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上海市各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现代文二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现代文一汇编

2019年高三一模文言文一汇编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汇编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2018年上海各区高三一模作文汇编

2020届上海市普陀、杨浦区一模作文题及范文导写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奉贤一模作文及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语文一模  作文范文

2017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奉贤区、虹口区、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高三十四校语文第一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7年上海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 范文

2017年上海宝山、长宁四区高三二模联考作文 范文

2017年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奉贤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崇明县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松江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嘉定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黄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静安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长宁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浦东新区、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 优秀范文


2018年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

2018杨浦区高三一模作文分析

2018年长宁、嘉定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7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闵行、松江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作文

2018年上海长宁区、嘉定区高三二模作文


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0年崇明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20年上海宝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解析及范文

2020年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 作文范文 7篇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按要求填空。

(1)一箪食,一瓢饮, __________。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2)______________,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_________》)

(3)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2.小明克服病情,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同学想表示祝贺,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A.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B.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各政府职能部门横向上相互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①下一级对上一级层层负责

②分别行使不同的管理职能

③整个行政系统内部实行垂直领导

④纵向上具有明显的权力行使的单向性

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度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印度的《吠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六经”《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元典”。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②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实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断刻勒,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范式造成深远而长期的影响。元典的这种超越性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非实证性的结论,是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这使元典不致国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局限沦为明日黄花,而能作为一种灵感的清泉,赢得不朽性,一再发挥巨大的启迪功能。

③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既是对中世纪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世纪某些束缚社会进步的制度和精神的否定。近代文明对中世纪的否定,往往借助于对古代文明某些因素的“复归”。当然,这种复归并非复古,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进程。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考之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返其初”现象可谓俯拾即是。经史学家皮锡瑞在论及清学演变时曾概括:学愈进而愈古,义愈推而愈高;屡迁而返其初,一变而至于道。19世纪中后叶活跃在中国思想界的先进文化人,从徐继畲、魏源到郭嵩焘、薛福成,进而到康有为、梁启超,继之到孙中山、章太炎,其具体见解虽各有差异,但菲薄“近古”崇尚“远古”并以此求新、求变,却是他们共同遵循的思维路向。

④20世纪以降,工兴文明在全球范围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轨道上突飞猛进,文明的器用层面、制度层而和观念层面都发生着愈益深刻的现代化转型。然而,“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单一式的进步,而是善恶并进、苦乐同行的矛盾过程,正所谓“省忧喜之共门分,察吉凶之同城”。不论与自然交互关系这一面,单就人与人的关系这一面而论,工业文明取得了社会契约化、法治化、民主化的重要进程却又带来人的异化、物欲主义的泛温、道德的沉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社会的失衡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显示了个人失调以至社会失衡的危险趋向。

⑤面对当今形势,人类正在寻找解决途径。中华元典所贯穿的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兼内外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乐生主义,人道亲亲的人文传统,以及德业日新意识、社会改革意识、文化包容意识、宇中和谐意识等等,经过创造性的转化,无疑成为现代人克服“现代病”的良药。这便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民族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用新见来促变元典的革故鼎新之路。这种双向性的辩证发展进程,正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节选自《中华元典精神的近现代意义》,有删改)

4.第③段中的“复归”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请做简要分析。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典精神体现在世界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中,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

B.文化元典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能产生不朽而深远的影响,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

C.工业文明利弊参半,而“返木开新”“革故鼎新”之路才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正途。

D.近代文明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选择以“尚古”作为前进的基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证,既有对历史发展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当下现实的冷峻思考。

B.文章论述从文化史角度审视近代文明时,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

C.文章围绕论题,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论证,从多个角度充分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D.文章末段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指出面对当今形势,人类特别是中国正在寻找解决途径。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必有其原创性的元典精神,这种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该民族的社会与生活之中。

B.元典不会被时代淘汰,因为元典超越现实关照久远,亲近哲理提供实证,具有开放的气度和终极关怀的胸襟。

C.东西方文化共同遵循一条借助“复归”来谋求现实变革的思路,以至“返其初”的现象深刻影响了近代文明的进程。

D.中华元典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而今要发展现代中国,还需要开辟来白中华文化原创性动力的“返本开新”之路。

