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二小姐是个背锅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汉嘉女1 Author 徐敏

一口黑锅背了几十年

© 徐敏|文


孔令伟,人称孔二小姐


有时,出生在权贵家庭并不是好事。人怕出名猪怕壮。家庭显赫固然荣耀,但同时也让你一落地便被人侧目相看。如果能保持低调还好,如果不能克制,喜好张扬,有些恶评会一辈子如影随形。甚至就连诬陷之词,也会众口铄金,如紧箍咒一般,不分青红皂白地被套在头上,永远不得解脱。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孔二小姐,叫孔令伟,原本也长着一副清清秀秀的面容,就因为不能低调做人,被人视为混世魔王,非但一辈子找不着如意郎君,就连她根本没有做过的坏事,也不容分说扣在她头上,直到带进坟墓。
 
归根结底,只怪她出生于官商世家。父亲孔祥熙,母亲宋蔼龄,舅舅宋子文,小姨宋美龄,姨父蒋介石,一个比一个权势大。她也因此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十岁出头,她就学会了射击,十三岁便会开车。宋美龄没有生育,拿她视如己出,当亲女儿看待,夸赞她“天生豪放,女生男相,很像我。”
 
而且也是奇了。有次她跟宋美龄出行,原定同乘第二辆车,孔二小姐非要改乘第五辆,结果第二辆车被敌机扫射得百孔千疮,第五辆车上的宋美龄和二小姐却躲过一劫。
 
如有神助的孔二小姐,从此愈发任性妄为,拿一身男式装束行走社会。说起来,这件事还和小姨妈宋美龄有关。
 
孔令伟12岁时身上长了疥疮,浑身瘙痒,为方便治疗,宋美龄让大姐把孔令伟的长衣长裤换掉,长头发剪短,这样便于涂药。宋蔼龄就照妹妹说的,给女儿穿上男孩子的短衣短裤,头发也剪成假小子发型,活脱脱把一个小女孩变成了小男孩模样。
 
开初,孔令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照常到处走动。直到有人逗她说:“二小姐,你怎么男孩打扮呀?”她才发现周围人在笑话她。孔令伟原本天性中便带几分叛逆,被人一笑,索性拿了男孩装扮常态化,即便后来疥疮好了,她也不再改穿女装。
 
随着年龄增长,孔令伟愈加我行我素,将自己固定成一副男性化打扮。她不施粉黛,西装笔挺,发型为大背头,还常常戴副墨镜,让人雌雄莫辨。她不光穿得像男人,就连行事作风也趋于男性化。
 
在南京,有次孔二小姐驾车兜风,因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训了几句。她一怒之下竟拔出手枪,将交警当场击毙。抗战在重庆时,因日机常来空袭,城市实行灯火管制。还是这位孔二小姐,一次驾车回家,因天色昏暗,竟大开车灯,被执勤士兵制止。二小姐不服,一边破口大骂:“滚你妈的蛋!”一边猛踩油门,把执勤士兵撞飞在了路边。还有一次是在重庆中央公园,孔二小姐遇见了龙三公子(云南王龙云的儿子),两人素不相识,便因一言不合,发生冲突,竟同时拔枪对射。两人倒是未伤皮毛,但围观群众却伤了不少。在成都,孔二小姐倒是不动枪了,却亲自挥动女拳,跟一名空军飞行员正面搏斗。
 
如此斑斑劣迹,有多少是真,又有多少夸大,不清楚,也无人在乎。总之报刊杂志都这么说,大家也都这么信,孔二小姐的负面形象就这样传开了。
 
这样的结果,是孔二小姐成了刁蛮人物,虽贵为公主,却无人敢惹,也无人敢娶。1938年,二小姐19岁,家里人想给她说门亲事,让她记得自己是姑娘,将来终归要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陈立夫听说后,就给孔祥熙推荐,建议他把女儿嫁给胡宗南。胡宗南号称天子门生,是老蒋器重的黄埔将领。这件事要成了,孔家等于招了乘龙快婿。问题是孔二小姐名声在外,胡宗南哪里敢攀这门亲事,得知消息后简直如临大敌,赶紧找到戴笠商量对策。
 
戴笠也不多说,只提醒胡宗南,娶孔二小姐等同于娶个魔鬼,将来在家中绝无地位。胡宗南问戴笠如何应付,戴笠便胡宗南想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胡宗南打电话约孔二小姐。孔二小姐很重视,不但涂脂抹粉,还精心挑选了一双高跟鞋。这天,胡宗南约孔二小姐不为别的,就是闲逛,美其名曰步行观光。在风景如画的小路上,孔二小姐步行了两个小时,脚上打起了水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胡宗南佯装不知,一路上兴致勃勃,盛赞风景,没有丝毫怜香惜玉的表示。俩人从早上逛到下午,一刻也不休息,让孔二小姐见识了什么是恋爱滋味。
 
傍晚,孔二小姐回到家中,把高跟鞋一扔,第一句话便大骂胡宗南混蛋。并发毒誓说:“他胡宗南就是当了皇帝,我孔某人也对他毫无兴趣!”
 
