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5岁俞律:我对文学的感情太深了 | 专访视频

王凡 张垚仟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1-08-09

俞家的客厅便是书房。俞律常与夫人李玉琴在此“书画齐鸣”。采访那天,当李玉琴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灵动的《松鼠枇杷图》后,便放下了笔,轻声道:“你题字吧”。俞律思索片刻,在画上题写“丰收”二字。此情此景,实属美好。


作家薛冰曾说:“俞律老是南京城‘最后’一位才子。”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大多数往事对俞律而言已是云烟,他谈论最多的,还是读书、写字、画画、散文、诗词、戏曲、吟诵,这些一直陪伴着他的人生。


“我今年95岁了,我知道我应该休息了,但是我身体还可以,而且我对文学的感情太深了,我丢不开文学,我要干下去。”俞律扬声说道。


王凡 张垚仟/文

牛华新/摄



 __01

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定义俞律的身份。他是小说家、散文家,他是书法家、画家,他写新诗,也写旧体诗,他擅吟诵,又唱京剧。他的人生,仿佛就是一个传奇。


记者登门采访那天,俞老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迎接,笑脸盈盈地望着我们这群小辈。落座后,话匣子由1941年他在《曙光》半月刊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启,因为那是他文学生涯的开端。整整80年之前的往事,老人家记得清清楚楚。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上海沪新中学读初中一年级,同学们在一起都喜欢文学。在一位同学家里的小楼上,我们办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经常去阅读,受到文学的影响很深。”在俞律的回忆中,他们这群学生执笔为矛,共同创办了《曙光》半月刊,上街叫卖,“学生们都热血沸腾。我们拿刀拿枪拿不起来,就拿笔。”在《曙光》发表文章之后,俞律又陆续在《大公报》《文汇报》《申报》等刊物发表散文、小品、诗歌。


《湖边集—俞律小说散文选》

俞律 著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如果再向前追溯,俞律的文学之路,受到父亲的影响至深。


父亲俞牖云是沪上“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之一,国学功力深厚,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早在幼年时,俞律便跑到父亲的书房,读遍了四大名著与唐诗宋词。


不过,在俞律中学毕业后,做中学国文老师的父亲却并不主张俞律进大学后学习中文。“我是家中的长子,父亲认为饭碗是很要紧的。”俞律因此进入了上海光华大学的金融系,毕业后进入了银行工作,1952年因工作变动来到了南京。


可能俞律自己也没有想到,生于扬州、长于上海的他,最终是在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实现了文学梦。


1979年,结束了江浦务农的生活后,俞律放弃回到银行,前往南京市文联工作。作为南京市文联的元老级人物,他见证并推动了南京文学事业的发展。


俞律接受现代快报·读品周刊记者专访  



 __02

就在几天之前,3月12日,一场由南京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花开金陵四十春”文学创作讲习所暨青春文学院创办四十周年座谈会,在南京举办。俞律很遗憾,他因急性腰肌损伤未能前去参加。但他的名字,却在聚会上被大家心心念念。


1981年2月,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由南京市文联主持、文学工作者协会(南京市作协前身)具体操办的“南京文学创作讲习所”(下称文讲所)正式招生。南京大学教授程千帆任所长,南大的另两位教授包忠文、裴显生以及文学工作者协会的刘舒为副所长。


刘舒是文讲所的发起人,俞律当时是刘舒的助手,参与了讲习所的筹备与具体执行工作。



那几年,在南京鼓楼废弃的检阅台,夜夜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南京文学创作讲习所”利用晚上的时间在这里开课。


“我跟学员们讲,文学这个东西你一迷上之后,你就丢不开了。一定要‘迷’,不‘迷’的话,你搞不好的。”在俞律眼中,那些怀抱着文学梦的年轻人非常可爱。


“那时学员有200多人,听完课一般都要到十点钟,很多住在浦口的学员需要渡江回家,第二天早上他们还要上班。”俞律和同事们在学员们下课后,还要再开小组会议,评点、修改学员们创作的散文或者诗歌。“年轻人的积极性很高,为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我们请了很多有名望的作家、教授做文讲所的老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青春文学院留影


