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6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百年潮丨徐庆全:"元帅升帐",共和国十周年庆典意象

徐庆全 新三界 2020-02-26

原题

"元帅升帐": 十周年庆典意象

“十大建筑”与十周年庆典

——漫话国庆庆典之三、之四





作者:徐庆全

原载微信公号八十年代



1959年国庆游行

  1959年10月1日,“十年一大庆”的日子到来了。


《天安门前七十万人高呼“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庆祝建国十年 汇报跃进成就 首都七十万人大游行》,这是《人民日报》的大标题。从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一年庆典的主题:“大跃进”!

“大跃进”一年多了,十周年庆典是一个检验。检验要有对比,最简单最直观的做法就是图表、模型——“许多图表、模型告诉人们:在我国许多过去没有的东西,现在都有了”。图表成为庆典游行队伍中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钢、煤、粮、棉都有醒目的图表和数字,记载10年来的成果;模型则直观展现跃进的技术手段和成果。比如,在当年“以钢为纲”的“钢”,在游行队伍第一个出场,独领风骚:

“钢铁战线上的职工,围绕着大型高炉、平炉、电炉、转炉和一组小高炉的模型欢呼前进。高炉旁的烟囱里喷出阵阵烟雾。工人们一面行进,一面喊着口号:‘决心超额完成今年一千二百万吨钢的任务!’在游行队伍中间一块标语牌上,写着一个有趣的数字:一九四九年全国钢产量不过十五万八千吨,而这个数字相等于目前全国三、四天的产量。”

为什么“钢”要率先出场?要从“钢”在“大跃进”扮演的角色说起。

“大跃进”目标是什么,“赶英超美”。为什么要赶这两个“超级大国”?历史学家有各种总结,若简单地说,可以用一句民间俗语来概括:“起哄架秧子”:北边的“老大哥”苏联“起哄”,我们来“架秧子”。

那时候,世界分成了两大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社营”头头,是被中国尊称为“老大哥”的苏联,中国地位是老二;“帝营”老大是美国,老二是英国。

这两个阵营森然对垒,但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谁也不想再发动大规模战争了,就冷脸对冷屁股地较着劲。后来,又不同程度地卷入那场朝鲜战争。这场战争没有赢家,双方又只好回到打冷枪的状态。历史学家用一个很形象的词——“冷战”,概括了那个时代。

两个阵营,冷是冷,但都在暗中较劲。英美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工农业都很发达,家底厚实。而“社营”呢,除了苏联的国力强大以外,其他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刚刚被解放的,底子薄,国力弱,穷家兄弟穷一家。

两个阵营不在一个档次上,怎么较劲?“社营”都很着急,都希望老大哥赶快带领大家发家致富,昼夜之间进入共产主义。到了1957年10月,“社营”终于得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这一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让美国人瞠目结舌,老大哥腰杆子也陡然硬起来,气宇轩昂起来。趁着热乎劲,赫鲁晓夫召开了“社营”成员的莫斯科会议。

出席会议的老二、老三等,纷纷赞扬老大哥威武,老大哥也飘飘然得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了。老赫对当前两个阵营的发展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判断:“社会主义正在上升,资本主义正在衰退”,号召大家庭成员,利用这个机会,赶快“上升”,并率先垂范,豪言要用15年时间赶上和超过那一阵营的老大,美国。

作为老二的中国当然也不能落后,就把那边的老二英国,作为追赶的目标。毛泽东在会上也发出豪言壮语:“十五年赶上英国”。

稍后,毛泽东又提出,如果“我们要好好干五十年,把工业建起来,要有美国那样多的钢铁”。这样,和前面说的“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加在一起,合起来说,就是“赶英超美”。

本来是“赶英”,现在又加上了“超美”,连美国都敢放在眼里了,目标就更宏大了。可是,作为“社营”老二,要把老大的活也一起接过来,就不怕老大生气?