8.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寻声楚吟缓缓归

汤世杰

①听见一声“到了”,应声望去,秭归就到了。这句话猛然唤醒了我:那场处心积虑的返回,将将抵达。路上,我一直深究的,正是“秭归”这个地名。“秭”,《广韵》中称“千亿”。“归”,即返回,扩展为反观、反思。所谓“秭归”,便是万千人生的返回,反现与反思。

②屈原必深谙于此,他的一生是对“返回”最好的注释,而导引这一切的就是诗。屈原本质上是个诗人,以文辞与辩才名世,“诗”与“策”,是他生命的两翼。他曾极力以他的“策”去报放他的国,可惜君王既不懂他的“诗”,也无视他的“策”。当“策”的翅膀被折断,便只能返回去做他的诗人。

③我到的那天,是端午前一天。这些年,我在异域他乡身心俱疲,每时每刻都渴望着归去。如果“返回”“归”是秭归的一大属性,漂泊与流浪,则是秭归的又一大属性。没有漂泊与流浪,何来“返回”与“归”?

④多年前一个端午,我去过老秭归。那年的端午诗会是在一个幽暗的礼堂进行。轮到我上台时,浑身都在哆嗦。紧张,突然意识到了那个时刻的庄严。诗是秭归的骨与血。只有那时,你才会真切想起你面对的,是中国最古老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一直颠沛流离于江河湖海的诗人。在他身后,世界迷失了方向,至今还在迷失。汉唐以降,诗早成了仕途进阶攀附的云梯,诗的价值断崖式跌落。人沦为徒具内身的躯壳,灵魂无家可归。比如我,多年漂泊异乡,以为浪迹天涯阅尽春秋有无尽豪迈,其实无非是一种极致的自我迷失,潇洒中隐藏着的唯有孤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屈原一样,一直处于无尽的流放与漂泊之中……

⑤翌日清晨我醒得早,沿乐平里盘山小道爬上去,来到屈原庙前奉上三柱香。只有在乐平里,才能感受到屈原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整整走过一部中国文明史。说屈原只知忠君报国的论者,他们忘了屈原终其一生都是个追寻真善美的诗人。在他那里,美政与美人同为一体,二者不过是“美”的不同形态。他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美”为终极目标的歌者。美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她高踞于山河之上,与日月同光。

⑥祭奠屈子的招魂仪式即将开始。在高高的屈原庙脚下,一张普通条桌,铺上一幅深红色绒嶂。凝眸处,“三闾骚坛”四个稚拙可亲的隶书字,让整个乐平里顿有千钧之重。条桌上,供着显见是出于民间手笔的灵牌:“楚三闾大夫屈原之魂魄位”,两边“清烈千秋师”“忠贞万古存”两行小字,点点滴滴都是淋漓的民心。烛灯、香炉、酒盅、点心一溜排开,轻烟缭绕,人世静穆。纸扎的引魂幡以素雅的清白,在屈原庙前沉郁的深色背景里,时而低垂,时而轻飚。由一面鼓、两面锣、一副大钱组成的乐队,四个乡人,把阵阵锣鼓敲打得叫人热血盈沸。三个吟诵招魂诗的乡人开始了吟唱。那是始自屈原的道地楚吟,来自大地,悲悯悠扬,深切跌宕,忧而不伤。置身在那样的气氛里,异样的肃穆让人既振奋充盈,又虚脱无力,屈原若魂魄来归,必可听见乡党的声声呼唤。

⑦招魂之要义不在召回肉身,而在以吟唱呼唤、重现他的诗意,诗,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唱”紧紧相连。三闾骚坛的诗人,一代代地读诗写诗唱诗,那既是怀念屈原,也是他们自身生命的需要。来自俗世的吟唱者,肉身沉重,尘埃满身,没有翅膀,无法飞翔,只好以吟唱代替飞翔。他们的吟诵,率真的粗砺一如裸露的山野,无饰的挚拙恰似未耕的田园,有无名山花之清纯,有在山之水的凛冽。

