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星球

其他

活动招募 | 目田书店 x P8星球捕光读书会第三期报名来啦

“你们是怎样坚持参加一项长期的读书活动的?”第二期读书会结束时一位读者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并没有思考过,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坚持”一说,并没有人要求我们坚持组织这个活动,对我们来说读书会好像是很自然的就存续了下来,只不过不断的有人离开,也不断有新人加入,也有很多第一期读书会的读者一直留到今天,对于那些留下来的人来说,在组织和参与了这么长时间的读书会之后,这个活动仿佛已然成为了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大家早已经习惯了每周阅读一篇文本,周日的晚上来书店跟读书会的朋友们一起讨论,这件事仿佛成为了大家生活的某种保留项目,从第一期读书会到现在过去了大半年时间,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有的读者可能换了新工作、搬了新家、甚至有了新的生活状态,然而不管你的生活有多么巨大的变动,只要你每周日晚上来到目田,又会固定的见到那些读书会的朋友,跟他们继续讨论和阅读一篇文学作品,似乎一切又都没有改变......读书会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因此这周我们将进行第三期读书会的招募,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不断地有新朋友加入进来,参与阅读和讨论,带来更多的观点和视角,保持读书会的某种“流动性”。在过去大半年里,捕光读书会总共组织了30次讨论,读书会原本的规则是以抽签的方式确定顺序,每位参加者轮流选择一篇文本,到现在总共分享阅读了28篇类型各异的文本,除了小说,也有论文、日记、演讲、散文等等,形成了这一份捕光书单。你会分享什么样的文本供大家阅读呢~?人们在阅读一篇小说或其他文字的时候,总是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来理解文本,用自己记忆中的影像来补充想象文字,即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感动和思考是以共鸣为基础的,比如我喜欢的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的作品一直在讲述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在阅读他对于个体记忆的描写时,除了情景本身的联想,我们还会很快调动起自己的身体记忆:对湿度、光线、声音气味等等的感受,将自己代入进文字里面,仿佛一种似曾相识自己经历过的感觉。这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但也可能会产生误解,当作者描写的事物对读者来说过于陌生的时候,读者便很难和这篇文章产生共鸣。归根结底,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是由自己全部的经验和过去决定的,经历的不同造成理解上的深刻差异。然而这种阅读体验的私人性恰恰也是值得去交流的地方,正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才值得去讨论,譬如我自己很喜欢契诃夫的小说《六号病房》,我很好奇别人看了这篇小说之后会作何感想,和我的观点相似还是会有差异?他\她的观点可能会给予我什么样的启发?捕光读书会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每期给定的主题限制内,分享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文本供大家阅读和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观点,捕捉流动活跃着的阅读体验。读书会希望每周日的讨论能稳定维持在15个人左右的规模,所以这次的招募,我们将再招募5位读者参与,每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并参与讨论。至12月8日招募截止,人员确定后就不再变更,如有成员中途退出,则再加入新人,始终保持15人左右的规模,我们希望报名参与的读者确定每周能稳定的参加阅读和讨论。扫描二维码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纪录片《中国》的最大幕后彩蛋,落地长沙!

