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6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食货丨方方:武汉人的菜桌,能摆一席特色年夜饭

方方 新三界 2021-06-29

 作家简历

1982年作者大学毕业后


方方,本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1955年5月生于江苏南京,成长于湖北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武汉当过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工作。曾任湖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


原题

 武汉人的菜桌




作者:方方 

    
自1978年秋天,我们这帮人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为同学之后,四年朝夕相处的时光,仿佛一条坚韧而漫长的绳索,将大家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之后大家虽然分散在全国各地,之后大家虽然各自为阵地过了二十多年,隔着空间和时间,同学们之间的情谊非但没有疏远,倒似乎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深厚,像同学们人人抢喝的道光年的老酒。
    
每年都有数不清的理由大吃二喝,大聚小聚,结伴游山逛水,吆喝休闲度假,一而再,再而三,乐此不疲。
    
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大家都看着彼此慢慢长大,看着彼此事业有成,看着彼此一婚二婚,看着彼此渐渐老去,看着彼此的儿女也长成当年的自己。最大的同学老黄业已退休,最小的红薯也四十岁出了头。
    
曾经六十人,远行三人,还余五十七个。到现在,彼此间的感情,不像同学,倒更像亲人一般了。
    
星期五,我原打算在博客上送一桌武汉的菜肴给同学,结果那天网络有故障,怎么都上不去。只好在今天同学们返程的时候拿出来。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以前。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穷,我算是有点稿酬,同学便常到我这儿来吃喝,口号是“吃大户”。有一回,我生了病,没办法出席,同学们照吃不误,口号是“人不来可以,款打过来就行。”现在同学中的大户多了,基本上轮不到我来“打款”。所以,这些年我基本上属于只管吃喝不管付账的食客。
     
在这里,我且将这一桌本地菜,端送上来给我这些最亲爱的同学们,权当我在请客,虽然没有“打款”。

 武汉有名的百步亭万家宴

武汉人的菜桌
  
在很长的时间里,最让武汉人扫兴的是:武汉人对吃极富兴趣,而武汉的菜在全国却毫无名气。这说明什么?说明武汉人吃来吃去,全没吃在点子上。武汉人吃的尽是些无名小菜,名扬全国乃至世界的佳肴竟都让那帮四川人和广广们吃去了。  

记得朋友们欢聚一堂时,一说起粤菜川菜鲁菜下江菜以及与武汉人口味相近的湘菜,大家总是如数家珍,总能数上好些“精品名牌”来,而对武汉,除了条“武昌鱼”,再也说不出个什么。就算是这条著名的“武昌鱼”,也还是毛主席写出来的,并非朋友们先吃出来的。武汉人穿不过上海人,玩不过北京人,喝不过东北人,打不过湖南人,剩下个比穿、玩、喝、打都更令人销魂的吃,却又落后在四川人和广东人手里。武汉人想想便为之蹩一肚子气,却也无奈。  

武汉人的性格是实打实的,虽然自家爱吃,且自家也还有几个有模有样的菜,但却不会像广东人和四川人那样游走天下,四处设点,传播自己家乡的菜味;也不会到处做文章“炒作”自己的菜,“炒”得香味四溢,以吸引外地人闻香而来;更不会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已成风格的菜扩而大之,演绎成无数品种,形成系列。在这点上,武汉人远不如广东人和四川人精明。既自知不如人家,便只能推桌认输。  

当然,该找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也都得找,武汉人认为武汉这地方没有广东那么多的海味——这是客观存在,而武汉的人又远不如四川人那么勤快和灵巧——这大概就属于主观因素了。 

因了武汉这座城市“九省通衢”的地域特点,长期以来,南来北往客人如同流水,把武汉原本的一点地方特色都冲淡了。要说武汉菜的特色就是兼并天下口味而无独家固有风格。没有特色可能就是武汉菜最大的特色。要说起来,武汉人虽不采众家之长而自创新品,却能吃众家之长而自得其乐,这也是一种才能和本事。提升到高度,也可以说武汉人有一张开放的餐桌。  

与此相配的是,武汉人的口味也是极其开放的,这同武汉人保守的思想绝然不同。东西南北中,武汉人的口味守着一个“中”字,兼收并蓄,甜也可咸也可辣也可酸也可。所以同一个武汉人,他会喜欢粤菜也会喜欢川菜,他会对下江甜食会满心欢喜,而对干辣无比的湘菜也会赞口不绝。比起一些口味挑剔的美食家来说,武汉人也可算是另外的一种类型的“善吃”者,是所谓“杂家”了。  