⑧坐在身边的朋友悄悄问我,能不能也朗诵一首自己的诗作。久不为诗,我只在去乐平里的路上,用手机记下过一些思绪。头天在县城吃过的粽子状若小喇叭,凝视良久,总以为它在吹奏什么,讲诉什么。解开紧紧缠裹着粽子的道道绳索,一如解开屈原身上的左徒官服,方可见屈原作为一个大地诗人的真身,向世界奉献他几经慈煮早已热透的核核之心,顿时诗意汹涌,蜜汁涟漪流溢,九州为之庆幸。不如此,我们将痛失《九歌》《天问》,失去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乐平里的乡亲、农人,则在千年之后,得以继续为大地招魂,为意思招魂,为生命招魂。

⑨朗诵间隙,我与从台上走下来的乡亲悄声聊天,问他们的写作,他们的吟唱。刚才参与招魂吟唱的三位乡人,没有一个职业诗人。在乐平里,在秭归,诗性的日子已成常态。诗,伴随着他们的日常,伴随着他们的油盐柴米欢乐悲辛。

⑩离开秭归的路上,我记述下这一切,一首仿楚辞的习作适时而生。三十五年辗转,我终于在聆听了那场楚吟后,完成了身与心的同时返回,肉与灵的共同抵达。

(有删改)

9.本文题目中的“楚吟”意蕴丰厚,请结合全文概括“楚吟”的含义。

10.第①段重点阐释了“秭归”这个地名,简要分析其作用。

11.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12.文章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祭奠屈原的“三闾骚坛诗会”,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1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2,力耕不吾欺。

(注)①此理:这种生活乐趣。将:岂,②纪:经营料理。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作者所处的年代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B.“相思则披衣”句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C.“言笑无厌时”句写与家人谈笑从无厌倦。

D.“无为忽去兹”表达作者对此生活的喜爱。

14.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慷概豪迈B.清丽朦胧

C.平淡自然D.清淡空灵

15.结合整首作品,评析“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两句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

②重熙五年,兴宗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唯绸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赒给亲旧。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上怜其清贫,令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家人诉冤,俭三乞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偿命耶!”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乃从之。俭在相位二十余年,裨益为多。

③致政归第,会宋书①辞不如礼,上将亲征。幸俭第,尚食先往具馔,却之:进葵羹干饭,帝食之美。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完平县。

(节选自《辽史》列传第十)

 

(注)①书:国书。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令取内府物(____________)

(2)遣一使问之(____________)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

A.典故B.事故

C.旧例D.杜撰的事情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召见,容止朴野

A.粗鲁B.质朴

C.郊外D.不受拘束

19.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

20.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

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

21.第②段叙写了张俭的多件事,概述其中详写的两件事。

22.从全文看,“一代之宝”张俭的优点有哪些?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伐树记

[宋]欧阳修

①署之东园,久茀1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国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日:“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本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②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遣其时之可否邪?”

③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被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①茀:杂草丛生。②薪:砍掉作柴薪。

23.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B.

C.D.

2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守园人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其他果蔬花木。

B.在客人看来,树木的生死主要是看它的用途,有用者则生,无用者则死。

C.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要善待有才者。

D.本文是一篇寓言性的哲理文,在写作技巧上主要运用反间和对比的形式。

25.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6.第③段中“客”是如何层层推进地进行说理的?请加以分析。

 

27.阅读下面材料,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有人说,要想让蜡烛散射出平稳明亮的光来,必须把它放到避风的地方;同样,要让人的灵魂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也要避免那些五花八门的思想的干扰。

 


参考答案

1.在陋巷    凤凰台上凤凰游    登金陵凤凰台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D

【解析】A项,“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意思是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表现出一股少年锐气。

B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就像在梦中的飞蝶一样,当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就会给人留下许多的感叹。

C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是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有谁会不认识你啊!既是对朋友的劝慰,也是对朋友的激励。

D项,“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指看似容易取得的成就,背后其实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容易”中蕴含着“艰辛”。与题干中小明克服病情取得好成绩的语境最为匹配。

 

3.D

 