由于要为展览开幕当天的专访进行拍摄地踩点,我和摄像老师们提前去到芒果美术馆的布展现场,预先窥见了纪录片《中国》绘画艺术展的幕后和尚未公开的面貌。观感就两个字:震撼。来自纪录片《中国》第三季的作品原件,183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裹脚的年代,隐秘传承的女性精神。

在湖南省江永县一带,流传着一种由女性创造的沟通密码:女书,这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女性文字。摄影系学生陈雨露要拍摄一部毕设纪录片,阴差阳错又仿佛冥冥之中地将目光投向这一选题,她毫无经验、一步步摸索地深入发源地,近距离聆听来自过往年代的女性的眼泪之歌。在那里,女书传承人何艳新老人问她:“你觉得女书有用吗?”撰文|找豆子江永女书,因女性而生。“我被裹了三四天,又热又疼,天天哭。”何艳新老人坐在木质靠背椅子上,背后的白色墙皮已经大块剥落,透明凉拖有了被水泥地面磨损的痕迹,她翘着脚讲述自己幼时幸运躲过的那一份苦。外婆是传统观念的执行者,她理所当然判定:如果是长脚,未来很可能没法嫁作他人妇。而外公心疼何艳新,几次偷偷用小刀将紧紧缠住她双足的布剪开,现在何艳新都能记起彻底解放的双脚踩在水里的那种舒服畅快。面对观念冲突,外公对外婆说:“如果这个世界一变,你就害了她。”所幸,他说准了,她逃脱了。但义静凤老人没能逃脱那个时代的局限。她没有读过书,大字不识,幼时父母和老师都喊她去上学,她就哭,发自内心地抗拒。如今回忆起,她直呼自己蠢。而不愿意上学堂,是因为没有女伴。偌大一个村子,出现在学校里的女孩只有她一个。老一套的观念信奉女孩读书无用,“大了会嫁给别人,擦锅子、擦地板、洗碗,那教了有什么用?”义静凤压根不是不肯读,她嘟囔着如果那时有两个女孩和她一起,她也就读了。长大后逃不过的宿命还有一桩:婚嫁。现在的自由恋爱不适用于理解过去的情况,那时候决定人生大半辈子的嫁娶选择掌握在父母的手里,无论男女,都不由自己,那是一种来自家庭内部和关系网的压迫,双方父母定了,作为子女就得要接受,不公平的是,除非男的退婚就能退,女的退婚是退不了的,嫁了之后被打被骂都走不掉,所以那时选择结束生命的例子并不少耳闻。畸形审美、读书无用、父母之命,只是过往时代加在女性身上的其中两道枷锁,对于生活在地理环境闭塞的女性来说,情况只会更糟糕。被规训、被社会隔绝、被限制社交、被关上知识文化的窗户,不能轻易走出闺房,只能与邻家女伴一起纺纱、做女红,然后就是等待嫁人。在传统社会的压抑之下,她们产生了交流感情、排遣郁闷的需求,而这是周遭男性无法感同身受的境况,也不一定会被接受,因此一种在女性社会内部流传、允许她们无障碍交换信息的交际工具——女书诞生了。它字体纤细修长,斜而不倒,透出一股柔,但又亭亭玉立、挺拔向上。不同于汉字有回锋、顿笔,女书是一笔到位、直接画下,起笔快一点,中间稍柔一些,再收笔快,就自然有笔锋出来了。并且它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到左,通过整体倾斜,轮廓呈现长菱形,造型独特,也被叫做“长脚蚊”,这是习惯使用汉字书写的身边男性所无法领会的奥妙,因此使得女书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于女性群体内部流转,隐秘地诉说生活苦闷、闺房心事,更少顾虑地表达自我,获得精神上的谅解包容和情绪上的贴心抚慰。没有人知道第一个创造女书的人是抱着怎样的情感,在贫瘠的文化认知下,以强大的智慧创造了这样极具功能性、文字性及艺术性的女性文字。它的来历众说纷纭,光民间的传说就有有九斤姑娘女红造字说、荆田胡氏皇妃传书说、神台买书说......从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也不难发现,女书字形往往和女红图案相关,它脱胎于方块汉字,对其进行了变异改造,从而加密交流。现在的人或许没办法理解那时她们对于现实苦难的挣扎和自我觉察后的痛苦,作为人的正常诉求被忽视被剥夺且仿佛是理所当然,连交流都要小心翼翼,情绪在被长期压抑过后需要一个出口,而女书相当于是能让她们获得短暂喘息和彼此安慰的一个秘密通道。