作为地方大菜,与兄弟省份相比,武汉恐怕很难有惊人之作,真要说起来,也就几个武汉人自家关起门来常吃的家常菜。凭心而论,从那几道家常菜中,倒可以看出来武汉人出手不俗。

清蒸武昌鱼  

最使武汉人自豪的当是这道“清蒸武昌鱼”。过去诗人写过武昌鱼的人还真不老少。一千七百多年前,便有童谣将武昌鱼唱了进去,这首童谣也还颇有名,是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此后一千多年中,但凡过往武昌的诗人,都忍不住要吟咏一下武昌鱼。比方唐人岑参“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宋人范成大“却笑鲈江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元人马祖常“南游莫忘武昌鱼”;等等。但这些诗词中所写到的武昌鱼,只是泛指武昌的鱼,并非特指一种。  


直到1955年,武汉的鱼类专家才将“武昌鱼”归到一种名为“团头鲂”的鱼身上。而那时的武汉人早已知道团头鲂味道鲜嫩,脂肪丰富的价值了。武汉人常将此鱼当作自己餐桌上的佳肴而闷在家里自己吃,很少对外张扬。  直到有一天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吃了武汉人做的鱼,胃口大开,诗兴亦大发,提笔便将这条武昌鱼写进了诗里。毛主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其实毛主席也并没有说这武昌鱼有怎么样的口味,是怎么样的好吃,只写了这三个字,表示他吃过了,这就不得了。武昌鱼的命运和名气便因这三字而得以改变。远近来客坐上桌先念毛主席的诗,然后便要吃毛主席吃过的那种鱼——武昌鱼。

终于有一天有关方面的领导人醒了过来,他们开动了脑筋,找了名厨们专门研究,烹制出武昌鱼特有的味道,并将之作为武昌酒楼的挂牌名菜。实可谓毛主席吟一句,武昌鱼成名菜。  

但需要说明的一句是:人们通常吃的武昌鱼,并非武昌所出,乃是出于湖北鄂州市的梁子湖。好在千多年前的鄂州便叫武昌,倒也说得过去。  

武昌鱼的吃法是以蒸为主,鱼必鲜活,一次放料,一气蒸成,原汁原味,滑嫩爽口,清香扑鼻,的确是一道极诱人的好菜。在这件事上,武汉人委实得感谢毛主席,不是他老人家信口一诗,武昌鱼哪里会给武汉人挣得偌多的面子?

排骨煨汤  

武汉人另一道家家皆喜的菜是“排骨煨汤”。在武汉,猪骨头是最俏的货。贵且不说,还很不好买。记得文革期间,家里想要煨一次汤,得半夜起来到菜场站队,站上七、八个小时还不一定能买得到排骨,因为武汉人要买排骨的家庭实在是太多了。有时在外地,看见排骨堆在那里无人问津,上前一问价,还便宜得不行,由不得不让人垂涎三尺。  

武汉人煨排骨汤从容器到配料都是极讲究的。煨汤必须用砂锅,武汉人称砂锅一般又叫作“砂锅铫子”。砂锅铫子煨出来的汤的味道真正是不一样,那种不一样之处只有嘴和肠胃知道,却无法用文字描述。  


现在的小家庭,年轻人好用高压锅或电饭煲,可这种现代的厨具煨出来的汤,无论从口味到色泽都没法子跟砂锅铫子比,在这一点上,武汉人所公认。所以武汉的排骨煨汤又叫砂锅铫子煨汤。     

武汉这个地方城里城外都多湖。有湖的地方,必有莲藕。而藕则是武汉煨汤最好的配菜,放它在排骨汤里,除了使汤色清白,其味清香外,藕块本身粉嫩可口,极是好吃。在武汉,只吃汤及莲藕而不吃排骨的人不算少数。为此,排骨煨汤最为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砂锅铫子排骨藕汤”。  

武汉人无论过年节还是日常生活都要喝排骨汤,倘家里有人生孩子、骨折以及其它生病住院,排骨汤自是最必须的补品,若是工作辛苦出差劳累游玩疲倦了一场,也都是煨一锅排骨汤予以解乏。至于家来客人,排骨汤更是作为一道佳肴摆上桌来。武汉人一般待客热情,有客人来坐,无意吃饭,主人往往不是拿小点心或水果待客,而很可能会端上一碗排骨汤,让客人喝得惊喜交加。  

