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三届 | 晋燎原:枝江云台公社往事

晋燎原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晋燎原,1953年生于成都,64年跟随父母到湖北宜昌,初中毕业于宜昌七中,六九届知青,下放枝江县问安区云台公社和平大队七小队。1971年抽调到解放军2358工程指挥部,72年因为工程下马,转武钢机械工厂。后到武钢职工大学机械系学习。历任工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后自主创业,现退休。


原题
知青下乡五十年记



作者 | 晋燎原
 


大刀惹的“祸”

       某日在我们住的茅草老房子里面,发现两把锈迹斑斑的大刀,这立即引起俺们这一帮受革命传统教育长大知青的极大兴趣,俺们枝江县问安区靠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割据的松滋、洪湖一带。会不会是当年红军使用的大刀?

但是我们从电影印象中的大刀,应该是刃口雪亮,寒光逼人,哪里像这个,没有刃口不说,就是一个铁片片。

带着疑问,我们询问村里几个年纪大的老乡,老乡告诉我们这就是大刀,他们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东西啦,解放以前我们生产队,地处偏僻,土匪出没,当时家家都有几把大刀防身。

解放以后没有什么用,就丢在以前队里的公房里面,社员觉得没有什么用,我们知青好事觉得不错的,经常我们没有事的时候也拿出这个大刀,比划几下,唱几段样板戏来一个自娱自乐。

没有想到这个大刀还给我们带出一段故事。

转眼就12月,进入农闲,也正是知青们串门的好时机,我们拿出本校知青下放名单,坊间叫“联络图”,哥几个研究一番,准备到距离我们4公里左右的,本班的一个枝江县问安区双台大队知青点去串门(当然是女知青),临行时候,有人提出是不是带上这个大刀防身?踌躇一番后,大家还是统一观点,带上,以壮行色!因为我们要走的全部是小路,黑灯瞎火,还要越过一段河流,带上一把大刀壮胆。

经过一番问路,找到了双台大队四队我班女知青的住房,为了防止携带大刀引起女同学的诧异,我们在进入双台小队以后,静悄悄的把两把大刀偷偷放进了稻草堆里面。当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到班上的女知青做客的时候,哪里知道英勇的我双台大队四小队民兵已经跟踪我们一段时间,埋到稻草里面的行动被监控看了一个一清二楚。

大家都是宜昌七中六九届三班的知青,在农村的生活极其艰苦,加上本队几位知青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农村,表现都是尚可,所以见面都比较热情。正当大家谈笑甚欢的时候,突然发现有几个当地社员进入了女生的房间,耳语以后,女生们登时花容失色。小声问我们:你们几个是不是带了什么东西?话还没有说完,7-8个社员已经把我们4个全部围了起来,厉声叫到:举起手来,缴刀不杀。

不好,我们当俘虏了,本想反抗一番,回头再细看哇,民兵们手里还拿一个我们一样的铁片片。出师未捷身先困,长使知青泪满襟。经过我们一番解释,并上报大队书记和队长的名字以后,当地大队民兵终于相信我们就是知青串门的。原来当我们几个“鬼子”进村的时候,因为拿着大刀,就已经被社员发现,并一路跟踪了女知青家里,将我们来一个人赃俱获。这让我们一帮爷们情何以堪啊?

虽然终于没有事情了,但是双台大队民兵不归还我们的大刀,要我们回生产队开证明来取,哇塞。开证明才能来取?那不是我们回去要给队长买烟、磕头、说好话?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正当我们犯难的时候,本小队知青孙孝和同学勇敢站出来说:把这个艰难的任务交给我来办吧。大家一看,这么艰巨的任务,有同学站出来主动请缨,纷纷表示高度赞扬。

几年以后,传来我们队的帅哥孙孝和和双台大队的女知青陈桂芝喜结良缘,闻此消息以后,本人不由得大吃一惊。我们和平大队的知青跟他们没有什么来往啊?这个闷头鸡是怎么吃白米的?再一细想,不由得茅塞顿开,哈哈,原来都是大刀惹的“祸”。

香杆子

90年代初,到宜昌公干,听见当年一起下乡的同学说:我们生产队的插友:湘杆子出事自杀了。听见这个消息,俺当时就好像挨了一记闷棍,半天都在晃晃悠悠的。不敢相信,600多个日子在一个锅里吃饭的知青插友,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呢?

香杆子的大名叫邹云湘,认识湘杆子要追溯到九大召开的时候,当时我们一群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宜昌机修厂的小孩正跟大人在前往庆祝九大路上,突然一辆从后面开来的卡车疯狂冲来,车上人员声嘶力竭拼命大喊:让路,让路。

我们是参加九大庆祝活动的,凭什么让路?这个时候车上的人员说:我们是502所的,车上有一位自杀的人员要到医院急救,希望大家让一个道。组织游行的人爬到车上看了之后,马上要我们大家靠边让汽车通行。

人群闪开一条缝后,卡车绝尘而去。

第二天上学,学校有同学指点邹云湘说:那个502所自杀的人,就是邹云湘的老爸,在当时,成份是一个多么沉重的包裹。邹云湘当时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502所当时是地质部长沙地质研究所,后搬迁到宜昌取名宜昌502地质研究所)

邹云湘和我宜昌七中六九届一个班的。他父母都是502所的职工。到底是出生知识分子家庭的,邹云湘在班上的成绩非常好,数学尤其,我们当时虽然是初中生,但实际上初中的数学我们根本不会做,但是邹云湘初中的数学却是不在话下,同时写得一手好钢笔字。班主任李正一老师经常表扬邹云湘。全班同学很是羡慕。

