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李秉铎:我家出了三个知青

李秉铎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李秉铎,197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0年再次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进修班(回炉班)。先后在贵州印江县粮油加工厂、印江县中学、贵阳地质一中工作。1990年调回重庆,先后在蜀都中学、重庆十八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退休。


原题 
我家出了三个知青



作者:李秉铎


01

1968年底,遵照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高指示,重庆市开始动员中学生上山下乡,这关系到我家的四妹和六弟需下乡当农民,他们的思想产生混乱,很有怨言,甚至和来动员下乡的老师顶牛,搞得很僵。父亲在外语系的学习会上发言表态,一定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把子女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父亲对毛主席的话深信不疑,坚决拥护。回到家中反复给子女们做思想工作,要他们相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消灭三大差别的第一步,有伟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一个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将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在外语系政治学习会上一位原领导干部W发言极不得体,指责教授、部分讲师、还有个别老助教,说这些人是臭知识分子,臭气熏天,发霉发臭,他们的子女应该下乡锻炼。更令人奇怪的是,他把自己在“文革”初期犯下的打击迫害群众的错误,也归罪于外语系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他的影响。他在发言中处处突出自己出身贫下中农,母亲67岁了,还在乡间劳动,从而批判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教师,思想上“血统论”影响很深。会后,群众对W的发言议论纷纷,颇有意见。大家认为W是领导干部,应当站得高,看得远,应当讲政策,信口开河,发泄私愤,这是不妥当的。

四妹就读的重庆二十四中学的学生是到苍溪县插队落户。学校召开家长会,请苍溪县贫下中农代表杨某介绍苍溪情况。杨某的讲话生动,政治性强,有一定水平,但讲话中时时流露出优越感。比如说:“我们农民脚上有牛屎,但我们思想上是干净的,不像你们知识分子思想是臭的。”像这类的话还有一些,很不利于团结。坐在会场后面的学生听了,不时起哄,搞得很尴尬。

城里人和乡下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看法是很不相同的,社会各阶层的人也各有各的看法,有下乡知青的家庭则承受着极大的压力。1969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全国是500万人,四川全省40万人,重庆市16万人。据统计,全国历年上山下乡知青总共是1700万人。

02

姐夫赵大哥的老家是江苏赣榆县马站公社仲湖大队,那里是老解放区,社员政治觉悟高,他家是贫农,父亲是革命烈士,母亲是大队贫协主任,江苏省贫下中农代表,人大代表。因此姐夫建议四妹、六弟不如到赣榆下乡,六弟身体不好,赵大娘可以就近照顾,这样也放心一些,对四妹、六弟的成长也会更有利一些。全家商议,认为“投靠乡下亲戚”也符合知青下乡的政策,对于前途未卜的上山下乡,与其到四川陌生的农村,还不如投奔可靠的亲戚。所以一致赞同四妹、六弟到赣榆落户。

接着开始联系,先要四妹、六弟所属学校的介绍信,然后需赣榆马站公社的接收证明,因马站公社领导班子正在改组,开证明遇到一点麻烦,加上邮路不通畅,来来往往的信件都很慢,一直未得到接收证明。眼看北碚的知青们开始大规模地、轰轰烈烈地奔赴农村了,一家人都有点急了,特别是父亲,感觉下乡晚了就落后于别人了。

马站公社的证明终于收到,父亲持证明到北碚区安置办公室办手续,原来办此事的是位解放军同志,不巧出差去了。不得不又找一位女干部,又重新把赣榆的情况及与赵家的关系重新介绍一番,费尽唇舌,才答应办理,但必须等到第二天才办理,因为还要向领导汇报。

第二天终于开到落户介绍信,凭此可到学校办理下户口的手续,这才算一块石头落地了。父亲回家还未进门,遥看几个子女正站在门前等候,激动地掏出《毛主席语录》挥舞起来,好像是一场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那个时代,人们对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文革”已过去50多年了,父亲挥舞语录本的情景还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1969年3月全家合影,送四妹六弟赴江苏赣榆落户

四妹、六弟于1969年3月底到达赣榆马站公社仲湖大队赵大娘家,受到热情欢迎,赵大娘和女儿及四妹、六弟4人住一家,生产队的队长、书记都去看望他们。生产队很照顾他们,不让他们干重活,生怕他们冻着累着,天冷了就不让他们干活。他们感到困难的是住房有点挤,床也是从小学借的,如果解决了知青安家费,就可以买床、建房,不然长期住下去还是有一定困难。