最有趣的是一些老武汉人,一但家中煨了炀,总是压抑不住兴奋,硬要端给隔壁四邻人家共同分享。大约也因为有此习惯,武汉人煨排骨汤的砂锅铫子总是很大很大。有时我想,如果没有排骨汤,武汉人会怎么样呢?问及一个武汉人,他说只有四个字:痛不欲生。这说法我还真信。喝过排骨汤的人一般还都放不下它。外地人来武汉,第一个被广泛接受下来并赞口不绝的武汉菜,便是它了。 

“小桃园”瓦罐鸡汤  

武汉有一家名店叫“小桃园”,这基本上也是武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小桃园是以它的“瓦罐鸡汤”而称著。小桃园在武汉也有约50年的历史。它是由一个姓陶的和一个姓袁的两人创办的。这两人原来都曾在汉口天主教堂的厨房里做过事,他们知道武汉人爱喝汤,抗战胜利后,两人便合伙经营煨汤。在经营的过程中,渐渐发明了一种先用砂锅煨、将鸡煨到八成熟,然后再按份量分置在小瓦罐里温炖。如此做法的瓦罐鸡汤肉嫩酥烂,汤清油黄,味美醇香,大受食客的欢迎。  


当时这家鸡汤店并没有招牌,顾客说汤有这么好,没有招牌,想宣传都不晓得怎么说。于是陶袁二人便欲起名“小陶袁”,谐一下“桃园三结义”中“桃园”的音。可是又想到“小”字只三划,会不会招致只开三天的意思呢。这一想便又借“筱”与“小”的谐音,起为“筱陶袁”,“筱”字的笔划多至13划也。及至解放后,才被改成“小桃园”。  

小桃园的鸡汤是只能去小桃园去吃的,因为普通百姓人家做不出那种味道来,这同家家都煨的排骨汤不一样。所以武汉人多是在一家人有喜庆事或是特意改善生活时,才会兴高采烈地到小桃园喝一次瓦罐鸡汤,改换一下胃口。只是近年,小桃园已趋没落,前不久见报说,小桃园即将关门倒闭。不为别的,就因为越开门越亏本。武汉的餐饮业这几年做得红红火火,有着响亮招牌的小桃园却在这红火中走入末路。这消息着实让武汉人惊吓了一番。想来也简单,红火的餐饮业都是私营的,老板想方设法也要变着花样让餐馆挣钱。小桃园就不同了,他是国营的,体制有问题,管它的人多,旧有的负担也沉重。职工也没主人翁的样子,如此状态,光有个好招牌又有何用?小桃园后来的命运如何,还不知道。有道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创的各种鲜美口味的鸡汤多的是,少了一个不思进取的小桃园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红烧鮰鱼  

长江里有一种鱼称为“鮰鱼”,“鮰鱼”周身无鳞,肉味极鲜,属于上等的食用鱼。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炖抑或粉蒸,都极其好吃。鱼的品质一高,价钱便昂贵,所以普通百姓一般吃它不起。武汉以前有一家已有140年历史的“老大兴”餐馆,是专以擅烹“鮰鱼”享其盛名的。“鮰鱼”烧出来后,其肉柔嫩滑润,其色细腻光亮,其汁鲜美味浓,其型整而不散。在武汉人的饭桌它是一道非常名贵的菜。所以得跟来汉的客人说,你在被请吃饭时如果在桌上见到了鮰鱼,那就表明主人在真诚地为你花钱。


紫菜苔炒腊肉  

还有一道最不可忽略的菜,便是武汉的紫菜苔炒腊肉。紫菜苔又叫红菜苔。这是冬天里武汉人最爱的青菜之一。  

武昌有座洪山,洪山上有座宝通寺,寺后有座洪山塔。我们小时候都听说,必须在武昌洪山塔的视野范围内的紫菜苔才是真正地道的。超出之外的紫菜苔,味道就要差好多。此说确否,倒也不知,大概是老百姓为了吹嘘紫菜苔而故意作此神秘状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另一种传说可能比较真,那就是,当年林彪住在北京时,每年冬天都专门用飞机运送紫菜苔到京都,供他享用。好在紫菜苔并不算十分贵重的菜,也算不得武汉人行贿。  

