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不要为长命百岁的包豪斯“续一秒”? ——央美《后包豪斯:知识分子、建筑学和社会重建》论坛纪实

白若琦、彭晨 全球知识雷锋 2021-06-17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特别报道

本文整理自2019年3月10号下午2:00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报告厅举办的研讨会及讲座,分别由清华大学白若琦、彭晨总结整理,尹川摄影。

文章全长11800字,阅读完需要12分钟



特邀嘉宾介绍

莫森·穆斯塔法维 (Mohsen Mostafavi)


莫森·穆斯塔法维先生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师、教育家,现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亚历山大及维多利亚·威利设计教授。他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城市化的模式和过程研究,以及技术和美学的交融研究。


他曾担任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院长,同时是康奈尔大学的建筑学教授;曾任英国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主席。他在AA学习建筑,并在埃塞克斯大学和剑桥大学进行反改革城市历史研究。他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硕士课程主任,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剑桥大学和法兰克福美术学院任教。


穆斯塔法维是密斯·凡·德·罗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和欧洲、全球与南美的 LafargeHolcim可持续建造奖评委。他是伦敦发展部(LDA)的设计委员会成员、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与安妮·斯宾克(Annie Spink)奖评委、亚洲女子大学校园规划咨询委员会成员。



下午研讨会后包豪斯:知识分子、建筑学和社会重建 (Post Bauhaus: Intellectuals, Architecture and Social Regeneration)

时间:2019年3月10日星期日下午2:00 – 5:00pm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电教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朱锫

与会人员:Mohsen Mostafavi、王明贤、庄惟敏、李振宇、韩冬青、吕品晶、周榕、常志刚、王辉、车飞、周诗岩、周鸣浩、韩涛、周博、王子耕、罗晶等

研讨会现场 (刘俊波 摄)


第一环节

致欢迎辞


朱锫


首先,央美建筑学院院长、论坛主持人朱锫老师发表欢迎致辞。央美建筑系列讲座从18年发起,聚焦建筑学术前沿,邀请全球的知名建筑师和学者,旨在打造建筑学界的“共同体生态”。去年九月,Koolhaas讲座“普通乡村”主题论坛作为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建筑分论坛,在央美在成功举办,而今天Mostafavi先生的讲座,是央美建筑系列讲座的第二讲,也是2019年央美主题学术活动的开篇。他提到,今年是包豪斯创立100周年,“后包豪斯”是2019央美建筑学院学术的一个子议题,本次论坛的目的即立足当下,从学术推演和梳理新思想的双重角度,对包豪斯开端的百年体系进行发问审视,具有对未来的社会思想尊重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发表欢迎致辞。他提到,学术思想的建设是学院的灵魂,央美正是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自己的百年历程。而建筑艺术作为央美现有的四大教学群之一,在央美的百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央美的建筑学科虽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有长足快速的发展,这是兄弟院校、业界人士共同的支持和努力得来的结果。本次活动作为央美系列高端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论坛研讨形式,展现各种学科视角的方法,直面当下的多元社会矛盾和切身遭遇,进行科研和教学引领下的学术梳理和建设。


最后,央美视觉高精尖中心常志刚教授也致欢迎辞,表示今天的论坛是高精尖中心第一次重大学术活动,特别感谢Mostafavi教授的到来和受邀成为高精尖中心的首席专家,也感谢多方领导对高精尖中心的大力支持。



第二环节

Mohsen Mostafavi先生主题分享

Mohsen Mostafavi


Mostafavi教授主要结合他在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的教育任职经历,介绍了包豪斯的历史关键节点,和在包豪斯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世界建筑学教育在理念、框架、身份认同、关键节点等方面的变迁,并提出其自身对建筑学和建筑学培养的见解。


他首先指出了包豪斯早年实践的丰富性。与一些人误以为的不同,包豪斯的探索不止是在建筑或者家具某一单一的方面。包豪斯在1919年作出了一个宣言,他们想做的是“将所有的创新活动结合在一起”,将所有应用型的艺术学科,如雕塑、绘画、应用技术,和手工艺,重新统一为新建筑不可组成的部分。其中工匠、手工艺、雕塑的概念和方法非常重要。


包豪斯的石刻雕塑工坊 1923


1923年的包豪斯展览,可以看到家具、器物、挂毯等多种不同的物品


包豪斯教员们在德绍校舍屋顶的合影

左起: Josef Albers, Hinnerk Scheper, Georg Muche, László Moholy-Nagy, Herbert Bayer, Joost Schmidt, Walter Gropius, Marcel Breuer, Vassily Kandinsky, Paul Klee, Lyonel Feininger, Gunta Stölzl and Oskar Schlemmer.


为什么包豪斯在1919年的那个时候可以将所有不同领域都结合在一起?从这幅非常有名的合影中可以看到的是,包豪斯早期的重要人物包括了不同的艺术家,有建筑师、纺织设计师,等等。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些人之中只有一位女性,剩下的都是男性,而今天在哈佛GSD,女生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男生。如果未来有一个重建的包豪斯,一定会有更多的女性加入到革新的思想中来,成为这样一张照片的一部分。


接下来,Mostafavi教授特别指出了包豪斯在实践中对“动态”和人体活动的关注。如今人们谈到包豪斯时想到的常常是静态的建筑和家具,而空间运动的概念往往被忽视了。Oskar Schlemmer作为包豪斯的重要一员,把运动的概念带到了包豪斯中来,强调人体运动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这应该是我们研究包豪斯时的一个重点。


