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许桔:奶爸医科生,左抱右拥的“学囧”生涯

许桔 新三届 2022-03-21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许桔,1949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68年南昌二中高中毕业,插队8年,1975年顶编进江医一附属院药剂科,1978年考入江西医学院医学系,1983年毕业分配至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从事传染病防治,副主任医师。2009年退而不休,从事医疗、体检工作至今。

原题
那些年,我的"学囧"



作者:许桔



大学生“奶爸”与他的两个儿子


1978年秋,我接到了江西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医疗系,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走读生。

面对这令人笑得合不拢嘴的入学通知书却让全家人陷入纠结,一阵七嘴八舌过后,被全家列为特急的事竟是立即操办婚事!自古“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名”乃人生四喜,于是,我一不留神就成为了新郎,一个人独占了四喜中“洞房花烛”与“金榜题名”两喜。

且慢!喜是喜啊,看过了《泰囧》《港囧》,接下来看看我如何结婚、生子以及大学生活趣事的《学囧》吧!

摆脱大龄之囧

我1968年9月毕业于南昌二中高中,同年10月下放插队瑞金县云石山公社,此去就是五年。五年中,因一次阑尾炎手术,身体垮了,大队,公社挺人性的,让我干一些诸如生产队农技员、公社农科所土农药、化肥研究小组的活。虽没怎么累着,但这一耽搁就是五年,家里比我还急。

当时作为医务人员的父母已经从下放地回到了南昌原医疗单位,他们想方设法托人找关系把我迁到南昌附近的梅岭公社插队,作为我“曲线救国”招工进城的跳板,只是这“曲线”有点长,晃晃悠悠又是三年,直到母亲从医院退休,那时有个子女顶替政策,我便顶替进入母亲所在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当了三年的药工。算上八年下放,总共十一年,接到入学通知时已年近“而立”了。

我在填入学档案时,已经有了一位心仪的女朋友,她年纪和经历都和我差不多,是江医二附院的护士。于是有个事让人犯难:大学是不能结婚的,而且那时还有个规定,必须毕业一年后才能结婚,那就意味着我和她有“合法”结婚资格时都得快三十六岁了,我能等,人家姑娘能等吗?

但是,结婚吧,也是个事,内部人告诉我们医学院录取动态:大龄青年、已婚、没有走读条件都会成为不录取的参照!如何既结婚又顺利通过大学的录取呢?此时有高人指点:不妨打个时间差!于是一切依计而行:即将成为我的医学院带教万老师同情我们的苦衷,很人性地帮忙在别家医院为我们开到了“结婚介绍信”,至于“准生证”,好办,出具权在区政府,学校全然不知,算是瞒天过海吧!

如此,入学通知书填表:未婚;入学后,已是新郎官,上学、生子两不误!嘿嘿,好一个漂亮的时间差!

作者入学前与妻子的结婚照


奔跑的奶爸

镜头一:我的婚房是在一附院一幢三层宿舍楼的地下室,一附院全称为“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所以这里原是江西医学院骨胳标本的地下仓库就很好理解。由于住房实在短缺,医院将其改建成为二十多对大龄青年的婚房,清一色8平米,2米高,童少无欺,虽说阴暗潮湿,放一张床就去了房子的一半,但那个年代想分到这么一间房还真不容易,这还得益于我在一附院当过三年药工,大龄,母亲又属于医院老职工。

一年后,我的儿子们出生,为什么是“们”呢?因为是双胞胎!妈妈在她家为我带一个,分担了我一半的“惊喜并苦恼”。

镜头二:儿子们出生后,基本靠牛奶喂养。老大在我父母家带,老二由妻和我带。妻为主,我为辅,就是这个“辅”也不容易:比如,我的要务就是保证儿子每天吃到新鲜牛奶。儿子出生不久就送到了妻子所在二附院幼儿园,好在幼儿园离我的学校不太远,步行6~7分钟,为了既不耽搁儿子喂奶自己又不沓课,每天上午10时,趁20分钟课间操时间,我便风急火燎地从教室开跑,我的路线是先顺路到母亲家里取订好的牛奶,再送到到二附院幼儿园,然后跑步返回教室,如此年复一年。

