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城中村”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城中村”
作者:李 强
最近有一个话题一直索绕在我的脑海,而且,我也经常在那种过去曾多次经历过的环境里行走。只是今天终于下笔写出一段我并不特别熟悉和喜欢但也很想描述清楚的一种特殊的城市生活状态:城中村。
最早接触城中村是在20多年前的重庆,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个著名纪念地附近居民其实还是农村户口,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腹地,周围群众苦不堪言。那个地方全国有名,我在上大学之前就从小说中知道,一上大学之后很快去参观和瞻仰过的。重庆本身就是一个山城,满满当当的都是山和水,感觉从地域特点上很难将城市和农村完全分开。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城中村概念,当时,并没特别的惊讶。回到西安工作之后,在学校附近就有许多这样的城乡结合混居区,我经常游离和活动在那。那些城中村人,并不用像真正的农民一样种地。
早些年单位住房过渡的时候,我刚好被安排在现在住房之外的另一偏僻的家属院住。从单位来去住处,最捷径的路就是穿过一个城中村的斜边路,但那路并不好走。窄而弯的路上,满是各种摊点和行人,还不时有汽车双向穿过,走得十分艰难也提心吊胆。如今,那里早都高楼林立,恐怕不熟悉它前世今生的人,不会想起那里曾是杂乱不堪的城中村,也会在听到公交车报某某村站时,有些不熟悉的乘客感觉茫然和惊讶。城市里好多以村子命名的地方现在早都名不副实,但这就是历史的真实和必然,命名原样保留下来似乎更有怀念和传承意义。
也不知道,住在新盖的大楼里的有多少是以前的城中村原住民迁过去的,但至少,经历或熟悉过城中村的西安市民,再看到如今的“村落”情景,还是有些感慨的,尤其,对像我这样比较怀旧的人来说。
城中村,本来是因为城市的扩展和进步而开始产生的,又是因为城市的扩展和进步而逐渐消亡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进步。城中村,除了原住民外,大都是些民工还有小商贩以及暂住人员,当然,也有一些进行住房过渡性自我解决方案的单位职工家庭。白天和黑夜,那里总是热闹而喧嚣的。每天下班后,我穿过城中村时会买菜,晚上吃完饭也会再去转转,买些生活用品。其实,好多时候,买回去后发现都没多大用处,或者,质量很差就扔掉了。花掉的钱不在少数,但没啥用处。人生,好像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中觉醒,但又在觉醒淡忘后反复地去那样做。我也概莫能外,即便在已经相当成熟的如今。曾经写过的那篇关于二泉映月的悲惨故事,就发生在刚才提到的城中村。泥水中城中村小十字路口,一对凄惨的盲人爷俩拉着二胡。远远望去,近在身边的繁华与这爷俩的神态很不协调,但这就是我们真实的世界,不管你愿不愿意面对。有些生活,我们可以回避,但当事人不能逃避。
有些本身因房装修的临时过渡或者来了熟人安排住处,打工的要找个住处,多半是在城中村,我也曾经去那里探望过一些同学、朋友。他们的生存状态,让人感慨、感伤,当然,也有感动。有些,在那种环境里,依然将蜗居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走出虽热闹但卑微的城中村,走向整洁且繁华的街道时,会是一副精神抖擞、无比坚强的样子。回到城中村,或许,又会回归一种慵懒甚至颓废的生活状态。
当然,这个和最早的城中村还是有区别的。我想城中村最早原住民,或许,也不是城市户口。后来,涌进来的租住客以及做生意的,更多不会是这里的城市户口,在早年那种城乡二元化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以及城乡差别还特别严重的时代。我想,这种冲突和差别,肯定是客观存在,并且对彼此近距离的接触还是有很大影响和作用的。
目前,我所生活的周围还有许多这样的城中村存在,我也依然会在上下班时拐进去,买些东西或吃饭,依然会看到那些鲜活的都市城中村生活状态,其实和他们感觉很亲近。去年夏天,一次给别人帮完忙在夜市吃饭时,就感觉烤肉的男子有些眼熟,但想不起在哪认识或见过。结果,吃到一半时人家主动找我说话。当然,对方并不知道我确切姓名和单位,只知道我以前在他另一地打工的夜市摊上吃过几次饭,也知道我是大学老师。意外见面,我们都挺感动。人家竟然和我聊了一些比较深刻的话题,还告诉一些当年我吃饭时他们一起做夜市生意的其它伙伴如今的状态或去向,其实,有些过去根本就没在意过。为了不让他扫兴,我就装作很认真样子仔细倾听,并且,还进行了一番并无实质意义但会让对方有些小高兴的交流,他还送我一个烤馍。
城中村,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也会有许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不去深入探讨这些事,只说一些自己有限的接触和观察结果。
在那个城中村吃了几回一家还很不错的陕北羊肉面,碰到了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一口典型的陕北腔,就说明了他喜欢陕北羊肉面的客观原因。和我一样,他也是穿过这个城中村,回到还属于城市生活状态的远离学校的依然被城中村包围的另一家属院,我们曾一起来回。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笑话,当年被我的某些优越的住着大房子的老师们嘲笑的。事情是这样:学校在分房时,有一个到刚才上文提到的那个如今依然被城中村层层包围着的家属院去住的机会,我刚参加工作还没结婚前短暂住过半年时间,这次是后来。别人问我为何不报名去时,我的回答显得有些幼稚和呆萌:那里,被城中村包围着,进出院子的路太窄,开车不好进出。结果,被一群人耻笑,因为,当时的我还没车可开,也没学开车和坐专车机会,更没想着将来要开车。
我的“城中村”岁月,假如,是这题目的话,或许,会以一个城中村人角度深入地去写,但和我的实际不相符。我几乎没在城中村住过,但我经常去那种地方,吃饭和闲逛以及购物。直到,如今早都城市楼房化的我,对城中村也只是间接体验者。也是在那个城中村我第一次办了手机号码,听别人介绍说有一家办卡的地方资费特别优惠后。去办手机卡时,我才发现身边竟然有这么热闹得像农村年集的一个地方,我的“城中村”岁月从那时开启,但我没在那正式住过一个晚上,所以,并不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不希望是。那里离城市一步之遥,似乎又离城市很远。我有些小喜欢,但不会想长期呆在那里。
我喜欢站在人群里向外看,也喜欢站在人群外向里看。其实,能看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置身事内和事外的超然和宁静。在城中村,我是热闹的,也是寂寞的。我见过,使用公共厕所以及共用厨房的城中村生活状态,自来水龙头还要锁起来,用时各家再打开。
并未全部远去的“城中村”,会是许多人或美好或心酸的回忆,会是一些人发财致富的门路,会是都市人情冷暖的晴雨表。但希望都能走出那样的环境,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毕竟,向往和享受宽敞整洁舒适的都市生活,才是所有“城中村”住户们都应该追求的生活方式。
李 强,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精彩悦读
责任编辑:辛 克
文字审核:李 强
征 稿 启 事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作者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8.“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平台获得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作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通过微信红包(或代缴电话费)为作者发放稿酬。为了鼓励中学生的文学爱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直接按照打赏金额的50%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
9.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返还期为7天,请作者耐心等待。
10.请投稿作者添加编辑微信领取稿费: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