Oskar Schlemmer, Bauhaus dancers in Dance of Space, 1926


Moholy-Nagy, Light-Space Modulator, 1930


Laszlo Moholy-Nagy受到俄国结构主义的启发,设计制作了很多具有互动功能的设备,虽然装置本身所处的空间是静态的,但通过电动机械装置的运动,变化的光线和动态的体验被引入到了空间之中。而Hannes Meyer,另一位包豪斯的重要人物,则把重点放在了功能性上。他所说的功能性,是希望可以把建筑从物体的主体性中脱离出来,以功能性,即对人类活动的关注作为建筑实践的核心。这正是包豪斯之后建筑被理解和建构的方式。


Hannes Meyer & Hannes Witter, 国际联盟方案,1926-1927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包豪斯思想被传承的方式。由于一些历史时代的原因,很多包豪斯的核心人物都离开了德国前往美国。格罗皮乌斯去了哈佛,而密斯·凡·德·罗则去了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格罗皮乌斯来到哈佛之后成为了建筑学院的院长,然而相比包豪斯那现代主义理性象征的校舍,当时的哈佛建筑学院是一个更加传统的建筑,它反映了哈佛的历史。后来他在哈佛和学生们一起,开始了包豪斯式的设计,在哈佛后来的一些建筑中可以看到他的影响。格罗皮乌斯等人和很多当时知名的建筑师有密切的联系,于是当时欧洲建筑师的影响也被带到了美国。例如柯布西耶在哈佛的作品卡朋特艺术中心。而有趣的是,卡朋特艺术中心的设计并不太符合麻省的气候特点,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柯布在印度的实践作品的影响。


Robinson Hall,格罗皮乌斯刚来到哈佛时候的设计学院


格罗皮乌斯与学生们在哈佛


Robert Damora, The Harvard Graduate Center ,1949


Carpenter Center for Visual Arts, Le Corbusier, 1961


接下来,Mostafavi教授谈到了包豪斯传统通过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扩散和延续。他所强调的重点是,虽然许多建筑师都受到包豪斯式的风格和教育的影响,却在个人的实践中创作出了非常不同的作品。他们起点接近却走向了极为不同的方向。在Smithson夫妇,Tony Fretton,丹下健三,菊竹清训等人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风格演变的不同。所以今天我们应该讨论的重点是,如何运用我们拥有的东西,去生成自己特有的结果。


CIAM Congress


Holiday House, 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 1958


Lisson Gallery, Tony Fretton, 1986


东京湾项目, 丹下健三,1960


Sky House, 菊竹清训,1957 (滑动查看图片)


最后,Mostafavi教授谈到了他所看到的包豪斯在中国的一些影响,和艺术、手工艺和建筑结合的一些案例。包括王澍的宁波美术馆,张轲的胡同改造,大舍的龙美术馆,朱锫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等,这些作品和之前提到的一些受到包豪斯影响的实践一样,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他再次强调,在当下,最重要的不仅是包豪斯的原貌重现,而是所有人在各自的背景下发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当下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呈现出新的可能。


张轲,微杂院,2015


朱锫,景德镇御窑博物馆,2018



第三环节

嘉宾主题分享


下午论坛的下一个环节继续由朱锫教授主持,共有十三位嘉宾就“后包豪斯”这一话题做了主题分享。

朱锫教授主持


  王明贤《包豪斯百年,新文化运动百年》

王明贤


首先中国著名当代建筑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先生做了主题陈述发言。他提出,今天是包豪斯成立百年,也是中国的五四运动百年,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去观察二者的发展历程是非常有意思的。他首先梳理了新文化运动的历程,指出二十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的阶段是一段文化学者大师辈出的时期,而1949-1977这一阶段,中国的艺术界则深受意识形态主流的影响,建筑亦不能脱离这一趋向。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文化热潮中,西方现当代艺术影响下青年艺术群体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实验艺术家,给中国艺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


王明贤引用艺术史学者巫鸿的分析,提出中国的实验艺术不是小圈子的,而是很有社会性的,它直面严肃的现实问题,具有欧美无法比拟的长处。目前在艺术史研究中,很多学者越来越不满以巴黎-纽约为轴心的单线条西方现代艺术史,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有平行和互动的现代艺术史。而我们对包豪斯和中国建筑的审视和探讨,也应该反应中国现代艺术、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有的内在逻辑。包豪斯之于我们,是学术更是精神。


  庄惟敏

庄惟敏


接下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结合自己在清华执教的经验,针对包豪斯的精神传承发言。他表示非常赞同Mostafavi教授对包豪斯传承的关注,包豪斯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而是一种更广阔的联系。


在今天中国政府控制房价,城市化建设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建筑学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现在进入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们,整体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而不论是一百年前的包豪斯,还是后来的十人小组、C.I.A.M,被重点强调的一直是一种理想,一种反抗精神,一种对古典主义的宣战。在包豪斯之前,建筑往往是服务于统治者和意识形态的,而人的活动在其中收到了高度的挤压和规范。今天我们在跟学生讲授包豪斯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对这样一种精神的解读,导致学生们往往是在抄一种空间,比如流动空间,而忽略了包豪斯具有革命性的思想。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建筑应该补上现代主义这一课,庄教授对此表示认同,因为真正呈现出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建筑在中国并不多。很多采用现代形式的建筑,却在顶部戴一个古典式“帽子”的建筑,这其实是一种裹小脚式的,带着追忆的、似是而非的现代主义尝试。虽然我们学习了很多西方传来的,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建筑观,可是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领导和甲方把建筑当成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宣言,在一些新区的建设中,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现象。这是值得当今的建筑学教育反思的。


