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语文试题
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2018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语文试题
2018年4月9日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主要表现出了四个维度的转型,分别是:贫困程度的相对性,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和贫困治理的日趋复杂性。
198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而到2007年时,相关数据显示,绝对贫困人口约为1479万人。2001年中国政府发表《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宣布在2000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这标志着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二元结构中,相对贫困人口已占据中国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2011年,中央政府设定了2300元的贫困线,这让中国的贫困人口迅速增加至1.28亿。虽然在新标准下贫困人口大量增加了,但是相对贫困人口占主体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截至2014年底,中国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我们的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所谓贫困生成的结构性是指,越来越多贫困人口的出现或者说其无法跳出贫困陷阱是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结构性贫困的处境,我们也可以说,贫困人口陷入了结构性贫困的陷阱这里所谓的结构性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在资本、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社会资本和文化等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场域内,无法与那些在以上层面具有优势的精英群体和优先群体进行竞争,因为两个群体的初始条件不同,同时与以上结构及其资源分配相关的机会也并不均等。结构性贫困的存在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且在富者与贫困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间接的或然性的剥夺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不均衡和不平等结构的存在,贫富差距并没有像我们政策宣传和期待的那样不断缩小,而是出现了相对平衡发展基础上的差距不断加大。
由于当前贫困人口的构成主体是相对贫困人口,因此,对他们而言,生存和基本生产方面并没有让其感受到贫困,而最让其觉得贫困和窘迫的是消费层面的贫困。在英国思想家鲍曼看来,这个时代是一个通过消费来生产穷人的时代,只有充足的消费才能证明个体的价值。对农民而言,受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攀比、面子等亚健康消费文化的影响,他们也渴望自己能够充分消费,能够充分享受物质层面的丰足生活;同时,以国家层面的发展主义为主导,个体价值的成功标准被一元化,也即经济上的成功和成就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证明。在这样一种意义上,对贫困者而言,他们贫困的是用来消费的资本,用来实现更多其他方面发展和提升的物质基础。不能有效应对贫困内涵的这种转变,那扶贫工作的困境就难以突破。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治理历程,按照相关研究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贫困治理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贫困治理重点是发挥计划的调控和改革作用,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主要是去除了各类阻碍性的制度因素,让贫困人口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流动性和更大的创造财富的空间。在第二阶段,扶贫管理工作地位突出,专门性的扶贫工作机构也得以建立,扶贫财政专项和国家贫困线等初次进入扶贫领域,这些都标志着扶贫治理的复杂性已经开始显现。发展到第三阶段,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就更加显著了,这个时期的贫困治理不仅继续强化来自政府行政治理层面的职能,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同时也注意发挥基于市场的经济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帮扶作用,此外,为了应对扶贫问题的复杂化,政府层面还倡议和推动构建了社会理论通过参与的扶贫大格局。社会分层与基层治理格局的变化导致减贫越发艰难,这也是贫困治理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摘编自邢成举赵晓峰《论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所出现的转型问题。
B.到2014年底,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比2007年增加了5000多万,这增加了扶贫的艰巨性。
C.农村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转型,实际上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
D.相对贫困人口指的是那些无法与富豪一样消费,充分享受物质层面豪华生活的人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四个维度审视,着重论述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问题。
B.文章引用具体数字,阐明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生成的结构性变化,指出扶贫的艰巨性。
C.文章引用英国鲍曼的思想,是为了佐证当前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变化,提醒人们有效应对。
D.文章概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三个阶段,分析了贫困治理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发表,表明中国相对于贫困人口成为贫困人口主体。
B.因为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转型,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在相对平衡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
C.如果没有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攀比、面子等消费文化影响,人们就不会感到自己是贫困的。
D.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贫困内涵的转型,才能应对精准扶贫的新挑战,走出扶贫工作的困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塞罕坝的横平竖直
王国平
①位于河北承德的塞罕坝,落叶松遍布,笔挺笔挺的。
②塞罕坝是松树的天下。这些松树,跟风对话,跟雪周旋,跟寂寞逗趣。漫步塞罕坝,目力所及都是挺立着的灵魂。你会感觉被一股正气萦绕着,内心不由得生发出敬畏的情感。
③在这片140万亩的土地上,人工绿化面积达112万亩。都说塞罕坝在大地上书写着绿色奇迹,那么松树负责的就是那一笔稳健的“竖”。
④松树在地上投下的影子,就是路。塞罕坝的路,那么的细,那么的长,就像孩子用纯白色的油画棒,在硕大的墨绿色纸张上画出的一道道平展的白线,径直地伸向远方
⑤塞罕坝原本没有路,是塞罕坝人用铁脚板踩出了一条条路。森林深处的一条条小道,给塞罕坝添上了灵气,让塞罕坝的花草树木跟人亲近了,也让塞罕坝的壮美与幽深得以被人识、被人叹、被人爱。
⑥如果你添加了塞罕坝人为微信好友,又关心微信运动的计步排名,你会发现,塞罕坝人多数时候是排在前列的,甚至不时占据封面。这是因为塞罕坝人总是在路上,喜欢在“林子”里转悠,他们在工作,在生活,在守护绿色,在制造“氧气”,在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书写着大地上的那一笔舒展的“横”。
⑦有了“横”与“竖”,坐标系的X轴、Y轴就确立了,而坐标系的原点,站着的是“人”。
⑧一撇一捺,重重两笔,挥就的是人的浩浩威严,“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塞罕坝人,在茫茫荒漠上种树,历时五十五载,那么单调,那么漫长,他们顶住了风,挡住了雨,吞下了苦,咽下了痛以强硬的姿态号令茫茫荒漠变身茫茫林海,让绿色常驻人心,并见证着生态保护跃居时代主潮
⑨一撇一捺,轻轻两笔,也状写着人的柔性智慧,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塞罕坝人伺候着自己或前辈种下的这些树,担心它们受森林病虫害的困扰,有个“头疼脑热”,又忧心它们一着不慎“惹火上身”,后果难以想象。在石质阳坡植树,泥土少,只能从别处运来,他们叫“客土回填”,给一堆土以宾客般的礼遇,整个植树的氛围也平添了几分庄严。他们还喜欢把“适地适树”的说法挂在嘴边,这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个道理,到什么地方种什么树,蛮横不得,强扭不来。
⑩塞罕坝人,演绎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面与光明面。
⑪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本”字。
⑫1962年,那么一个年代,国家决定要在塞罕坝组建林场,目的和期望凝结在27个汉字的字里行间:“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⑬这就是“本”,塞罕坝人“不忘本”;这就是“初心”,塞罕坝人“不忘初心”。
⑭55年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每年释放氧气54.5万吨,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植物9种……这是塞罕坝人提交的成绩单。
⑮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木”字。
⑯森林,树木,是塞罕坝人的亲鹛、友朋,亦是恋人,生死相依,你侬我侬。
⑰海子有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在绿色时空工作、生活着的塞罕坝人,不时享受着因静气而生发出的此等幸福。
⑱塞罕坝有多个苗圃,树苗在这里得到精心呵护、培育,待时机成熟,就装上车,被运往四面八方。
⑲塞罕坝人嘴边的这些“苗子”,携带着塞罕坝的基因,盛满了塞罕坝人的情谊……
⑳去吧!去吧!塞罕坝的“苗子”,去美化别人的幸福生活,去装点我们共同的家。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第⑦段总结上文,将横和竖比作坐标系的轴,点出人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并引出下文描述的“人”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面
B.文中写塞罕坝人“不忘本”时,用了不少精确的数据,这些数据比文字更有说服力,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塞罕坝人践行27字诺言的成绩。
