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517字,建议阅读时长14分钟。
文 | 奇奇
自述 | 奇奇
4月,考研捷报频传的朋友圈不只有上岸的喜悦,还有选择默不作声的大多数。我是一位考研某211高校失败的双非应届考生,一个考研前后都想做记者的人。在这篇回忆录中,我并非想要单纯讲述我的考研故事,而是想把我在考研中获得的一些思考和启发分享给大家。希望它能为正在备考的人放松心态,或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慰藉,抑或为正在迷茫和纠结的同学提供一点点方向。
2019年9月,我开始复习英语。2020年1月,专业课加入备考计划,7月,复习政治。期间,英语单词刷了不下四五遍,专业课的笔记也是从头背到尾。进入9月,我也在不断地练习专业课答题,整理语料、练习框架、撰写小标题、英语真题刷了一遍又一遍,买来政治选择题训练,把错误的知识点用错题本整理下来并定期复习。为了节省下往返宿舍和图书馆之间走路的时间,我也学会了骑电动车。考试前夕,我也因为失眠而站在宿舍阳台披着毯子背中国新闻史。跟随着考研经验贴和视频的指引,我在固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用一种类似技术主义的方式去准备这场考试。和所有努力备考地同学一样,看论文、练答题、背专业课,整理语料库、案例库,所有的工作我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我也对自己的信心越来越强,甚至也开始根据往年的真题进行押题。终于12月底,我激动地答完试卷,走出考场,沉浸在考试结束的快乐中。有个关于考研的经典比喻说到:“考研就像黑夜里洗衣服,天不亮永远不知道洗得如何。”每个人都在尽力去学习,努力突破着自己的极限,可能这并没有让你在功利的考试中获得成功,但或多或少地也会让你对自己的心智体质有一个评估。在考研的过程中,有一个神奇的现象:考上了似乎不知道为什么考上,显得惊讶而慌张;没考上似乎也很难找到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显得委屈而落寞。这就像是被考研PUA,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死磕在考研这一件事上,无条件地拿考研上岸与否作为评判的标准。
据说,某传的出分总是在不经意间,今年果然也是如此。刚吃完晚饭,我拿起手机,看到出分的消息在各个群里炸开了锅。我急忙打开网页,输入一串身份证号和姓名,可弹出来的分数一下子让我冷静了下来,匆忙间,我赶紧关掉了网页。因为我自己还没有勇气去面对。他们也曾经和我说目标定得太高,问我考不上怎么办,我一直说等出分之后再决定。可真的看到了分数,我愣是半天脑子转不过来,不知道要想些什么。好像的薛定谔的分数,出分前分数或高或低,似乎都显得合理。可成绩一旦公布,我仿若被判重刑,喘不过气来。我难过,但又无能为力,总之,整个人木了。过去了一个小时,我再次打开分数页面,仔细分析这几门科目。政治差强人意,英语意外地低,或许是后期自己对英语真题疏于打磨。两本专业课都在105-110之间,专业课的成绩让我看到了老师对我的试卷say no。与有些同学各科分差悬殊的境况不同,我的两门专业课成绩不温不火,让我觉得努力过后的我也不过如此,终究是被高分学霸降维打击。考研,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很简单:高分胜低分下,分数低就是不行。我也因此对文科类大考试产生了恐惧:究竟是怎么样的答案,才是判卷老师想要的?我很难想象再学一年的我,能够稳稳上岸,因此我暂时放弃了二战的想法。放弃二战不仅仅是因为分数,我也回归了考研的原初目的。最初选择考研,是因为很多国家级媒体招聘的硬性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另外我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的系统性不够自信,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获得更加系统完善的锻炼,从思维和能力上获得一次提升。然而事与愿违,考研的成绩告诉我:我并不符合一个研究生的入学标准。索性我不妨直接投入新闻行业中去,看看业界需要什么,看看我到底能不能找到并胜任一份不错的工作。出分后不到一周,我前往北京到某头部媒体的视频单位实习,开始我第一份正式的实习工作。虽然以前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实习实践活动,但是需要坐班实习还是头一回,从找选题、采访、拿画面、写稿、成片,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考验。在一次次训练中,我渐渐地懂得了新闻记者如何操作来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何在复杂的事实中核查真相、报道事实,也体会到了新闻记者之于社会和公众的责任和良知。考研失败的事情逐渐被我抛到了脑后,但是内心惶惶,终日还在看着招聘和调剂的信息。3月初的我刚到北京,就和一个朋友和记者老师约了次饭。那位朋友英语差1分过学校线,而我则在一区国家线下徘徊。