那些年,杨苡、萧军、顾尔镡、叶至诚、赵瑞蕻、梁晓声等著名作家、教授都在讲习所授过课。在俞律的回忆中,翻译家杨苡的课特别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特别好。


因为学员大多是工人,学费便以够解决必要开支为度,每年每人50元。让俞律特别感动的是,很多作家知道文讲所的状况都义务讲课,“梁晓声是因为到南京市文联办的《青春》杂志改稿,被我们留在南京上课。当听说讲课费是从微薄的学费中支出的,他坚决不收,还从《青春》给他的稿费中拿出200元捐给了文讲所。”俞律回忆,梁晓声当时在南京改稿的作品就是日后大火的小说《今夜有暴风雪》。


1984年,讲习所由面授改为函授,更名为“青春文学院”。由俞律任教务长,冯亦同、林震公为副教务长,学员规模多达两万多人,后来他们中有的成为知名作家,有的成为文化机关、报刊、电视台的负责人。青春文学院为延续南京的文学薪火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成为南京文学史上重要的存在。


作家薛冰是文讲所学员中的一员。“文讲所是我们开拓视野、进入文学、改变命运的平台。能同时接受高校的名教授、国内的名作家这两方面名家的教诲,那时是十分难得的机缘。我在那天的座谈会上说:正因为我们是从这个高平台起飞的,所以应该比别人飞得更高一些。”薛冰说道。


《菊味轩诗钞》

俞律 著 
出版社: 黄山书社



这一两年,这些学员又慢慢地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被一个一个找回来,他们时常聚在微信群中,讨论文学问题。当年的那批文学青年从小伙子、小姑娘,一转眼都已六七十岁,“虽说人已经半老了,但对文学的热情丝毫没减,还是那么热爱文学。如果不是文学,大家怎么可能聚在一起呢?南京的‘文学之都’名不虚传。”俞律非常感慨。


在俞律看来,南京之所以成为“文学之都”,正是有这样一批又一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南京这个文学之都,不是口头上说说的。我们是有文学实力的。现在来说,我们文学创作的实力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一个是南京市作家协会,这部分人才,很多都是我们青春文学院和文学创作讲习所培养出来的。南京如果没有文学实力,它也不可能成为文学之都的。”



  俞律为现代快报《读品》周刊题字



 __0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应记者之邀,有着“金陵吟诵第一人”之称的俞律吟诵起《早发白帝城》,他声音洪亮,唱腔婉转,和摆放在电视柜上那张摄于1950年的“俞律戏照”一样,神采奕奕。


“中国古老的吟唱方法多了,我采取京剧的唱腔,把音乐性和节奏性利用到吟诵当中去,所以我的吟诵肯定比人家好听。”俞律分享道。


少时,俞律常去天蟾舞台看戏,那里常有梅兰芳、尚小云、谭富英这样的京剧大家来表演,他看着看着,也就唱上了。大学二年级时,俞律特意拜京剧名家苏少卿为师,学习老生唱腔。有感于俞律“问道”之诚,苏少卿以培养专业演员的方法严格训练他,俞律由此得到亲授。


俞律和夫人李玉琴的相识,也正是因为京剧。“我到苏先生家学戏天天碰到她,她是苏少卿先生的外孙女,可以说没有一天不见面,年轻人很自然地产生一种‘相悦’的感情,我看到她很高兴,她看到我也很高兴。两人相识时,李玉琴十五岁,四年后两人结了婚,今年,李玉琴也已88岁高龄。


采访那天,夫人李玉琴一直陪伴在旁。李玉琴是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长女。她并不多说什么,只是陪伴着。


俞律与夫人李玉琴的结婚照   



如今,两位老人居住在南京秦淮河边的寓所里,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书桌两侧各放了一把椅子,他们会各自读书、写字、画画。


