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其中有些画面你绝对没见过(最新版)

致敬母亲

无论你怎样伟大,
回归到原点,你就是妈妈心中,永远的孩子。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唯有母亲的伟大,才是无法逾越的高峰。


杨振宁和妈妈


袁隆平和妈妈


莫言和妈妈


濮存昕和妈妈


邓丽君和妈妈


费玉清和妈妈


费翔和妈妈


伊丽莎白和妈妈


罗斯福和妈妈


丘吉尔和妈妈


梁思成和妈妈


鲁迅和妈妈


胡适和妈妈


田汉和妈妈


蒋介石和妈妈


毛泽东和妈妈


宋美龄和妈妈


蒋经国和妈妈


陈丹青和妈妈


马云和妈妈


比尔·盖茨和妈妈


特朗普和妈妈


安倍和妈妈


日本德仁皇子和妈妈


马英九和妈妈


唱给母亲的歌


母亲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疏忽。疏忽了她的感受,疏忽了她的牵挂,疏忽了她深埋心底的爱意。离别时,我们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头也不回,一径里走。曾经,面对苍老的母亲,我以为她还能活上十年八年,似乎来日方长,仍有叙话亲情的机会。然而,当死亡突然降临,我才知道,失去的已经永远失去。
 
父母在时,我们尚有来路,父母去后,人生只剩归途。我们将来的光阴,已经活成了一群孤儿。一辈又一辈的古人、前人、今人,几乎都活在一个容易疏忽的轮回中,循环往复。
 
故而,当我读到那些唱给母亲的诗歌时,我会感动。譬如像下面这一首陶润之写的《母爱诗歌》:
 
我走了,妈妈
我走的时候
噙一眶泪水
没有回头
没有敢回头
我知道
你脸上一定挂着微笑
可你的心在流泪啊,妈妈
 
我们常常在长大之后,不再呼喊妈妈,而改口称呼老母亲或是老妈。其实妈妈才是最亲近的称谓,才是儿子对母亲永远的感恩。海峡对岸的马英九先生,是深懂传统文化的学者,母亲逝世,他写过一篇悼念文章,开篇便说:“妈妈走了……”
 
接下来,他满怀深情地叙述说:妈妈弥留之际,我赶到万芳医院加护病房,紧握着她微温的手,这一双把我养大的手,吻着她的脸颊,在她耳边低声的说:妈妈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妇、女婿、外孙都在您身边送您,爸爸会在那边迎接您,你好好走,不要怕喔!我们结缘64年,来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们接着用“生日快乐歌”的调子含泪轻声合唱:“谢谢妈妈生我,谢谢妈妈养我,谢谢妈妈教育我,谢谢妈妈爱我。”
 
整篇悼念文字,535字,但凡提到母亲,一律称呼“妈妈”。
 
网络上评论说,这篇悼文有“动人倾诉”的特点,为什么?就因为面对94岁的亡母,64岁的马英九仍然是儿子,母亲是他永远感恩的妈妈。

  推荐阅读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帅平均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农民苦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飞来横祸 | 文化人|尊师|好人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性压抑|夹缝
奇葩标语|永不宽恕|她一生低调|反目
忏悔部长们看戏|悲喜人生|民国女神
零落成泥碾作尘 | 蝶舞翩翩 |胸怀
殊途同归他遇到了伯乐|大难不死
王家的二小姐他的名字来自诗经|陨落
走向深渊人不收我天收我|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守望一生卧底|老照片
招工|她终身未嫁|善恶有别|穷吃宴席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校园|笔能杀人|智斗
这个女人胆子大他死得一贫如洗|恩怨

死不相别|溺水而亡的夏曦|代价|陈赓

六十年不离不弃|他对得住两个女人|轮回

此心不变看错人了|永不离弃|我的1978

苦命鸳鸯|破镜重圆|孽缘|归来|选择

娃娃兵|姻缘前定|伪造的英雄|魂断杨庄

幸存的女兵|两个有学问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