到5月初,四妹、六弟突然发一电报说:“县不收,愿回。”从电文中可以看出两件事:一是赣榆不接收外地知青,即不会出安置费;二是四妹、六弟的思想动摇,愿意回来。父亲觉得公社已同意接收,没有安置费自己出钱就是了。但随后四妹、六弟来信说他们到县里交涉,县里劝他们回重庆。他们认为:1、县里不收,即失掉组织关系,如留下不走,有点不明不白,他们也不安心;2、县里不给安置费,公社更没有钱,赵家又住不下,如自己出钱修房子,置备床、家具等,这笔钱太多,自己出不起,这比往返路费多得多;3、赵家太挤,不宜久住,长期住下去怕与赵大娘搞不好关系,思想负担重。父亲认为他们的考虑也还是有道理,不能过分勉强,所以马上汇寄路费让四妹、六弟回重庆。

四妹、六弟从江苏回重庆前,到山东文登县军垦农场看望姐姐,三人合影

四妹、六弟回重庆后,户口就不能上了,因为身份已经是农村户口,只能上到四川的农村。所以他们联系了苍溪县三川区三川公社常胜二队,六弟的同学杨汉白愿和他们一起下乡落户,好互相有个照应,三人下乡后住一家。以后他们才体会到,要把农村户口重新换成城市户口,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五弟就读一农业职业中专,原分配方案是到重庆各区农推站,蚕桑局等单位。但原校领导重新出来工作后,因以前被学生批斗、殴打过,所以刻意报复,把男生关起来,人人作检查,说男学生中没有哪一个没有做过坏事,并斗争了两个学生,是搞“打、砸、抢”的原派性头头。

斗争有民愤的派性头头不错,但让全体男生人人过关作检查,打击面就太大了。

学校领导又以响应毛主席的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为名,向市革委要求取消原分配方案,农村来的学生回老家,城里来的学生作知青处理,在重庆周围农村插队落户。学生们多次到成都向省革委反应情况、告状,都没有效果。

父亲对五弟讲:“农村虽然辛苦一些,但只要不当知识分子就好。”最后五弟决定下到苍溪,一家人在一起,并于1970年3月到了三川公社常胜二队。这样我家就出了三个知青,那个年代,许多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一家有三个知青的情况还不少。后来七弟于1974年高中毕业,也属下乡范围,但因他小时候从几米高的堡坎上跌下来,当场昏迷,腰椎压缩性骨折,不能干重体力劳动,办理了病残证明,才免于下乡,不然我家就有4个知青了。
 
1970年下乡前的五弟

下乡后不久,四妹就被评为先进个人,并从农村第一次给父母寄回一小饭盒猪油(重770克),是用肥肉熬的,几个孩子舍不得吃,积存起来寄回家孝敬父母,使父母深感欣慰。五弟下乡后,因身体好,成了主要劳力,四妹则是管家,精打细算,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五弟还来信说他们吃了一条蛇,有锄把那么粗,味道极鲜美,比鸡肉还嫩,住在同一大院的农民老老少少都来看热闹,每人都尝了一口,众口齐声道美。这使父母大为吃惊。

不久,四位知青搬进了新建的“知青房”,三间住房(每间长3.77米,宽3米,面积11.31平方米),一间厨房(长5米,宽3.77米,面积18.85平方米),房间高4.1米,屋前有1米宽的走廊。屋前屋后有空地,他们种了桃、李、杏、枇杷等果树,几年之后就是桃李满园,他们对新房还比较满意。父亲也很有兴致地将自己的住房量了一下,以和知青们的新房比较:住房两间(每间长3.53米,宽3米,面积10.59平方米),厨房(长2.03米,宽1.83米,面积3.72平方米),房间高2.77米,看来农村的住房要大一些,厨房则大得多。

03

1970年12月,我家三个知青已下乡一年有余了,父亲久欲去苍溪看望三个子女,终于经工宣队批准,请了两个星期的假,前往川北苍溪县。12月20日从北碚乘车出发,经合川、南充、西充、南部、阆中,21日下午到达苍溪县,在县城父亲遇见不少当知青的西师教工子弟。

22日早7点半父亲乘送知青宣传队的专车前往三川公社。出了县城,山越来越大,汽车沿盘山公路越爬越高,到了一个叫百合的地方,似乎到了最高峰。昂首望天,感觉天很低,有“离天三尺三”的感觉,如李白的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俯瞰群豁,百丈悬崖吊在半空,公路依山盘旋,路狭弯度大,使人心悸。过了百合,路渐平稳,9点到达三川公社。在常胜二队见到了三个子女及杨汉白。晩上附近马家大院的住户几乎都来看父亲。