俞律为书斋起名“菊味轩”,凝结了他数十年诗词创作心血的《菊味轩诗钞》,以及与夫人的画册合集《菊味轩画钓》均是以此为名,豁达、淡然的心境尽显其中。


因为年纪大了,李玉琴现在很少画画。采访当天,当她应邀画完一幅生动的《松鼠枇杷图》后,俞老照例题字,写上了“丰收”二字。记者问她:“是您心里想的那个意思吗?”她笑着点头。这大概是多年相伴相知才有的默契,他们是彼此的知音。


“我们共同爱好京戏,她也爱好文学,她很喜欢读我的诗。我们是少年夫妻老来伴,相互照应、相互关心。我们现在还能够自理,两个人相互照应要比请一个工人到家里来照应好得多,贴心、了解。”俞律说。



俞律与夫人李玉琴的日常  



看得出来,年龄是俞律的骄傲,书画作品落款处,他习惯写上“俞律 年九十五”。“我是丁卯年出生的,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属兔的人今年95岁。”


俞律的长寿秘诀正是写字。“我每天写字,写字有一种运动的感觉,对身体来说有很大的好处,所以书法家很多都长寿。”


俞律的书法师承著名书家萧娴。作为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长婿,俞律的画风则在沿袭李门意蕴的同时也融入了个人风格。在江浦务农期间,俞律还与书法大家林散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书法、绘画都受到他不少指点。“书法要下苦功的。我经常要临字帖,这是一种充电,要不断地提高。”他拿出书桌上的一本《王铎书法精选》向记者展示,“这就是我充的电。经常写,你的手腕就活了。写字也是一种动脑筋,脑子不动的话呀,要生锈,我每天都得动脑筋,每天都在思考文学,所以我绝对不会得老年痴呆症的。”在俞律的微信朋友圈中,也时常有新作发表,他喜欢与后辈们切磋交流。


诗、文、书、画、戏,这五门艺术在俞律身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常国武先生曾评价其诗稿,“所写皆眼前景、心上事、意中人,其真情实感并自肺腑中流出……在唐近乎郊、岛,在宋邻于涪翁……”艾煊先生赞其有小说散文“艺术家的历史感”,注重写情,因而感人。


对日后的创作计划,俞律亦有规划。他的文风多走闲适路径,著有《湖边集》《浮生百记》等散文集,以及《萧娴传》 等人物传记。俞律透露,近年来有一些散文、诗词的新作,目前正在进行整理工作,希望能早日出版新的作品集。


“我喜欢文学,文学就是‘玩’出来的。人家说你九十五了,老爷爷你还不休息吗?对,按说是应该休息了,但我休息不下来,因为我丢不开文学,所以我还在写,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岁,只要我还在,我还干文学呢。”说这话时,这位文坛老将的神情仿若少年。





对 话

艺术是血脉相通的



读品:您常在微信中发表诗文新作,什么情境会激发您的创作冲动?

俞律:有时候我构思一下某一件事情可以写诗,就有了创作冲动,就拿起笔写下来。写诗,没有灵感是写不出来的,必须要有灵感。经常动脑,经常写作,灵感就会跳出来,跳出来我就要把它抓紧。比如说,有时候夜里做梦,忽然梦到一个可以写故事的材料,我也会立刻起来,把这个事情记录在本子上,要不然明天早上起来就忘了。梦里的时候你记得,出了梦就忘记。这种创作冲动很有意思的。


读品:诗、文、书、画、戏,您都精通,它们之间是否会相互影响?

俞律:艺术是血脉相通的。我从小就喜欢唱京剧,后来拜苏少卿为师。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一门综合艺术。勾脸就是美术、画布景也是美术;胡琴拉起来是音乐,开口唱也是音乐;京剧的武戏又是一种杂技。京剧的唱词也是非常美的,是一种文学。《武家坡》里的“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美吗?《鱼肠剑》里的“一事无成两鬓斑”不美吗?所以,它们都是相互影响的。


读品:对于年轻人有什么读书方面的建议?

俞律:不能不读书,不读书的人永远是空虚的,文学这个爱好是很自然发生的,读书不仅仅是得到知识,还会得到精神上的快感。


读品:您与林散之先生相交三十余年,能说说你们之间的故事吗?

