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初美学寻根雍城,秦腔皮影惊艳亮相——北京润初美学走进凤翔,观赏皮影戏演出小记
——润初美学陕西民俗艺术游学“寻根之旅”来凤翔观看皮影记
文 | 刘建生 图 | 润初美学 视频 | 芳菲随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749g4tplx&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这些诗句是对皮影戏演出形式生动准确的描述。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润初美学
2018.8.6
好多年没有看到皮影戏了,它似乎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又根植于我们的记忆里。重新邂逅皮影戏,源于前几天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一篇文章,那就是县作协程娟老师的《有朋自北京来,不亦说乎》。读罢美文,方知来自首都北京的润初美学游学团队将从8月4日起再次踏上先秦古都,继续他们的“寻根之旅”,学习凤翔的泥塑、版画、花馍、草编及剪纸。而当辛克老师把邀请函发到单位群后,没想到30个席位瞬间被一抢而空。是啊,作为家长谁不愿意重温童年记忆里好看的皮影戏?哪位家长愿意错过自己的孩子和首都小朋友交流的机会?这些孩子可都是来自首都北京国际学校,从小接触各类外语,而且通过到全国各地游学,见多识广,非常优秀。
润初美学夏日的雍城,高温未退,但却难以阻挡皮影戏的魅力。8月6日晚7点前,西区恒源酒店4楼2号会议厅早已座无虚席。凤翔皮影老艺人们早已开始忙碌了,撑屏幕、挂皮影,调乐器,有条不紊。台下,前四排来自北京的润初美学陕西民俗艺术游学“寻根之旅”的孩子们和家长安静落座,饶有兴趣的期待着激动人心的皮影演出。应邀的凤翔观众遵守会场纪律,尽显东道主热情好客、文明礼让的素养。
润初美学程老师、辛克老师穿梭于和北京客人之间,帮这忙那。辛克老师简单致欢迎词后,皮影戏终于开演了。首先是民族器乐合奏《秦川畅想曲》,二胡、笛子、琵琶等民族乐器合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在会议厅回荡,如汩汩清泉,伴着中央空调的丝丝凉风,沁人心脾,叫人每个毛孔都舒坦。听着音乐,闭上眼睛,眼前仿佛出现一马平川的凤翔平原,景色美丽迷人,秦人勤劳勇敢……曲子演罢,会场寂然无声,稍顷掌声雷动。接下来,老艺人们分别演出了《大升官》、《三对面》、《斩秦英》三折秦腔名段。屏幕后,一盏明灯下十几位老艺人各司其职,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边演奏边唱,他们可都是多才多艺。你看,挑线的大爷早已年过六旬,两只手各挑徐彦召和杨波,把这两位一文一武的忠臣演绎得活灵活现,举手投足仿佛真的一样。屏幕虽小,舞台却大,中国几千年风云历史可以全部囊括于三尺生绢之上,人间悲欢离合可以全部寄托在两根竹棍之间。台下,观众屏声静气,唯恐错过了精彩瞬间,尤其是北京的客人们也许很少见过皮影戏,聚精会神,甚至忘记了眨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脸上写满了好奇、惊讶、开心、满足。
“怎么乱了?”我身边的一位老者轻轻说。我也感到奇怪,《斩秦英》演得好好的,怎么屏幕上除了银屏公主、詹妃、长孙皇后、唐太宗、秦英这些角色,只见马在天上飞,龙在地上爬,状元居然和媳妇打架,武将骑着老虎腾云驾雾……什么乱七八糟的?定睛一看,原来润初美学陕西民俗艺术游学“寻根之旅”的孩子们在老师组织下亲自体验挑线的乐趣。只见小家伙们蜂拥幕布后,争先恐后地挑起了各种皮影,幕布上顿时成了大杂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美美过瘾,那童真的表演,充满了幽默,博得了大家善意的笑声。最后,老艺人们还特意为孩子们表演了特别节目——武将厮杀。只见两位花脸,都头插野鸡翎,手执兵器,伴着铿锵有力的音乐在屏幕上杀得天昏地暗,栩栩如生。老艺人高超的演技,真叫北京的客人大开眼界。皮影的神奇与精彩,也让他们感到痴迷,感到兴奋。
作为七零后,我记得小时候村子里每年夏收结束,都要唱几天平安戏。大戏价太高,一个小组负担不起,于是往往唱皮影戏。一块平展展的碾麦场上,几根木椽子、几张苇席便搭起一座前大后小的戏台子,一张白丝布“屏幕”,八九个拉板胡二胡、敲边鼓的老大爷、中年媳妇,便有了场地和演员。傍晚,喝过汤的戏子们开始演出,村里的男女老少齐聚台下,聚精会神地观看曾分摊了戏钱的灯影戏。夏夜凉风习习,不远处的青纱帐一眼望不到边。偶尔一只野兔窜过大路,瞬间消失在了玉米地里。蟋蟀低吟,蝉偶然叫,大爷坐着小板凳翘着二郎腿边喝茶边看戏,简直赛神仙。大姑娘小媳妇却没那么认真,不一会就交头接耳,聊起了家长里短。小孩子坐不住,围住戏台后面入迷地看那挂在绳子上的一个个皮人人,或者看人家怎样挑线。于是,第二天便有心灵手巧的大男孩子用硬纸板仿作出了皮影,用红蓝墨水涂抹得像模像样。二蛋居然在戏散后捡了一枚皮影头。那是一个公主头,精美的雕刻,艳丽的颜色,让人艳羡不已。二蛋的炫耀,引起了伙伴们的羡慕嫉妒恨,大伙纷纷威胁他如果不还给戏班子,就向老师告他偷人家戏班子皮影,吓得他乖乖上交。这让戏班子挽回了损失,也让其他孩子心理平衡了。
回家后,我上网一查,才知道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细想,凤翔作为先秦古都,能吸引千里之外的客人来此游学,可见魅力之大。而凤翔的民间艺术(泥塑、木版年画)四次荣登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邮票,三次登上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邮资明信片,可谓声名远扬。作为凤翔人,那份自豪难以言表。同时,我也深深佩服创办北京润初美学的李乐霖老师。因为李老师知道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所以他和他的团队不远千里,来到历史悠久、民间艺术璀璨夺目的秦都,寻找扎根于民间开出了艺术之花的艺术之根。我想,孩子们亲眼看皮影,亲手挑皮影,玩中学,学中玩,这种真切的实景教学要比课堂枯燥的空洞说教强万倍。
羡慕之余,我也想起了我校上一学期组织的研学之旅。我们学师生先后去了范家寨镇万亩果园、柳林镇孔家庄剪纸艺人孔宪忠凤凰剪纸工艺厂、窦家庄军事博物馆、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气象站等等,孩子们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昔日,孔子周游列国,开启了游学先河。如今,我们也逐渐重视起研学之旅。我有理由相信,研学之旅将遍地生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坚信通过研学旅行,孩子的视野将更为广阔,身临其境的教学必然是高效课堂。如此,我们的下一代将更强大,祖国的将来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丨 辛 克
文字审核丨 濯 尘
公号维护丨 魏晓兰
长
按
识
别
捡拾生活点滴,留存美好记忆!
欢迎加入『时光捡漏』原创文学平台,编辑部将于8月中旬举办第三期线下读书会,敬请关注,欢迎参加!
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编辑微信: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