网友ᵞᵃᵒᵒᵒᵒᵒᵒ的形容更为动人:“如今长大了体会到家庭生活,有苦有乐,但总不如做小女孩时在外婆身边听故事歌谣时快乐纯真,暮然回首,女书里的快乐时光好像把一个个跟祥林嫂一样受尽折磨的妇女又带回了儿时做女儿时被宠的幸福生活,在沉重繁琐中升腾起一丛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深入江永,拍一部女书纪录片。陈雨露认为虽然女书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诉苦的内容,但那无论对于输出还是接收的女性,都是积极的,它有疗愈功能。在她独自一人前往湖南江永县、近距离接触江永女书传承人之后,对这一点更确信无疑。陈雨露和女书之间,有过三次接触。小学时,爸爸无意中和她说起江永当地有一种女性文字,但仅是站在男性角度上提了一嘴,略微带点不屑一顾,以至于雨露也没多想,好奇心压根没被激发;艺考时,上编导课程,老师放了一部电影《雪花秘扇》,讲述生活在19世纪湖南省江永县一带的两个年轻女孩通过女书结为“老同”,以一把丝扇上的邀约开启了延续至人生结束的一段友谊,但没有引起雨露的过多注意。直到她要做摄影系的毕设作品,决定拍摄一部关于女性的纪录片,前往网络上搜索女性和纪录片的词条,她才真正意识到了女书的存在,联想起过去数次错过它的片段。看到有关女书介绍的那一刻,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产生出一种冥冥之中注定的奇妙感,并且江永县就在家乡隔壁,开车路程只近两小时,纪录片的选题就直接敲定。更重要的是,雨露被女书背后的力量鼓舞到了。她在高三时出现了对女性主义的兴趣苗头,来源并非是外部声音或事件的影响,而是切身经历和感受,“女人就是麻烦”、专业招录分数上的性别区分,以及模拟面试里老师说的那句:“你作为一个女生,学摄影跟男生比有什么优势?”都让她对自身处境有觉察,最开始是愤怒震惊,后面就想主动去让自己了解更多。可是进入大学,她身边的朋友们大多都停留在表面、浅层的交流,吃喝玩乐可以,涉及到女性主义这块,可能不被理解或者难以共情。再加上学业进行到后面,人会产生危机意识,变得迷茫浮躁,两者相结合,雨露经常会处于一个深层孤独的状态。而女书让她惊觉:哇!过往那么艰难的时候,已经有女性在想和做类似的事情了,仿佛找到了同伴和知己,焦虑情绪一下子就得到舒缓。决定拍摄与此相关的纪录片后,她和女书的第三次接触正式开始。在前往江永县之前,雨露的想象里无非就是去一个地方旅游,提前构思、做攻略,每一天都安排好要去哪个老人家里拜访,但抵达当地,交通就把她吓住了,整个县城只有一路公交车直达女书博物馆,去程已经很坎坷、让她备受打击,而且这意味着她的返程也会受限制、非常不方便,把交通攻克掉之后,她才好进行后续的田野调查。总之第一趟行程,她辗转了三处,最后才从江永县回到外婆家。当地政府对于女书研究和传播能给予到的帮助也比预想的有限,他们基本是站在非遗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因此在县城里,会出现女书书写的标语、门面招牌上的女书文字,不具备审美的同时,又显得刻意和流于形式。这也不难理解,他们或许有心传播,可是缺少具备年轻思维的人去宣传推广它,江永县太偏了,少有年轻人愿意留在当地工作。雨露取得联系的方式略显笨拙和无奈,她一一打过去微信官方账号上注明出的所有号码,终于联系上了江永县文旅局的陈局长,将自己做的纪录片拍摄的策划案给到对方,获得了女书传承人对接、女书培训班、斗牛节情景再现方面的支持。何艳新、义静凤、胡美月得以顺利出现在了她的镜头里。这三位老人中,何艳新是雨露拍摄最久的一个人物,是唯一一个切身经历过女书使用环境的自然传承人。在第一次前往她家拍摄之前,雨露做足了功课,搜集有关何艳新的人物资料,给予受访人足够的尊重和诚意。事先没得到当事人允许,也为了减少老人家的防备心,首次见面雨露并未携带拍摄设备,完全就把对方当做普通的老人来接触,过程中使用湖南的西南官话来沟通,发现两人之间的共同点,拉近距离,建立起连接。这些是雨露觉得自己会被何艳新区别对待的原因。在特意来江永县探访女书传承人的人眼中,何艳新很真性情,或者说不好接近。可是,雨露在第四次拜访的时候,决定并成功地住在何艳新家中一段时间,在长期相处中记录下老人真实的生活和人物状态。雨露形容那是一段新的人生,这辈子没想过自己会经历的人生,因为条件太艰苦了。她原以为自己非常能吃苦,何艳新的家比较老旧,雨露睡在二楼的时候,切切实实感受到江永县的风力,哪怕被子盖得很严实,风依旧会从脖子处往里灌,她不得不穿着连帽羽绒服睡觉。