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疑云(杜课367期)

2017-11-21 杜骏飞等 杜课


编前语

读书多年,你是否依旧时常困惑于面对各种阅读书单?各种推荐意见,令人莫衷一是,各位老师的要求,也是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来听听杜老师对读书和“书单”的看法吧。



点击收听


书单疑云

(谈话实录)


Q1

小汤同学:


对于研究生来说,阅读是一个特别重要也是特别需要重视的部分,但是我们对于如何阅读却很迷茫。因为每一个老师都会给我们开一大堆的书单,然后根据他们自己学术的认知,告诉我们一周大概看几本书合适。有的老师说一周应该看7本书,还有的老师说我们一周要看11本书,然后还有老师说每天需要看30页才合适,他们都会将其量化。我想听听您的意见,您觉得怎样的阅读是比较高效的阅读?



杜骏飞:


关于读书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来问,我的答案是不同的。鉴于你是研究生,我就把这个回答指向研究生这个阶层。


我们知道读书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是修身养性,第二是为了增长才干和知识,第三是为了解决问题。林林总总的需求,促发了不同的读书。

 

在研究生时期,对于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的一个专业硕士,两年就要毕业,之后面临的主要的压力是“工作”。那么此刻的读书,是不是应该考虑到知和行的结合?因此在专业硕士身上所体现的任务,并不是读书量的多少,而是读书对于人生职业的指向性怎么样。数量是其次的,首要的问题是对自己专业的贴近性。专业硕士,是一种高级职业养成。如果在很短的专硕生涯中,你追求的是你读书的数量,而不是重视对职业成长的指引的话,那么,你就有可能完不成读书期的任务。

 

但是对于一个学术硕士、或一个博士预科来说,因为要做学位论文,读书首先是要在知识基础和在学术素养的养成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你需要细嚼慢咽,然后精读深读,努力使自己进入学术的语境。这时,你的读书,会呈现出忽快忽慢的状态。


当你遇见那种真正的必读书、经典著作,或是指南性的读物,入门级的理论书时,需要慢慢去读,努力使每一段、每一行,都融化到血液里。所以这种精读或者深读,其实意味着慢读。也许一个月才读一本,每天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然后心有会意。


但是当读得进入状态后,又需要会通一些其他参考文献,所以你带着问题去检索文献,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需要快速阅读,围绕着每一个关键词,去旁征博引,也许一天要读几十本,需要翻阅很多资料。


所以对于学术养成来说,我们也并不界定数量,一切以学术需要和自我涵养的要求来定。

 

所以,我觉得老师讲课时,规定学生每周读十本还是二十本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这需要看这个学生处于什么状态,本身是什么基础。


举个例子来说,你本人是广播电视专业,专业能力不错,但是学术的基础没有其他同学那么好。所以我们可能首先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然后看看自己的学术阅读时间表,再把自己的时间资源,当作一个仓库盘点一遍。为了匹配好这些资源和任务,也许我们会把这两年分为十个格子,可能第一个格子是要求快速地补充自己的专业必读书、学术必读书,之后两个格子需要完成专业养成的任务,还有三个格子需要面对自己的实习任务……所以这个过程也是有张有弛的。


Q2

小汤同学:


所以这就是一个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去找到最贴切的、最贴近自己的方法,然后分阶段去完成。



杜骏飞:


你和顾旧来问我关于读书的方法,我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它就像老中医坐堂一样,我来望闻问切,我来看看:你是什么情况?多大了?最近有什么症状啊?你希望能达到什么目的啊?对你,我可能会说,你先吃黄连散吧,然后顾旧来问我,我就会说先弄碗红枣汤喝吧。答案不一样是很正常的,因为你们俩体质不同。


把读书理解为刻板的规定动作,或千篇一律地要求所有人读一批书,这有点类似于让所有人吃同一种菜谱。


会读书的同学,固然会领会老师的要求,但更会富有主见地安排自己的读书计划。老师的工作,则是按照学生的个性来培养人。在你们的读书时期,除了极少数专业必读书之外,大部分的阅读书目,数量、篇目,其实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所以,我才在《淮中赋》中说:“诲而不倦易,学而不厌难;传之授之者易,立之达之者难。为知弥深,为行弥远,为教弥繁,为学弥简。教人成人者,固教之善者;教人成己者,善之善者也。化育之道,其此之谓欤!”


译文如下:教师自己诲人不倦容易,难在促发学生学而不厌。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容易,难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智识愈深,走得愈远;教师工作繁难,学生才得简明。能教人成才者,当然是好教师;能教人依其天性禀赋而成才者,才是最好的教师。这大概就是教化育人之道吧!


这段话,是跟老师们说的,同学们也应该有所领会。




杜课粉丝群成立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鲁迅先生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我们去露天上课吧?杜骏飞:“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做沉静的飞鸟”记者节答问 颠倒之思  “侵略性”


关注豫章学院(上)豫章书院(下)虐童事件:五个基本问题当“剁手”成为命运“江歌案”评论指南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黑暗森林,光明森林忘人,忘我,然后演讲时间穷人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白俊英

  责编|胡园 王静颖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