有一天上体育课,老师训话时心血来潮地说到坚持锻炼毅力尤为重要,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了我一番,说我年龄偏大,还坚持每天跑步,风雨无阻,并号召大家向我学习,那时我的奶爸身份同学皆知,大家当场笑翻。

镜头三:大学在教室自修要占座位,占座位要用东西,大部分同学用教科书,实验手册,笔记本等表示此位有主,而我记性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如果丢了其中一样东西都够呛。所以想了个笨办法:那时,刚好生了孩子,而且是双份,尿布有的是,我挑了几条又大又厚又干净又显眼好看的,作为占座位用,万一丢了也不难过,此法一用就是几年,无人发现其中的奥妙,有的同学甚至还用羡慕的口气问:这东西在哪里买的?

直到有一天,我急忙中拿了一条未洗干净的尿布去占座位,尿味四溢,有几个路过的女同学竟捏着鼻子问:“什么味?” 当时我那个汗呀……,从此,再也不敢用了。

镜头四:某星期天,妻带两岁的大儿子在校园散步,儿子看见教室,竟吵着要进去找爸爸。巧的很,他凭直觉,一下子在我自习的红楼一楼教室里看到了我,他那个兴奋激动哦,大声叫道,“爸爸耶爸爸耶!”一边叫,一边朝我扑过来,全教室同学的目光像聚光灯,唰的一下射向了我,我当时的感觉,就好像马克吐温笔下《竞选州长》中的主人公,尴尬至极。

作者的全家福,摄于1982年


课堂花絮

镜头一:我们这个班普遍年龄偏大,深知能上大学不容易,因此学习都很刻苦。万勇同学虽然年纪小点,个子也小,但学习英语很有一套,比如说记英语单词,香烟(Cigarate),他读“吸口热的”,抽香烟,就是吸一口热的,这样,既生动形象,又琅琅上口,令人过目不忘;物质(Substance),他读“杀不死腾死”,其意思是,鸭子很难杀死,如果用刀杀它不死,就把它撞墙致死。南昌话“撞”读“腾”(促音)。至今,我一看见香烟和鸭子,就会条件反射的想起那俩英语单词,最搞笑的是,当英语老师路过,听见我们读这些略带南昌方言的英语,还时不时夸奖几句。

镜头二:入学第二年,学校寝室大大松动,大部分同学都可以住校。大学上“人解”课时,同学们都“违规”把实验室的骨骼标本带回寝室,反复揣摩,但有时不记得物归原主,从而影响老师教学。有一天上课,胡员汉讲师一进教室就发雷霆之怒,吼道:谁拿了我的头骨?大家听罢开始大吃一惊,继而欲笑又止,虞文平站起来怯怯地回答:我没拿你的头骨,我拿了你的股骨头,这下大家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

镜头三:一次病理解剖课时,肖湘讲师讲细胞的变形,有一术语,叫“混浊肿胀”,简称为浊肿,一同学问,为什么这样简称?老师答,难道叫“混账”更好听?众笑翻。

镜头四:一次上生理课,吴忠华副教授讲生理条件反射,说到人体有很多条件反射。当时正值盛夏,又是上午第四节课,大家有点疲乏,有几个同学干脆趴在桌上打瞌睡,老师突然用黑板擦敲了敲黑板,问,这是什么反射?大家的眼光全都汇聚在吴老师的脸上,打瞌睡的也睡意全消,大家张口结舌,无人对答。吴老师顿了几分钟,说,这就叫“探究反射”,又叫“为什么”反射。老师从动物的防御本能,到人类天然的好奇心,侃侃而谈,不知不觉已超过下课时间,傅强同学举手,老师说:有什么疑问?答曰:下课铃早已响过,胃肠条件反射开始了。老师恍然,一边忙说:对不起,下课!一边连声表扬傅强同学现学现用,众大笑。