生产队长娶媳妇,其子今年才二十岁,嫁女娶妇在农村是件大事,摆了宴席15桌,父亲和四个知青也“阖第光临”。常胜二队共20户人家,去年粮食分配时人口不满百,今年则增为118人,据说1961年时全队人口只有70余人。这个生产队今年粮食增产34%,算是很难得的了,人平均口粮470斤,口粮标准的增长幅度与粮食的增长率不相适应,这是农村早婚早育造成的结果。父亲觉得农村的婚宴还是有点铺张浪费。

时值年底,马家大院各家杀猪,此地风俗,杀猪后宴请屠宰人,邻居皆来作陪,父亲与四个知青也被邀参加。菜肴丰盛,且别有一番上菜程序:第一道菜是一碗挂面,然后才上菜吃饭。连续两天吃宴席,父亲只吃这碗挂面,即可吃饱。父亲知道欧洲宴席第一道上的是一碟汤,与苍溪之第一道是挂面极相似,实在是饶有风趣。

一位60多岁的农民马大爷,与儿子分家,老夫妇单独生活。马大爷杀猪后送来2斤猪肉及1块猪肝,说他们不会做菜,不便请吃饭,故特送生肉一块,山区农民实在淳朴。

山区农民儿童见远方来客,也能寒暄几句:“你从哪里来?多住几天吧!”不像城里儿童那么腼腆,见客讷讷无语,更不会道寒暄。晚上父亲走访生产队贫协代表马某,围炉烤火竟端出三碟菜一壶酒,说是专为父亲准备的酒,父亲不能饮酒,只陪着吃菜而已。山区民情纯朴,十分好客,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很会应酬,且善辞令。父亲感到自己这个知识分子,都有点望尘莫及。六弟到三川区赶场,加工面条20余斤,因未干,借来3个大簸箩晾在院子里,父亲搬一小凳坐在廊下吆鸡,防之来啄面条,农村生活亦十分有趣。

父亲还随五弟、六弟一道巡山护林,山路崎岖难行走,荆棘挂衣服,父亲迈空一步,险些跌下山来,幸儿子们扶住,始免于难。晩上听中央广播电台播送的《人民日报》1971年元旦社论,山村到处有广播,能及时听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声音,使人感到在偏僻山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

三川公社黄主任、大队李主任、生产队伍队长遇见父亲,对四位知青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生活上勤俭节约,都夸奖不已,赞不绝口,使父亲感到十分高兴。

翻过元旦,到了1971年,父亲偕五弟、杨汉白回重庆过春节。1月4日到达苍溪,只买到6日到南充的车票,只有在县城旅馆住了两夜。苍溪地方虽小,但给父亲的印象很好:人很纯朴热情,商店饭馆服务人员态度和蔼;供应也很好,水果糖、古巴糖、点心饼干都是敞开供应,没有限制;饭馆很多,早上6点半至晩9时都营业,有汤圆、包子、馒头、牛肉面、炒荤菜……这一切在沿途中算是最好的。

6日下午到达南充,新年之后实行预售三天的车票,去合川的车票已预售到9日,不得已乃买了三张8日早上7点20分去合川附近的溪口镇的车票。住旅馆亦紧张,住一“鸡鸣早看天”的小旅馆,父亲住房间,五弟与杨汉白在过道两人共一个床。同房间住客为西充县供销社采购员何某,他介绍说可到货运站找调度员想办法搭去重庆的货车。

7日父亲带五弟与杨汉白一同去货运站找调度员,央他帮忙找去重庆的货车,竞大碰钉子,知难而退。

回到旅馆,邻室一客人姓边,重庆大学土木系1947年毕业,为安岳县养路段工程师,昨夜偷听了父亲与采购员何某的谈话,知道得清清楚楚。今日边某问父亲找货车结果如何,父亲告之“碰了一鼻子灰”。

边某说碰钉子乃意料中之事,他说:“你在大学教书,实一书生,没有进过社会,这个社会大学比你那个西师大学大得多。你连烟都不会抽,还找这种窍门……”他这一番讥笑和教训,使父亲哑然失笑,父亲和边某谈得很入港。

边某告诫父亲说:“思想革命化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短期间扳不过来,你若不懂这一套便寸步难行。……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上下级的关系要处好;二是做一个平常的劳动者,不要个人突出。如能把握住这两点,庶几可以不犯大的错误。”这一席话对父亲很有启发。

8日下午3点到溪口,溪口至北碚黄桷镇的班车为下午2点半,时间已过,正准备歇旅馆,结果黄桷镇返回溪口的班车误点,下午4点才到达,遂买票上车,喜出望外。7点半到黄桷,9点回到家中。这一趟,由苍溪归程,不算太顺利,计时5天,共花费60元,行程400公里,与工农接触,在途中与各色人物接触,体验了生活,接触了社会,父亲认为此行收获颇多。

