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文化復蘇當從漢字起步
汉字符码是古文化妙结晶,简洁地描述自然场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逻辑,传递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资讯,俨然是日常生活的生动镜像,例如“閒”字表达休息时开门赏月的诗化意境,而“愁”字则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人们至今仍能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由此产生跨越时空的愉悦。汉字就此维系了中国文明的自我延续性。汉字同时也是解码古文明的密匙。例如,“蜀”字里早已蕴藏“纵目族”的造型密码,但该密码直到三星堆青铜器出土才被确认。此外,正是借助汉字我们才获知,“堯”是大地(土)之神,而“秦”是集体事禾的农人,“越”是执钺奔行的战士,如此等等。汉字谱系,就是反观中国历史的最精确的橱窗。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令其成为种族灵魂的载体,以及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之一,应被视为中国人的第一发明,其价值远在“四大发明”之上,却不仅被李约瑟所忽略,还因文字改革而遭到严重毁损。百年以来,汉字始终面对着被消灭的危机。陆费逵、钱玄同首倡“拉丁化”,瞿秋白怒斥“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还有人高调痛批“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和“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绝大多数苏联乃至西方汉学家,都视汉字为落后的象形文字。本土激进知识分子的“汉字拉丁化”倡议,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响应。这场文化喧嚣终于在1956年成为现实。从1月份起,仅两个月时间,《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和《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就倾巢而出,其中拼音方案的目标,是推动扫盲识字运动,待时机成熟后再废汉字以代之,而简化字则是汉字被取代前的过渡形态。但这种简体字方案,正是急功近利年代的畸形产物。就在简体字方案出台后不久,经济大跃进便盛行于中国,跟文化冒进浪潮呼应,俨然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简体字推行者声称,简化字减少繁体字笔划,加快书写速度,减少繁体字数量,降低认读难度,由此为扫盲开辟了意义深远的道路。但历史事实恰恰相反,尽管简体字扫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盲,但中国大陆的文盲比例,却仍远高于繁体字的港澳台,这个有力的“实验证据”,令“简化字扫盲论”成为一纸笑话。部分中国文字确有过于繁复之弊,如“龜”字多达17划,不利于学习书写,需要作适度简化,而1956年的方案,也提供了部分简化成功的案例,如“礼”、“尘”、“从”、“众”和“垒”等字。但就整个方案而言,简化的数量和程度都已越出合理边界,以致传统汉字及其文化密码都遭受重创。以中国之“国”为例,繁体“國”字包含着明确的国土定义:将一个区域用围墙圈定起来,便是国家。其字形以会意兼形声方式构成,包含着最简洁明快的文化密码,简化为“国”之后,以围墙包裹一“玉”,空间体量发生急缩,可以解释为盒子,而跟民族国家之“国”失去语义关联。“中华”之“華”,是枝繁叶茂之象,要是简化成“花十”,仍有花繁树茂之意,符合传统的会意原则,但简化方案却将其弄成“化十”,丢失了会意的智慧与神韵,令原有语义荡然无存。“漢”字描述水泽草木丰茂之象,被“又”旁取代后,也变得毫无意义(“又”形滥用,正是简体字的一大弊病)。这种文字乱象,从国名开始,一直扩散到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引发文化衰败的符号种籽。在古文明信息、东方感性逻辑及其本土精神结构的解构上,简体字无疑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它制造古代典籍的阅读障碍,并阻止了自然有效的文化传承。但另一方面,简体字也意外地暴露出某种社会预言的特异功能。“陸”的叠土形被改为“击”而成“陆”,恰好象征着多年来人们互相攻击的阶级斗争怪象;“愛”字惨遭剜“心”之痛,成了社会日益“爱而无心”的深刻谶语。这种状况在消费时代并未获得改善,反而变本加厉起来。简体汉字犹如精密的寓言,预见了社会道德状态的剧变。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文化复苏(有人称为“文艺复兴”)已经成为中国公众的急切愿望。而要推进这一修复运动,必须首先纠正简体字方案遗留的弊端。在我看来,应当举行公共投票以决定是否恢复繁体字,而在此之前,采取下列过渡性举措,乃是古文字拯救的当务之急:1、倡导繁简共存的原则,字典和公共空间的文字标识,应采用繁简双书加汉语拼音的形式,电脑输入法应当提供繁简字输入的自由转换功能;2、要求从小学生开始就“书简认繁”,大学中文、历史等相关专业学生则必须学会繁简两书;3、以审慎的态度重审简体字方案,对错误的简化进行局部修正和复原。惟其如此,繁体汉字才不至于沦为惨遭遗弃的“历史文化遗产”。【相關閱覽】