那一个多星期,她们每天轮流做饭,吃穿住行经常一块儿,相处中的状态又非常好。“如果不是因为拍纪录片,我完全体验不到这种生活,我觉得这是拍纪录片最大的一个魅力。”何艳新确实是一个有性格的人物。她熟悉镜头,可以不在乎他人眼光,当着全场人的面坦然说出自己快死了,非常的平静,表现得全然接受,而死亡在许多老人眼里往往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她敢说敢做,在婚姻嫁娶听由父母之命的年代,她拒绝被安排,无奈之下准备结束生命,咬破手指连最后的书面留言都写好了,结果实施中恰巧被亲戚撞见,她表示宁愿吊死也不想结婚。最后她提前和新郎说:“明天结婚你不要来了。”新郎还真就没有来。很清醒,有自我意识,偏偏又无助地生在那个年代,所以何艳新成了一个悲观的人。这或许不是她的性格,而是时代和经历给她造成了某种创伤。在女书被外界关注之后,何艳新对于外界的好奇、探寻,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她会经常说:“你为什么要来问我?我说了不算,那些专家说了才算。”这背后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话语权的一种失望和不满,甚至带着一定的怨恨和阴阳怪气。作为目前所有女书传承人中唯一一个经历过女书使用场景的人,何艳新不仅仅是会写女书,她是实打实帮她外婆写过三朝书,经历过那个秘密交流的年代,按理来说她最有话语权,可是她只是一个县级传承人。传承人是分等级的,每个级别领受的补助不一样,落到个人生存上面,尤其本就艰苦的生活环境,拿到手的东西才是实在的。最让雨露震惊的一次,何艳新直接问她:“你觉得女书有用吗?”在雨露待在江永县的时候,她会比较关注当地男性对女书的态度。大家会默认女书是属于女性、在女性中传承的东西,因此男性往往不管不问,没有任何好奇心,甚至可能一说是女性写的文字就会刻意保持有一道屏障。其实发展到后面,女书并不拒绝男性,但是男性不感兴趣,有文化的不想学,没文化的也不去学,表现出一种性别抵触情绪。对于何艳新的突然提问,雨露完全没有任何预料和准备,一个女书传承人!竟然问她女书有没有用,这比男性的态度更值得去琢磨。对何艳新来说,女书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她会女书,她依然还在那个小地方,过着和以前差不多的生活;又或许,现下的物质条件已经变好太多,女性意识觉醒,社会有进步,没有太多的苦需要诉,女书的必要性往哪里找呢?在她那里,女书依旧只是个脱胎于汉字、用于加密交流的交际工具,停留在那个年代。对于当代女性来说,它的存在让她们见证了女性的自尊、自强和力量,那不仅仅只是文字,更是隐秘传承的女性精神。在完成纪录片《女书是天上流泪的星星》、于各地参加活动或举办工作坊之后,雨露已经知道如何回答何艳新那一提问了。她收到许多来自初识不久的女性的消息,那些人同她一般地也被女书鼓舞,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力量。“第一次接触到女书,感觉到那个时代的女性以柳叶一样温柔的笔画画出了自由与独立的轮廓,感觉到很自豪。”“我记得我当时和我妈妈说,我要努力让世界都看到女孩子的力量。妈妈说这很难,需要很多时间很多代来实现。今天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人都为女孩子的权益努力着,我突然就觉得我们不是孤单的。”它当然有用,这是一段
2023年11月12日
其他

在壁画和动画的世界里,和宇宙对话。