不知道是否和这次恋爱带来的心理阴影有关,总之,孔令伟这辈子终身未嫁,孤独终老,成了民国第一剩女。
 
但无论如何,这毕竟是她的自身选择和性格所致,可谓有因有果。唯独有一件事,她根本就没做过,却背了一辈子黑锅。
 
这就是著名的“飞机门”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浦熙修写过一篇“洋狗坐飞机”的新闻,揭露宋蔼龄携狗抵达重庆,导致许多知名人士无法及时撤离香港。
 
当时,正值1941年冬天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在即。鉴于形势紧迫,蒋介石下令派出专机,将住在香港的政府要员和各界名流接回重庆,其中就包括《大公报》老报人胡政之。
 
1210 日,从香港最后起飞的一架飞机抵达重庆机场,《大公报》编辑部派人到机场迎接自己的社长。出人意料的是,没有见到胡政之和其他要人的身影,却看见孔祥熙的夫人宋蔼龄、二女儿孔令伟、老妈子、大批箱笼和几条洋狗。第二天,《新民报》刊出了采访部主任浦熙修所写的现场报道,标题是:《伫候天外飞机来,喝牛奶的洋狗又增多七八头》。
 
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当日未去机场,但他听到接机人员的汇报后,十分气愤,于是利用国民党正在重庆召开五届九中全会的时机,写了一篇社评《拥护修明政治案》,其中写道:最近太平洋战事爆发,逃难的飞机竟装来了箱笼、老妈与洋狗,而多少应该内渡的人尚危悬海外。……又如某部长在重庆已有几处住宅,最近竟用六十五万元公款买了一所公馆。——现在九中全会既有修明政治之决议,我们舆论界若再忍默不言,那是溺职;新闻管理当局若不准我们发表,更是违背中央励精图治之旨。
 
文中提到的两个例子,一个指向当时的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一个指向当时的外交部部长郭泰祺。文章送审时,检查机关不予通过,下令“删扣”。但总编辑王芸生无视禁令,将被删部分照样发出。于是,1210日重庆机场上的那一幕就广为人知了。
 
浦熙修的现场报道后来被证实为虚假传闻,但王芸生没有仔细核对,便采信了她的说法,并通过社评的方式发往全国,由此引发西南联大学生鸣锣上街,昆明数千学生云集响应,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学生们高呼口号“打倒孔祥熙”,让国民政府骤然感到巨大压力,迫使孔祥熙不得不辞职下课。
 
在不断扩散的传言中,孔令伟被描述成了事件的主角。说飞机刚要起飞时,突然有名女子带着几条狗过来,掏出枪指着已经登机的上将陈济棠说:“给我的狗让座,不然打死你!”陈济棠无奈只能走下飞机。但女子还没闹完,又用同样的方法逼迫茅盾、郭沫若等人让出座位。然后,把自己的每条狗都安排在空位上。
 
其余几位文化名人和党国政要见孔令伟如此嚣张跋扈,更加无法走上飞机,只能干瞪眼,看着她指挥保镖把大大小小的家用器具甚至是马桶全部装入飞机。在众人的痛骂声中,孔令伟强行命令飞机起飞。
 
当飞机降落在重庆机场时,前来接机的记者官员,没有见到陈济棠,更不用说郭沫若、陈寅恪、胡政之等人的身影了。但见孔令伟带着老妈子跟十几条宠物狗大摇大摆地走下飞机,在众人目瞪口呆的眼光下扬长而去。
 
故事越编越玄,就连洋狗,也从浦熙修最早所说的七八头,一跃而为十几头。洋狗话题被充分放大,成了唤起民心、引发公愤的最佳题目。就连教授们也毫不犹豫地完全相信了。吴晗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他在一年级的《中国通史》课上愤怒地说:“南宋亡国时有蟋蟀宰相,今天有飞狗院长,可以媲美。”他的话,如同干柴上点火,顿时燎原起来。脾气火爆的傅斯年,得知好友陈寅恪流落香港,更是暴跳如雷,大声疾呼:“杀飞狗院长孔祥熙以谢天下!”
 
