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6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食货丨“无辣不欢”流行,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徐悦东 新三界 2021-06-29


原题

“无辣不欢”的流行,

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作者:徐悦东



中国人食用辣椒的历史仅有三百年。在此前大部分时间里,国人对于吃辣是个缓慢接受的过程。相比于酸甜苦咸等其他味觉,辣是如何异军突起,“霸占”中国人味蕾的?食辣文化的演变又反映着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


“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这句话形象地体现出大家心目中吃辣群体的“地域肖像”。

其实,如今早已不止湖南人、贵州人和四川人爱吃辣,吃辣群体已经与其地域出现了“剥离”:君不见,麻辣烫、毛血旺、油泼辣子、麻辣烤串、麻辣小龙虾等以“辣”为卖点的餐饮店开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各地年轻人聚餐的首选地;君不见,著名辣酱“老干妈”成为了“国民辣酱”,是海外留学生一解乡愁的必备佳品;君不见,“辣条”作为八零后、九零后心中当之无愧的“童年记忆”,经过集体怀旧,出现了大量“辣条表情包”......

中国的食辣文化还进一步输出海外。在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每周六是主角们的“中餐日”,主角们最常去的就是楼下的四川餐馆。在短视频平台上,拍摄吃辣的选题,也是许多在华的外国人博主的“财富密码”之一。越来越多的麻辣火锅店开到国外。由于具有强烈的标志性,“辣”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输出中的重要风味。

其实,中国人食用辣椒的历史仅有三百年。在此前大部分时间里,国人对于吃辣是个缓慢接受的过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辣味的流行程度才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迅速提高。可以说,中国当代的食辣文化是随着饮食商品化而出现的新兴现象。虽然许多餐馆都打着历史传承、地域特色的卖点,但在这些卖点中,许多神话都是“被创造的传统”。(“正宗”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文化建构。)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辣的?相比于酸甜苦咸等其他味觉,辣是如何异军突起,“霸占”中国人味蕾的?“无辣不欢”的背后有哪些原因?食辣文化的演变又反映着中国社会怎样的变迁?

电影《花椒之味》剧照

食辣起源:与清代农业的“内卷”相伴相随
 
无论是印度的咖喱、韩国的泡菜、还是中国的麻婆豆腐、泰国的冬阴功,这些菜肴都以“辣椒”的辣味为特色,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才逐渐出现。在没有辣椒之前,古代中国人以花椒入菜,而印度人则以胡椒入菜。

辣椒原产于南美安第斯高原,是新大陆上最早栽培、驯化并广泛使用的植物之一。考古学发现,辣椒至少在八千年前就被人类当作食材使用。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辣椒已经在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中作为调料出现。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辣椒在十六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但是,中国人只把辣椒当作观赏性植物进行栽培。直到十八世纪,辣椒才开始缓慢走向中国人的餐桌。

大航海时代带来的食物交流被称为“第二次食物革命”,其对旧大陆产生的巨大影响能与一万年前农业诞生所造成的“第一次食物革命”相提并论。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番薯、土豆等主食进入中国后,使得农耕条件恶劣的地方也能养活更多人口,从而导致人口激增。人口激增又反过来使得养活人口的压力增加,农民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劳动力来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增长,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生产方式就是如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内卷”。

由于“内卷”,人们只能种植更多的主粮,相对应的副食选择便越来越少。而辣椒占地少、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就受到了小农的欢迎。这种现象在西南山区尤甚——因为该地区人地矛盾紧张、商旅艰难、食盐短缺。在嘉庆年间,食辣文化便开始在西南山区快速扩散。

据饮食人类学家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中的考据,贵州是中国人吃辣的起点。贵州山区由于地处偏僻,成了明清时期中国最缺盐的省份。辣椒是当地苗民和土民无可奈何的“代盐”食物。中国现存最早食用辣椒的记载,就出自贵州的《思州府志》(康熙六十年,1721年)——“土苗以辣代盐”。到了二十世纪初,一个以贵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上游重辣地区”诞生了。

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说法:西南地区吃辣是因为辣椒能帮助他们“祛湿”。曹雨却认为,这只是西南地区人民为自己吃辣所提供的合理化解释。同样潮湿却不吃辣的广东人,就会以吃辣“上火”为他们不喜欢吃辣进行合理化。不过,接受这种解释之后,这套话语体系就会对相应族群的饮食偏好产生深刻的影响。

曹雨著《中国食辣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出版
 
食辣文化:辣椒是如何登堂入室的?
 
几年前,美食家蔡澜在一档综艺节目上发表的言论曾引起争议——主持人问他,假如我们能让一种食物从世界上消失的话,会选哪种?蔡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火锅,原因是“火锅是一种最没有文化的料理方式,什么东西都切好了扔进去,那有什么好吃呢?”