庄教授说,“我们讲风格讲的太多,讲品德却讲的太少,或者说,是不知如何去讲。”包豪斯的精神品德和美育,是最值得当下的我们去重视和传承的。


  韩冬青

韩冬青


随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教授主要围绕包豪斯的教育手法进行发言。他指出,包豪斯的特点之一是,那一时代的教员们之间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纲领和高度的互相认同,而这种内在的冲突、交织和碰撞,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动力,这是包豪斯的价值所在。


除了品德,我们还应该向包豪斯学习更多具体的手段。建筑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我们必须为自我的观念,对社会的认知批判找到一个合适的媒介工序,把这些思想和观察从社会上转移到我们的studio和工作室里。包豪斯其实创造了很多新的媒介和表达方式,例如对轴测图和内部展开图的探索,这背后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于教育者来说这是一个技术性的任务,而当下我们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创造出新的语言呢?中国的建筑教育,不论是面对社会思想还是技术进步,所拥有的呈现手段,始终是落后于时代进步的步伐的。


  李振宇《从包豪斯到共享建筑》

李振宇

同济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院长李振宇结合自己与包豪斯基金会、包豪斯大学多年的合作经验,分享了对包豪斯的认知。特别地,在同济建筑系的发展史上,有多位包括冯纪忠先生、罗维东先生在内的前辈将包豪斯体系的教育经验带到同济,对同济的建筑教育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为当下和未来的建筑学应该走向“共享”,从“形式追随功能”,走向形式追随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和多元生态。


左右滑动翻看李振宇PPT


  周榕《基于认知协同进化的人机耦合建筑教育平台》

周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榕表示,在建筑学院执教28年后,他感到建筑学教育已经到了日暮穷途的阶段。其中的原因是,“包豪斯已经成为了包豪斯的敌人”——在1919年,包豪斯的创立者们敏感地认识到传统建筑学的知识体系已经和时代革命性的认知发展发生了背反,所以包豪斯做的工作本质上是做了一个优化的认知结构,组织了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为这一套知识体系传承至今,使得当今任何一所建筑院校都不可能摆脱包豪斯的影响,大家对于现代建筑乃至于对现代世界的认知都带有包豪斯知识基因。然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走到了和包豪斯在1919年面临的非常类似的阶段,包豪斯本身已经日益成为一种空洞的陈词滥调。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大学的建筑院系已经成为了阻碍知识进步的反动堡垒,因为他们因袭一百年前的知识体系而毫无作为,他们靠知识垄断牟利。


在这样的批判视角下,周榕教授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教育应该建立这个时代新的认知结构。他指出,传统的学习模式是单机思维,处理知识的效率其实非常低下。单机时代运算能力非常强的个体,比如今天列席论坛的王辉老师,一年能读一百本书,这样的量级在我们知识爆炸的浩瀚时代面前,还是太少了。文字作为一种一维线性工具,在描述三维空间时,为了能够被理解,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巨大的冗余,而为了能够有效地在当下学习,我们存储知识的方式必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因此,周榕老师进一步提出“人机耦合的数字化教育管理系统”,人不应该只是以单机的方式学习,而是应该形成一个网络,在一个全知识体系中全身心地浸没其中。从前年开始的全球知识雷锋项目,就是想做这样一个集合全世界最优秀头脑的协同进化体。而下一步的工作,则是建立一个知识集成的数字化平台。未来单机学习的能力必然太过局限,通过共享而得到优化的认知体系才能为我们的教育提供充足的支持。


  王辉《设计课上的康德》

  车飞《包豪斯与文化变迁》

王辉

车飞


都市实践主持建筑师王辉和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车飞分别从个人在清华和服装学院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了分享。王辉借鉴康德,提出“实用主义时代的一种形而上学教学法”,强调在设计训练中的“意志力培养”;车飞则为一年级专业课设计了“重建宜家”的题目,因为宜家其实是被资本主义体现消化进日常中的包豪斯的集中代表。


滑动查看王辉PPT


  周诗岩

周诗岩


接下来,建筑学出身的历史文化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视觉文化系主任周诗岩分享了文化思想界对包豪斯的学术看法。在建筑学领域或是艺术领域对包豪斯一直有质疑的声音,但是这种质疑一直是比较温和的,而在思想界的质疑却非常激烈。


七十年代后期,也就是后现代主义的高峰期,鲍德里亚认为包豪斯开始了对生活环境的总体设计,虽然这对设计界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他对其严厉批判,认为这种总体设计是现代设计学的原罪。在政治经济学指导的制度渗透到生活所有领域的阶段,设计学直接把生活和消费主义、景观社会相连接。


不过鲍德里亚毕竟不是学建筑和设计出身,周诗岩认为,他所批判的意识形态恰恰是包豪斯及其支持者所持的观点不一致的。我们常常视包豪斯为某种造物的技术和理念,但深入其中,包豪斯还有另一面,就是“表演性”,这是一种带有社会动员性的剧场式的特征,它是一种对情景的建构。这样的情景性,和强调physical的建筑物生产性相对,使得包豪斯具有了一种富有张力的双核性,并且这种双核性最开始是被书写在包豪斯理念的核心的。


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建筑物比较好留存,情景建构却更难有物质载体,所以人们对包豪斯的认知被不断简化,本质上说,包豪斯想做的,是在情景建构下最低限度介入的设计,而很多包豪斯的追随者在实际中是把原型设计做成了终端产品的设计,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韩涛、周鸣浩、周博