C.文章引用海子的诗,是为了表达塞罕坝人经过55年的奋斗,已经把当地改造成了“珍贵的人间”,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亲密无间,融为一体。
D.文章将塞罕坝人绿化荒漠的伟缋,比作塞罕坝“人”不忘“本”心,在大地上一横一竖书写着“木”的生命奇文,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5.结合全文,说明题目中“横平竖直”的含意。(5分)
6.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中国网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移动网民,他们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国产的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接入流量与201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未退,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潮起潮涌。与此同时,与倖统行业的融合、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网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的过程中,日益趋向平稳发展,呈现出理性成熟的一面。
(摘编自《步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7年12月13日《新闻战线》)
材料三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无限可能。很巧的是这也是在谈及儿童时会想到的词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法图玛塔·恩达耶的席话,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
(摘编自《一亿多青少年网民网络权益如何保护》,2017年12月5日人民网)
材料四
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传播色情、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
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摘编自《“中国好网民”既是标准更是目标》,2017年12月10日“今日头条”)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网民总体规模继续扩张,预计2019年将达7.8亿。
B.2013年中国整体网民为6.2亿,比上年增加0.6亿,其中移动网民为5亿,比上年增加0.8亿;整体网民和移动网民增长率都是最高年份。
C.中国移动网民增长率总体上远超整体网民,但是2015年移动网民增长率持续下滑,而整体网民却呈现增长,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
D.从2011~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走势来看,无论整体网民还是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9年增长率最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服务共享等诸多领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B.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倍受关注,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信息分享的新渠道。
C.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人,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辨别网络世界的精华与糟粕,令人担忧。
D.《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经颁布,就会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防波堤,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E.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着诈骗、暴力、病毒、色情、造谣诽谤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也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重视的原因。
9.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杨公墓志铭
(清)方 苞
雍正十有三年秋九月,皇帝宅忧,甫旬日,即起杨公名时于滇南,士大夫知与不知,皆惊喜相告。乾隆元年二月,公至自滇,以礼部尚书入教皇子。上与诸王大臣议政之暇,时召公入见。而是秋七月上的遘末疾,浃月而薨。是日,士友奔唁,暨国子生聚哭于庭阶者凡数百人。盖公自童稚以至笃老,居乡立朝,莅官抚众,无一言一事,不出于中心之诚,故其感于人者,如此其至也。康熙辛未,李文贞主礼部试,见公文而异之。及入翰林,遂朝夕相从问学。其充日讲官,视学京畿,皆特擢,不由阶资。始圣祖仁皇帝悼学政废弛,以九卿督学,自文贞始,而公继之,校士一遵文贞成法,士虽摈弃无怨言。其主试陕西亦然。癸巳,圣寿六十,廷臣庆贺。上问:“翰林中有杨名时否?”遂特召入京。丁酉夏,出为北直巡道,曰:“吾欲试以民事也。”国初沿明制,直隶不设三司,而以巡道主刑狱,政充事剧,吏因缘为奸蠹。公细大必亲,无留狱,无匿情,至今为民所思,曰:“百年中无与比也。”己亥,迁巡抚云南。会征西藏,大师驻省城。为营馆舍,数宴犒,而约束坚明,无敢叫嚣。饷递转,民无咨。七年中,凡军民疾苦,大者奏请,小者更易科条,事无遗梗,恩信浃于蛮髳。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定宪皇帝即位手逾褒嘉三年,擢兵部尚书,总督云贵。公益自奋厉,思竭忠诚,于人之邪正,事之得失,风气淳薄,尽言无隐。公平生介节义事,美行嘉言,不可胜纪。余始见公于文贞公所。余与文贞辨析经义,常自日昃至夜中。公端坐如植,言不及,终已无言。用此益信公之为学能内自检摄,而未暇叩其所藏。及往年,余再入南书房,公继至。始知公于文贞所讲授,笃信力行,而凡古昔圣哲相传性命道教之指要,异人异世而更相表里互为发明者,皆能探取而抉其所以然。吗呜呼!公之用无不宜,忠诚耿著而人无间言,盖有以也夫!
(选自《方苞集》,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B.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C.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D.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以及封王贵族的死亡。
C.礼部,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主要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教育、科举考试以及文职官员的考察、选拔、嘉奖等事务。
D.日昃,古人根据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如太阳正中叫做日中,而太阳偏西,下午两点左右时,就叫做日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名时以诚待人,受人敬重。他从滇南被起用时,士大夫们惊喜万分,奔走相告;他患病去世后,士友纷纷前往吊唁,国子生在庭院痛哭。
B.杨名时做官勤勉,颇有政绩。他在礼部任职时,堪当大任,深受皇上称赏;出任北直巡道后,掌管刑狱,事必躬亲,查明实情,没有滞留案件。
C.杨名时体察民情,爱民抚众。巡抚云南时,他为军民排忧解难,恩信遍及蛮擊。朝廷征讨西藏时,他招待驻军,运送军饷,百姓却没有意见。
D.杨名时为学深厚,笃信力行。师从李文贞时,他常与文贞辨析经义直到深夜才停止不言;对古代的圣哲学说,他能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充日讲官,视学京畿,皆特擢,不由阶资。
(2)公之用无不宜,忠诚耿著而人无间言,盖有以也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冋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
B.第二句写清晨揽镜,看到自己胡须花白,感慨华年已逝,复国之志难酬。
C.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
D.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
E.全诗虚实结合,首联实写此时此事,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托物言志。
15.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古战场雄奇壮丽的景象,为下片追怀英雄功业渲染环境气氛。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指出,当年自己艰苦求学、毫不羡慕富家子弟服饰华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春节期间小城开业的洗车经营场所不多,洗车的价格也比平时翻了一番,但是不少爱车族还是慷慨解囊给自己的坐骑“净身”。
②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于成龙》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异口同声,称赞该剧塑造了一位两袖清风、夙夜在公的良吏形象。
③讳疾忌医,只会养痈遗患、积重难返。我们理应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找准病灶、开对药方、动好手术,才能祛腐生肌、强筋壮骨。
④诚然,学者公知要有公信力,但拥有公信力的前提应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起码要做到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能首鼠两端。
⑤客观地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不同的国情环境都给经营带来不小的挑战。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不乏铩羽而归的例子。
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刘市长再次以他广博的文史知识、恰到好处的寻章摘句,使不少在座的记者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昨天,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机101架机经过2小时24分飞行,顺利完成首次城际间飞行,从上海成功转场至西安阎良。
B.据介绍,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石黑一雄常写到的主题是记忆,他的多部作品就探索了幻想和现实、记忆跟遗忘、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C.文化是人全面发展的“方向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剂”,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
D.湖南卫视热播的《中餐厅》讲述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为框架,贯穿传播传统美食文化的线索,彰显中国美食文化的自信和包容。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李先生以一己之力、一孔之见解读中华传统文化,自成一家之言,值得点赞!
