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机抽样”中的两个易错点

莘村中学陈万寿 乐学数韵 2022-07-16


我们的理念是奉献、共享、共赢!欢迎关注我们!

昨天在讲解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2.1.1简单随机抽样》这一节习题时,发现有一道题学生错误率非常高。且看:

易错点一.用随机数表法从150名学生(男生75人)中抽选30人进行评教,某男生被抽到的可能性(    )  A.  1/150         B.1/ 75        C . 1/5         D.1/2

大部分同学选择了A,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到随机数表法抽取,以为每个个体抽取的概率是一样的。也有极少部分人选择D,他们认为既然男生75,自然某男生被抽到的概率为 1/2.这些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C。

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深刻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本质,他们只注意到逐个不放回地抽取,却忽视了抽样比=n/N这个重要的特征,这才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本质。

 

易错点二 从学号为01~50的高一某班5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5名学生的学号可能是 (    )

A.1,2,3,4,5      B、5,16,27,38,49   

 C.2, 4, 6, 8, 10    D、4,13,22,31,40

这个题很多同学在纠结是选B还是D,不少人两个都选了。正确答案是B

为什么?学生错误的原因还是没有深刻理解抽样的本质,即抽取的每个个体机会是均等的,系统抽样适合的条件一是总体比较大,二是总体比较“均衡”,教材举了某学校高一年级500名学生抽取50名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这个鲜活探究实例,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组,再出每组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个体。这个难就难在间隔本来可以恰好取到50/5=10,但答案中偏偏没有取10,一个是11,一个是9,间隔都相等的,那是不是都可以取得到呢?答案是否定的。

将这50个同学按学号编号后,分成了均衡的五个组,分别如下

01—10,11—20,21—30,31—40,51—50,

答案D中31和40均在第四组,第五组没有取到,所以取样失去了代表性,从而抽样不成功。

我评讲完后有学生问:是不是所选取的间隔小于10就都不可以,大于10就都可以呢?我让他尝试了几个例子后,反过来启发他当间隔不是k=N/n,实际间隔l应该如何取值呢?读者可以自行去思考。

 

再看一道题目:

(2016年广州一模理科)

13  一个总体中有60个个体,随机编号是0,1,2,...5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6个小组,组号为1,2,3,...6.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若在第1组中抽取的号码是3,则在第5组中抽取的号码是_______

这道题很多同学也是错了,这个是填空题第一题,本来是送分题,但是很多同学想当然写上53,白白丢失了5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1.近十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概率统计解答题分析(理科数学)暨2018年高考展望

2.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点滴感悟(1)

3.看山不是山——不规则三棱锥外接球半径求法探析(1)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理解2011年江西高考选择题压轴题(关于内摆线即卡丹问题)浅析

5.数学的美

6.可视化视角下的《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的教学设计

7.“导数及其应用”复习提升的三重境界

8.顺德上海考察先行团学习心得小结

9.可视化视角下解析几何中的一个教学案例与点析

10.专家进课堂——“卓越教师提升工程”感悟与收获报告

11.构造函数法在导数难题中的应用例析

12.2018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科数学)试题

13.2017年顺德区高中文化科教师原创题命题比赛作品

14.顺德区高中教师解题大赛数学第20题略解

15.顺德区高中教师解题大赛数学第11题若干解法

16.高考圆锥曲线压轴题中挥之不去的e^2-1情结

17.利用焦半径求椭圆最值例析

18.《数列的名义》第8集—华山论剑无情剑花谱神曲,多情剑客情定南峰诉相思

19.高中数学必修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学思考

20.求圆被直线所截弦长最短问题的教学思考

21.解2017年课标卷三理科第11题略窥利用函数性质妙解高考函数压轴题的套路

22.高中数学必修2旋转体纸篓形成的探究与拓展

23.莘村中学高二数学奥赛班讲座 1

24.【数学素养】核心素养6个方面

25.多元挥舞觅最值,化归达剑定乾坤—2017年全国课标三理科第12题之一题多解及试题评析

26.一道利用柯西不等式求函数最大值的一题多解

27.多角度解析高一数学期末区统考第12题向量数量积最小值的问题

28.用“竖式加减法”破解三角拼凑难题

29.2017年佛山二模文数、理数第16题的前世今生

30.求圆锥曲线离心率取值范围的方法小结

31.《必修四》三角恒等变换中对化“一”的进阶安排及教学处理


“乐学数韵”倡导:我学习,我快乐;品数韵,创未来!

   热烈欢迎全国各地中小学数学老师加入“好老师在线”Q群:314559613,(学生以及做广告者请不要加入,谢谢)一起探讨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共享互助,共同提升!如需索取WORD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后留下的E-Mail地址即可。热忱欢迎您的加入,投稿请发邮件至:52697898@qq.com让我们一起让更多人喜欢数学,提升数学,传播数学文化价值。

            

    转发是一种美德,如果您觉得好,欢迎转发,传播给更多有需要人士,感谢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