韩涛


随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韩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周鸣浩、央美设计史论部主任周博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学术经验发表了对包豪斯和后包豪斯建筑的观点。


韩涛:后包豪斯的三元论


韩涛提出了“后包豪斯的三元论”,来描述包豪斯在百年历程中身份的转型。在成立之初,包豪斯首先以Installation的身份出现,对一战后的德国和世界经济秩序发出内在抵抗,在二战之后,随着成立之初所面临的危机的消解,褪去了意识形态抵抗功能的包豪斯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吸收;而在后来,随着包豪斯作为一种风格和制度的普遍化,成为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和运作的Mechanism。正如阿多诺对启蒙的描述:启蒙开始以抵抗身份出现,号称要驱散神话,但是问题是启蒙变成了新的神话与意识形态,最后物化为韦伯的工具理性的铁笼与福柯所说的生命政治和治理技术。历史上的包豪斯实质上是尚未被资本主义消化的知识分子的社会重建实验。


类比于五四运动中的《新青年》,包豪斯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价值在,把被动的“必须”变成主动积极的“成为”,这表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品性。波兰尼曾说,经济制度19世纪才从社会系统中脱离,并使社会屈服于它,而之前是屈服于社会。此刻,是社会屈从于经济进一步加深,然而新的建筑学希望却产生于以社会逻辑重组经济逻辑的过程。

周鸣浩

周博


周鸣浩在发言中强调了“手工艺”在包豪斯理念中的重要性,而周博则特别强调人的技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包豪斯的情感是把宗教精神世俗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情感被作为分析的对象,表现性应该可以逻辑化解析情感,同样,对建筑设计的训练也要被素化。他结合个人多莫霍利-纳吉多年的研究,强调对技艺和情感的平衡,“我们这一代人的难题在于如何把理智与情感,把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协调处理,并在关系中学会观察和感受他们。”


  王子耕

王子耕


王子耕则从个人的一些实践出发,提出了后包豪斯时代,作为青年学者可以为建筑学的反思和重建做些什么。他分享了运营Pills,一本以空间和社会批评为核心的独立杂志的学术计划,和相关的创作实践。例如,去年是1968年,这一资本主义世界既存秩序“断裂”的共振时刻的五十周年纪念,Pills于此推出“激进技术”特刊,重新审视技术变革与其对世界的塑造,思考当今世界秩序的困境与现实。他希望能够更广泛地定义当下建筑学和城市议题的讨论范围,并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学,是否还能提供对现实世界足够充分的理解?


王子耕:PILLS2019学术议题


  罗晶《建筑的本体论转向》

罗晶


论坛分享的最后,中央美术学院讲师罗晶做了“本体论转向”主题的发言。她提出,建筑学当下面对的焦虑其实是“时空压缩”的问题,在技术加速下,自然时间、工业时间、网络时间被层层加快,建筑作为一种如此固有的东西,会不会就烟消云散了?后现代之后,建筑学的学科面貌变得非常不清晰,这给了我们更多理由去向其他学科的思想借鉴。“本体论转向”是对哲学人类学当下思想的借用,我们面对各个层面的学科的拓展冲击,无法再用同一的结构化思维去梳理知识。我们不应该再把建筑学看成是面对单一世界的创造,而是应该承认本体上不同世界的存在。


首先应该做的,是从客体向主体的转向,这不仅包括对人作为主体的关注,也包括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主体,把人、建筑、环境当成同一等级的研究对象,这样我们才能超越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这同时意味着对我们现有的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摒弃,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其次,我们应该转向对“一个文化,多种世界”的关注,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超越普遍的现代性争论,不应该再纠结于结构性的知识是否存在本身,而是应该把“具有实践紧迫性的问题”作为我们的起点。


其实这一本体论转向是与中国社会的本体论转向一脉相承,一些“家园”、“山水”的概念,应该被理解为不同于西方体系的、同一人类提出的多重世界,也许只有我们获得对这样多重世界的理解时,才能更好地面对“后人类时代”的未来。也许当今的建筑学, 只能把自身打碎,向外观察,用一种集市模式去组织自身,才能获得发展。


滑动查看罗晶PPT



第四环节

圆桌讨论


嘉宾发言结束后,所有到场嘉宾做了简短但气氛热烈的圆桌交流。


一开始,话题被引向包豪斯对中国影响的深入程度,嘉宾们对此观点不一。



李振宇周博老师说包豪斯对中国现代建筑没有产生过影响,但至少在八十年代我们接受建筑学教育的时候,包豪斯的思想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


王辉我想每个人要说的事情不一样,而这恰恰就是包豪斯当年的样子。其实我们仅接受了皮毛的体系化包豪斯教育,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恰恰是在文革后,刚刚推开门缝的时候,我们对外面的世界有无限的崇敬,对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只要是新鲜的东西我们都有极大的热情。这种感觉再也没有了,我们缺失了追求社会进步的热忱。


周诗岩我们不是谁要站在最准确的位置上去下判断,而是要关注今天我们要拿包豪斯来做什么。不论是建筑史还是现代艺术史中,包豪斯都已经被摆在了一个很固定的位置上。


周榕


周榕其实这个话题很腐败,我们现在争论包豪斯,就像布扎时代的人谈论帕拉弟奥。现在我们有太多当下的问题要解决,我特别赞同罗晶提出的“实践的紧迫性”这一说法。


周诗岩但历史研究也是有力量的,包豪斯反抗历史也具有自己的历史语境。


车飞其实包豪斯和其他学校最大的区别,是它的驱动力。比如苏联的一些学校,会有一个计划性的图景在推动着他们,但包豪斯是nervous driving,它一直处在一种焦虑之中。