童年时期见证的烟花绽放和寺庙重建,让"时间的历史和爆裂迸发"成为汤柏华感兴趣的方向。他迷恋手绘动画和东方审美,投入工作量巨大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先后执导完成动画《夏虫国》、敦煌驻地创作项目《莫高霞光》等作品,关注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下的意义,关注东方审美的生动力度、东方先民的鲜活品格在当下的呈现。撰文|找豆子来自烟花和寺庙的力量共振。走进汤柏华的创作工作室,开敞明亮,两面落地窗透进阳光,整齐有序地叠靠放置在地面上的石膏板由此被照射出漂亮的几何光影,细细翻看会发现,每块石膏板上的内容相差无几,仅有细微的出入,而十几块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可能仅是一秒的动画影像。这一点上,动画和烟花是相似的。汤柏华出生在湖南浏阳,花炮之乡,他回忆起幼时见识炮竹制作过程的那段经历,觉得那是一个启蒙。儿时记忆中,鞭炮的某些步骤是在人家家里完成的,比如卷纸筒、封泥,填充火药则是要拿去山头上的工厂交由专业师傅做,最后再封泥、留引线......总之,涉及到材料制作、火药配比等复杂工序,大尺寸烟花则需要专业的工艺师制作,所有的繁琐操作,最后化为的是天空中烟花一瞬的绚烂绽放。在个人的自我介绍里,汤柏华有一句:童年时代关于浏阳烟花时间转换的记忆,让"时间的历史和爆裂迸发"成为他感兴趣的方向。他专注于手绘动画,也会使用到最寻常的泥土、矿石,历经庞大繁复的工作,可能花一周时间做出动画里的一两秒,但当最后展现在屏幕上播放,就像极了烟花瞬间炸开,如梦如幻。童年时期见证庙宇重建的记忆也对他的创作偏好产生了影响。农村的信仰是虔诚且坚实的,对于老一辈来说,拜神已经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会影响人的运势、回应人的所求。汤柏华家不远处的那座庙其实是后来重建起来的,原本庙里的菩萨神像据说是石像,在某一段时间中庙被拆,建材作他用。汤柏华的干爷爷是一位极其虔诚的信士,90年代的时候,汤柏华的干爷爷张大信士牵头,用自己在村中的号召力进行“众筹”,每家每户或出钱或出力,开始了庙宇的修建,山门、主殿、供养厅、戏台......前前后后花了一二十年,直到张大信士80多岁去世,修成了。有一个很具体的场景:张大信士在下雨天的时候撑着一把老油伞,穿着套鞋,身材比较矮小,去往不同人家,依着他的表达功夫,得到一份份修庙的支持。对于家底殷实的花炮老板来说,他有诉求,求一个生意兴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有盼头,盼一个神佛保佑,大家都试图获得心理上的情绪价值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与其说是宗教信仰,不如说是某种敬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很强大的力量,影响人对事情的判断和行事规矩,驱动人们向善,以避免无妄之灾,可以在一个运行正常的轨道上去生活和工作。汤柏华迷恋这种力量。修庙过程中画壁画的印象、神佛的塑像、历经十几年的重建工作,使得他在创作表达上更偏向于手工的、专注的、需要转换的、大量工作量的方式,用一颗非常虔诚的心去投入一件事。这是一种壁画感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无论在表达还是呈现上,都不是简单、单调的,而是大体量。举例来说,寺庙内的壁画和博物馆内的手卷,完全是两种观看方式:长卷比如《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的信息点不是直给,而是一点点在眼前展开,在类似于镜头的视线框内,察觉到随着时间空间的转换,画面也不断在流动;而壁画是直给的,进入寺庙就仿佛举头三丈有神明,是一个仰视的角度,通过庞大的体量和营造的环境,压迫感紧逼跟前,是一种压倒性的气息,比如敦煌的大型经变画,一个画面中展现多个故事,形成因果的串联,在观感上是有特别强大的力量的。面对创作的时候,人会去重拾埋藏在记忆中的东西。汤柏华就读于中国美院的版画专业,大三那年去山西和西安看造像、壁画、寺庙、古建,老师布置了参观后要写一篇感想的作业,他就想起了浏阳的烟花和幼时的寺庙,后续也被东方审美的生动力度所感染,在进行艺术表达的时候,就自然地想到使用壁画的感觉去创作,包括后来去敦煌驻地,也在不断加深这种偏好。在壁画的世界里,和宇宙对话。工作室一张靠墙的陈列柜上,摆放着许多泥板壁画作品,从中窥见得到极具生命力的审美基因以及图像处理的方法,色彩饱和绚丽,绘画形象的特征鲜明突出,内容紧凑又丰富多变。盯得久了,敦煌壁画的熟悉感扑面而来。2016年,汤柏华参与到一个传播敦煌文化的公益项目,他担任导演在敦煌驻地期间创作出了公益短片《莫高霞光》,用动画讲述玄奘西行路上的一个小片段,9个月,30个人,2000张泥板手工彩绘,最终手绘完成出这时长420秒的动画。这件作品最后在莫高窟游客中心永久陈列,每位经过的游客都能看到这些泥板的陈列。置身于敦煌各个洞窟的时候,他非常近距离地、真切地体会到壁画的动人之处,它经由时间、历史的冲刷,颜色饱和的同时呈现出残缺美,带有一种穿越时光的厚重感。“它就是跟宇宙对话的感觉。”敦煌壁画的完整性历经