饭桌上,我和她们说想尝试调剂去B区院校,能读个研就行。我原本以为会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没想到他们认为我疯了,让我赶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位记者老师说:新闻工作是在实践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没考上研,但你的能力还在,要对自己树立信心,可以尝试去面试一些行业媒体和网站等等。总之,不要为了读研究生而去读。
众所周知,不要指望做记者来发财。新闻不是有闻必录,也不是新闻记者凸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平台。新闻记者必须平衡个人、机构、公众甚至商业之间的关系,在交错的关系中找到突破的空间。而新闻记者的成就感就在现场和一次次的稿件生产发布中,在自己产出的作品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也在复盘报道事件时对事件的清淅认知中。我姑且认为,这或许也是很多人跨考新闻传播的原因吧。
《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有言:“无论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工作,只需要单调工作的职业,不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职业,都将被取代。”在现代性的危机不断向人类抛出生存之问、意义之问和信仰之问时,我们应该如何活着。具体来说就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成了关键性的问题。在我本科阶段,由于我校园记者的身份,我有幸与很多记者接触和见面,比如获得“长江韬奋奖”的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老师,在座谈会中他告诉我“做记者要能吃苦,有任务来了随时就要行动。”还有中国青年报高级编委曹林老师,他在讲座中说:“破除本能的不假思索,是提高媒介情商的方法之一。”在我身边还有很多跑法治、跑经济、跑医疗、跑教育的传统媒体人,也有做短视频的新媒体人。在与他们的交往和实习实践中我看到了记者的坦诚、善良,还有对像我这些有志于从事媒体的传媒学子的支持和期待。“以前我和同事见面聊的都是如何突破选题,这两年聊的几乎都是如何转行”,今年年初一位澎湃新闻的记者对我语重心长地说。
一位在媒体一线从业4年的学长告诉我:“以后可能想打算从事法律相关工作,考个律师资格证”。虽然记者在一些人看来为一个短暂的过渡工作,但是这位学长也鼓励我道,“无论如何,做记者都很值得,在采访中见到的人和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成长,也能够让我们清醒地活着”。因此我觉得,这份工作值得我们用百分百的精力去准备,用全身心的力量去投入。正是怀着这份期待和考研失败的现实压力,我一边实习,一边投入在北京找工作的生活中。或许是在考研失败后迫切需要外界的肯定,我下载了三个招聘APP,关注了数十个媒体类招聘信息的公众号,向老师和朋友打听工作机会。刚来北京的第一个月,白天实习、晚上投简历、分析岗位和自己的匹配程度,每天还要花费2小时往返住处和报社,月底时才注意到身体已经不知不觉间瘦了10斤。 作为一名双非本科毕业的平平无奇大学生,在北京找一份采编类的工作可谓是难上加难。考研分数第二天,我就抓住了最后的时机报名了中青报的事业编,难度过大。刚到北京后,我开始海投大厂的校招岗位,但都死于学校和学历。随后,我开始关注到了行业类媒体,如《中国经营报》、《中国消费者报》、《生命时报》和《北京青年报》等,同时也投了一些中央直属新闻网站的编辑岗位。此时,我的同学有的在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忙着准备出国的各项工作,还有人早就保研在实习单位过着快乐生活。我甚至也看了家里的事业单位考试,我的专业只能报考垃圾转运站和填埋场的工作,所以也就果断放弃。“如果感觉卷,就不妨换个赛道”这是我一路面试下来的体验,也是我从考研失败中豁然开朗的一剂良方。
有人选择继续二战卷死那些可爱的学弟学妹,也有人投入了考公务员的厮杀中,而且循着初始的自己,找到了一条狭窄的路。
我在地铁上偶然刷到邓建国老师的微博,不仅微微一笑。
为何会缺乏理性的思考而胡乱地投递热门岗位和所谓大厂,那份工作是否值得热爱?
为何会有人心甘情愿地放弃所学成为机器运转中的一颗螺丝钉,而后做出一副抗争和悲凉的姿态?