这件事愈演愈烈,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反孔”和“倒孔”热潮。消息很快传入蒋介石耳中,他严令交通部彻查真相。同时向《大公报》询问消息来源,要求报社负责查明事实,穷究根源。次日,《大公报》复函,说明“事属子虚,自认疏失”1229日,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也向报社发来信件,函称: 《大公报》本年1222日贵报社评文内,涉及此次香港来渝逃难飞机装载箱笼、老妈、洋狗,致多少应内渡之人尚危悬海外等语,经命令中国航空公司彻查具报,情况是,当日香港与九龙间交通断绝,电话亦因轰炸不通,其未来公司接洽之乘客,无法通知。在起飞前,时已拂晓,因敌机来侦之故,不能再等待,而飞机尚有余位,故本公司留港人员因此亦有搭机回渝者,并将在站之中央银行公物尽量装载填空,随即起飞。决无私人携带大量箱笼、老妈之事,亦无到站不能搭机之乘客。至于美机师两人,因有空位,顺便将洋狗四只,计三十公斤,携带到渝,此确有其事。经查证,航空公司所言属实,并无虚构。可见贵报社所述情形,与事实严重不符,请即予更正,以正观听,是所至盼。
 
公函盖有交通部长个人印章。大公报主编王芸生收到此信后,标上“交通部来函”五字,刊发于 12  30 日报末。
 
照理,事件至此真相大白,舆论应该有所停息。但却因国民党、国民政府本来就缺乏公信力,所以交通部来函刊出后,许多人都将其视之为文过饰非的官样文章,不予相信,导致有关消息继续流布。但作为报人,王芸生后来采信了交通部的解释,他在1942122日的社评《青年与政治》中,这样写道:关于飞机载狗之事,已经交通部张部长来函声述,据确切查明系外籍机师所为,已严予申儆;箱笼等件是中央银行的公物,与孔家无关。
 
但就是这样一篇貌似确凿却严重背离真相的报道,几十年来,一直被许多人深信不疑。
 
而洋狗事件更重要的证据,是宋庆龄1942112日写给宋子文的信件,指《大公报》“飞机洋狗”社论为诽谤。其中提及:《大公报》发表了一篇言语中伤的社论来欢迎我们,指责我们带了大批行李和7只喂牛奶的洋狗,以及一批仆从。事实是当时飞机上共有 23人,你可以想象每个人能带几件行李。这篇社论虽然用词巧妙,没有点名,但指的就是我们。我想对社论作出回应,但别人劝我应保持尊严和沉默。与此同时,谣言却传得很广,也很快。蔼龄姐说,指控她的事很多,但她现在已不在乎去澄清这些谣言了。
 
然而正是宋家人的沉默,却在无形中助长了谣言的传播,也使本身无辜的孔二小姐,背了几十年的黑锅。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孔令伟》
2、杨天石《“孔令仪飞机运狗”不实》
3、《孔令伟:扮男装一生潇洒,晚年却因执拗医死自己,宋美龄亲自送葬》
4、茅舍品史《孔令伟:为了给狗腾位置,将国民党元老赶下飞机,还多次开车撞人》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最新版2)|袁昌英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那天只有他站着幸存的女兵|泽连斯基
玉碎 |飞来横祸 | 文化人|尊师|好人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性压抑|夹缝
奇葩标语|永不宽恕|她一生低调|反目
忏悔部长们看戏|悲喜人生|民国女神
零落成泥碾作尘 |胸怀|最晚改正的右派
殊途同归他遇到了伯乐|大难不死
王家的二小姐他的名字来自诗经|陨落
走向深渊人不收我天收我|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守望一生卧底|老照片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校园|笔能杀人|智斗
死不相别|溺水而亡的夏曦|代价|陈赓
六十年不离不弃|他对得住两个女人|轮回
此心不变看错人了|永不离弃|我的1978
苦命鸳鸯|破镜重圆|孽缘|归来|选择
娃娃兵|姻缘前定|伪造的英雄|魂断杨庄
大跃进期间的牛逼图片|生不同床死同眠
有借不还|矛与盾|学霸之殇
遗传学之父出走美国,高层震怒|两个蒋太太
康生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无法跨越的鸿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