B.王馆长,原定下午去贵处谈参观一事,因事不得不改期,何时再去,另行磋商。
C.凡报名加人诗歌爱好者协会的,一经批准,立即发给会员证,并奉赠诗集一册。
D.老张在单位里是有名的老好人,老实巴交的,从来没听说他和谁有睚眦之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华大基因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已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出生缺陷。华大员工近年生的孩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没有一个有出生缺陷。其实个人全基因组并不神秘,就跟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一样,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是读解生命“天书”的技术。但对于这本“天书”,目前全基因组测序只是做到了“阅读”,③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技术最高门槛就是对基因数据的处理和解读。
21.下面文段有两个概念在使用上意思前后不统一,请参照示例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一个概念使用上的问题。(5分)
今冬流感来势汹汹。医生介绍说,现在不少人将感冒当做流感,草木皆兵;其实,两者在症状、病因和病愈时长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面对流感,有人听信流言,惊慌失措,慌不择路,竟然求神拜佛,先感染了病毒;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一旦感染病毒,要及时治疗,不然,病毒不除,自会损害健康。
示例:①文中“面对流感”前面的“健康”指的是“身体健康”,“面对流感”后面的“健康”可能指身体健康,也可能指心理健康,或者二者都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都说中国人有种菜天赋,这话真有道理。
小到饮料瓶、塑料管、泡沫箱,大到楼层露台、小区空地,住房周围边边角角,都能被中国人利用来种点绿菜。
从雪域高原哨所,到南海岛礁驻地,战士们自给自足,吃到了时令蔬菜;远赴南极的骨科医生王征,在中山站成功培植了无土蔬菜,让外国南极考察站的人羡慕不已;武警宁夏总队后勤基地养殖员孙鹏,当兵15年,种菜15年,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成占地近2000亩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到美国帮儿女照看孙辈的中国大爷大妈在美国很难融入当地文化,种菜可以帮他们打发时间,也算是一种寄托乡思的方式。
非洲每年都会因为缺粮食而申请国际援助,大多数人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中国人去了,手把手的教非洲人怎么种地,不但帮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还建了农贸市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4月9日
1.(3分)C(A项“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错,本文目的显然是论述当前贫困的转型问题,以给政府决策提供宏观依据,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并未提供具体指导;B项“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比2007年增加了5000多万”错,文中所说的“中国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其中还包括占主体的相对贫困人口;D项“无法与富豪一样……豪华生活的人群”错,根据文意,应是“无法充分享受物质层面的丰足生活”)
2.(3分)B(“阐明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生成的结构性变化”错,文章引用具体数字是说明“贫困程度的相对性”)
3.(3分)C(对象扩大,根据原文,“人们”应该是“相对贫困人口”)
4.(3分)B(“诺言”错,27字不是塞罕坝人的诺言,而是国家提出的目标)
5.(5分)①“横平竖直”指的是一条条平展的道路和一棵棵笔挺的松树。②指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即塞罕坝人用威严和智慧战胜荒漠、绿化家园、造福他人的精神。(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6.(6分)
示例: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形象美。例如,“这些松树,跟风对话,跟雪周旋,跟寂寞逗趣”。
②运用排比、反复等大量的整句,使得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律美,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例如,“他们顶住了风,挡住了雨,吞下了苦,咽下了痛”。
③引用古文和新诗,营造了一种文化意境,增添了文章的意境美。例如引用海子的诗。
④以上形成了文章灵动和明快的语言风格。(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3分)C(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持续下滑,但仍远高于整体网民增长率)
8.(5分)BE(A项“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错,根据原文,2016年就已经“日益趋向平稳发展”;C项“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错,原文是“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并非现有1.7亿青少年网民里有超过一半是8岁以下的儿童;D项“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错,根据材料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颁布之前,政府已经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答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9.(4分)①国家职能部门加强立法执法,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②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③网民应该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网络素质,养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做“中国好网民”。(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10.(3分)A(原文标点应为: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11.(3分)C(文职官员的考察、选拔、嘉奖等事务不属于礼部职权范围)
12.(3分)D(根据文意,“与文贞辨析经义直到深夜”的是作者方苞)
13.(10分)(1)(5分)他担任日讲官,任京城地区的学政,都是特别提拔,不是根据职位和资历逐级晋升的。(大意2分,“充”“京畿”“擢”各1分)
(2)(5分)杨公的才用没有不适宜的地方,忠诚显扬而人们没有非议,大概有原因啊!(大意2分,“用”“间言”“以”各1分)
14.(5分)BE(B项“复国之志难酬”错,诗人并无复国的志向;E项“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错,颈联写的是当今世态,不是追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答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15.(6分)①“涧底”孤松不畏“岁寒”,枝叶如故,象征着身处卑位却傲然孤高的品格;②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隐居不仕的坚贞节操;③用“殷勤留看岁寒枝”表达与友人共勉的情怀,要学习“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风亮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5分)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者,则该空不给分)
17.(3分)B(①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用于形容自己消费。②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③养痈遗患: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留下祸害。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④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不能用于表示言行不一。⑤铩羽而归:像羽毛被摧落的鸟儿一样回来了,比喻不得志而归。⑥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此处望文生义导致误用)
18.(3分)C(A项成分赘余“,城际间飞行”应为“城际飞行”。B项语序不当,“幻想和现实、记忆跟遗忘、历史与现实”应为“记忆跟遗忘、历史与现实、幻想和现实”。D项“讲述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为框架”句式杂糅。应为“以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为框架”,或“讲述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
19.(3分)C(A项“一孔之见”是谦辞,用于评价别人,那就是有意贬低了。B项“磋商”,反复商量。此处大词小用。C项“奉赠”,敬词,赠送。D项“睚眦之怨”,文言词语,此处文白夹杂,语体风格不协调)
20.(6分)①由于都接受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②未来谁都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③而不是“解读”(每句2分)
21.(5分)②文中“面对流感”前面的“病毒”指的是“流感病毒”,“面对流感”后面的第一个“病毒”指“精神病毒”,第二、三个“病毒”可能指“流感病毒”,可能指“精神病毒”,也可能二者都有。(指出一处给1分,指出两处给3分,指出三处给5分)
22.(60分)
参考立意:
①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②呵护生命,保护自然。③创造条件,造福人类。④幸福生活靠自己来创造。⑤自立自强,焕发生命的光彩。⑥勤劳是生活之本。⑦只有付出,才有收获。⑧种菜就是回归精神家园。⑨种菜让生活充满乐趣。⑩美化生活,从我做起。让种菜技术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拒绝污染,提高生活品质。