其实,那个时候,老大苏联和老二中国,已经开始有些貌合神离了。

为了从老二做到老大,我们先从“赶英超美”的计划上争分夺秒。先是说“十五年赶上英国”,“五十年赶上美国”,稍后,合并同类项,变成“十五年赶英超美”。

到了1958年6月初,国家计委做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把赶超时间又缩短了,“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这个计划,比老大哥的“十五年赶上美国”又提前了5年。

计委提前的依据,就是毛泽东的标准:“要有美国那样多的钢铁”。计委就在这里算计。6月17日,国家计委又提出了“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根据就是比照英、中两国的钢产量。那时,英国年产钢量大概为2000万吨,中国年产量为535万吨。只要我们1958年的年产量增加一倍,达到1070万吨,1959年再如法炮制,那不就是两年就可以赶上英国了吗?

真是一万年太久,计划,只争朝夕,“一天等于二十年”!

可是,到这一年的8月底,有关部门才想起来去盘算一下家底,这一盘算,让中央急了,全国钢产量才完成了450万吨,还剩下4个月,要完成650万吨,如何完成?

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奋斗!社论说:“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是整个工业的纲,是整个工业的元帅。”元帅出来了,各个部门都要回避,“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

接着,全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男女不分老幼,所有的工作都放下了,举国上下,形成了一场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至于炼出了什么样的钢,炼钢者完全不必操心,再者说,炼钢者都是业余级别的,大多都没有看到钢成品长得啥样,只要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就敲锣打鼓地向上级报喜了。

1958年12月19日,中央郑重其事地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

钢,既然是“大跃进”的“元帅”,当然要处在游行队伍的首位了。不过,游行的钢铁工人喊出的口号是“决心超额完成今年一千二百万吨钢的任务!”比1108万吨却又跃进了!

1959年9月,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北京机场合影


 十周年庆典,中方邀请了87个国家的领导人前来观礼,而主角只有一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老赫到首都机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迎接;毛泽东和老赫并排进入主席台;庆典仪式上,老赫代表苏联和兄弟国家致祝词。风风光光的,喜笑颜开。

可是,风光的背后则已貌合神离。苏联已经开始从中国撤走专家了,中苏的“蜜月”期结束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等等口号,开始朗朗上口。十周年就是展现志气和能力的最好机会。钢铁“元帅升帐”,我们把“赶英超美”一肩挑了;“十大建筑”告诉老赫,“死了张屠户,不会吃带毛猪”,没有苏联专家,我们照样“当惊世界殊”。

所以,庆典游行队伍中的北京建筑模型,成为除“钢元帅”外又一引人注目的亮点。《人民日报》报道说:“首都的建筑工人抬着一座又一座高大的建筑物的模型。其中有人民大会堂和其他新近落成的高大建筑。这些建筑标志着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筑水平的提高。”

陈毅元帅特别发表署名文章《有志者事竟成——建国十周年北京建筑工程巡礼献辞》,礼赞曰:“国庆工程是总路线的体现。国庆工程是大跃进的体现。国庆工程是全国大协作的体现。工农业大跃进创造出‘中国速度’,而国庆工程又是这速度的具体体现”。“你瞧,中国的古语多么动人,它说:‘有志者事竟成!’”

这“一座又一座”是几座?陈毅文章提到十座:一人民大会堂;二革命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三农业展览馆;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五北京火车站;六民族文化宫;七工人体育场;八华侨大厦;九北京各个宾馆旅社;十工业展览馆。

这就是以后说到十周年庆典必然提到“北京十大建筑”来源。

再上溯历史,中央决定在北京兴建一批建筑,始于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为了迎接共和国的第十个国庆纪念日,要改建天安门广场,并在北京建设一批公共建筑工程。北京成立了刘仁、万里等参加的“国庆工程”小组,中央由周恩来总理负责指导,北京市由时任副市长的万里具体领导和负责。

这项决策就是冲着老赫来的。据曾参与人民大会堂设计的著名设计师张镈先生回忆:“此时‘大跃进’之风已经鼓动起来,而中苏关系却趋于恶化,赫鲁晓夫在自夸其‘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同时,大肆攻击中国的‘大跃进’搞糟了,‘穷得没有裤子穿’。” 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说的更直白:“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自己建设现代化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

1958年9月5日,万里召集千余名建筑工作者开会,传达中央关于筹备庆祝建国十周年的通知,要求在建国十周年到来之前,改造好天安门广场,建好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即北京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 加上原有的苏联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另外在玉渊潭公园附近建十几幢别墅式的宾馆。这就是最初确定的“十大建筑”。