4.答案示例:文中的“复归”不是简单(字面上)的复占、返回的意思,而是有特定含义,指从文化原典(古代文明)中获取灵感或进步或动力的进程(过程),因此要加引号。

5.C

6.B

7.B

8.文章首先提出“元典精神”并做定义:接着阐述了元典的价值在于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产生积极影响和深刻启迪:然后从文化史角度进一步指出近代文明的发展在于对元典的继承,更在于对元典的求新求变。最后指出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返本归新,从元典中获取良方。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解析】

【分析】

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本语境中的含义。

文中的“复归”显然不是简单复古、返回的意思,而引号的作用里正有“特定含义”一项,所以第一个问题要答出引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有特定含义。然后结合下文内容“这种向‘哲学原旨’‘文化原本’汲取灵感、获得前进基点的文化现象”,写出“复归”在文中的意思:指从文化原典(文化原本)中获取灵感或进步或动力的进程(过程)。

5.

A项,错在“这些典籍具有‘元典’性质”,从原文第一段的内容可得知,能够体现“元典精神”的典籍,都堪称“元典”,只有与“元典”相关的典籍才是具有“元典”性质。

B项,错在“提供永恒的精神因子……以解决困扰人的问题”,从原文“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非实证性的结论”中可得知,元典在解决困扰人类的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框架。

D项,错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原文第三段中可得知,近代文明这种“复归”“尚古”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出现过,在东方也多次出现”,可以说“今中外”都有,但没有“古”,所以这句结论过于绝对了。

故选C。

6B项,错在“将国外史料与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材料作了对比”,对比手法是将两种对立的事物相比较,从原文第三段可得知,国外史料和中国文化人的理论显示,他们都遵循了“复归”“尚古”的共同思路,不存在“对比”。

故选B

7.B项,从第二段的一二句的内涵看,元典的超越性是指对某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的影响力,并不是具体指超越现实关照久远。

 

9.答案示例:①屈原那些表达对纯粹美的追求的伟大楚辞。②乡人在祭奠仪式上追慕屈原,用楚音吟唱的诗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诗意,创作、吟唱的诗歌。③作者参加三闾骚坛诗会,找到心灵归宿后创作的仿楚辞习作。

10.答案示例:第①段借《广韵》阐释了“稀归”地名的含义,意为“万干人生的返回、反观与反思”。既照应了标题“缓缓归”,又成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为结尾言志“我终于在聆听了那场楚吟后,完成了身与心的同时返回,肉与灵的共同抵达”做好铺垫:同时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11.答案示例:第⑧段画线句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将屈原身上的官服比作缠裹粽子的绳索,将屈原追求真善美的赤子之心比作熟透的糙糯,将深沉芳香的诗意比作蜜汁,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热爱崇敬之情,对诗人生命本真价值的思索,耐人寻味。

12.答案示例:文章通过对屈原庙招魂的陈设、吟诵招魂诗等仪式的描写,表达了秭归人民对屈原的肃穆、隆重、庄严的纪念。同时,也通过自己受到的震动和感悟表达了对于屈原纪念的本质和意义的思考:招魂的要义在于一种宗教般的咏唱和呼唤来重现屈子的诗意,在于对真善美的诗意价值的的追寻。对屈子诗魂的呼唤,可以让精神处于流放与漂泊的后人完成身与心灵与肉的回归,归于大地、诗意和生命。

 

13.C项,错在“与家人”,“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的意思是大家因农务各自回家,空暇时又互相思念,思念了,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可见,言笑的对象不是家人,而是友人。

14.C(A项,慷概豪迈,多用于形容境界开阔,豪放大气的诗歌,不符合这首歌的语言风格。

B项,清丽朦胧,多用于形容景色恬淡柔美,如水中月,雾里花般看得模模糊糊,不符合这首诗歌里的景物特点。

D项,清淡空灵,“空灵”多用于形容融入禅意,达到一种玄妙悠远意境的诗歌,和这首十分接地气的田园诗歌风格大为不同。)

15.答案示例:“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两句既是对前面写村中生活乐趣的延续,也是对这种乐趣的定位和深化。诗作前面写到的赋诗之乐、饮消之乐以及朋友相与之乐都是当时士大夫所追求和享有的生活之乐,而这两句所写的农耕之乐和真诚朴实之乐却是诗人作为一个亲近大自然的劳动者所独有的。同时这两句透露的身份定位也使前面所写的这些生活乐趣都着上了普通劳动者的色彩,深化了作品内容,体现了作者对淳朴自然的生活价值的追求。