文言文参考译文:
雍正十三年秋天九月,皇帝处在父母丧事期间,刚刚过了十天,就从滇南重新起用杨公名时,士大夫们无论熟识的还是不熟识的,都惊喜万分,奔走相告。乾隆元年二月,杨公名时从云南来到朝廷,以礼部尚书的官职入宫教导皇子。皇上与各位王爷大臣商议国政之余,常常召杨公入宫觐见。这年秋天七月上旬杨公沾染末疾,一个月后就去世了。去世当天,前往吊唁的士友,以及在院子里相聚痛哭的国子生总共有几百人。大概杨公从幼童到年老,无论在乡野还是在朝廷,担任官职,安抚百姓,没有一句话一件事,不是出于真诚的内心,因此他感动人心,到了如此的地步。康熙辛未年,李文贞主持礼部的科举考试,看见杨公文章十分诧异。等到进入翰林院,杨名时就朝夕跟从李文贞求教学习。他担任日讲官,做京城地区学政,都属于特别提拔,没有按照官阶和资历晋升。当初始圣祖仁皇帝担忧教育事务,荒废松驰,用九卿督导学政,从文贞开始,杨公名时接替他的职务,考评士子全部遵从文贞原先的制度,士子即使落选也没有怨言。他在陕西主持考试也是这样。癸巳年,皇上六十大寿,朝臣庆贺。皇上问:“翰林院里有杨名时没有?”于是特别征召入京。丁酉年夏天,外调任北直巡道,皇上说:“我想拿政事试试他的能力。”建国初年沿用明朝体制,直隶没有设立三司,由巡道主管刑狱,政务多事件重大,官员趁机做坏事。杨公名时到任后,大小事务一定亲自过问,无滞留的案件,没有隐瞒的真情,至今受到百姓思念,人们说:“百年以来没有人能与杨公相比啊。”已亥年,升任云南巡抚。恰逢朝廷征讨西藏,大军驻扎在省城。杨名时替驻军安排住宿,多次设宴犒劳,将士纪律严明,没有人敢大声喧闹。转运军饷,百姓没有咨怨。七年内,凡是军民遭受疾苦,大的上奏朝廷请求,小的变更法令规章,事情没有遗漏耽搁,恩情信义遍及蛮。杨公本性平易近人,即使对待奴仆,也不会说话急躁,脸色严厉,而对于是非对错,却能坚持自己的见解,心志坚定毫不动摇。世宗宪皇帝登上皇位,亲笔诏书褒奖。三年,升任兵部尚书,云贵总督。杨公自己更加振奋,想竭尽忠诚,对官员的忠奸,政事的得失,社会风气的淳朴浮薄,竭尽忠言无所隐瞒。杨公一生刚直的节操正义的事迹,美好的行为美善的言论,不能记述完。我最初在李文贞公的住所见到杨公。我与文贞辨析探讨经书的意旨,常常从日昃直到夜里。杨公端正地坐着,一动不动,不到该说的时候,始终沉默不说话。由此更加相信杨公做学问能够从内心约束自己,却没有机会请教他的学问。等到往年,我再次进入南书房,杨公后来也来到南书房。才知道杨公对于文贞讲授的学问,深信不疑,勉力实践,而对所有古代圣贤传授的人生道义的要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相互依存彼此阐发说明的义理,都能探索寻求发现其中的奥秘。唉!杨公的才用没有不适宜的地方,忠诚显扬,人们没有非议,大概有原因啊!
2018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语文试题
2018年4月9日龙 猫(高映东)
说明:一家之言,请批判使用。
序图:方苞、元好问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主要表现出了四个维度的转型,分别是:贫困程度的相对性,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和贫困治理的日趋复杂性。
198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而到2007年时,相关数据显示,绝对贫困人口约为1479万人。2001年中国政府发表《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宣布在2000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这标志着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二元结构中,相对贫困人口已占据中国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2011年,中央政府设定了2300元的贫困线,这让中国的贫困人口迅速增加至1.28亿。虽然在新标准下贫困人口大量增加了,但是相对贫困人口占主体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截至2014年底,中国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我们的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所谓贫困生成的结构性是指,越来越多贫困人口的出现或者说其无法跳出贫困陷阱是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结构性贫困的处境,我们也可以说,贫困人口陷入了结构性贫困的陷阱这里所谓的结构性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在资本、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社会资本和文化等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场域内,无法与那些在以上层面具有优势的精英群体和优先群体进行竞争,因为两个群体的初始条件不同,同时与以上结构及其资源分配相关的机会也并不均等。结构性贫困的存在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且在富者与贫困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间接的或然性的剥夺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不均衡和不平等结构的存在,贫富差距并没有像我们政策宣传和期待的那样不断缩小,而是出现了相对平衡发展基础上的差距不断加大。
由于当前贫困人口的构成主体是相对贫困人口,因此,对他们而言,生存和基本生产方面并没有让其感受到贫困,而最让其觉得贫困和窘迫的是消费层面的贫困。在英国思想家鲍曼看来,这个时代是一个通过消费来生产穷人的时代,只有充足的消费才能证明个体的价值。对农民而言,受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攀比、面子等亚健康消费文化的影响,他们也渴望自己能够充分消费,能够充分享受物质层面的丰足生活;同时,以国家层面的发展主义为主导,个体价值的成功标准被一元化,也即经济上的成功和成就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证明。在这样一种意义上,对贫困者而言,他们贫困的是用来消费的资本,用来实现更多其他方面发展和提升的物质基础。不能有效应对贫困内涵的这种转变,那扶贫工作的困境就难以突破。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治理历程,按照相关研究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贫困治理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贫困治理重点是发挥计划的调控和改革作用,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主要是去除了各类阻碍性的制度因素,让贫困人口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流动性和更大的创造财富的空间。在第二阶段,扶贫管理工作地位突出,专门性的扶贫工作机构也得以建立,扶贫财政专项和国家贫困线等初次进入扶贫领域,这些都标志着扶贫治理的复杂性已经开始显现。发展到第三阶段,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就更加显著了,这个时期的贫困治理不仅继续强化来自政府行政治理层面的职能,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同时也注意发挥基于市场的经济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帮扶作用,此外,为了应对扶贫问题的复杂化,政府层面还倡议和推动构建了社会理论通过参与的扶贫大格局。社会分层与基层治理格局的变化导致减贫越发艰难,这也是贫困治理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所出现的转型问题。【“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错,本文目的显然是论述当前贫困的转型问题,以给政府决策提供宏观依据,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并未提供具体指导】
B.到2014年底,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比2007年增加了5000多万,这增加了扶贫的艰巨性。【“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比2007年增加了5000多万”错,文中所说的“中国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其中还包括占主体的相对贫困人口】
C.农村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转型,实际上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
D.相对贫困人口指的是那些无法与富豪一样消费,充分享受物质层面豪华生活的人群。【“无法与富豪一样……豪华生活的人群”错,根据文意,应是“无法充分享受物质层面的丰足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四个维度审视,着重论述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问题。
B.文章引用具体数字,阐明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生成的结构性变化,指出扶贫的艰巨性。【“阐明了当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生成的结构性变化”错,文章引用具体数字是说明“贫困程度的相对性”】
C.文章引用英国鲍曼的思想,是为了佐证当前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变化,提醒人们有效应对。
D.文章概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的三个阶段,分析了贫困治理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发表,表明中国相对于贫困人口成为贫困人口主体。
B.因为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转型,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在相对平衡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
C.如果没有市场经济价值理念和攀比、面子等消费文化影响,人们就不会感到自己是贫困的。【对象扩大,根据原文,“人们”应该是“相对贫困人口”】
D.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贫困内涵的转型,才能应对精准扶贫的新挑战,走出扶贫工作的困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自古这个地方水草丰茂,在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不过这样的一处地方也是经历了洗礼之后,可以变成如今的“森林公园”,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世界——塞罕坝,感受它背后的美的分量。
(1)在作者的笔下,他认为塞罕坝的“横”和“竖”分别指的是什么?
