亮就开始干活了,天天如此。虽然每天写的字数不是很多,但是工作量还是蛮大的、蛮辛苦的。我感觉自己像个用功读书的大学生一样。我习惯了,过年我也无所谓放不放假,过去因为有老人,可能真会歇个一两天,但是现在我基本上应该说不会休息的,可能会少干点活、少干点时间,但是我心里觉得没有必要歇。写作也不能说不苦,但是我就习惯这个事情。  


疫情对作家的写作状态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说更好,大家可以少搞点活动。世界是有改变,但是我想对作家来讲没什么改变。至于有什么思考?没有。我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怎么思考,因为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像我们这样的作家,写了这么多年,知道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其实已经是微乎其微了,你对这个社会也没什么影响。明白这个道理以后,那也就是处理好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个社会对于我来说,只要不打仗,我觉得也就这么回事,都能忍。年龄大了对吧?除了打仗,其他我觉得都能忍。  


我跟女儿楼上楼下住着,现在也做外公了,每天可以玩一会。过去没有这样的感觉,现在有了第三代,有时候会感觉在家里面变得德高望重了,家里面也营造了这么一个环境:老爷子在写东西,不要打搅他。小孩子看时间差不多了会问,姥爷能陪我玩了吗?我觉得也挺好,蛮有意思的。




/



葛亮


“回不了南京,甚想念”




葛亮是南京人,现在香港工作生活。因为疫情关系,往年回故乡过年的他,今年准备在香港“就地过年”。他说,疫情改变了生活方式、教学模式,但对写作来说影响不大。



——



往年我是要回家乡的,今年回不去了。两地还没有通关,从香港回内地,需要两地分别隔离。这样的状态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上次返乡,还是去年初回来参加省政协会议。疫情之下,将近一年没有回南京了,很想念。


过年怎么过?因为有“限聚令”,在这里也不可能出去吃年饭,晚上餐厅都是关门的。香港目前的疫情还是挺严峻的。其实经过了去年一年,对于这种常态化的社交,包括这种热闹,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期许。香港有一个短暂的春节假,安静地在家里休整几天,也蛮好的。


2020年我也没有特别地“宅”,进行了一项非遗研究,完成了两本学术著作,写完了一本关于匠人的新小说《瓦猫》,预计节后就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另外也在写一部计划中的长篇,“中国三部曲”的第三部,一部关于岭南文化百年历史的作品。《朱雀》是献给我的家城南京,《北鸢》书写了我的家族,而我迄今在岭南地区也生活多年,此次将视野投注这方水土。希望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文化气息上,三个不同的空间之间有所呼应。这是一个完整的写作规划,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应该会完成。所以过年对我来说,主要是在家看书、写作。


去年香港疫情比较严重,对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挺大的,不过现在大学已经进入一个趋于常态的工作模式了,老师们已经返校。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格局,首先我的工作模式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本来我们在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视和学生互动的,现在变成“双轨制”以后,大量依托于网络教学。另外,观念也要跟上。我在新书里面就有写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老教授,他当时没有办法去面对网络教学,他就拿了一个皮诺曹的公仔放在面前去扮演他的学生。以往要开研讨会,肯定要飞到当地去,现在也是在网上交流,你已经感受不到这种空间的存在和区隔了。另外,你会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状态,会去健身,生活会比以往更加自律。而且你会有这样一种意识,以前你作为个体是融入环境的,但其实我们和环境之间也需要相互地支持。


最近在看《伦敦六百年》,挺有感触的。它有点类似于纪录片的写法,让日常跟历史之间产生一种关联,中间有一些小说化的场景,包括剧院文化的兴起,甚至涉及伦敦所经历的疫情、大火之类,以往看这种书,恐怕就不会有如此现实的一种联想。疫情之下,我们已经被动地互联网化了,所以你看这些在地场景会有可触可碰的质感。



/



曹寇


“在村子里,找沟沟汊汊钓鱼”




曹寇,南京人,小说家。在长江边长大的他,热爱写小说,也热爱钓鱼钓虾。



——



我在南京长大,长江边的八卦洲,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以前过年的时候,因为单身,会和朋友们出去玩玩,呆在家里过年真的没意思。有一年,我和几个诗人到皖南几个小城市走了一遭,找当地的朋友,没有朋友就几个人自己玩。我喜欢“蹿”的感觉。