04

三个子女都在农村,他们的前途常使父母担心,母亲有时整夜失眠,头上的白发也更多了。三个知青第一个调出工作当教师的是四妹。苍溪县有知青5000人,有2000人是高中生,全部留下来当教师都不够,所以高中生要想招工回重庆很困难。四妹不愿留下来当教师,但若不留下来当教师,则两个弟弟就很难得到招工的机会,所以只有自己作牺牲了。第一次政审时,因父亲的问题四妹曾落选,但三川区和三川公社的领导极力再次推荐,才于1971年5月调出到三川小学(有带帽初中)当教师。
 
1969年下乡前的四妹

四妹当上教师后,工作负担很重,除教初中一年级的数学、史地,还教初中理化。另外还要管学校伙食团,每次赶场买菜、买柴、买米、买肉、打油都要记帐,还要计算每顿有多少人吃饭,每月结一次账,还要向大家公布谁吃了多少顿,应交多少钱粮,应退多少钱粮。特别是各办学点民办教师来开会,有40多人吃饭,伙食还要开得丰盛才行。由于工作繁重,四妹曾生病数日,系疲劳过度所致。四妹数年来省吃俭用存下的粮票,放在箱子里,没有锁,屋里经常住客人(点上的教师来开会者),结果所存粮票不翼而飞。

五弟于1972年1月招工到渡口市攀枝花钢铁公司当了一名炼钢工人。母亲在给五弟的信中说:“虽然离家远一些,但是是产业工人。”母亲认为家里终于有了工人阶级老大哥,不像父亲那样当了一辈子知识分子,窝囊得很,到如今需要时被领导安排用一下,不需要时就晾在一边,可以说“呼之为牛则为牛;呼之为马则为马。”

六弟于1972年3月招工回到重庆北碚区文教局。父母为六弟的工作安排到文教局打听消息,托人帮忙,遇外语系某教授也在为子女读高中而奔走,都是为子女操心。还有一位教授曾帮忙介绍六弟到一所中学任教,未成。后来该教授要到苍溪活动女儿的调动,听说父亲有以前的学生在苍溪教育部门任领导,要求父亲写信去帮一下忙,并说我都帮你介绍过,“礼尚往来”,你也应该给我介绍一下,这样互相帮忙还要讨价还价,使父亲感慨不已。古人有所谓“向平之愿”[注],今日天下父母心较汉朝的向子平,犹为沉重万分。父亲因謅四句,聊以述怀:

古曰关节今“后门”,

腐朽流毒处处闻。

可怜天下父母心,

犹比向平重万分。


六弟后来分到一个农村生产大队小学校,条件很差。父亲抓住六弟每周回家的机会,教六弟英语,父亲认为一个初一学历的人要当好教师,必须要下功夫培训一下。六弟顺利地当上了英语教师,虽是现炒现卖,在家里学一点就拿到课堂上去应用,好在那时极缺英语教师,还可以充数混下去。除教六弟外,父亲还为一些西师教师子女补习英语,完全是在办私塾,有时整天补课,颇费气力。后来六弟被学校送到重庆第三师范学校学英语,终于成长为合格的英语教师,并调到二十四中学任教。在开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甚至帮助备课并拟一“开场白”,内分三点:1、为什么学习外语?2、为什么学习英语?3、外语不难学。第二天,父亲5点半起床给六弟烧牛奶蒸馒头。父母对子女的周到,可以说无微不至。

西师仍处于半瘫痪状态,父亲的生活和心境似乎也处于瘫痪,想要做的许多事都没有做,对一些社会现象看不惯,但又无能为力,内心抑郁,不知怎么办。想起年轻时祖父曾为自己讲述《后汉书.范滂列传》中范滂训子的话:“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我想让你做坏事,但坏事是不可以做的;想让你做好事,但我没做什么坏事,却落得如此下场,怎能忍心让你将来也这样呢?)范滂是东汉有名的敢说话的直臣,在引颈受戳前对儿子说了以上的话,字字悲愤。

当时父亲对此数句并不懂,现年事垂垂老矣,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子女们也逐渐走上社会,对这几句话,似乎渐有所理解,呼之欲出,但还是觉得懂不透彻。我觉得范滂的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虽然自己没做坏事,而因做好事被杀,但仍欲使儿子做好事,那自己就不是在做坏事了。