(2)作者除了提到“横”“竖”两个笔画以外,还提到了什么笔画?这是重点说明了什么?(撇捺两笔画是想要写出塞罕坝人的特点)
(3)“横平竖直,一撇一捺”,这让赛罕坝变成了怎样的局面?(从“永”、“本”、“木”这些字所象征的意义出发,体会塞罕坝人对塞罕坝的的情感以及他们的精神)
(4)两个不同身份的人谈论塞罕坝,他们眼中的塞罕坝是怎样的?而能有这样的塞罕坝是源于什么?
(5)文中说到“塞罕坝人嘴边的这些“苗子”,携带着塞罕坝的基因,盛满了塞罕坝人的情谊”,这是一种怎样的情谊?
塞罕坝的横平竖直
王国平
①位于河北承德的塞罕坝,落叶松遍布,笔挺笔挺的。
②塞罕坝是松树的天下。这些松树,跟风对话,跟雪周旋,跟寂寞逗趣。漫步塞罕坝,目力所及都是挺立着的灵魂。你会感觉被一股正气萦绕着,内心不由得生发出敬畏的情感。
③在这片140万亩的土地上,人工绿化面积达112万亩。都说塞罕坝在大地上书写着绿色奇迹,那么松树负责的就是那一笔稳健的“竖”。【郁郁苍苍、古朴高洁、挺拔直立——挺立的灵魂(“竖”)】
④松树在地上投下的影子,就是路。塞罕坝的路,那么的细,那么的长,就像孩子用纯白色的油画棒,在硕大的墨绿色纸张上画出的一道道平展的白线,径直地伸向远方。
⑤塞罕坝原本没有路,是塞罕坝人用铁脚板踩出了一条条路。森林深处的一条条小道,给塞罕坝添上了灵气,让塞罕坝的花草树木跟人亲近了,也让塞罕坝的壮美与幽深得以被人识、被人叹、被人爱。
⑥如果你添加了塞罕坝人为微信好友,又关心微信运动的计步排名,你会发现,塞罕坝人多数时候是排在前列的,甚至不时占据封面。这是因为塞罕坝人总是在路上,喜欢在“林子”里转悠,他们在工作,在生活,在守护绿色,在制造“氧气”,在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书写着大地上的那一笔舒展的“横”。【塞罕坝人的付出与守护,为塞罕坝增添了生命与灵气——开拓的路(“横”)】
⑦有了“横”与“竖”,坐标系的X轴、Y轴就确立了,而坐标系的原点,站着的是“人”。
⑧一撇一捺【“撇”“捺”形象生动,赋有深意:塞罕坝人浩浩威严(吃苦耐劳、坚持)、柔性智慧(悉心呵护)】,重重两笔,挥就的是人的浩浩威严,“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塞罕坝人,在茫茫荒漠上种树,历时五十五载,那么单调,那么漫长,他们顶住了风,挡住了雨,吞下了苦,咽下了痛以强硬的姿态号令茫茫荒漠变身茫茫林海,让绿色常驻人心,并见证着生态保护跃居时代主潮。
⑨一撇一捺,轻轻两笔,也状写着人的柔性智慧,“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sǒu)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借经典更为形象表达松树的品质,同时更有说服力】塞罕坝人伺候着自己或前辈种下的这些树,担心它们受森林病虫害的困扰,有个“头疼脑热”,又忧心它们一着不慎“惹火上身”,后果难以想象。在石质阳坡植树,泥土少,只能从别处运来,他们叫“客土回填”,给一堆土以宾客般的礼遇,整个植树的氛围也平添了几分庄严。他们还喜欢把“适地适树”的说法挂在嘴边,这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个道理,到什么地方种什么树,蛮横不得,强扭不来。
⑩塞罕坝人,演绎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面与光明面。
⑪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本”字。
⑫1962年,那么一个年代,国家决定要在塞罕坝组建林场,目的和期望凝结在27个汉字的字里行间:“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
⑬这就是“本”,塞罕坝人“不忘本”;这就是“初心”,塞罕坝人“不忘初心”。
⑭55年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每年释放氧气54.5万吨,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植物9种……这是塞罕坝人提交的成绩单。
⑮横平竖直,一撇一捺,塞罕坝书写着一个“木”字。
⑯森林,树木,是塞罕坝人的亲鹛、友朋,亦是恋人,生死相依,你侬我侬。
⑰海子有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在绿色时空工作、生活着的塞罕坝人,不时享受着因静气而生发出的此等幸福。【在绿色时空工作、生活着的塞罕坝人,不时享受着因静气而生发出的此等幸福。“塞罕坝人演绎着人与自然的积极面和光明面”。借海子之诗表达幸福的情感,可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对塞罕坝的热爱与呵护;为塞罕坝人营造绿色氛围的坚定;对那些默默付出与贡献的塞罕坝人的赞美与感恩。】
⑱塞罕坝有多个苗圃,树苗在这里得到精心呵护、培育,待时机成熟,就装上车,被运往四面八方。
⑲塞罕坝人嘴边的这些“苗子”,携带着塞罕坝的基因,盛满了塞罕坝人的情谊……
⑳去吧!去吧!塞罕坝的“苗子”,去美化别人的幸福生活,去装点我们共同的家。【本文讲述了塞罕坝的松树的震撼之美以及它背后所呈现的塞罕坝的人民所付出的精神讴歌,赞美了为塞罕坝改造的人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那一种奉献精神。】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第⑦段总结上文,将横和竖比作坐标系的轴,点出人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并引出下文描述的“人”在处理与自然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面
B.文中写塞罕坝人“不忘本”时,用了不少精确的数据,这些数据比文字更有说服力,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塞罕坝人践行27字诺言的成绩。【“诺言”错,27字不是塞罕坝人的诺言,而是国家提出的目标。】
C.文章引用海子的诗,是为了表达塞罕坝人经过55年的奋斗,已经把当地改造成了“珍贵的人间”,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亲密无间,融为一体。
D.文章将塞罕坝人绿化荒漠的伟缋,比作塞罕坝“人”不忘“本”心,在大地上一横一竖书写着“木”的生命奇文,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5.结合全文,说明题目中“横平竖直”的含意。(5分)
5.(5分)①“横平竖直”指的是一条条平展的道路和一棵棵笔挺的松树。②指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即塞罕坝人用威严和智慧战胜荒漠、绿化家园、造福他人的精神。(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6.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示例: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形象美。例如,“这些松树,跟风对话,跟雪周旋,跟寂寞逗趣”。
②运用排比、反复等大量的整句,使得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律美,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例如,“他们顶住了风,挡住了雨,吞下了苦,咽下了痛”。
③引用古文和新诗,营造了一种文化意境,增添了文章的意境美。例如引用海子的诗。
④以上形成了文章灵动和明快的语言风格。(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中国网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移动网民,他们手中使用的绝大多数是国产的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接入流量与2015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未退,直播平台、网红经济、虚拟现实、共享单车、人工智能等潮起潮涌。与此同时,与倖统行业的融合、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移动互联网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公共服务新平台、信息分享新渠道的过程中,日益趋向平稳发展,呈现出理性成熟的一面。
