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法跨越的鸿沟

徐敏 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 2022-07-24

被割裂的亲情

© 徐敏|文


抗战时期的宋氏三姐妹


1981年初夏的北京,88岁的宋庆龄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封电报。电报是小妹宋美龄从纽约发来的。
 
还在半年前,宋庆龄就委托陈香梅给宋美龄带去过一封信,希望和小妹能在有生之年再见一面。但宋美龄收到信后,却迟迟未作答复。
 
5月初,宋庆龄病情加重。好友沈粹缜听说这一消息,专程从上海赶到北京,日夜守护在宋庆龄身边。沈粹缜是邹韬奋的妻子,邹1944年病逝后,她一直受到宋庆龄的多方关照。现在宋庆龄病势沉重,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作为宋庆龄基金会的理事,理当出面尽一份报答之恩。
 
故人见面,有许多心里话要说。那些平时憋在肚里,不能对旁人讲的话,这时候都一块儿抖落出来说了。眼下这种时候,再不说就永远没有机会说了。但两人说的最多的,还是小妹宋美龄。自从1945年抗战胜利,姐妹二人因为国家前途的认知,分歧日益扩大,彼此间就再无见面,这一晃已经36年了。在宋氏六姐弟中,大姐宋蔼龄、大弟宋子文、小弟宋子安均已过世,能让宋庆龄牵挂的,便只有妹妹宋美龄和弟弟宋子良了。
 
有一天宋庆龄对沈粹缜说:“我很牵记美龄,现在能来就好了。”又安排说:“美龄假使能来,住在我这儿不方便,可以住到钓鱼台去。你们是认识的,可以帮我接待她;早上接她来,晚上送她回去。”
 
到了5月中旬,病情不见起色的宋庆龄,自感时日无多,愈发渴望见妹妹一面。沈粹缜明白她的心思,经请示后,给纽约拍了一封加急电报,告知宋美龄这一情况,并言辞恳切地邀请宋美龄赶赴大陆,与姐姐宋庆龄见上最后一面。
 
这一次,纽约方面很快有了回应。几天后,宋庆龄收到了宋美龄从纽约发来的电报。电报仅10个字:“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家。”
 
可惜很多人没有理解到这封电报的含义,就轻率结论,认为电报没有署名,态度冷淡,让宋庆龄心寒至极。
 
但这样的理解失之肤浅。其实,这封电报倒是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抛弃政见,回归亲情,从中体现了宋美龄与姐姐和解的最大善意。
 
政治人物的亲情,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手足之情。10年前,大弟弟宋子文的去世,就曾经出现过一次难得的机遇,结果因为政治因素的介入,原本可能的姐妹聚会,最终化为泡影。
 
19714月,宋子文与夫人张乐怡去旧金山访亲会友。25日晚7时,宋子文在旧金山琼斯大街某公寓用餐时,因朋友间久别重逢,过度兴奋,不慎将一块食物呛进气管,导致呼吸不畅,最终因心力衰竭猝然而死。
 
消息传到台北,宋美龄征求蒋介石的意见:“子文的葬礼我究竟去得去不得?”蒋认为参加哥哥的葬礼乃人之常情。于是宋美龄叫上大姐宋蔼龄的女儿孔令伟,与她一同乘坐“美龄号”飞机,飞赴美国。可就在她的客机飞到夏威夷上空的时候,却收到了蒋介石的电报:
“夫人:请专机在夏威夷降落,暂不飞纽约,何时起飞,专电另告。”
 
飞机降落后,宋美龄立即吩咐孔令伟,带上侍卫到各报摊点,将当天美国出版的所有英文报纸,各买一份回来,她要亲自查看。
 
在买回来的一份《纽约时报》上,宋美龄看到了美国记者发自华盛顿的快讯,醒目的标题赫然印着:《宋子文葬礼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女士,将于近期飞往纽约》。
 
宋美龄反复看了几遍这则消息,沉思良久,感觉其中大有玄机。当时,北京正在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同时又通过巴基斯坦向美方总统尼克松发出访华邀请。这就是后来发生的“乒乓外交”。在此敏感时刻,宋庆龄以官方身份前往纽约参加葬礼,是否也属于其中的外交环节?
 
想到这儿,宋美龄当即对孔令伟说:“你马上替我起草两份电报,一份发往台北,另一份发给你在纽约的阿妈,问她知不知道报上的这条消息,同时也问她,是否要参加430日的葬礼?”
当时,居住在纽约的宋蔼龄,已经是82岁的耄耋老妪。自从1947年随丈夫孔祥熙来美,她就一直住在纽约的一幢花园洋楼里。1967年,孔祥熙病故,宋蔼龄从此深居简出,很少在外抛头露面。
 
当她看到宋美龄从夏威夷发来的电报,这才察觉事情有点复杂。
 
等候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的宋美龄,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台北的电报:“赴美参加子文兄葬礼本属常情,只因美方似有题外图谋,中共拟派孙夫人前往。为避免误入中共统战圈套,望夫人见电后再三斟酌,切勿再去纽约为要……”
 
与此同时,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也收到了一份密件。尼克松总统读后,把它递给了旁边的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这是一份刚从纽约发来的电报,上面写着:“宋子文葬礼筹备处今晨收到北京有关部门的紧急通告:由于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飞机的包租问题,宋庆龄副主席无法赴美参加其胞弟宋子文先生的葬礼,特致歉意……”
 
尼克松站起身来,长吁了一口气说:“事已如此,那就一切作罢,我们还是把宋庆龄女士不能来美国的消息,及时巧妙地通报给蒋、宋两家。”
 