与陈毅署名文章提到的十大建筑对照,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合为一大建筑,科技馆、国家剧院、艺术展览馆阙如,增加了北京火车站、华侨大厦、民族饭店、工人体育场。不过,饶有趣味的是,“钓鱼台国宾馆”在陈毅文中以“北京各个宾馆旅社”替代。

“十大建筑”的建设与天安门广场的改造,整体设计上要融合在一起。这是中央的精神。据此,北京市规划局提出“十大建筑”中的国家大剧院、历史博物馆、万人大会堂和革命博物馆都安排在天安门广场内,两两相对,分立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国家大剧院恰好是大会堂的“对门”。时任市委秘书长的贾星五认为:为突出天安门广场的政治意义,“国家大剧院不能对着大会堂,要拿出广场。”。这一拿,就拿出了历史的时空——国家大剧院1997年才重新提上建设日程。

“十大建筑”具有政治意义,拱卫着政治中心天安门广场,布局就确定下来:广场正中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西侧为万人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合二为一,居广场东侧。广场南侧拆除中华门,广场也由原来的21公顷扩大到44公顷,还可预留另外两座大型公共建筑的位置。天安门广场也有了中国传统“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广场的基本格局。

因为“十大建筑”的政治象征意义,中央和北京市都很重视。陈毅的署名文章提出“十大建筑”名录后,中央经过认真考虑,对“十大建筑”名录作了调整。

1959年10月8日, 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庆祝十大建筑工程和密云水库拦洪工程建成。会上正式确定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名录:一、人民大会堂(1958年10月28日破土兴建,1959年9月25日建成);2、中国历史、中国革命博物馆(1958年9月28日动工, 1959年9月20日完成);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8月建成)四、北京民族文化宫(1958年10月13日开工,1959年9月建成)。五、北京民族饭店(1959年9月建成);六、华侨大厦(1959年9月建成);七、钓鱼台国宾馆;八、全国农业展览馆(1958年12月开工,1959年8月30日建成);九、北京火车站(1959年1月上旬动工,9月15日完成)。十、北京工人体育场(1958年9月17日正式开工,1959年8月27日建成)。

如今,共和国历史即将走近70年,在北京,“十大建筑”依然是地标性建筑。

1959年建成的北京民族文化宫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少年记忆

刘晓华:在庆祝十一游行的彩车上

 陶洛诵:史家胡同小学忆旧

张大青:小提琴之殇

杭雪:荒芜年代和我的第一个闺蜜

田沈生:我们以行侠仗义之名偷吉普
田沈生:京城里那些忘不了的儿时旧事
萧蔚:东八楼,我儿时的记忆

陶洛诵:儿时的京城记忆

陶洛诵: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情窦初开

刘索拉:小女生为加入红卫兵苦练骂人本领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美女从不论出身)

杜欣欣:看电影,夜幕下灌了"迷魂汤"似的

顾晓阳:儿时的夏天

周初:我那淘气惹祸捅娄子的童年岁月

张亦峥:少年诗酒如浮云

刘源:中南海小"芝麻酱"的悲喜年华

北京顽主们的血色青春

米鹤都:大院的精神文化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马小冈:从对联 · 老兵 · 联动说起

马小冈:“联动”冲击公安部真相探源

王世浩:一份红卫兵大串联的真实记录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王宗禹:我目睹了毒打老师父母的野蛮暴力

冯印谱:是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女特务:中国影视中的另类性感偶像

赵建伟:革命时代的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夏新民:当时只道是寻常

夏新民:我的沙湖记忆

程宏:我们中学没有毕业考试和典礼

余琼琼:肥腊肉,瘦腊肉,永远的痛

蒋蓉:革命洪流中的小水滴

周永威:放牛娃的冬天

邱炜煌:一个少年眼中的革命时代

我们那一代人的奇葩芳华

邹坚峰:文革中的无聊往事

冯印谱:"文革"当年,我在乡下看电影

史宝和:忻州老城的快乐时光

桑宜川:四川大学中学部50年忆往

王明析:我的中学,操行评语及背后的故事

吕丁倩:“另类”屈辱中留下一张造假照片

蒋国辉:1968年,岁月并不静好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