【解析】

【分析】

 

16.    任意,随意        

17.C

18.B

19.答案示例:当时正值冬天,张俭在便殿奏事,皇帝看见他穿的衣袍又破旧又难看,秘密地命令近侍用火夹在他的衣服上穿洞来做标记,好多次发现他没有更换衣袍。

20.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

21.答案示例:(1)张俭长期穿着破烂衣袍,以此对皇帝稍加劝谏。(2)张俭甘冒让皇帝动怒的危险,多次请求重审冤案。

22.节俭、无私、公正、睿智、敢言。

【解析】

【分析】

16.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语意来推导。

(1)令恣取内府物,恣:随意、任意,句意:让他随意取用内府物品。

(2)第遣一使问之,第:只,句意:只需派一名使者责问他们。

17.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解释含义,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对其意义进行推断,有的词还可根据其结构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性活用现象,然后与选项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出最恰当含义的选项。

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句意为:按旧例,皇上经过之处,当地长官应该有所贡献。故:过去的;事:事例;故事:名作状,按旧例。

故选C。

18.句意为:(皇上)于是召见张俭,他仪容举止质朴无华。朴野:朴实无华。

故选B。

参考译文:

张俭,宛平人,生性正直诚谨,不喜虚夸矫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任云州幕官。按旧例,皇上经过之处,当地长官应该有所贡献。圣宗到云中游猎,节度使奏称:“臣辖区内没有什么特产,只有幕僚张俭,为一代之宝物,希望能将他献上。”于是召见他,他仪容举止质朴无华;问及谋身治世之事,便当面口奏三十多件事。从此特别受皇上青睐,历任清高显贵之职,号称明智干练。

重熙五年,兴宗皇上亲临礼部贡院以及亲自考试进士,都是张俭打点。进见时不直呼其名,并且赐诗加以褒奖称美。张俭只穿粗丝织成的绢帛,每餐只食一菜,按月发的俸禄有节余的,便拿来接济亲朋旧友。一次正当冬天,在皇上歇息之便殿奏报事务,皇上见他袍子破旧,暗里派近侍用火夹穿个洞做上记号,每次见到他都没有换下来。皇上问其缘故,张俭回答说:“我穿这件袍子已经三十年了。”当时崇尚奢侈华丽,所以用这种做法微言讽喻皇上。皇上怜悯他清贫,让他任意取用内府物品,张俭奉诏后只拿了三匹布出来,因此更加受到嘉许重用。张俭有五个弟弟,皇上想一并赐给他们进士及第出身,张俭坚决推辞。有司捉住了八个盗贼,已经斩首之后,才又捉拿到正犯。被斩首者的家人申诉冤曲,张俭接连三次请求审理。皇上大怒说:“你难道想要朕偿命不成?”张俭说:“八家老小冤苦无告,如果能稍稍加以存问抚恤,使他们能够收尸下葬,就足以安抚活着和死去的人了。”皇上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张俭任丞相二十多年,对皇上大有辅弼补益之功。

辞官归家,适逢宋人来信文辞不按礼节,皇上准备亲征。到张俭家中,尚食官吏先前往准备膳食,张俭推辞;进献葵羹汤饭,皇上吃得很美。然后便问他以对策,张俭极言陈说战事利害,并且说:“只需派一名使者责问就行了,何必劳驾皇上远征?”皇上听了很高兴,就作罢了。又亲临其家中赐宴,用过的器物珍玩都送给他。二十二年逝世,终年九十一岁,敕令葬于宛平县。

 

23.D

24.A

25.答案示例:承上启下。由第①段改造东园时樗树被伐而杏树得以留存,联想到庄周的不同的见解(“不材终其天年”、“有用而见伤天”),思考有才与无才的物类是否由于各自碰上的时代不同面有被保护与加害之别,从而引出第③段关于物类去留原因的议论。