(摘编自《步入平稳发展期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7年12月13日《新闻战线》)
材料三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无限可能。很巧的是这也是在谈及儿童时会想到的词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法图玛塔•恩达耶的席话,引起在场听众的共鸣。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目前,中国青少年网民已有1.7亿人,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还不健全,他们对互联网利弊的认知还很模糊多年来,各政府部门加强网络领域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即将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从立法层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石。
(摘编自《一亿多青少年网民网络权益如何保护》,2017年12月5日人民网)
材料四
无须讳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功能,但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社会所呈现的各类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病毒、传播色情、造谣诽谤等等,致使网络空间时有阴霾出现,实在让人痛心
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如此广大的网络空间、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也难免会百密一疏,挂一漏万。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细胞,只有网民的网络素质普遍提高了,网络社会的肌体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也才能让网络空间保持晴朗。“中国好网民”不仅要具备网络伦理自律能力,更需要形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切实以自身之力,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现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
(摘编自《“中国好网民”既是标准更是目标》,2017年12月10日“今日头条”)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网民总体规模继续扩张,预计2019年将达7.8亿。
B.2013年中国整体网民为6.2亿,比上年增加0.6亿,其中移动网民为5亿,比上年增加0.8亿;整体网民和移动网民增长率都是最高年份。
C.中国移动网民增长率总体上远超整体网民,但是2015年移动网民增长率持续下滑,而整体网民却呈现增长,移动网民增长率首次低于整体网民。【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持续下滑,但仍远高于整体网民增长率。】
D.从2011~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走势来看,无论整体网民还是移动网民,增长率虽然略有反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9年增长率最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在网红经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服务共享等诸多领域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即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错,根据原文,2016年就已经“日益趋向平稳发展”】
B.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倍受关注,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信息分享的新渠道。
C.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人,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人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还不能辨别网络世界的精华与糟粕,令人担忧。【“其中超过五成为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错,原文是“8岁以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未成年人超过五成”,并非现有1.7亿青少年网民里有超过一半是8岁以下的儿童。】
D.《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经颁布,就会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防波堤,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净化网络环境。【“政府才可以依法保护”错,根据材料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颁布之前,政府已经在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信息】
E.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着诈骗、暴力、病毒、色情、造谣诽谤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也是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移动空间安全防御等受到重视的原因。
9.怎样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①国家职能部门加强立法执法,发挥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
②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多管齐下、多层治理、多面共进。
③网民应该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网络素质,养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做“中国好网民”。(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作者简介】
方苞(1668-1749),字灵皋,一字凤九,晚年号望溪,籍贯安徽桐城人,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成桐城三祖。方苞自幼聪明,4岁能作对联,5岁能背诵经文章句,6岁随家由六合迁到江宁旧居居住,仍保留桐城籍。16岁随父回安庆参加科举考试。24岁至京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进士第四名。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被株连下江宁县监狱。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狱,定为死刑。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
礼部尚书赠太子太傅杨公墓志铭
(清)方苞