庄惟敏虽然有很多争论,但我想我们还是可以达到一个共识,那就是包豪斯确实具有一种在当时特殊背景之中的精神。简单地讲,如果我们要给今天一个结论的话,我们应该要求建筑学打破之前的限制,宽口径地去发展。



Mohsen Mostafavi讲座



Mohsen Mostafavi讲座:建筑与情境(Architecture and Situation)

时间:2019年3月10日星期日晚 6:30 –8:30pm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

主持:朱锫

主讲人莫森·莫斯塔法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Mohsen Mostafavi以Architecture and Situation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美术馆报告厅(图片由央美提供)


  朱锫院长致辞

(图片由央美提供)

朱锫院长代表央美建筑学院对各位学者、来宾、老师、同学的到来表示了感谢。他说道:“下午我们经历了长时间、高密度的非常激烈的碰撞、争论和讨论,确实就像有些嘉宾说的,我们今天的讨论似乎又回到了包豪斯的那个年代。接下来我们会请莫森为我们带来一个精彩的学术演讲!”


  Mohsen Mostafavi的主题分享

莫森·莫斯塔法维发表演讲(图片由央美提供)


莫森·穆斯塔法维的主题分享围绕着对“建筑与情境”的定义和阐释,分别从理论、实践、城市化与都市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说,探讨了建筑教育与实践中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新的建议。


SITUATION

莫森教授提出了情境 (Situation) 一词,它可以代表一个地点、一个条件,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指代一个环境、一个状况,和具体的地点无关。作为景观设计师和都市主义者,莫森一直在思考情境作为实体和非实体存在的意义。

Mohsen Mostafavi与David Leatherbarrow的合著


THEORY

理论部分,莫森介绍了一些他和同事合著的出版物以及相关议题。在On Weathering一书中,他讨论了建筑的历时性和在环境中的可变性,强调在设计中同时考虑审美和技术因素。他提到,气候并非仅仅指代风雨等自然条件对建筑的改造,还可以考虑建筑表皮的光线和反射等等。而在Surface Architecture一书中,莫森更进一步地探讨了工业制造和设计之间的关系,促使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设计师的想象和制造生产的概念,并鼓励建筑师去介入其中,连接设计想象与技术。此外莫森还介绍了一本最近的作品,即London Churches一书。这本书记录了他作为策展人对伦敦在18世纪城市扩建时期出现的一批教堂的详细勘察。在记录的同时,这也是一个理解和重新想象、重新设计它们的过程,更让他理解了伦敦自己的发展史。

Mohsen Mostafavi与Hélène Binet的合著


接下来莫森举了《经济学人》编辑部大楼(Economist Building London)的例子。石料在这里的运用体现出了公共空间的氛围。设计师将三座建筑聚集在一起,以此形成供人们在室外天气下驻留的场所。

《经济学人》编辑部大楼


莫森强调,在学校之内,他们如何看待事物是很重要的,同时他们自己的思维和实践之间就是理论。


PRACTICE

在实践部分,莫森同样以出版物的形式介绍了一些他所关注的案例及其涉及的议题。前两本分别讲了西班牙建筑师Alejandro de Sota的一些作品和柏林自由大学的项目,Sota在当时对社会背景下,需要用有限的材料来实现他的设计;后者的主要参与者是一位法国建筑师,同时也是纺织从业者,他在这里使用了会生锈的铁来焊接成建筑表皮。他们的作品都让观者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其制造背后的工艺。

另一本书叫作Approximations,介绍了Peter Märkli的作品。在建筑这个行业当中,大家都会把事情理想化,尽力做到最理想的状态。Approximations(近似值)一词意在阐明,理想越近越好,但并没有达到。所谓的近似,就是不必要达到完美。对于Alejandro de Sota和Peter Märkl,“不完美”这个概念是他们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实上大家所熟知的野兽派建筑就是这一概念的体现。柯布西耶在印度的作品已经将这一概念内化。

Structure as Space是莫森结构工程师Jürg Corzetti的合著。书中研究了工程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很多情景下工程师、建筑师和设计师会在一起合作,共同支持一个建筑项目。每当我们谈及桥梁、高速公路这样的基建的时候,会忽略了审美。而对Cozetti这样的工程师来说,对他重要的是建筑和工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能够带来一个审美的新形式。

Mohsen Mostafavi与Jürg Corzetti的合著


建筑项目的落成关乎当代的审美这一问题。在Portman’s America一书中,莫森讲到Portman发明了很多的酒店,也设计过家具,同时他自己也是开发商和企业家,也做了投资,这所有的都是他公司业务的一部分。今天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都有这样一个情况,在世界各地都有,那就是建筑师大部分都在为客户工作,这就导致他们被漏在了工程建造之外,并没有参与整个流程。在某些方面,Portman既是一个开发商,也是一个建筑师,建筑师也参与到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针对这个问题是否还有其他的模型?至少Portman遵循了这样一条道路。

URBANIZATION & URBANISM

在最后一部分,莫森介绍了他基于城市化和都市主义的相关城市化的实践。首先是Ecological Urbanism一书。他在这本书中讨论了城市化以及如何寻求方法来为城市带来新的可能。莫森认为我们都有责任重新发现、重新考虑我们解决未来城市问题的方法论。他提问道,今天我们是否能够用不同于我们从现代主义传统中继承的方式来看待我们的社会?