朱大可:汉字革命和文化断裂
高玉:汉字简化理由及其反思
武和平:走出汉字“繁难”“落后”两大误区
◆“文改派”的错误言论摘录
◆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原则
袁晓园:在《汉字文化》创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袁晓园:“21世纪是汉字汉语发挥威力的时代研讨会”开幕词
袁晓园:汉字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共契的基础
袁晓园:识繁写简、书同文字、共识互信、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袁晓园:在“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袁晓园:论汉字的优越性——为苏联《桥》杂志而作
袁曉園:漢字與孔子學術
袁晓园:幼儿识字成果汇报会开幕辞
袁晓园:“识繁写简”以利促进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
袁晓园:倡议重建秦文《泰山刻石》
袁曉園:提倡繁簡字并用
張朋朋:要用“中國文字學”指導“漢字和漢文教學”
张朋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吗?
张朋朋:文字是以“形”示“意”的视觉符号
張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張朋朋:论“识繁写简”的学术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一)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二)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三)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四)
【联合声明】坚决支持韩方明委员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
张朋朋:从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的方式看汉文教学
張朋朋:如何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
张朋朋:我为什么要反思西方语言学
张朋朋:反思西方“普通语言学”的文字观
张朋朋:反思西方“普通语音学”
张朋朋:反思索绪尔使用“音响形象”的提法
张朋朋:文字是以“形”示“意”的视觉符号
張朋朋:“字本位”的内涵
张朋朋:谁最了解“汉文”的教学规律?
張朋朋:反思白话文运动和文字改革运动
孙中山:中国文字决不当废
毕可生:让文字回归伟大与光明
安子介:我们靠汉字统一中国
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简缩本 中文版 绪论
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简缩本 中文版 前言
钱穆:中国文字不代表语言而控制着语(方)言
钱穆: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
钱穆:文化中之语言与文字
高本漢:中国人一旦把这种文字废弃了,就是把中国文化实在的基础降伏于他人了
高本漢:中国文字好像一个美丽可爱的贵妇
高本漢:中国文言和文字的价值
汪德迈:文言字汇的构造
汪德迈:表意文字的创造
汪德迈:中国表意文字与中国文学
汪德迈:从甲骨文到文言文
石井勋:“汉字教育”对幼儿智力的影响
荻信雄:汉字是最高级的文字
张云方:邓xp第一次访日之行
國際先驅導報:西方發現漢字之美
帕默尔: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林西莉:與漢字及古琴
白乐桑:中国的汉语教学西化了
赵朴初:汉字继承文化、促进中国统一
钱伟长:“书同文”是一份伟大的遗产
周祖谟:汉字的特性和它的作用
劉克雄:承傳中華文化從認識文字開始
彭聃龄:关于幼儿初始阅读的简单报告
袁一丹:心理学家对汉字问题的深入研究
于泽华:思想反映形式模型
李泽厚:汉字并不“是记录语言用的”
周祖庠:繼承光大偉大的中華漢字經典文化
孟華:“漢文化的復興”爲什麼繞不開漢字問題
张祥龙: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线
葉朗:符號中凝結的思想和歷史
葉培貴:文化的漢字與漢字的文化
馬未都:漢字的魅力
劉軍衛:我欠漢字的
孙政清:致敬《汉字文化》杂志
李大遂:汉字的优点
申小龙:表意字最大的特点
徐春伟:谋杀汉字的脉络过程
◆讓米國知曉什麼是文字自信
◆蒙古国的文字自信
◆保守残缺字能建立文字自信吗?
◆和戴先生谈文字功能及文化传承
◆中yang黨校的文字自信
◆胡乔木回忆毛zd指导文字改革
◆30多位文字学家呼吁叫停《通用规范汉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