雍正十有三年秋九月,皇帝宅忧,甫旬日【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即起杨公名时于滇南,士大夫【古代官僚阶层。也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读书人】知与不知,皆惊喜相告。乾隆元年二月,公至自滇,以礼部尚书入教皇子。上与诸王大臣议政之暇,时召公入见。而是秋七月上的遘(gòu)【遇,遭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遘疾陨丧。”】末疾【四肢的疾患】,浃(jiā)【两月】月而薨【薨殂。指王侯死亡】。是日,士友奔唁,暨国子生聚哭于庭阶者凡数百人。盖公自童稚【童年:童稚共笔砚。也指儿童: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以至笃老【谓衰老已甚的人】,居乡立朝【指在朝为官】,莅官抚众,无一言一事,不出于中心之诚,故其感于人者,如此其至也。康熙辛未,李文贞主礼部试,见公文而异之。及入翰林,遂朝夕相从【跟随,在一起】问学【求知,求学】。其充日讲官【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视学【天子亲往或派有司到国学对学子进行考试】京畿【是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皆特擢,不由阶资【职位和资历】。
雍正十三年秋天九月,皇帝处在父母丧事期间,刚刚过了十天,就从滇南重新起用杨公名时,士大夫们无论熟识的还是不熟识的,都惊喜万分,奔走相告。乾隆元年二月,杨公名时从云南来到朝廷,以礼部尚书的官职入宫教导皇子。皇上与各位王爷大臣商议国政之余,常常召杨公入宫觐见。这年秋天七月上旬杨公沾染末疾,一个月后就去世了。去世当天,前往吊唁的士友,以及在院子里相聚痛哭的国子生总共有几百人。大概杨公从幼童到年老,无论在乡野还是在朝廷,担任官职,安抚百姓,没有一句话一件事,不是出于真诚的内心,因此他感动人心,到了如此的地步。康熙辛未年,李文贞主持礼部的科举考试,看见杨公文章十分诧异。等到进入翰林院,杨名时就朝夕跟从李文贞求教学习。他担任日讲官,做京城地区学政,都属于特别提拔,没有按照官阶和资历晋升。
始圣祖仁皇帝悼【感伤悔恨】学政【教育工作】废弛【(政令、风纪等)因不执行或不被重视而失去约束作用】,以九卿【中央行政官员的合称】督学,自文贞始,而公继之,校士一遵文贞成法,士虽摈(bìn)弃【屏除,抛弃】无怨言。其主试【主持考试】陕西亦然。癸巳,圣寿六十,廷臣庆贺。上问:“翰林中有杨名时否?”遂特召入京。丁酉夏,出为北直巡道,曰:“吾欲试以民事【泛指民间诸事,民政事务】也。”国初沿明制,直隶不设三司,而以巡道主刑狱,政充【充足,充满。《后汉书•王符传》:“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都邑。”】事剧【多。《荀子•非十二子》:“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吏因缘【依据,凭借,攀附】为奸蠹(dù)【行为不法的坏人】。公细大【大小方面】必亲【亲自。《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无留狱【稽延狱讼】,无匿情【隐瞒真情】,至今为民所思,曰:“百年中无与比也。”己亥,迁巡抚云南。会征西藏,大师驻省城。为营馆舍【房舍】,数宴犒,而约束【限制,管束】坚明【明确】无敢叫嚣【大声叫喊吵闹】。饷递转【依次转动。递的繁体字是“遞”,日本简化为“逓”】,民无咨【咨怨,叹息】。
当初始圣祖仁皇帝担忧教育事务,荒废松驰,用九卿督导学政,从文贞开始,杨公名时接替他的职务,考评士子全部遵从文贞原先的制度,士子即使落选也没有怨言。他在陕西主持考试也是这样。癸巳年,皇上六十大寿,朝臣庆贺。皇上问:“翰林院里有杨名时没有?”于是特别征召入京。丁酉年夏天,外调任北直巡道,皇上说:“我想拿政事试试他的能力。”建国初年沿用明朝体制,直隶没有设立三司,由巡道主管刑狱,政务多事件重大,官员趁机做坏事。杨公名时到任后,大小事务一定亲自过问,无滞留的案件,没有隐瞒的真情,至今受到百姓思念,人们说:“百年以来没有人能与杨公相比啊。”已亥年,升任云南巡抚。恰逢朝廷征讨西藏,大军驻扎在省城。杨名时替驻军安排住宿,多次设宴犒劳,将士纪律严明,没有人敢大声喧闹。转运军饷,百姓没有咨怨。
七年中,凡军民疾苦,大者奏请,小者更易【更改,改动】科条【条例,章程】,事无遗梗【害,祸患。《诗经•大雅•桑柔》:“谁生历阶?至今为梗。”】,恩信浃于【遍及】蛮髳【máo,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部落,蛮夷】。公天性和易,虽驭【驾驭,控制。《晋书•姚泓载记》:“岂是安上驭下之理乎?”】仆隶【奴仆】,无厉色【严厉的面色,愤怒的表情】疾言【急遽地说话】,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上级对下级亲笔所写的指令】褒嘉。三年,擢兵部尚书,总督【作动词】云贵。公益自奋厉【激励,振奋】,思竭忠诚,于人之邪正,事之得失,风气淳薄,尽言无隐。公平生介节义事,美行嘉言,不可胜纪【通“记”】。
七年内,凡是军民遭受疾苦,大的上奏朝廷请求,小的变更法令规章,事情没有遗漏耽搁,恩情信义遍及蛮。杨公本性平易近人,即使对待奴仆,也不会说话急躁,脸色严厉,而对于是非对错,却能坚持自己的见解,心志坚定毫不动摇。世宗宪皇帝登上皇位,亲笔诏书褒奖。三年,升任兵部尚书,云贵总督。杨公自己更加振奋,想竭尽忠诚,对官员的忠奸,政事的得失,社会风气的淳朴浮薄,竭尽忠言无所隐瞒。杨公一生刚直的节操正义的事迹,美好的行为美善的言论,不能记述完。我最初在李文贞公的住所见到杨公。
余始见公于文贞公所。余与文贞辨析经义,常自日昃【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至夜中。公端坐如植【直立的,陡立的】,言不及,终已无言。用此益信公之为学能内自检摄【约束监督】,而未暇叩其所藏。及往年,余再入南书房,公继至。始知公于文贞所讲授,笃信【忠实地信仰】力行,而凡古昔圣哲相传性命道教之指要,异人异世而更相表里互为发明【创造性地阐发,发挥】者,皆能探取而抉(jué)【挑出,挖出】其所以然。吗呜呼!公之用无不宜,忠诚耿著而人无间言,盖有以也夫!
我与文贞辨析探讨经书的意旨,常常从日昃直到夜里。杨公端正地坐着,一动不动,不到该说的时候,始终沉默不说话。由此更加相信杨公做学问能够从内心约束自己,却没有机会请教他的学问。等到往年,我再次进入南书房,杨公后来也来到南书房。才知道杨公对于文贞讲授的学问,深信不疑,勉力实践,而对所有古代圣贤传授的人生道义的要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相互依存彼此阐发说明的义理,都能探索寻求发现其中的奥秘。唉!杨公的才用没有不适宜的地方,忠诚显扬,人们没有非议,大概有原因啊!
(选自《方苞集》,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原文标点应为: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B.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C.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见/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D.公天性和易/虽驭仆/隶无厉色疾言/而是非可否/则守其所固植/而不摇/世宗宪皇帝即位/手谕褒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以及封王贵族的死亡。
C.礼部,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主要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教育、科举考试以及文职官员的考察、选拔、嘉奖等事务。【文职官员的考察、选拔、嘉奖等事务不属于礼部职权范围】
D.日昃,古人根据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如太阳正中叫做日中,而太阳偏西,下午两点左右时,就叫做日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名时以诚待人,受人敬重。他从滇南被起用时,士大夫们惊喜万分,奔走相告;他患病去世后,士友纷纷前往吊唁,国子生在庭院痛哭。
B.杨名时做官勤勉,颇有政绩。他在礼部任职时,堪当大任,深受皇上称赏;出任北直巡道后,掌管刑狱,事必躬亲,查明实情,没有滞留案件。
C.杨名时体察民情,爱民抚众。巡抚云南时,他为军民排忧解难,恩信遍及蛮擊。朝廷征讨西藏时,他招待驻军,运送军饷,百姓却没有意见。
D.杨名时为学深厚,笃信力行。师从李文贞时,他常与文贞辨析经义直到深夜才停止不言;对古代的圣哲学说,他能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根据文意,“与文贞辨析经义直到深夜”的是作者方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充日讲官,视学京畿,皆特擢,不由阶资。
【答案】他担任日讲官,任京城地区的学政,都是特别提拔,不是根据职位和资历逐级晋升的。(大意2分,“充”“京畿”“擢”各1分)
(2)公之用无不宜,忠诚耿著而人无间言,盖有以也夫!