下乡时候人员组合,邹云湘有了问题,因为成份问题比较大,没有小组愿意接受,李老师只好将其发配到我们这个小组,我们哥三看见邹云湘在班上话不多,也不是生事的主儿。也就顺坡下驴接受了。其实我们当时几个哥们成份都不是很好,有牛鬼蛇神齐全的说法。 

邹云湘的聪明才智在农村在发挥出来了。17岁左右的青年人在一起,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4个大爷有一些厚此薄彼,邹云湘首先创造性提出,知青之间有亲疏不要紧,政治上大家各有发展,但是生活上不能有亲疏之别。生活上大家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邹云湘家里带什么好吃的,也都是拿出来大家分享,当时一些知青点为一些小事闹意见,搞的分锅分灶的,俺们的知青点却始终如一的在一口锅里吃饭,有什么事情内部解决,对外事务互相协商一致对外。这样我们得以顺利完成“抢收”自己自留地稻谷,摘了老裴的冬瓜。 

第二个创造就是邹云湘发明了,消除自尊心的运动。获得大家的一致推崇,当时在枝江农村因为是集体劳动,社员也有互相攀比,栽秧的时候拼命加快,然后将对方后路全部也插秧。搞得对方没有面子,胜利者以此为乐。俺们知青插秧那不是一盘菜,经常被社员们关在壕子里面,社员们看见我们的狼狈相,一个个笑翻了天,其实俺们也在偷着乐,哈哈,又可以少干活了,从此运用乐此不疲。

再就是邹云湘看起来斯斯文文,一看就是臭老九家庭出身白面书生。但是我们都没有看出来这小子居然还学了一套摔跤术,一天生产队膀大腰圆的农村青年小陈不知道为什么和邹云湘飙上了,双方在稻场里约定一对一现场直播摔跤,一决高下,这个小陈在队里力气大是有名的。我们想这个邹云湘是不是二杆子,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居然敢和农村青年比摔跤?

果然小陈上来凭着力气大,把邹云湘推得东倒西歪。当我们都以为邹云湘这小子肯定会输得很难看的时候,却看见邹云湘用了摔跤兔儿蹲的招数,倒地踢腿,小陈立马飞出几米开外。嗨,胜负立决, 

宜昌人形容做事果断的人叫杆子,邹云湘看起来白面书生一个还有这般摔跤术,加上邹云湘平常喜欢来一点雪花膏,还有几个第一,所以“香杆子”这个外号迅速走红,知青人所皆知,大名都不记得了。 

年底,俺离开生产队抽调到三线2358工程指挥部。其后听说邹云湘也抽调到湖北省建二公司回城了。随着改革开放兴起,知识分子已经成了香饽饽。邹云湘应该生活得更好。没想到邹云湘会出这样的事情?

逝者已长矣,存者尚偷生。下乡五十年之际,俺把酒问青天:香杆子,你在天国可好么?

后记

邹云湘家里的情况我们当时都知道一些,他是抱养的,所以他爸爸妈妈对他是万千宠爱在一身,邹云湘这样走了以后,对他父母亲的打击是多么的大。

今年我到宜昌去,和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付老三吃饭的时候谈到邹云湘,(邹云湘在我们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机修厂有很多人认识他,) 我问了问付老三:你知道他家里的爸爸妈妈最近什么样了?付老三说:前二年邹云湘的爸爸妈妈全部去世了,因为家里没有继承的子女,研究所面对老两口的一些遗物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还有就是住房一套,研究所代表公家收回了。

听完付老三的一席话,俺顿时无语。


文字由作者提供

图片选自网络

版权事务请联系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延伸阅读

蹉跎老三届


陈冲:青春小子

史铁生和铁哥们

胡道轨:38岁我才

圆了大学梦

叶振华:我在

运动初起时

伊耆:山河表里潼关路

庞沄:三次高考

与路遥狭路相逢

曹钦白:悲催的

初六八届

梅长钊:高中上

了五年半

蒋国辉:1968年

岁月并不静好

叶振华:十年

蹉跎北大荒

王从学:一个文艺

男青年的传奇岁月

老同学,你临终前

想要对我说什么

米鹤都:几个北京

知青的口述

任毅:写给知青

朋友的一封信

陈新华:松花江

“渔夫”和他的乡情

孙新平:历经

酸甜苦辣人生磨难

郭芹:"两弹元勋"

郭永怀女儿短暂一生

闫振田:1968年

我参军在舟桥连当兵

韩胜勋:15岁我退学

躲过了上山下乡

俞建军:69岁的我

依旧是帅哥一枚

李南央:献给

“三线”的青春

王铮:有这碗酒垫底

什么酒都能对付

谢宏文:我从昆明

医学院77级退了学

刘福泉:在园林"自学"

终获大学文凭

田辛口述:扒火车

接年幼妹妹去插队

尹俊骅:十二年

终圆大学梦

刘明:周大成之死

打谷机惹的祸

克明:永别了,地坛

永别了,铁生

王学中:我和

我老婆的故事

李三友:一个

才华横溢的老三届

赵兹:接受"反动

学术权威"再教育

周继环:与共和国

一起成长

刘少奇之子

刘源插队往事

刘祥君:秋天记忆

我生命的玄关

上山下乡给这一代

知青留下了什么

米鹤都:上山下乡

运动的起源

米鹤都:"青春无悔"

与知青情结

米鹤都:上山下乡

政策的调整

赵鼎新:那段

难忘的知青岁月

北京姑娘成了

村里的"臭女"

魏光奇:"文革"时期

读书生活漫忆

陶海粟:知青

“青春无悔”辩

郭景兰:一个老三届

的回忆与随想

陈昌华:我的火车

驶过时代的缩影

郑奕:风雪夜归人

上炕喝酒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