俞律:有一次,我到林散之先生家,他见我不高兴,便问我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知道我与林先生交好,托我求字,但是我不好意思开口。我说完林散之哈哈大笑:“俞律,你要字吗?今天我高兴,你想要多少,我就替你写多少!”那天一共写了8幅,我从心底里感谢他老人家,一下子把我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还有一次,史兆伸去南京拜见林散之先生,两人在闲谈中提到了我,林散之先生用铅笔在裁好的白纸条上写道:“俞律这样(的)人才,难得,真是人才难得!”1990年夏天晒霉,史先生无意中发现了这张纸条,又重新想起那次笔谈的情景。他考虑到写的是关于我的事,就把这张纸条邮寄给我,让我作个纪念。这是“草圣”对我的评价啊,我感到十分荣幸!这张珍贵的纸条现由张苗收藏,内容已收入《史兆伸诗集》。



本期人物



俞律   1928年出生于扬州,1951年毕业于光华大学。曾任南京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南京市文联研究室研究员,青春文学院教务主任,南京市政协委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编辑:张垚仟


 © copyright 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邵丽 | 程杰 |吕德安 | 许钧 |冯骥才 |王尧 | 万玛才旦 |王彬彬 |黄子平 | 田晓菲 | 赵本夫 | 贾雷德·戴蒙德 |夏维中 | 路内 |赵敦华|杨雨|迈克尔·伍德 |戴建业 | 蒋广学 |于坚 | 徐风|张维为 |高峰 |李良玉| 张生 |何袜皮 | 贾樟柯 |黄荭|范金民|臧棣|李修文 |陈应松| 潘向黎 | 西蒙·范·布伊|多米尼克·西戈 | 严歌苓 | 格非 | 许子东 | 鲁敏 | 马原 | 叶舟 | 葛剑雄 | 韩青辰 | 张纪中 | 叶兆言 | 闻人悦阅 | 刘震云 |  白先勇 | 阎连科 |池莉 | 张怡微 朱德庸 | 韩松 | 马伯庸笛安 | 李洱 | 梁晓声 | 王大进 | 孙甘露 |包慧怡 | 郭爽 | 刘晓蕾 | 孙频 | 孙惠芬 | 祝勇 | 班宇 | 毛尖 | 吴俊 | 陈楸帆 | 蔡骏 | 叶弥 | 黄菡 | 刘亮程 | 迟子建 | 徐则臣 | 顾彬 | 刘东 | 

理想国


何同彬X张定浩:我们该以何种方式与传统对话 l 读家对谈 | 张炜:苏东坡身上保存了“真正的人”的全部元素 |  何同彬X郭爽:远行人,能否带我们“走出孤岛” l 读家对谈| 《红楼梦》私人阅读:拓宽“红学”边界 |阎连科:如果说《她们》拓宽了现代性别的理论,我会很不安 | 吴钩:不去唐朝,我只想穿越到宋朝 | 初浪给后浪的十二堂传统文化课|编舟记:“苏版”中国好书的诞生 | 视频 4·23 相约玄武湖 读不一样的人间四月天 | 叶兆言×余斌、毕飞宇×张莉、王安忆×张新颖 | 对谈,打捞作家的文学人生 | 口罩下的出版行业 | 图书编辑会被倒逼成视频主播吗?| 90后作家周恺:时代与人的关系不应该是河流与苔藓的关系| 汪政、张光芒 | 灾难文学如何回应现实| 诗人之所以还能存活到现在 那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灵魂 | 三城记:文学让城市更美好| 创意写作:文学祛魅之后创作何为? |秦淮河边那些事, “水太凉”只是故事的开头 |文学苏军:青年作家和他们的新写作 | 庞余亮 x 汪政:从“背影”到半个父亲在疼 | 对谈视频 | 徐静蕾家族百年传奇 | 徐父潜心十年著《父亲的军装》|  苏轼 x 李清照 x 赵允芳的非虚构 | 900年前,他们也曾是流量小生和小花 |  苏童 x 阿来



现在公号新的推送机制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系统安排。

希望大家多标注我们公号为“星标”,多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点赞”,以及转发或留言。

安静地陪伴就是最长情的爱,何况有书香氤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