1983年元旦,作者大学班上第六组全体同学学校留影。后排左2为作者;左1傅克刚,后为江西医学院院长

实习花絮

镜头一:我们医学本科生的大学生涯,最后10个月是在医院里实习,由于是菜鸟医生,所以闹出些笑话是很正常之事。

在普通外科,每天上午8时,我们这些实习医生,跟在外科老师屁股后面去查病房,前一天腹部动了手术的病人是重点检查对象,而老师问话的第一句,总是千篇一律,“你放了屁啵?”一听到病人说“放了”,老师就喜笑颜开,当病人说“还没放”,老师就面有忧色,我们这些菜鸟百思不得其解,问老师为何对屁这么感兴趣,老师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这就叫“一屁值千金”,老师看了仍然一头雾水的我们,继续解释道,腹部手术后,因为受麻醉影响,胃肠蠕动减弱,容易引起肠粘连等手术后遗症,而放屁就说明肠道恢复了正常功能,难道不重要吗?我们恍然大悟,而且铭刻在心。

搞笑的是,某同学来了个活学活用,有一天,他回家吃晚饭时因妈妈菜烧得好,吃得过了量,一不小心放了个响屁,本来家教与修养极好的他,按理会说句对不起,可是,那天外科老师的至理名言给他印象太深,竟鬼使神差地脱口而出“一屁值千金!” 他老爸当天因心情郁闷,喝了点小酒,一听这“屁话”,祭出了“子不教父之过”权杖,伸手就是一巴掌,口中还忿忿有词,你“一屁值千金”,我还“一掌抵万金呢!看你还敢油腔滑调吧? ”

镜头二:在矫外科,那时治疗骨折基本上靠打石膏来固定。我们这些菜鸟们在老师指导下,统一将对方的左臂打上石膏作为练习,操作完毕,大家都准备把石膏拆了,鬼点子多的傅强对万勇说,你先不要拆,带回家去,吓一吓老爸老妈,一向精明的万勇,这次不知何故,竟鬼使神差地照办了。他一回家,告诉爸妈,说自己被车撞了,万勇爸妈看见他上臂的石膏,信以为真,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出来,万勇见此状,急忙说出真相,承认错误,受了惊吓的父母才破涕为笑。从此,万同学再也不敢对父母搞恶作剧了。直到如今,万同学对傅同学的话,总是要打个问号,被同学戏称为“万总”;而我一见到石膏,就会条件反射,想起了我的大学同学——可爱的傅强和万勇。

镜头三:一次在某院外科实习,那时正值手术旺季,病房紧缺,有一部分病床就放在地下室,昏暗的地下室光线比手术室差得多,白天都要开电灯照明。一天,一中年已婚女病人,因尿潴留需要导尿,上级医生忙着抢救其他危重病人,就安排一名实习未婚男同学操作。

这个同学导尿次数较少,所以操作不太熟练,加上年龄还小,还有些害羞,只见他拿了根导尿管正准备插入女病人尿路时,突然停电了!而靠着地下室上方的小窗户透入的微弱光线,他根本找不到病人的尿道口,情急之下,他急忙询问隔了几张床的上级医生,上级医生正忙着,随口回答:你沿着大腿往上找嘛!然而鬼使神差的是,该同学情急之下说了句匪夷所思的话:“大腿在哪里?”使全病房所有人笑翻。

只是这位女病人受不了,她将此事投诉到院部,院领导指示要严肃处理。一句因慌乱而无心的口误,让该同学的实习成绩评语变成了“良”,这个“良”,使他一身冰凉,结果影响了他的毕业分配,也使他与临床医生绝缘了。再后来,有哲学头脑的他幽默地反省自己后说了句名言:历史往往就是由很多偶然造成的。