此话在社交媒体上掀起千层浪,很多人并不赞同蔡澜对火锅的评价。蔡澜的话虽然激进,但换一个角度,我们或许就能理解他这番言论的背景和原因。

以最经典的麻辣火锅为例,辣味掩盖了不同食材本身的鲜味,将其混为一谈,而火锅的方式也排除了大厨厨艺高低的影响,自然体现不出饮食的“精致”。饮食文化是带有阶级性的。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致的饮食是上层社会的标志。据曹雨的考察,在清代,即使在传统食辣区的大型城市(如长沙、成都、武汉),官绅富户人家也并不怎么食辣。食辣人群仅限于乡村庶民、中农地主。社会上层往往认为,辣椒的刺激性会破坏高级食材的原味。所以,曾国藩喜欢吃辣,也只能“偷偷”吃,愧对人言。

与社会上层不同,庶民们需要辣椒的刺激性以掩盖掉劣质食材的味道。比如,在二十世纪初,在宜昌到重庆一线的纤夫们的工作能量消耗大,需要补充蛋白质。但贫困的纤夫们只能吃下水。这些食材较为腥臭,因此需要浓烈的作料来掩盖食材的本味。这也促成了“麻辣烫”“毛血旺”“红油火锅”等菜式的诞生。于是,辣椒在南方山区的贫农中受到欢迎,这也让辣椒打上了穷人的阶级烙印。

当然,这一切在革命的洪流中都成为了过去。近代中国一连串的革命打破了阶级藩篱,近代工商阶层逐渐兴起,饮食格局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辣”因而有了被社会各阶层接受的前提条件。

但食辣文化真正蔓延至全国,还要等到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餐饮业的标准化和商业化,以及食辣人群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使得吃辣终于摆脱了其阶级烙印,登上了大雅之堂。纵观中国食辣史,如今“无辣不欢”的流行,可说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一起吃辣: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辣其实是一种痛觉,而不是味觉。为何有人会爱吃辣椒,这在味觉中是一桩悬案。文化心理学家保罗·罗津认为,爱吃辣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无辣不欢”实际上是一种“良性自虐”——大脑中对痛觉和快乐作出反应的细胞很接近,辣椒素能激活口腔咽喉中的痛觉和热觉受体,从而让大脑释放内啡肽。内啡肽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止痛效果和愉悦感。这其实跟坐过山车所带来的愉悦感是一样的,让人产生解脱感和满足感。这是一种在文明保护下可以追求的“危险”。

因此,“一起吃辣”天然地适合社交:一方面,能吃辣的人可以展示自己“忍耐疼痛的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一起吃辣意味着一起“忍耐痛苦”和感受吃辣后的愉悦,这也是信任建立的方式(类似喝酒)。一个不能吃辣的人被同伴拉去吃麻辣火锅,当众辣得涕泗横流,还为此付出拉肚子的代价,想必其在同伴间的信任度也会增加。况且,火锅的食用方式——时间长、食材多、要动手下食材、热气腾腾的氛围——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非常适合当代人聚餐。

有人认为,食辣文化的流行是由于大量来自食辣地区的移民迁入各大城市,导致食辣文化的扩散。但根据曹雨的调查,辣味餐馆的数量与移民数量的确呈正相关,却与城市移民的来源地没有什么关系。此外,越年轻的人对吃辣的接受程度越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对于其他菜系,川、湘、云贵、湖北菜这四种偏辣的菜系是价格最低的——由于食品的商品化和标准化使得调味料变得廉价且丰富,而辣味又能掩盖冷冻食材本身的口味。廉价的辣味餐馆对于收入不太高的城市新移民(通常也是年轻人)来说是最划算的选择。这也是食辣文化在近几十年里横扫全国的原因之一。

“全民火锅热”与当下食辣文化的盛行相辅相成。很多人说,麻辣火锅是中国人的“汉堡包”,二者都属于非常高效的商业模式。火锅能免去厨房的复杂操作,省下不少成本。其食材、汤底配方也能够被标准化生产。此外,辣椒除了掩盖冷冻食品的不良口感,还能刺激消费者更快吃下更多食物。因此,遍地开花的麻辣火锅,也成为了当下中国餐饮业的一道景观。



原载《新京报》2021-02-07
版权事务请联络老编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食货志

中国咸人地图,

你的家乡是重口味的么?

大国的味道:舌尖上的中美交锋

国家羊肉地理

方方:武汉人的菜桌,
能摆一席特色年夜饭
郑奕:猪拱下酒,越喝越有
曹钦白:有些菜只准看不准吃
汪朗:大油大肉的中国叙事 
汪朗:美食家的变迁
汪朗:京城羊肉爆烤涮
汪朗:爆肚儿浅识
汪朗:吃皇粮的滋味
汪朗:古人打"驴的"之趣闻轶事
汪朗:品鉴美食,也算自古文人雅好
张效雄:最忆外婆拿手的几道菜
杜欣欣:京城下馆子的记忆
成曾樾:陪溥杰先生品尝宫廷御宴
侯杰:东坡菜非川菜
侯杰:蒜蓉蒸沙虫
侯杰:禾虫煎蛋
韩晓秋:一个“吃货”的人生记忆
韩晓秋:集体户的餐桌
东北集体户的吃货生涯
集体户里杀猪的日子
老北京的下酒菜
方便面今天60岁,说说它的故事吧
梁实秋:民国文人中秋吃什么?
汪朗:冬天的黄瓜
汪朗:辨识谭家菜
汪朗:火锅三忆
汪朗:卤煮出身
汪朗:鸡蛋滋味
汪朗:考察臭豆腐
汪朗:大白菜畅想
汪朗:治国与烹鲜
汪朗:羊蝎子与苏东坡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