有一年我到美国去,住在朋友家里。朋友在美国孤独得很,自然常与其它一些来自武汉的留学生吃吃喝喝。其中一位老兄实在想吃家乡的紫菜苔,便在探亲时,带去了一些种子。种子种在美国的土壤中,竟也长出了跟武汉一模一样的紫菜苔。那次我去时,那老兄便将自种的号称第二代的紫菜苔带去了一把。在美国的秋天,吃武汉的紫菜苔,也是别有风味,可惜入口之后,地道的紫菜苔的味道已经丧失大半。于是我笑,吃此菜只为一解乡愁,真味又哪里能在美国吃到? 


紫菜苔最好的炒法是加上冬天腌制的腊肉。通红的腊肉和紫蓝色的菜叶以及淡紫色的菜梗炒在一起,色彩也是极好看的。这样的一盘菜苔腊肉端上桌来,清香和熏香交织一起,形成别一种香气,而独特的菜苔味道和肉的咸腊味道同嚼在嘴,好吃程度也无法可说。不过有一点还必须说明,这种时候的紫菜苔必须是格外新鲜脆嫩的才好。

臭干子  

武汉的街头有许多大排档。武汉人管在大排档吃饭称之为“靠杯酒”。武汉的大排档远不如广州的干净卫生。这也跟武汉的街头卫生程度相关。武汉大排档中最被武汉人所喜欢的一种菜叫“臭干子”。  臭干子这道菜是不受季节影响而总有供应的。武汉人喜欢将臭干子油炸,然后沾上辣椒酱吃。武汉人吃臭干子非常有瘾,往往十块一买,既当了下酒菜又当填肚的饭。

记得我在电视台工作时,电视台剧组一干人一扎帮出门便说要吃臭干子。有个导演一吃便达二十块,直看得我瞠目结舌。一些外地来的导演及演员亦大受影响,一来武汉,就都吼吼叫叫地要吃臭干子。据他们说,只有高水平的食家才懂得吃臭干子。臭干子表面上看起来不起眼,闻闻也很臭,但吃起来却香味满口。所以,真正懂得吃的人才不会被表面现象迷惑住。


我大约是不太懂得吃的人之一,对于武汉其它富于特色的菜都颇为喜欢,独独对臭干子的热爱十分有限。近年来,听说因臭干子需求量太大,供不应求,制作者们便将干子染上墨水,以假充真,这可真是令人大败味口,所以我建议现在来武汉的外地客人,不是馋到受不了的地步,最好不要吃臭干子。
 
 武汉人的菜桌说来道去多是家常便菜,真正的大菜,即摆在桌上显得豪华而大派的菜,我不知道有些什么,也没听人说过有何种类。但最近几年,武汉的餐饮业发展惊人,餐馆们都能系列连营,华丽且大气,便宜又好吃。翻台的速度,真如流水,饭局用浩浩荡荡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以前武汉人的作风是:讲究实际而不讲究形式,现在武汉人似乎变了个招数:讲究实际也讲究形式。所以,现在的武汉人坐在一起,讲起吃来,都说:全国各地,没几个地方的菜比武汉的菜好吃。来了客人,也都能理直气壮地说:我请你吃武汉菜!虽不是大菜,但好吃得不得了。
 
最后上一碗武汉热干面


延伸阅读
方方说吃


作者:方方


东吃西吃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这其实很好理解,说的是吃饭是天大的事,中国还有句老话,叫作“食色,性也”。这也很好理解,说是吃和性(即色),是人的天性需要。但是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家,封建得男女连谈恋爱的自由都没有,婚姻全由父母作主。老婆娶进门,还不知道长得什么样子。稍有越轨,便又是沉江又是站笼子,动辄处以极刑。因此,中国人天性中的一半——“性”,便一直被那些封建礼数压抑得很厉害。既然食色皆人之天性,口腹之乐和男女之乐都是人的天然需用,咱中国人只剩下了一乐可享,那还不把全副精力都押宝似的押了进去?否则何以平衡。这使我想起一些盲人,他们眼睛瞎了之后,耳朵就出奇地敏锐起来。套用过来,本来用于两份快乐的精力集中到一份上,那还不将那一乐发挥到极致?如此想过,就觉得中国吃的文化无限发达实在是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理论依据了。