成家了,有了孩子,当然不便抛妻别子自己出去快活。加上疫情,今年肯定只能呆在南京过年了。去年就是在八卦洲的村子里过年的,记得当时好像疫情比今年紧张。今年还是在村里过年。村子原来有老宅子,前两年我自己又在宅基地盖了房子,然后就一家老小都从市区搬回来住了。如果有推脱不掉的事,市区也去,两边住吧。


今年看情况也不方便走亲访友,也不能去别的地方,钓鱼是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我现在主要就是找一些没人承包的沟沟汊汊之类的去钓一钓,能钓着就钓着,钓不着也无所谓。因为孩子太小,现在主要在家带孩子,估计春节期间也未必有那个紧凑的时间去写东西。我现在手上有一个长篇,还有一个中篇,都在写着,也就是都在拖着。另外,主要就是应付一家杂志稿约。我在这家杂志开设了一个小说专栏,每个月必须得交付一个短篇故事。这个专栏是我的工作,也是生活来源。必须得及时完成。


阅读基本上没有预设,从来没有逼着自己去看某某书的习惯。很随性。正好某本书在手边,且看下去了,那就是它了。关于阅读,还需要补充的是,今人的书,除了朋友的,其他我基本不读。你问我读不读育儿书,肯定不读。首先,我的父母没有读过育儿图书也把我养大了,其次,人各有异,育儿无需遵循别人的成例。另外就是,我根本不信任任何“育儿经”。手上正在读的一本是日本作家浅田次郎《壬生义士传》,讲的是幕府晚期新选组的武士的故事。另外,刚读完一本,是温功义《明代的宦官和宫廷》。这本书介绍明朝宦官的奇闻异事及其对宫廷政治的影响,把从洪武帝到崇祯帝,整个明朝的全过程,也整个介绍出来了。



/



黄梵


“儿子鼓励我把诗写下去”




黄梵,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教授。近年来,致力于进行创意写作的社会启蒙工作,并于2020年完成《新诗写作课》一书,预计今年出版。



——



今年春节,我们本来想一家人去海南过春节,本来已经准备订机票了,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只好终止这个计划。我一般春节期间会拿出一个星期时间陪陪家里的两位老人。平时教学、写作事情多,就只是照顾他们的生活,交流方面就比较忽略。


关于写作,去年,我一直在写《新诗写作课》,已经写完交给出版社了。接下来写的《小说写作课》,因为前段时间教学非常忙,所以就暂时停下来了,一二月份,包括春节期间,我要利用空余时间赶快接着往下写。我现在比较急于赶快进入小说和诗歌的创作,创作一些相对分量重一点、篇幅长一点的作品。


也会继续写一些短诗,写所谓的新咏物诗。我前段时间写了《灯》,疫情期间写了《白口罩》《三文鱼》,《三文鱼》发表以后,美国汉学家也在翻译。儿子前段时间回来,看了我从疫情以来写的一些咏物诗,很喜欢。比如,我书房里有一张我姑姑演汉剧青衣的照片,我写了这张照片,本来以为过去年代的这种事,年轻人不会有兴趣,但他对写这张照片的诗特别有感觉。让我觉得好像我们这些六零后跟九零后,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的代沟。他当时的一番话,对我是很大的鼓舞,我好像有了新的动力,可以继续写下去,争取到明年结成一本集子。


谈到读书,我最近在重读一些经典,比如康拉德《黑暗的心》《在西方的注视下》,一直在反复读。另外,《金蔷薇》我前段时间读了两遍。最近还在看圣埃克苏佩里的《夜航》。当然也看新的书,像以色列的凯雷特的《银河系边缘的小失常》。



/



吴晓平


“越寂寞,越想营造不寂寞的年味”




吴晓平,著名节目主持人、作家。疫情阻隔了老吴与远在新加坡的女儿的春节团聚,老吴说,这是他们老两口的一个“空巢年”。尽管有颇多无奈,必须要面对寂寞,但是他们家的年味并没有因此减少,因为年味是靠自己用心营造的。