莫森还提出,作为设计师,我们没有一套成型的知识体系可以依靠,所以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去创作。鉴于我们的资源实在是有限,作为设计师我们也有责任去想象,是否有其他的条件让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目的?我们还要结合不同的专业人士,当然最终这种工作的核心是要找到一种新的审美感觉,去理解我们的资源。所以我们要有关于技术和审美的知识见解、伦理道德和政治上的立场,去指导我们如何去使用这些资源。

In The Life Of Cities一书在探讨一座城市的物理空间的状况和它所建构的生活方式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北京和上海、巴黎和伦敦、纽约和芝加哥——它们和它们所承载的生活,其相互之间都截然不同。


这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其通篇都用叙事(narration)的方式来写作,这种对状态的描述的叙事方式能帮助我们去想象——假如我们去阅读最激动人心的小说,它们的描述方式也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对未来的城市生活方式的设想。城市中的生活方式是不能被简单地按照某种模版来复制的,于是这种叙事就成为了建设我们想要的未来城市的一个重要参照,因而也成为了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这一系列的最后一本是Ethics of the Urban。它真正的关注点在于我们的伦理道德状况和政治权利之间的关系。书中认为,一座生态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座强调公正、平等、得体的城市,并强调了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建造这样的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



CONCLUSION

以上就是莫森先生对于他自己在理论、实践、城市化这三个标题下的著述的梳理,它们展示了对于Situation的可能性解读。这需要在一种智性层面的语境下来理解——作为设计师,我们会不断地在设想和抽象的概念与非常实际的问题之间摆动,我们还不得不把它们置于(Situate)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下来进行讨论,这些语境又及其特殊和明确,取决于我们在印度,中国,纽约,还是其他任何一个特定的地方。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的责任之一就是与这些情境互动,去理解它们。


此外,莫森还列举了近三四十年以来关注建筑与城市之间关系的三位重要研究者和他们的著述,分别是Aldo Rossi的A Scientific Autobiography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olin Rowe的Collage City以及Rem Koohas的著作和实践其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Architecture与Situation的关系。 




莫森强调了Situation / Situationism和Context / Contextualism的区别(后者更多是在强调与环境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当代文化中的这一种批判是由当时的情境主义者(Situationist)发展而来的。他们启发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重新和综合看待、理解、想象我们自认为早已熟知的城市。


情境主义国际创始人Guy Deboard的著作


在讲座的末尾,莫森列举了一些学生作业的案例,来展示学生们如何想象建筑的不同可能。同样还有其他许多的实践者和项目越来越聚焦于建筑与人文和艺术领域的交叉或结合。


最后,莫森先生引用了Roland Barthes的一段关于跨学科性(Interdisciplinarity)的论述作为结束语:


……跨学科性作为当下研究的主要价值,不能通过专业知识分支间的简单抗衡来实现。跨学科性很难通过和平的方式去获得;只有当旧学科的团结被打破——可能甚至是通过暴力,经历震荡,它才真正能够开始有效运作 (而不仅仅是表达一种虔诚的愿望),从而创造出新的物体和语言。


——Roland Barthes, Image, Music, Text, 1977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去推动新的实践的发生,就不将要面对这样的挑战——不仅需要我们在深耕于自身专业的同时,促进学科交叉/跨学科教育的发展,更需要这些学科自身的巨大转型。我们不仅要去思考未来,还要反思我们是否愿意改变我们思考未来的方式。



问答环节精选 



Q

莫森教授您好,我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本文讲座记录者彭晨)。您在演讲中说到了世界各地建筑师的工作现状大多是为客户服务而不是主导设计,以及当前教育体系下学科之间的明显割裂。这些问题很重要但是很难马上得到改变。我不想问您这些宏大的问题,我想问的是对于我们个体来说,需要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够参与到设计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这个过程中去。我希望您从教授的角度,对我和像我这样的学生们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


A

非常好的问题。如果你去看了《生态都市主义》这个书,它并不是一本讲理论的书,它是更重实践的,它当然会谈到理论,但是方法必须是符合实际的。它就好像是一本手册一样,你可以只阅读其中的一部分。比如书中有关于策展的部分,有关于城市空间生产的部分,有关于如何感受城市这部分,等等。你就可以从中去理解到我们如何感受城市,比如说如何去用嗅觉感受?我们也可以去邀请那些用嗅觉感知城市的人,比如说调香师,对于我来说台北就有一种很独特的气味,因为台北有很多的街市,它的小吃几乎是无处不在……回到你的问题上来,我要说的是城市发展需要多样性的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作为建筑师,你可以选择你对什么感兴趣,因为城市总会需要你的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也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型设计项目,其中包括Risk and Resilience, Urbanism Landscape and Ecology, Critical Conservation, Art Design in the Public Domain等9个不同的分项目,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对包豪斯的回应,它们都属于我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的一部分。假如你对风险问题感兴趣,我们有Anticipatory Spacial Practice,聚焦在你作为一个设计师如何去预期和应对风险,这是一种知识;如果你感兴趣的是新与旧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旧中出新,可以通过Critical Conservation探索城市保护的问题;如果你想从艺术实践的角度介入城市,可以关注Art Design in the Public Domain……这种组队方式——你会发现一些最激动人心的项目,团队成员中可能往往有艺术家,有关注遗产保护问题的学者,也会有其他职业的人。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你要以一个策展人的身份去看待城市的未来。这有点像演奏爵士乐,有的时候你可能还需要去即兴创作,比如说你在弹吉他,但实际上你的乐音是在应和某人的鼓声。所以我觉得你在找到工作方面是并不存在问题的,只要找到并专注于你所喜欢和认为重要的东西,许多人都会看到你的才能的。