父亲一辈子忠诚老实,没做什么坏事,但运动一来还是要被整得痛哭流涕,死去活来,但仍希望子女们做老实人,不做见风使舵的人,做好事,不要做坏事。

四妹虽然当了教师,但留在了当地,工作辛苦,两个弟弟招工出来后,她就更加孤单。后来结了婚,有了小孩,一家人分三处,老公在湖北,小孩放在重庆由父母帮助带。年年要求调动,苍溪县始终不放人,成了我家的老大难问题。

一次四妹回重庆过春节,然后返回苍溪,父亲正在参加开会,回来时四妹已走。父亲忽然想起曾通过一位杨老师的介绍见过苍溪中学乔校长,乔也答应过在四妹的调动问题上帮一下忙。此番四妹回去,应与杨老师一起去看望一下乔校长,不然有失礼貌。

正值中午,父亲不及吃饭,拿一馒头,边走边吃,追到汽车站,幸好车还未开,隔着车窗,父亲“面授机宜”。只有父母对子女才能如此关心备至。

父亲还帮三川小学马校长搞优良麦种供小学农场用,马校长尝到甜头,第二年要求供给更多良种。父亲不得不到西南农学院找熟人,并和母亲一起背着背兜到农学院取麦种。

我家还有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七弟的待业问题。七弟办了病残证明,未下乡当农民,但找工作很困难,没有单位愿意招收病残知青,这使七弟看不到前途,心情苦闷。

  父亲在日记中写道:“子女多,包袱重,不知何日才搞得清楚。四妹能从苍溪调到湖北,老七能安排工作,则包袱解除,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实现。”

1976年,平地一声惊雷,打倒了“四人帮”,我家的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首先工作人员退休顶替政策下达,母亲退休,七弟顶替,被安排到西师外语系资料室工作。接着1977年参加高考,考入四川大学外语系,本来七弟上了北京大学的录取线,但被有关系的考生挤下,后被查出,该生被取消了北京大学的录取资格,但七弟的档案已被四川大学取走,只有作罢。一个病残知青能有此结果,使父亲喜出望外,惊喜万分。

接着1978年五弟从渡口考取西师中文系,他从中专毕业当农民,再当工人,最后上了大学,还是当了知识分子,应该说是一个奇迹,是一段传奇经历。

我从贵州印江县考入四川大学物理系进修班(回炉班)。四妹也调到湖北,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四妹从1969年下乡到1978年调出,在苍溪县坚守了整整九年。那个年代要调动工作,没有过硬的关系,真比登天还难。

我后来也深有体会,1980年全国几所大学发函调我去仼教,县委书记不放,并留下一句名言:“撒在我田里的秧苗,怎能拔起来给别人?”最后我是“三不要”(不要户口,不要粮食关系,不要工资关系)招聘到了贵阳。

四妹能调动,一是打倒“四人帮”后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受到重视;二是妹夫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出马到苍溪县去做工作,诚挚之心,感人肺腑;三是父亲通过在苍溪工作的学生、熟人做了不少工作。多方努力,终于把撒在苍溪的秧苗拔起来,并移栽到了湖北。

我家所有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工作,都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这是托打倒“四人帮”的福,托改革开放的福,我们特别应该感谢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艰辛的付出。

[注]向平是东汉时人,字子平。向平隐居不仕,把子女养育成人,男婚女嫁之后,他就云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后来就用“向平之愿”指子女的婚事,并把子女都已婚嫁称为“向平之愿”。



李秉铎专页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

川大学生赴京大串连纪事

李秉铎:县中学往事

大学分配之一肚苦水

印江打米厂的那些事

我当了两个月知青带队干部

李秉铎:老裴和他的“贤妻吾妹”

李秉铎:“力拔山兮”的旧友

李秉铎:女儿把母亲送进劳改队

被赶出课堂"空军大将”和"物理学家"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四川知青

余义奎:我地头读报女社员吹套套

左平:我的插队囧生活

尚榕: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吃牛肉

蒋国辉:我到大巴山区插队落户

明瑞玮:社员忆苦思甜不忘“困难时期”

郑忆石:姐姐哥哥的插队生活

徐冰:三下酉阳田家寨

蒋国辉:我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蒋蓉:我的铁哥们,

有情,没戏,地久天长

蒋蓉:哥哥的小芳

蒋蓉:下乡第一晚六个女孩和衣而睡

蒋蓉:被损害与被侮辱的

蒋国辉:我在嘉陵江上当纤夫

陆文宪:苦中有乐的下乡趣事

刘明:周大成之死都是打谷机惹的祸

刘明:搭车记,一波三折差点落下手提包

贺岩:上山下乡运动的缘起与先驱

蒋少龙:上山下乡那年我才16岁

马丽萍:回家的路我走了33年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明瑞玮:纪念我逝去的几位高中同学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思考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