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厚甫:中文的优越性
梁厚甫:中文的优越性
梁厚甫先生
中文是有優越性的。
前幾天,我談到,英文受到了高級技術名詞的衝擊,英文幾乎站不住腳,但是,中文卻不會碰到這樣的難題。
在新的技術名詞中,英文也有用併合的方法來構成的。例如把信息放入電子電腦的記憶系統中,叫做INPUT,這個字,是用PUT IN兩個字構成的。不過,英文字雖有其例,但不如中文字之得心應手。
自從電子電腦科學發展以後,臺灣和大陸方面,都力爭上游。臺灣和大陸,都用中文單字而並合成許多的新名詞。在這些新名詞中,有不謀而合的,也有互相取法的。新名詞中,不少是可以顧名思義的,在記憶方面,遠比英文字爲容易,這也是中文的好處。
主要的好處,當然是: 中文的新名詞雖然日見增加,但不會影響單字之增加,我們常用的四千個中文字,可以變成爲四萬個以至四十萬個的新名詞。在這樣情形之下,英文對於中文,是否要寫一個“服”字?
美國的技術人員,把技術名詞寫到非專業性的檔裡邊,就弄得許多的美國人,莫名其妙。中文卻沒有這樣的困難。
例如“信息”(或訊息) 是電子科學的名詞,近來已有人寫到普通的文章裡邊了,但一般人不會不明白。
中文之有優越性,就出於中文之彈性強。不但一個單字,可以和其他的單字併合一起,成爲名詞,甚而半個單字,可以和另外半個單字,併合一起,成爲名詞。當中國初譯“原素表”的時候,把半個氣字,半個輕字,就變成爲氫字了。任何人看見氫字,都知道是甚麼。更妙的,鉑字就是白金。白金英文是PLATINUM,你如果不識這一個字,就是不識,並且覺得很難記,但看見鉑字,立刻記得,而且印象甚深,並能讀得出來。
中國古代,有不少的科學家,但是,近三四百年來,卻爲歐美所後來居上。不過,有理由可以相信,下一世紀,就是中國人馳騁于科學上的世紀,這不光是中國人的聰明才智的問題,實際中國的文字,已替中國人的科學,奠下基礎了。
中文優越的地方,在於它的彈性強。凡是從事翻譯的人,都會知道。翻譯,有直譯與意譯之分,直譯,當然不足爲法,但即使用中文來直譯,只要讀的人不怕辛苦,依然可以把原文的意義,理會出來。反之,如果用英文來直譯中文,外國人就莫名其妙,何以會莫名其妙,因爲英文沒有彈性。
洋涇濱英文,就是用英文來直譯中文,往往會鬧成笑話,笑話不在於翻譯的人,而在於英文的笨拙性。
從事翻譯的人都知道,由英譯中易,由中譯英難。難易之由來,是在兩種文字彈性比較的結果。……
【相關閱覽】
徐德江:认识汉字的科学性对语文理论和语文教学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高本漢:中国人一旦把这种文字废弃了,就是把中国文化实在的基础降伏于他人了
胡非才:石井先生不会说汉语,也不会写汉文,他研究汉字的智能开发
◆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9年7月、菲律賓大雅臺
张祥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线——新文化运动后果反思(节选)
胡非才:保守残缺字能建立文字自信吗?——简评戴汝潜先生《何为汉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