26.答案示例:首先,“客”指出庄子说法的木意,认为庄子所说是指自身无用而又处在无用的地方的物类,它们有幸能够保全自己,而如果自身无用却又去妨害有用的东西则是不能幸免于难的。然后,“客”以杏树、桂树、漆树为例,说明物类因为对人们有用的方式不同就会导致不同遭遇。之后,再直接回答作者的疑问,表明樗树就是因为既没用又会妨害他物生长而被砍伐。接着,指出园中樗树的情况与庄周所说的有才能的反而死掉、没才能的反而生存下来的情况是不同的。最后,“客”得出结论:一切物类幸与不幸的遭遇,都是根据它所处的客观环境来决定的。

【解析】

【分析】

23.D(A项,“而”表并列、承接等关系,用在此处不妥。

B项,“之”可解释为“的”,和后一句的“将”不匹配。

C项,“则”表承接关系,用在此处不妥。

D项,“既”可解释为“已经”“……之后”,与后一句的“将”字对应。)

24.A(B项,错在“有用者则生,无用者则死”的结论,从原文“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中可知,客人认为有用者生或死,主要看它的价值在哪个部分,桂树和漆树被砍,是因为它们有价值的部分需要被砍才能得到,所以它们死,而杏树有价值的部分在果实,不用被砍,所以生。

C项,错在主要意图的分析上。作者指出“凡物之幸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即一切物类的遭遇,都是由它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环境适合其生就能生,环境不适合其生就不能生,否定了庄子“有用者死无用者生”的消极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要“反思自己”。

D项,错在“寓言性”,作者以自身生活中的一事受到启发,发出感叹,否定了庄子的说法,并没有使用“寓言”手法。)

25.第一段的内容是作者改造东园时将无用之树砍掉,有用之树保留的经过,第二段的“悟”便是承接上文,联想到自己处置有用无用之材的实际情况和庄子“无用者生,有用者死”的说法有异,进而产生疑问,引出后文“客”关于有用无用生死原因的议论。

参考译文:

官署的东园,一直有很多野草没有治理。我到了那里,开始开辟荒芜的土地,用粪便浇灌贫瘠的土地,用水浇灌干枯的地方,然后种上十几畦农作物,另外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正是春天,植物开始有萌芽的迹象。这时守园人给我提出意见:“这园子里生长着樗树,根茎粗壮,枝叶繁茂。根茎粗壮就妨碍了地下的流通,要消耗很多阳气,你新栽的农作物就得不到营养滋润。枝叶繁茂就使地上的阴影面积更大,新栽的农作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无法正常生长。又因为樗树的木材弯曲臃肿,中间纹路稀疏不坚固,这种树不值得种,应该砍掉。”于是把樗树都砍掉当柴了。第二天,守园人又对我说:“园子南面有棵杏树,它的根茎所占的面积半径都有六七尺,而它所在的地方却是这里最肥沃的土地,因为杏树的缘故,那里不能种植农作物,也应该把它砍掉。”我说:“啊!如今正是杏树生长繁茂的时期,它也即将结果,你难道不能为了这片杏林而放弃几畦菜地吗?”于是没有将它砍掉。

后来我有所感叹:“唉!庄子曾经这样说过,樗树和栎树因为其木材没有用而能自然老死,桂树、漆树因为有用而遭受砍伐。如今樗树确实没用,但是知道了就马上将它砍掉丢弃;杏树的躯干很坚固,纹路紧密,色泽美丽可以用,反而存活下来。难道有用和没用的物类各自遭遇的时代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吗?”

后来有一天,有客人来拜访我。仆人恰好正拖着砍掉的木材走过客厅,我便指着木材对客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客人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凭借无用的态度处置无用之材,正是庄子推崇的。凭借无用却侵害有用之材,(无用的)哪里能幸免呢?那棵杏树能结出果实,因为有花果而庇护了它庞大的根系,幸运地存活下来!如果桂树和漆树不能逃过刀斧的砍伐,大概因为对人们有利的东西只有被砍下来才能获得,形势不允许它生存,这与杏树凭借结出果子免于被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樗树体型臃肿不成材,却因它的壮大妨碍其它花木生长,它们被砍确实应当的。与庄子的有用者死,无用者生的说法,又是不同的。所有物类的幸与不幸,要看它当时所处的环境。”客人走了,我认为他的话很好,将其记下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