430日清晨,宋子文的葬礼在纽约如期举行,停在檀香山机场上的“美龄号”专机从跑道上缓缓起飞,然后腾空而起。但它不是飞往纽约,而是载着宋美龄返回了台北。
 
住在纽约长岛的宋蔼龄,对是否出席大弟弟的葬礼一直犹豫不决。葬礼为了等候她,一直推迟到当天下午。当宋蔼龄确认二妹宋庆龄不会从北京飞来时,这才出现在了宋子文的葬礼上……
 
当年,三姐妹分别嫁给政要,可谓荣极一时。但从那一刻起,也注定了她们必须承受与之俱来的撕裂,面临无法跨越的鸿沟。
 
到了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大陆新政权建立,两岸分治。宋氏六姊妹,除宋庆龄留居大陆,其余三个弟弟,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或去了对岸,或避身海外,宋氏家族再无完整团聚。
 
作为宋家唯一留在大陆的人,宋庆龄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里,一直在新政权中担任要职。这样一种身份,使她绝无可能与宋家人发生联系,双方只能依靠报上消息传递音讯。19692月,最小的弟弟宋子安在香港病逝,尽管仅一界之隔,宋家人却并不通知在大陆的宋庆龄,宋庆龄是从国外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的,这才发去唁电,表示哀悼。
 
在宋庆龄内心,她其实是很怀念亲情的,即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也会时常翻看家人的相册,也会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流露没有办法与兄弟姐妹联系的遗憾。她不止一次在好友沈粹缜面前设想如果宋美龄来京,该如何接待,甚至想到了安排宋美龄住钓鱼台国宾馆,要沈粹缜负责早晚接送。但她好像忘了双方的身份和背景,幼稚得令人惊讶。
 
沈粹缜听了十分感动,连连点头应允,并将此事报告了邓颖超。宋庆龄的心情,邓颖超自然理解,但她同时也清醒地知道,让宋美龄来北京绝无可能。于是让秘书回复沈粹缜说,宋美龄已经移居美国,由于身体有病不能远行回来探亲。听到这个消息,宋庆龄叹了口气,惋惜地说:“太迟了!”
 
从宋庆龄的叹息中,可以看出她的单纯,也不妨说是糊涂。自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就离台赴美,长期居住在纽约,基本已经脱离政界。而宋庆龄却始终没有离开政治舞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庆龄托人带信希望能和妹妹相聚,理所当然会被宋美龄拒绝。
 
但宋美龄也绝非无情之人,当她得知姐姐来日无多时,她想到了一个权宜之计,也就是那封10个字的电报中所说的:“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家”
 
这其实是一种最好的安排,如果纯粹从亲情出发,不掺杂别的因素,应该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有人认为电报“没有署名,态度冷淡”,错!一个“家”字,已经包含了浓浓的亲情,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署名吗?因为无论如何,署名宋美龄三个字,怎么都包含有几十年来的恩恩怨怨。唯独这个“家”字,才能返璞归真,回到最初彼此亲密无间的状态。
 
可惜宋庆龄没有真正理解。
 
1981年宋庆龄病危时,二弟宋子良从纽约发来慰问电:“孙逸仙夫人:获悉你患病在身,不胜难过。为你的康复而祈祷。”不称二姐而言孙逸仙夫人,这样的称谓完全与亲情无关,而已经沦为朋友之间的问候用语了。
 
这年的529日宋庆龄在北京去世。次日,亡弟宋子安的夫人及全家从旧金山发来唁电,电文称:“对我丈夫的姐姐逝世谨表示诚挚的哀悼。”这样的措辞,已经近乎外交辞令而没有多少亲情了。
 
在纽约的宋美龄,得知二姐去世,在悲痛之余致函蒋经国,表示骨肉虽亲,“以大道为重”,她不会赴北京治丧。
 
但在此后的回忆录中,宋美龄却表达了对二姐故去的思念。她生前还珍藏了一本《宋庆龄画册》,其中全是二姐的肖像。
 
20031024日,宋美龄在美国去世,终年106岁。
 
参考资料:
1、三读说史《宋庆龄临终前给小妹发电报,宋美龄回复十字,拒绝姐姐最后的要求》
2、小爱历史《宋庆龄临终前给小妹发电报,宋美龄回复十个字,态度冷淡没有署名》
3、百度百科《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沈粹缜》
4、求学网《揭秘1971年宋子文猝死之谜》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最新版)|袁昌英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那天只有他站着幸存的女兵|泽连斯基
玉碎 |飞来横祸 | 文化人|尊师|好人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性压抑|夹缝
奇葩标语|永不宽恕|她一生低调|反目
忏悔部长们看戏|悲喜人生|民国女神
零落成泥碾作尘 |胸怀|最晚改正的右派
殊途同归他遇到了伯乐|大难不死
王家的二小姐他的名字来自诗经|陨落
走向深渊人不收我天收我|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守望一生卧底|老照片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校园|笔能杀人|智斗
死不相别|溺水而亡的夏曦|代价|陈赓
六十年不离不弃|他对得住两个女人|轮回
此心不变看错人了|永不离弃|我的1978
苦命鸳鸯|破镜重圆|孽缘|归来|选择
娃娃兵|姻缘前定|伪造的英雄|魂断杨庄
大跃进期间的牛逼图片|生不同床死同眠
照片背后隐含的故事有借不还|矛与盾
遗传学之父出走美国,高层震怒|两个蒋太太
康生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50万民工修建机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