   反观西方人,因为早早地反了封建,“色”一直相对开放,人们享受男女之乐,便对口腹之乐忽略掉了。或说是他们沉溺于男女之乐,已然没有了时间和精力来开放和升华口腹之乐。所以西方人吃东西,简单又简单,粗粗糙糙的,桌子上只一个盘子便能把肚腹搞掂,菜也不烧熟,油也不好好放。仿佛每一顿都在赶时间,忙忙碌碌地赶去跳舞以及幽会。


   一个朋友说,中国是饮食文化,西方是情爱文化。中国人讲究获取,西方人追求释放。所以中国男人见到酒肉的表情和西方男人见到女人的表情都一样。这话曾令我大笑,觉得实在是说得有理有趣。


   中国人在吃的形式上也是与西方人不同的。中国人吃饭,无论多少碟菜,就算满汉全席,也就两支筷子,顶多再加一支汤勺,便把什么都吃到嘴了。就像中国画和中国的京剧一样,有一种“写意”的味道。而西方人随便吃上一顿,又是刀又是叉又是汤勺的一齐上阵,左手规定拿什么,右手规定拿什么,什么情况下餐具要从左手换到右手来诸如此类,一样都不能错,一错便有人暗中笑你。真正是复杂得不得了。要命的是弄出了如此这般的重武器,桌上却见不到几样菜。西方人习惯了,反正他们从传统上也从来就没明白过怎么吃才算吃得好,所以他们也不讲究。可中国人却是吃不饱的。这时候心里总是暗骂:这两样菜就把我给打发了?要在国内,怎么也得八菜两汤才是。


   有一回,朋友请我在北京饭店吃饭,朋友时髦,请的是西餐。刀叉一上桌,我对朋友说,我一吃西餐,智商都没了,你要还打算听我跟你说话,最好去跟我要一双筷子来。朋友无奈,只好去帮我要了双筷子。放眼望去,整个餐厅的人都在笨拙而复杂地用着刀叉,只有我一个人手持两小节竹棍,十分悠然,这时节便想,民族自豪感在哪里,就在这里啦!同样的菜,两根小棍就能摆平,还用得着扬刀舞叉么?


中国的菜因为太好吃,以致中国的公款吃喝总也刹它不住。许多腐败官员,堕落的最初一步,一定是从酒桌上开始。然后贪污,或被引诱,或被欺诈,或被蒙骗,诸如此类,然后坠入泥淖,不能自拔。而人家西方人,很少听说过因吃喝而犯错的,要犯也是犯些与性有关的错误,比方克林顿。


 