【答案】杨公的才用没有不适宜的地方,忠诚显扬而人们没有非议,大概有原因啊!(大意2分,“用”“间言”“以”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xīn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冋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赏析】
尽管用了“清镜”、“明月”、“梅花”、“风光”、“儿女”、“青红”等词藻,但全首诗却构成一个深沉郁勃的意境。所谓“奇崛而绝雕刻,巧缛而谢绮丽”,正是指此等诗而言。元好问主张诗歌要自然天成。他赞美“一语天然万古新”的陶渊明诗。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
B.第二句写清晨揽镜,看到自己胡须花白,感慨华年已逝,复国之志难酬。【“复国之志难酬”错,诗人并无复国的志向】
C.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
D.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
E.全诗虚实结合,首联实写此时此事,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尾联托物言志。【“中间两联追忆当年景象”错,颈联写的是当今世态,不是追忆】
15.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①“涧底”孤松不畏“岁寒”,枝叶如故,象征着身处卑位却傲然孤高的品格;
②用孤松自况,表达自己作为金朝遗老隐居不仕的坚贞节操;
③用“殷勤留看岁寒枝”表达与友人共勉的情怀,要学习“孤松”品格,在逆境中保持高风亮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古战场雄奇壮丽的景象,为下片追怀英雄功业渲染环境气氛。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指出,当年自己艰苦求学、毫不羡慕富家子弟服饰华美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B)
①春节期间小城开业的洗车经营场所不多,洗车的价格也比平时翻了一番,但是不少爱车族还是慷慨解囊【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给自己的坐骑“净身”。(错)
②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于成龙》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异口同声,称赞该剧塑造了一位两袖清风、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良吏形象。
③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只会养痈遗患【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积重难返【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我们理应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找准病灶、开对药方、动好手术,才能祛腐生肌、强筋壮骨。
④诚然,学者公知要有公信力,但拥有公信力的前提应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起码要做到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能首鼠两端。【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错)
⑤客观地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不同的国情环境都给经营带来不小的挑战。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不乏铩羽而归【铩羽:羽毛摧落,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而归。】的例子。
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刘市长再次以他广博的文史知识、恰到好处的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使不少在座的记者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错)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
①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用于形容自己消费。
②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③养痈遗患: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留下祸害。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
④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不能用于表示言行不一。
⑤铩羽而归:像羽毛被摧落的鸟儿一样回来了,比喻不得志而归。
⑥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此处望文生义导致误用。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昨天,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飞机101架机经过2小时24分飞行,顺利完成首次城际间飞行,从上海成功转场至西安阎良。【成分赘余“,城际间飞行”应为“城际飞行”。】
B.据介绍,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石黑一雄常写到的主题是记忆,他的多部作品就探索了幻想和现实、记忆跟遗忘、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语序不当,“幻想和现实、记忆跟遗忘、历史与现实”应为“记忆跟遗忘、历史与现实、幻想和现实”。】
C.文化是人全面发展的“方向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剂”,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
D.湖南卫视热播的《中餐厅》讲述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为框架,贯穿传播传统美食文化的线索,彰显中国美食文化的自信和包容。【“讲述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为框架”句式杂糅。应为“以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为框架”,或“讲述中国人在异国开设中餐厅的故事”】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李先生以一己之力、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一孔之见”是谦辞,用于评价别人,那就是有意贬低了。】解读中华传统文化,自成一家之言,值得点赞!
B.王馆长,原定下午去贵处谈参观一事,因事不得不改期,何时再去,另行磋商【“磋商”,反复商量。此处大词小用。政府、法人间互相商议或交换意见】。
C.凡报名加人诗歌爱好者协会的,一经批准,立即发给会员证,并奉赠【“奉赠”,敬词,赠送。对】诗集一册。
D.老张在单位里是有名的老好人,老实巴交【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的,从来没听说他和谁有睚眦【“睚眦之怨”,文言词语,此处文白夹杂,语体风格不协调睚(yá)眦(zì):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之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华大基因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已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出生缺陷。华大员工近年生的孩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没有一个有出生缺陷。其实个人全基因组并不神秘,就跟现在人手一部手机一样,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是读解生命“天书”的技术。但对于这本“天书”,目前全基因组测序只是做到了“阅读”,③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技术最高门槛就是对基因数据的处理和解读。
【答案】
①由于都接受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②未来谁都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
③而不是“解读”(每句2分)。
21.下面文段有两个概念在使用上意思前后不统一,请参照示例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一个概念使用上的问题。(5分)
今冬流感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医生介绍说,现在不少人将感冒当做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草木皆兵;其实,两者在症状、病因和病愈时长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面对流感,有人听信流言,惊慌失措,慌不择路,竟然求神拜佛,先感染了病毒;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一旦感染病毒,要及时治疗,不然,病毒不除,自会损害健康。
示例:①文中“面对流感”前面的“健康”指的是“身体健康”,“面对流感”后面的“健康”可能指身体健康,也可能指心理健康,或者二者都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面对流感”前面的“病毒”指的是“流感病毒”,“面对流感”后面的第一个“病毒”指“精神病毒”,第二、三个“病毒”可能指“流感病毒”,可能指“精神病毒”,也可能二者都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都说中国人有种菜天赋,这话真有道理。
小到饮料瓶、塑料管、泡沫箱,大到楼层露台、小区空地,住房周围边边角角,都能被中国人利用来种点绿菜。
从雪域高原哨所,到南海岛礁驻地,战士们自给自足,吃到了时令蔬菜;远赴南极的骨科医生王征,在中山站成功培植了无土蔬菜,让外国南极考察站的人羡慕不已;武警宁夏总队后勤基地养殖员孙鹏,当兵15年,种菜15年,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成占地近2000亩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到美国帮儿女照看孙辈的中国大爷大妈在美国很难融入当地文化,种菜可以帮他们打发时间,也算是一种寄托乡思的方式。
非洲每年都会因为缺粮食而申请国际援助,大多数人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中国人去了,手把手的教非洲人怎么种地,不但帮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还建了农贸市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亲近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
②呵护生命,保护自然。
③创造条件,造福人类。
④幸福生活靠自己来创造。
⑤自立自强,焕发生命的光彩。
⑥勤劳是生活之本。
⑦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⑧种菜就是回归精神家园。
⑨种菜让生活充满乐趣。
⑩美化生活,从我做起。輥輯訛让种菜技术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拒绝污染,提高生活品质。
最新试题仓库(每日更新)
广东惠州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8.4(戳此)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8年部编语文七下期中调研卷(戳此)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两套(戳此)
2018年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三)语文(戳此)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一模(戳此)
北京海淀区2018届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题 (戳此)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戳此)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评价检测(解析版)
广州市广雅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综合训练试卷2(戳此)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一)
石家庄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一)(AB卷)(戳此)
湖南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戳此)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1-6年级期中复习试卷第②套(含答案)(戳此)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戳此)
1~6年级课外专项阅读训练含答案 (戳此)
全国100所名校2018届高三模拟示范卷语文卷(五) (戳此)
2018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大全人物篇1 (戳此)
部编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1单元单元测试题 (戳此)
2018年烟台市一模高三语文试题 (戳此)
广东肇庆广宁一中2017-2018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戳此)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戳此)
小学1-6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题B卷及答案|人教版 (戳此)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12月阶段性调研(戳此)
江西临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戳此)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5(word版共5套) (戳此)
江西省八所重点校2018届高三四月联考 (戳此)
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3(word版共5套) (戳此)
最新人教版1-6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校A卷(附答案) (戳此)
部编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4(word版共5套)(戳此)
最新部编版小学4-6年级四五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校A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初一七年级初二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和答案(各2套)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八次月考 (戳此)
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戳此)
安徽滁州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第一次联考 (戳此)
江西九校2018届高三联合考试(戳此)
湖北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戳此)
合肥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戳此)
江西2018届高三六校联考(戳此)
山东日照市2018届高三下一模(戳此)
四川2018届高三春季诊断性测试(戳此)
南昌市2018届高三一模(戳此)
山西太原市2018届高三一模拟(戳此)
广东江门二中2018学年高二下(戳此)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第五中学、高青一中2018高二上末(戳此)
2018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戳此)
佛山顺德区2018高三下学情调研(戳此)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语文(戳此)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戳此)
深圳2018届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戳此)
山西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二检(戳此)
山西45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戳此)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3月考语文(戳此)
东北三省三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戳此)
安徽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质检语文(戳此)
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戳此)
河北省承德市2017/18上高二第一次月考(戳此)
湖北黄冈中学2018学年高二年级9月月考语文(戳此)
河南郑州一中2018高三一轮复习测试(三)(戳此)
本文由公众号“语文试题与作文”(ID:stzuowen)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收看! |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