——



前两天做节目的时候,搭档施岚还臭我说:往年这时候,你早已经心花怒放地飞往新加坡和女儿团聚,或者女儿从新加坡飞回南京过年了。是的,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团圆过年的。可自从去年因为疫情,我和老妻在新加坡过完年后仓皇回到南京,已经一年没和女儿见面了。原以为一年时间疫情可以控制住,今年春节可以见到女儿、女婿、可爱的小外孙女,但是现在肯定是不能实现了。我们两个“空巢”老人怎么过年呢?我们想方设法把家里面尽量营造出过年的气氛。


从上周开始,我们就去买了各种各样的花,还特意到浦口买了蝴蝶兰。洛阳朋友又寄来了牡丹。我家老妻特别喜欢花。现在家里从客厅到阳台全是花,已经很有过年的气氛了。另外呢,我们的年货从前段时间就开始准备了。香肠、咸肉、咸鸡、咸板鸭……早就挂在阳台上,冰箱里面也是满满的。亲家也寄了年货来,女儿也给我们寄来小零食。


大年三十我这么打算:上午去看望我95岁的老父亲,我们弟兄姊妹四个,各家都会做菜带去。因为疫情,我们的儿女们大部分都不能在身边。所以,这算我们这帮老人的一个小团聚,到更老的老人家去拜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和老妻还是会早早把年夜饭吃好,等着看春晚。桌上肯定摆着琳琅满目的花生米、交切片、水果。往年有孩子在身边,那吃得是热闹,小孩子一会儿抓一把糖,今年就我们老两口,能吃两颗糖就不错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把吃的都摆上。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的小辈会向我们视频拜年。我们把压岁钱准备好,云发红包。等他们拜完年,我肯定会和老妻去外面走走。我们会开车去浦口,那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到老山边上转转,去乡间走走,看看农村的过年风俗。至于往年那些朋友之间的互相拜年全部取消了。


尽管现在过年,与早年相比少了一个自己“忙年”的过程,但是形式上一点不少。越寂寞,越想营造不寂寞的年味。哪怕没有年味,自己也要想办法出去闻闻年味。就像我们每年必去夫子庙,就是去闻年味。年味在哪里?就在糖葫芦、油炸梅花糕的味道里,就在来来往往的行人红扑扑的笑脸里。年味里还有回忆,我们在贡院街上走一圈,在文德桥上走一走,一边走一边就会回忆,当年我们的厂曾在这里,当年我们哪个同学住在这里。今年我还会去看看改造后的小西湖,那是我爱人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找寻的年味。我们怀旧,怀念旧街道、旧味道、旧人、旧事……也正是因为今天的日子越过越好,才会去回味当年是怎样走过来的。


过年,我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看书,我特别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最近我正在看《跨过鸭绿江》的电视剧,同时我也找了很多本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书来看,包括人物传记,对照着看,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触摸感。在写作方面,计划在牛年能新出一本散文集。


牛年要来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扭转乾坤。这一辈子我跟牛打交道很多,我从小在奶牛厂长大,有牛的情结。我们这辈子也真跟牛一样永远在付出。虽然我这个年纪,不应该讲这么要强的话了,但我真心祝福2021年,疫情消退,大家发扬“牛”劲,整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都“牛”转乾坤。



/



李晓愚


“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




李晓愚,青年学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对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李晓愚来说,除了早年出国留学的日子,每年春节她都与家人在南京就地过年。团聚、阅读、写作是她气定神闲的日常,也是她的年味。



——



就地过年,对我来讲其实是一个常态。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的父母、亲戚全都在南京,后来成家之后,我也把我的公婆接到了南京。我想了一下,40多年的人生当中,除了在国外留学时没有能够回来过年,基本上我每一个春节都是在南京过的。对我来讲,最古老最传统最朴素的方式就很好。今年也是一样,就地过年。


不过,我还是能体会到那些不能够回到家乡,不能够和家人团聚的朋友今年春节可能的失落感。尤其是我们南大的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中风险地区的,也有一些低风险地区的,他们都选择了留在学校过春节。


在我看来,年味其实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团聚,二是传统。就团聚而言,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和家人亲友团聚,当然是一种非常大的遗憾,但是亲情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包围着你,不管是选择网上的视频工具,还是等疫情结束之后再相聚。亲情是恒久绵长的,虽然有遗憾,但这个遗憾是可以去弥补的。