镜头四:在某院产科实习,一女同学见因“超生”产下的宝宝白白胖胖,非常可爱,就抱了起来。当时产妇妈妈被迫与自己的宝宝分开,不让给奶,据说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必须让他“自然死亡”。宝宝没有奶吃,饿的哇哇大哭,该女同学动了恻隐之心,瞒着护士,偷偷的用开水泡了半杯奶粉,小心翼翼的用小勺子给他喂食,不料被一护士发现,夺过她手中的宝宝和奶粉,一顿臭骂。这位心地善良的女同学,后来成了一位妇女儿童的守护神,成了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她就是我班的九江美女,现在深圳医院的主任医生聂莉同学。


“美颜”了的“人生总结”

我大学五年,刻苦拼搏,想留校当老师的念头很强烈,自忖因35岁高龄毕业,很多与手术有关的科室是进不了的,大外科(胸外,脑外,腹外,泌外)、妇产科,五官科,眼科等不会要我这等年纪的了,留校当老师或搞行政也许是我唯一选择,再说我们这个班的定位也叫“师资班”。然而,事情的发展与我预想的刚好相反,也可能是因为一场文化断层,医生队伍后继乏人吧,我们这个以老三届为主的78级师资班,五十人整,几乎没有留校当老师的,基本都去了医疗一线。

最后,在“省直医院任我挑”的情况下,也许是命运使然,我在省卫生防疫站一直干到退休。中途虽然经不住商业大潮的诱惑与席卷,下海练了练,但那只能算人生插曲,不说也罢。

2008年,我退休。在省卫生防疫站为我举办的退休欢送会上,办公室主任诙谐地说:许主任这辈子值,下放8年像旅游,先是去红色旅游景点瑞金,后是仙居南昌后花园梅岭;江医毕业后像球赛,上半场跟着站长搞出血热,拿了国家级、省级科学进步奖;下半场,在门诊部搞传染病,搞得风生水起,给单位增加了收入;中场休息,响应号召,下海经商,赚了点小钱,还没呛水。

哈哈,我的人生,别人为我总结,虽说被“美颜”过,但你还别说,内核挺到位……

2019年元月17日摄于南极布朗断崖。左1作者,左2作者妻子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医科生专辑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洋插队

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医疗照顾系统

黄国杰:美国监管医生的医疗及收费

黎箴辉:我在美国当医生

王茹:我在澳洲当中医

在锦医77级邂逅最优秀的一群人

赤脚医生拼搏高考后的华丽转身

朱新地:最拼命最痛苦最快乐,
一个医科大学生的五年
周小六:高考拼的是你的青少年时光
周小六:罢食学校食堂的日子特别开心
周小六:我在北京当医生的日子里
周小六:在日本的苦乐年华
周小六:从喧嚣归于平淡,
我在加拿大生养第二胎
谢文纬:我在美国“洋插队”的经历

谢宏文:我从昆明医学院77级退了学
跟随医生丈夫洋插队三十年

孙立哲:一个知青偶像的沉浮
孙立哲:生命烈焰,在压力中爆发
查建英:赤脚资本家孙立哲,
他的基本信念是"为人民服务"

巩真:我做赤脚医生那阵子
90后女孩寻访中国知青"赤脚医生"
汪晶晶:风雪迷茫中的出诊医生
唐延秋:分配汶川,
我成了拿“高薪”的赤脚医生
马明:当上草原兽医,
冲破政审踏上回京读书路
林珊:我和先生踏上进藏行医之路
林珊:漂亮尼龙衫惹出的一场"风波"
林珊:参加医疗队到隆子
林珊:在西藏乡下当"赤脚医生",
藏民馈赠猫头鹰豹子肉
林珊:藏区蝙蝠又大又多,
粪便是名贵中药"夜明砂"
林珊:阔别34年与西藏第二次握手
刘晓华:女儿在英国当医生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