结语



朱锫院长:


让我们再次感谢莫森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


接下来我代表中央美院和建筑学院对参与这次学术活动的嘉宾表示真诚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参与,就不会有今天如此令人启发和激烈辩论的研讨会。同时感谢建筑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与积极参与。我特别要感谢央美建筑学院的学术策划团队,包括韩涛、王子耕、罗晶、侯晓蕾、刘焉陈老师等。最后,衷心感谢所有在座的听众,如果没有你们今天的参与,我们无法塑造这令人难忘的学术氛围,所以,中央美院非常期待和大家在各种学术活动上相见。“央美建筑系列讲座”将一如既往持续邀请世界最杰出学者来到中央美院办讲座,期待在下一次的“央美建筑系列讲座”上和大家见面,谢谢大家。



现场摄影:清华大学 尹川

校对:清华大学 徐紫仪 等

END



记录者介绍

 白若琦

清华大学建筑学12级本科16级硕士

彭晨

清华大学建筑学13级本科

清华TEDx前策展人

知识雷锋前副主编



央美系列讲座 雷锋特别报道

侯岳《普通乡村——库哈斯在央美究竟讲了什么?

侯岳《建筑学向何处去?——直击央美全球建筑大咖峰会(上)

侯岳《建筑学向何处去?——直击央美全球建筑大咖峰会(下)》



往期回顾


讲座专栏

北美讲座

哈佛大学:

David Harvey《哈佛酒吧的共产主义浪潮》

K. Michael Hays《走向后当代的存在论 ——沉思自主性、批判性,以及此刻我们能做些什么?》

扎哈·哈迪德《那个曾被森森鄙视的天蝎座——追记扎哈在哈佛的最后演讲》

Norman Foster《“高技”不过是建筑诗人的桂冠——听诺曼·福斯特谈自己的绿色设计哲学》

《哈佛大学20年来最经典的对谈——库哈斯与杜安尼激辩新城市主义》

Jacques Herzog《来!听赫尔佐格最新的思想独白》

Kenneth Frampton《弗兰姆普敦:抵抗建筑——巨构景观的世纪》

哈佛景观系前系主任Charles Waldheim《景观都市主义的终结?不,这是景观的历史,也是景观的未来》

哈佛景观系系主任Anita Berrizbeitia《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未来:一个更精确的过程》

Michael Jakob:景观学能否说不?——景观学的学科本体、标准及其它

Steven Pinker:《人类一说话,上帝都害怕——从语言学窥探人类心灵》

《亚历山大VS艾森曼:两极分化的建筑和谐观》

Richard Sennett《桑内特的“开放城市”究竟有哪些新意思?》

耶鲁大学:

朗西埃《倾听耶鲁的隽语——耶鲁建筑女神翁佳品读朗西埃思想之魅》

Pier Vittorio Aureli《Dogma 返朴归真:联合空间与工作住宅新模式》

Scott Ruff 《重要的黑:美国文化中的暗物质》

Francesco Casetti 欧洲视觉进化史课程:

《【女神课厅】尘埃与神明间的徘徊:视觉考古》

Elia Zenghelis《库哈斯的旧爱新欢——联合创始人Zenghelis揭秘OMA往事》

专访《被跨国举报算神马?我当年还被屈米抄走拉维莱特方案呢——耶鲁知识雷锋专访Zenghelis》

Keller Easterling《空间作为超级政治媒体》

Alan Ricks :《MASS:建筑真的可以治愈吗?》

Prof. John Durham Peters《白云简史:天气及其媒体》

康奈尔大学:

王澍《与水絮语——以自然的方式建造》

普林斯顿大学:

安托万·皮康《所有权革命:数位化文化及建筑实践和理想的转变》

ETH客座讲师Pascal Flammer 《住宅本质上是一种孤独感的围合》

Beatriz Colomina《1953-1979——<花花公子>与现代设计相濡以沫的26年》

Rafael Moneo《谈建筑学怎么能不知道moneo》

Paola Antonelli《人类终将灭绝,而设计师能给人类一个优雅结局?》

Germane Barnes:《要怎样做才能拯救一个城市?》

Herman Hertzberger:他坚持设计为人,却被年轻一代忽略:赫曼·赫兹伯格讲他的结构主义》

哥伦比亚大学:

Peter Cook《撕开天才建筑师彼得·库克的梦境,你敢看吗?》

Eduardo Souto de Moura《向武僧学建塔——在郑州原来你是这样的德·莫拉》

Cooper Union:

David Gersten讲John Hejduk 《海杜克、哈姆雷特和亡魂》

《藤本壮介所倾心的暧昧,究竟是几个意思?》

伦佐·皮亚诺:《“轻盈”之外——伦佐·皮亚诺》

纽约州立大学:

重松象平《全世界都在抄袭OMA

伯克利大学:

恩里克·米拉莱斯:《天才不死?——米拉莱斯的生前身后事》

《杀人蜂教授能否拯救人类?——不知道他这篇演讲就不配讨论人工智能》

《合成生物学之父告诉你:人类如何返老还童实现超长待机?》

莱斯大学:

Reinhold Martin《乌托邦的幽灵:重新审视后现代》

迈阿密大学:

Neil Brenner:《星球城市指南 | 为什么外星人入侵地球总是失败》

宾夕法尼亚大学:

Dream The Combine:《梦境结合:虚虚实实的镜中景观》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Michael Green《来自过去的未来材料——耸人听闻的“高层木构建筑”》