南吃北吃


 南方人和北方人从相貌和体型上看,委实不那么相同。北方人人高马大,脸部线条硬朗,行为动作也粗犷豪迈。而南方人却要瘦小得多,面部轮廓也显得柔和,言谈举止,有一种舒缓有致的意味。
民间有谚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极是有理。南北两方的人,吃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好吃面,南方人好吃米;北方人吃得粗,南方人吃得细;北方人爱吃咸,南方人爱吃淡;北方人大块吃肉大碗喝汤大口喝酒,吃得很简单,南方人却喜欢将肉弄成精精瘦瘦的,汤也用小器皿炖煮,蛇虫鸟兽以及老鼠之类,什么都吃,吃得很复杂。
有一回跟一个福建朋友同桌吃饭。福建朋友在北京呆过多年,饭间大家议论南北方菜肴之差异时,福建朋友说:在北京跟人聊天,会觉得北京人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因为他们什么都知道,而且一开口就有哲言;但在北京吃饭,便又会觉得北京人是天底下最蠢的人。因为他们永远也不知道怎么可以把菜做得好吃。北京最好的厨师也比不上广东的一个家庭妇女。听福建朋友这一说,觉得确实。记得有一年出差北京,每天早上出门都找不到像样的早点吃。同武汉花样百出的早点比,北京人就只知道做大饼油条。于是和同去的同事每天早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边艰难地吃着大饼或油条,一边大骂北京人。
在北方吃饭,跟在南方吃饭的感觉真是大不相同。有一回我去东北采访。东北朋友开着车将我带去一个老远的地方。问他跑那么远吃饭为了什么?东北朋友说,那里的猪肉是现杀现烧,特别新鲜。待去后,饭菜上桌,真正是吓我一跳。那碗大得像我家的小脸盆,里面满满一盆肉,什么配菜也没有。而那肉一块足有半斤,大得令人不敢下筷。因为只要吃上一块恐怕胃就已经胀满了。
东北朋友一边大口吃肉一边兴奋得大呼小叫。然后又为我要来一碗玉米馇子。店家立即递上一只大海碗,里面盛着黄灿灿的内容,很是漂亮,却让我看了不知如何办才好。因为如果我喝了那馇子,胃里便再也没有地方装肉了。东北朋友点的菜却还在源源不断地端上桌来。整整地摞起了三层,而实际上我只需一块肉或一碗馇子便能饱得什么也吃不动。最后的结果是我哪一样也没吃完,便已胀得两眼发直。看着满桌大碗大碗的菜,再也没有下筷的勇气。这顿饭吃得我今生今世也难以忘记。
而在南方,却是另外一种风格,尤其广东人。用福建朋友的话说,广东人将吃这一行当,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初听时,还没太在意,经历过一回后,方知此言一点不假。一次去广州,热情的佛山朋友开着车带着我们去他们那里吃特色菜。酒菜一上,真是出手不俗。酒为秋蝉酒,里面泡着黑咕隆咚的虫子,看上去像屎壳郎。菜端上来,更是吓人。一盘韭菜炒蚯蚓,一盘炒蛇皮,一盘蚂蚁炒鸡蛋,一盘油炸水蟑螂,一盘蝎子,一盘炸蚕蛹,还有几盘,也都是此一类。看得我胃肠翻涌,几欲呕吐。同去的池莉刘醒龙都英勇地将每道菜尝过,但我始终不敢,嘴里一直嚼着口香糖,以压迫呕吐感觉。最后上来的是一碗粥。佛山朋友笑道,是青蛙粥。于大家都喝了,我因将信将疑,依然不曾下口。及至上车,佛山朋友才笑道,那碗青蛙粥其实是癞蛤蟆粥。一时间喝过那粥的刘醒龙几乎就要吐了出来。回来后大家心有余悸说,这次是真正地领教了广东人的吃。

偶尔同朋友谈起南北方的吃法。朋友认真说,南北两方人所选择的吃法,也是文化熏陶出来的。北方人讲究实际,吃也吃得很儒家;而南方人吃得刁钻古怪,岂不是很具道家风采?朋友之言令我发笑,便说,这吃来吃去,吃的竟都是些学问呀。



公吃私吃 

 
人人都说公款吃喝已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只是这个公害无论怎么严打严惩,就是打杀不尽。原因只有一个,中国人吃惯了,并且以吃为乐,其乐无穷。故无论为官为民,无论是主是客,坐在一起,首先想的就是吃。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说来道去其中的乐趣,其实也就是聚集起亲朋好友,大吃上几天。这种倾心于口福之享受的诱惑几乎无人抵抗得了,或说是无人愿意抵抗。

理由来得都很充分。客人从远处来,尽地主之谊,怎能不请吃?领导从上面来,尽下级之心,焉能不设宴?关系户为办事来,既是关系,不吃酒肉如何能维持?同行为公务而来,既是公务,若不管饭岂不近人情?检查团为检查而来,既是检查,招待不周如何过得了关?上上下下,风气业已形成,习惯已经养好,又怎是三令五申强调纪律所能改变得了的?

许多人明知吃饭花钱,而单位帐上的钱却也并不多,可为什么还要花在饭桌上?结论只有一个,吃了饭就能遂人心愿。如果不吃饭,就什么事也办不了。这是一个谁都得承认的客观事实。好多的话,平常去讲,显得公事公办,谁会听?哪个没在单位听够了领导的官腔?无数的事,正规去做,按部就班找人,何其难?谁人没有吃过办事难的苦头?而这一切,放到酒桌上就不同了,酒一喝,人一放松,说话就正常了。可谓官腔不知何处去,杯酒块肉尽欢颜。至于要办的事情,是正经原则的也好,是故意拖拉的也好,酒意一到,肠胃一饱,天大的事也能搞掂。所以吃饭是能出效率的。所花的费用,比正常渠道办事还要少得多。

现在是个讲政绩的时代,你响应号召,省酒菜钱,可你办不成事依然是个庸官,没人会赏识你。反过来,你虽然花天酒地地吃了喝了,可你把别人办不成的事情办成了,在领导眼里,你便成了能人。一般来讲,领导也不会到会计那里去查你办事时吃了些什么。事至如此,有公款吃喝权力的人,又何乐而不吃?这是无数公款吃喝最大的理由,并且这做法基本为自家的顶头上司所默许。