年味的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是传统,就是春节相关的习俗。尽管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有种种限制,但其实大家还是在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过年的氛围。比如说南大,我们就为这些留校过年的孩子专门定制了年夜饭,大年初一早上也有特殊的新年早餐,这些都是免费的。所以我在想,固然过去我们讲要体验感受年味,但其实年味我们也可以去创造。在疫情这种新的挑战下,可能更需要我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年味。


春节期间,阅读自然也会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在高校当老师、做研究,阅读早已跟我的生命融为一体,我其实到哪里身边都会带着一本书,这是我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我好像没有一个特殊的阅读计划,随手拿一本都可以阅读。


2021年我会有新的写作计划,这和我目前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的课题有关。我现在有个外号,同事们都管我叫“李冷绝”。这个研究专注于在海外收藏的中国古代带有插图的古籍,我想通过我的研究去唤醒这些沉睡已久的非常精美的古籍中的图像。我暂时想到一个标题,或者说是标题的一部分,我会管它叫作“唤醒睡美人”。我把这些艺术品看作睡美人,她们仅仅保存在博物馆里是不够的,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让今天的大众和学界更多的去认识、欣赏、理解她们,这其实和我前面写《中华文化故事》主体的思路一样,只不过那是普及型的大众读物,“唤醒睡美人”是一个专业性相对强的学术著作。


总体来说,疫情给我们整个的生活带来了一个非常全新的挑战。我们能做的不外乎就是做好我们手中的事儿,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其实就是最好的一种“抗疫”。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这样的话,即便光阴嗖嗖似箭,你也可以气定神闲。



/



汪雨萌


“过年的福菜轮到我做了”




汪雨萌,青年评论家,任教于上海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中心。在汪雨萌看来,“就地过年”,也许一些年俗与观念在改变,不变的是春节与“家”之间的紧密连接。



——



虽然在上海生活已经十多年了,但我每年都是在南京过年的,今年也不例外,我和先生早就准备了很多年货,给单位和女儿学校报备好,就等学校放假,火速回南京。返乡政策出来后,很多人都选择就地过年,但上海和南京之间还比较通畅,加上父母公婆也比较想念孙女,因此我们还是决定回南京过年,1月22日,满载着年货,我们一家三口自驾回家了。


今年的过年活动自然较往年简单许多,不能回老家,也要少走亲戚,但还是有些“保留项目”,给这个略显冷清的年增加一点仪式感,比如写春联、做肉圆、灌香肠、做看灯鱼等等,平时虽然这些都能吃,但过年的时候总要把家里弄得烟火缭绕,食材都满满地堆在屋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年味儿”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炒福菜”。这是我南通老家的传统年俗,和南京的“十样菜”有点像,但十样菜平时也可吃到,福菜却只有过年时才会做,而且必须是腊月廿八,荠菜、金针、大蒜叶、水芹、百叶、胡萝卜、水笋、豆芽、咸菜、木耳炒在一起,都是口味重的蔬菜,吃起来有一种奇异的香气,很上头。福菜一般由家里的媳妇或者女儿来炒,我没结婚前都是我母亲每年准备福菜,现在轮到我了,也许以后我女儿长大了,结婚了,还能继续炒,也算是一种传承,中国的节日大体是“吃”的节日,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但是吃的仪式感总是很足,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网络化的时代,吃的仪式有时会变得简略和同质化,但像福菜这样在小地方仍然传承的年俗,其实也很感人,不该被忘记的。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我的上半年都是在给学生上网课和陪女儿读网课中度过的,在直播授课时,我常常有点惶恐,因为不能看到学生表情和肢体的反馈,我反而比面授时备课更加仔细和严谨了。不能出门,不能游玩,我反而能在家里对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进行观察和反思,也通过抖音、B站等媒介,了解了很多我从未见过的生活景观,我也为此写过一篇小文,最近也读了一些如《理解媒介》《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些和媒介、日常生活文化有关的书籍。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今年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可能会给很多传统的年俗和观念都带来改变,不论就地还是返乡,我想大家的心都与家人在一起,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




/



潘知常


和邻居共读《红楼梦》




潘知常,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他也是一位广受大众喜爱的红学家,在喜马拉雅讲授《红楼梦》,拥有粉丝900万。