从来没有考研失败后柳暗花明的故事,只不过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实的情况做出一个妥帖的选择。
因此,“认识我们自己”或许是一件比考研更重要的事情。
目前,我收到了3份通过的消息,最终我成功进入了一家人民日报主管的健康类媒体,
具体招聘的过程就不展开谈了,无非就是面试笔试,而且因为大部分是社招岗位,基本没有编制。所以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我面试的几点简单经验:积极主动能够体现出你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渴望,在面试中增加印象分。比如可以提前到面试地点、及时询问招聘进度、主动和面试老师交流,在群面时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一定要和岗位匹配,千万不要各种经历获奖都写上去。一定要突出重点,突出数据,突出成效。而且要针对性地修改简历,如面试记者和新媒体运营岗位的简历就要略有不同。同时也要多打印几份个人作品,提前把个人新媒体或视频作品链接整理好,放在手机备忘录里。一定要提前了解面试单位的内容和工作,甚至是笔试面试的内容。因为面试老师很可能问你对面试岗位的了解程度,如果能够准确说出,那就很加分了。此外,还可以提前关注一下面试单位的内容产出,既可以考察风格是否与自己相符,也可以考察该单位的活力和质量。可以参考一下前辈的面试经验,甚至可以找到报考同一单位的朋友。我就在知乎找到了去年参加团中央考试的同学,也为给我了很多实际性的帮助。面试笔试结束后,可以询问老师出结果的大致时间,方便在多个单位选择撞车时进行协调平衡。在实习单位时,我也在和一起实习的同学交流如何选择工作,我们也一起在群里交流招聘信息,分享交流面试笔试经验。我认为一个好的工作可能需要满足一下几点,也可以供大家参考:首先是「兴趣」,如果没有兴趣支撑,本就无聊的工作会更加无聊,你可能会日常思考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其次,一份稳定且还算不错的「收入」也很重要。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持,真的很难扎根大城市,至少也要能够养活自己吧。再次,要考虑「发展前景」。需要自己观察和推断未来的行业趋势,结合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比如我选择做健康记者就是因为我个人比较看好健康传播的发展前景。最后,「地域因素」也应纳入考虑,包括自然气候、风土人情、经济发展、个人喜好等。而对于大多数毕业生都要面临租房的问题,我也可以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些心得:- 注意通勤距离,半小时到40分钟基本还算OK,通勤距离真的直接影响生活幸福感;
“如果没考研,可能还会幻想如果我去考了,会不会就考上了?”考研的线路任务已经完成,前面这两句话有人会认为是自我安慰,但我确实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变化,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突破了自己的上限。 如何用理性思维来观察这个世界似乎成了重要又不重要的事情。在考研的学习中,我也渐渐学会用结构性、批判性的思维来考察周遭的人和事物,努力让自己获得明白,也能适时糊涂。新闻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忙于终日的新闻实践可能会忽视原初的价值,纠结于方寸的书卷可能会陷于意义和概念的阐述。对我而言,并没想过去钻研学术,考研的过程让我补充和提升了专业认知的视角,虽然这不足以让我成为一名研究生,但能够让我更加清淅坦然地去面对新闻编辑室和新闻现场的日常工作。大一大二除了期末考试前突击学习两周,其他的时间都忙于各种活动和实习实践,学习的时间几乎没有,可以说是处于不学无术的状态。考研期间的大规模学习,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培养学习和研究的习惯,这对我日后的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就像这部分开头写的那样,如果我没去考,可能还会陷于不甘和幻想之中,让面对困惑和不懂的东西,去尝试总能得到一个切实的答案。疲惫了很久去逛了逛雍和宫
这篇文章拖了很久,最终成文于我回校体检的两个晚上。回到学校,看到还在往返于宿舍和教室的学弟学妹不禁感慨万千。而我则忙着整理大学期间的照片、车票和乱七八糟的小物件,看着一纸袋的工作证参会证,发现大学生活也不过如此,简单干脆,别无他物。 刚上大学时,我也在看着学长学姐选择了这样那样的道路,也在尝试和模仿他人的成功道路,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会想某某学长一样如何如何。不过时间长了,慢慢发现我和他们并非完全相同,面对的内外条件也不可同日而语,而我们也会走出各自不同的道路,成为别人的故事和经验。无论上岸与否,愿每一位读到这里的人,都能依旧保有对生活的热爱。
—往期精选—
杂谈
| Tik Tok之死 | 杨丽萍争议 | B站《后浪》|
| 罗志祥性丑闻 | 青春有你2 | 罗永浩直播 |
| N号房调查报道 | 霉霉侃爷录音曝光 | 詹青云被骂 |
| 新冠肺炎 | 2020学界动态 | 浪姐 |
| 特朗普败选 | 疫情下的毕业生 | 考研回忆录1 |
| 蒙牛伊利传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