麦吉尔大学:

《银翼杀手、密斯奖、室温运动——哪个才是真正的Barozzi Veiga?》

德克萨斯A&M大学:

Jose Sanchez《走向“游戏建筑”——反压迫、反剥削的共享主义社会》


欧洲讲座

代尔夫特大学:

Han Meyer《上帝为什么无法阻止荷兰人在海平面以下生存?》

米兰理工大学:

Francisco Mangado《你仍然认为建筑最重要的元素是光吗?》

Albert Campo Baeza:《像巴埃萨那样建筑》

佛罗伦萨大学:

詹尼·佩特那《他们的20岁——让摇滚都感到羞惭的建筑岁月》

伦敦大学UCL:

《展望2018:<经济学人>执行主编伦敦大学学院演讲》

Adrian Forty:《失望:一种羞耻的建筑享受》

AA:

Concrete Action & Finn Williams《伦敦住房危机!建筑师在哪里?》

屈米《以革命的名义跪舔,抑或以跪舔的姿态思想?》

Cooper Union前院长安东尼·维德勒《忧虑的异托邦 | 你不曾看到的社会空间真相》

Ricardo Bofill《放逐柯布的奇幻城堡——里卡多·波菲尔与永生纪念碑》《不知道“数字物质化”你就太out了》

英国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

Norman Foster看福斯特如何使用“城市胶水”

英国皇家美术学院RA:

多西 Balkrishna V.Doshi 《别再道听途说!听多西亲口讲多西》

剑桥大学:

Reinhold Martin《大学,这个规训我们的机器究竟隐藏了什么?》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Sharon Zukin:《“原真性”城市场所的死与生》

谢菲尔德大学:

Richard Murphy:《“伪建筑师”斯卡帕》

阿尔托大学:

ETH系主任Dietmar Eberle《我做了400个项目才发现,现代主义对于功能的推崇可能是个历史性错误——建筑的质与量》

ETH:

Benjamin Dillenburger《手工艺死了——高精度信息时代的设计与建造进化》

Peter Märkli《ETH最受欢迎的设计课教授退休了——Peter Märkli的建筑实践、研究和教学》

Christian Kerez《被赫尔佐格抛弃的那个克雷兹究竟好在哪儿?》

Tom Emerson《ETH第一课:从行会到田园城市——工艺的前世今生》

gta理论的终结?gta50周年埃森曼赫尔佐格福斯特乌尔施普隆对谈》

Tom Emerson《ETH第二课:神秘而迷人的拼凑匠(bricoleur)》

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

Sascha Roesler《超越建筑理论——进击的建筑人类学》

Valerio Olgiati:《“非参照”——你听说过却从未理解的Olgiati》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

Bjarke Ingels《6年来BIG有什么进步?

马拉盖建筑学院:

Patrik Schumacher:《后扎哈时代的舒马赫宣言(上)》

Patrik Schumacher:《后扎哈时代的舒马赫宣言(下)》

巴黎建筑与遗产城:

Alvar Aalto《流水的网红建筑,铁打的阿尔托

国立里昂第三大学:

Jean-Philippe Pierron:人类世时代的大都市化进程》

慕尼黑工业大学:

Ferdinand Ludwig《你一定没见过的活体建筑》

James Corner:《詹姆斯·科纳:从美墨边境到雄安要走多远?》

博洛尼亚大学:

Massimo Montanari《吃货的中世纪》


亚洲讲座

东京大学:

《桢文彦×矶崎新×原广司:东京大学建筑学院三大老男神都在这里了!》

沉默的诗行——201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RCR东京大学讲座》

《拒绝向库哈斯低头的隈研吾,还有希望得普利兹克吗?》

《2018:和伊(东)一起再出发》

《凄い!石上純也の二次元世界的可愛い建筑学!》

京都大学:

Shin Takamatsu《被教科书拒绝的建筑师NO.1——“铁疯子”高松伸》

新加坡国立大学:

Mohd Tajuddin Mohd Rasdi《穆斯林国家谈民主 和平建设还看这》

清华大学:

MVRDV《MVRDV能把城市带到多远?》

中央美术学院:

Rem Koolhaas《普通乡村——库哈斯在央美究竟讲了什么?

《建筑学向何处去?——直击央美全球建筑大咖峰会(上)》

《建筑学向何处去?——直击央美全球建筑大咖峰会(下)》

《张永和——证悟Discipline》


澳洲讲座

墨尔本大学:

Rem Koolhaas《库哈斯最近在想什么?——蠢萌驯化的年轻人应该去农村撒点儿野》

Mark Burry《前数字时代的天堂之谜——详解高迪的参数化创新》

悉尼大学:

Dr.Dagmar Reinhardt《机器人与新乌托邦建筑》

ETH教授Gunther Vogt 《拒绝“设计”的设计——瑞士人是如何做景观的?》


展览透视

卡拉瓦乔巡展《边杀人边艺术——被遗忘200年的恶魔天才》

蒙德里安回顾展《“潮流易逝,风格永存”——YSL》

2017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大赏——当代艺术的战场在哪儿?》

菲利普·帕雷诺《与时间和空间策划一场戏剧的合谋——解读菲利普·帕雷诺中国首次个展:“共此时”》

埃利亚松讲座《能量建筑师埃利亚松——追踪人类意识的瞬时气象》

《我体验了荷兰的「天价」空间研讨会,究竟看到了什么?》


“新知视野”专栏

成潜魏:《打倒城市!——进击的贫民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