只是苦了老百姓,因为老百姓也常需要找一些部门办事情,比方解决孩子上学,维修旧房,办种种许可证,抑或请好医生动手术等等。这些都是不请饭便别想顺利做成的。可老百姓却是没有公款垫底,都是私吃。私吃掏的是自家工资,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不足千元,也就顾顾生活而已,而一顿饭下地,至少有半个月的必须节衣缩食。想想颇是心酸。老百姓花了别的冤枉钱,常会叫叫骂骂地发牢骚,可在吃饭问题上,却十分会开导自己:只要把事情办成了,花钱请人家吃饭也是应该的呀。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心态。

我一个朋友,长期迎来送往,花公款请客惯了。有一回为了孩子借读能免去一些借读费,想尽办法托关系:也就一层一层地请吃饭。最后花下来的钱,也只比免去的借读费少一百来块,却还落下个天大的人情:往后逢年过节不敢怠慢人家,见了面也总要找几句感谢的话说。朋友掐着手指算完帐,一口气叹得比电视连续剧还长,说花公款时不觉得,花自己钱时才晓得这吃饭这事真是太费钱了。我笑他说,你拿花公款的气魄来花自家的一点薪水,你这不是找死?

值得颂扬的倒是餐馆。每次吃饭,老板都会设法弄清你是公吃还是私吃。若是公吃,多不打折扣。非但如此,还会鱼目混珠地夹一些你不曾点的菜或是你点的次菜他按好菜算帐,因为公款吃饭的人是从严不查菜单的,开多少是多少。完后,还会主动相问:要不要再拿条烟一起开到发票里?徜是私吃,老板会很响亮地说,打折打折!算完帐又叫:把零头抹掉!买烟的话自是不提,席间说不定还会主动送一两样菜,表示友谊。

有一回我得了个什么奖,拿了一笔奖金,同事们便叫嚣要请客。去到餐馆,老板一看来这么多公家的人,想也没想,便认定是公吃。最后结帐,花了近千元。回来后,同事想想不对,说我们点的都是大众菜,并没有想宰你呀?肯定有问题。前去一查单,果然多加了一百多块钱的菜在里面。老板忙不迭赔礼,完后说,哪里晓得你是自己掏钱请客呢。老板真是很幽默。

有一回看到报上一条消息,说是最近餐馆生意不好做,许多餐馆都亏本,由此可见大刹公款吃喝之风初见成效云云。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有趣的消息之一。只是没过多久,餐馆们又纷然赚钱了,有钱赚的原因同以前一样。


方方说武汉

方方:革命时代的少年往事

方方笔下武汉人:

纵是万箭穿心,也得扛住

方方:男女老少露宿街头,

曾经武汉的夏夜风景

方方:行云流水的武汉

方方:张之洞如何成就大武汉?

方方:德国老太玛尔塔的武汉缘

方方:为什么你的脸上满是忧伤?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给老编发个新年红包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食货志

中国咸人地图,你的家乡是重口味的么?大国的味道:舌尖上的中美交锋国家羊肉地理郑奕:猪拱下酒,越喝越有
曹钦白:有些菜只准看不准吃汪朗:大油大肉的中国叙事 汪朗:美食家的变迁汪朗:京城羊肉爆烤涮汪朗:爆肚儿浅识汪朗:吃皇粮的滋味汪朗:古人打"驴的"之趣闻轶事汪朗:品鉴美食,也算自古文人雅好张效雄:最忆外婆拿手的几道菜
杜欣欣:京城下馆子的记忆成曾樾:陪溥杰先生品尝宫廷御宴侯杰:东坡菜非川菜
侯杰:蒜蓉蒸沙虫
侯杰:禾虫煎蛋韩晓秋:一个“吃货”的人生记忆
韩晓秋:集体户的餐桌东北集体户的吃货生涯集体户里杀猪的日子老北京的下酒菜方便面今天60岁,说说它的故事吧梁实秋:民国文人中秋吃什么?汪朗:冬天的黄瓜汪朗:辨识谭家菜汪朗:火锅三忆汪朗:卤煮出身汪朗:鸡蛋滋味汪朗:考察臭豆腐汪朗:大白菜畅想汪朗:治国与烹鲜
汪朗:羊蝎子与苏东坡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