——



按照往年的情况,我和家人会选择去国外。因为我要求自己多学习,一年自费出国至少两次。今年情况特殊,就只有一种选择,在家过年。在这之前,我已经闭门读了四个月的书,春节期间就要动动了。这几天就在和我太太商量,过年起码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在南京看看演出或者艺术展;第二个,我们商量,在车程范围内,开车出去走走。


另外,春节期间,还要跟我所在的卧龙湖小镇的朋友们一起来聊聊《红楼梦》。我们小区的朋友来找我,说他们统计了一下,春节在这里就地过年的人有两三千人,我们这个地方,文化人和退休干部多,白领多,他们和我商量做个读书活动。我说干脆就春节期间,全小镇的人共读《红楼梦》。


春节期间的另一个计划,就是要修订完善我今年准备出版的两本书。其一,是《红楼梦为什么这么红》,这是我之前出版的一本普及《红楼梦》的书,现在被收入《新时期红学大系丛书》,这套书共三十本,包括周汝昌、冯其庸两位先生的书,都在里面,我的也是其中一本。春节中,我要把这书修订一下,交给出版社。其二,我的一本导读我的生命美学的小册子,十万字,也计划今年出版。这是根据我过去做的学术报告整理的,进行修订完善,正月十五之前能做好。







编辑:张垚仟


 © copyright 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吕德安 | 许钧 |冯骥才 |王尧 | 万玛才旦 |王彬彬 |黄子平 | 田晓菲 | 赵本夫 | 贾雷德·戴蒙德 |夏维中 | 路内 |赵敦华|杨雨|迈克尔·伍德 |戴建业 | 蒋广学 |于坚 | 徐风|张维为 |高峰 |李良玉| 张生 |何袜皮 | 贾樟柯 |黄荭|范金民|臧棣|李修文 |陈应松| 潘向黎 | 西蒙·范·布伊|多米尼克·西戈 | 严歌苓 | 格非 | 许子东 | 鲁敏 | 马原 | 叶舟 | 葛剑雄 | 韩青辰 | 张纪中 | 叶兆言 | 闻人悦阅 | 刘震云 |  白先勇 | 阎连科 |池莉 | 张怡微 朱德庸 | 韩松 | 马伯庸笛安 | 李洱 | 梁晓声 | 王大进 | 孙甘露 |包慧怡 | 郭爽 | 刘晓蕾 | 孙频 | 孙惠芬 | 祝勇 | 班宇 | 毛尖 | 吴俊 | 陈楸帆 | 蔡骏 | 叶弥 | 黄菡 | 刘亮程 | 迟子建 | 徐则臣 | 顾彬 | 刘东 | 

理想国


何同彬X张定浩:我们该以何种方式与传统对话 l 读家对谈 | 张炜:苏东坡身上保存了“真正的人”的全部元素 |  何同彬X郭爽:远行人,能否带我们“走出孤岛” l 读家对谈| 《红楼梦》私人阅读:拓宽“红学”边界 |阎连科:如果说《她们》拓宽了现代性别的理论,我会很不安 | 吴钩:不去唐朝,我只想穿越到宋朝 | 初浪给后浪的十二堂传统文化课|编舟记:“苏版”中国好书的诞生 | 视频 4·23 相约玄武湖 读不一样的人间四月天 | 叶兆言×余斌、毕飞宇×张莉、王安忆×张新颖 | 对谈,打捞作家的文学人生 | 口罩下的出版行业 | 图书编辑会被倒逼成视频主播吗?| 90后作家周恺:时代与人的关系不应该是河流与苔藓的关系| 汪政、张光芒 | 灾难文学如何回应现实| 诗人之所以还能存活到现在 那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灵魂 | 三城记:文学让城市更美好| 创意写作:文学祛魅之后创作何为? |秦淮河边那些事, “水太凉”只是故事的开头 |文学苏军:青年作家和他们的新写作 | 庞余亮 x 汪政:从“背影”到半个父亲在疼 | 对谈视频 | 徐静蕾家族百年传奇 | 徐父潜心十年著《父亲的军装》|  苏轼 x 李清照 x 赵允芳的非虚构 | 900年前,他们也曾是流量小生和小花 |  苏童 x 阿来



现在公号新的推送机制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系统安排。

希望大家多标注我们公号为“星标”,多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点赞”,以及转发或留言。

安静地陪伴就是最长情的爱,何况有书香氤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