2023年10月29日
其他

谈天说地161期 | 是女书,也是女性皆自由

南方,多山,偏潮湿。在过往的时代,地理环境闭塞桎梏了在这生长的女性,她们被规训,被社会隔绝,不被允许自由交往,也不能轻易走出闺房,远离文化与知识,只能与邻家女性伙伴一起纺纱、做女红,等待嫁人。日复一日,内心压抑使女性心中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与情感需求,她们需要一种符号、需要一种力量,将女性从现世的苦难中解救出来。于是,诞生了一种独属于女性符号——“女书”,其形似长菱形,字态优美隽永,因其流传于湖南江永县,也被称作“江永女书”。不做“闺中妇”,愿做“君子女”,我们至今不知道第一个创造女书的人是抱着怎样的情感,在贫瘠的文化认知下,以强大的智慧创造了这样极具功能性、文字性及艺术性的女性文字。如今,女性思想逐步被解放,女性力量日益强大,但是我们依然选择将“女书”文化传承下来,「谁动了我的女书」团队正是这样一群以当代视角探寻和守护女书的年轻人。本期谈天说地活动与「谁动了我的女书」团队携手合作,并邀请女书守护者,从不同角度对「女书」主题进行交流,解密女书,掀开女书之上的神秘面纱。女书将不再是闺房、妇女之间传递的语言与符号文字,而是当代女性也可以公开发声的表达形式,让所有人都能见证女性的自尊、自强与力量。🎙谈天说地×女性、符号与力量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在曾经的啤酒大省,看长沙的精酿江湖

长沙的啤酒文化在全国都排得上号,消费人群十分庞大,但21世纪初的那场收购潮使湖南近三十种本土啤酒品牌近乎“全军覆没”。如今,精酿啤酒作为啤酒产业的高端业务,“鲜”起新风口,热度持续攀升,长沙的从业者能否用自酿啤酒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文化,值得期待。“一入精酿深似海,从此工啤是路人。”这还得看消费者认不认同,毕竟驯化味蕾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撰文|找豆子曾经的啤酒大省,没落的白沙啤酒。饭桌上,除了精心烹饪、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记忆里总会再出现一个绿色玻璃瓶,酒标上白底蓝条纹,红色的品牌名格外显眼——“白沙啤酒”。用起瓶器一掀,泡沫升腾溢出瓶口,倘若是常温,尝起来会有一种苦味,但若是冰镇,一口灌下去的舒爽程度不亚于炎热夏季喝的第一口雪碧。小时候总爱和爸爸抢第一口,被大人笑话是个酒鬼。那时的白沙啤酒畅销于各大超市、小卖部、大排档,优越的酿酒环境、天然的白沙井水、悠久传承的酿造工艺......酒质好而且价格实惠,品牌名声打响,迅速打开市场,“凡有啤酒处必然有白沙”,渠道的全面铺开让它轻易触达消费者,随意一家沿街商铺的货架或者冰柜里都能发现它的身影,满足了市民对酒的即时渴望。听大人们说,它的发迹源于长沙啤酒厂用卡车装满生鲜啤酒在街边售卖,而当时的长沙人基本没接触过啤酒,因此也能说这款本土啤酒品牌塑造了长沙人一个新的味蕾。作为长沙啤酒的代表,白沙啤酒的辉煌是被无数湖南人见证的,而如今的没落甚至销声匿迹也格外让人惋惜。一度占据着长沙啤酒市场80%份额,年利润曾经占据过湖南啤酒业总利润2/3......如此多亮眼光环傍身,它也不敌时代发展和商业逐利的洪流。价格便宜也意味着利薄,靠多销则需要大规模生产。从1997年开始,许多湖南啤酒企业被外来品牌并购,啤酒业的蛋糕不断被分割走,市场占有率逐渐缩小的白沙啤酒艰难生存,在2004年被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收购,最初的“长沙啤酒厂出品”最后变为“湖南英博白沙啤酒有限公司出品”。即便如此,它们也未能一挽颓势,哈尔滨啤酒、燕京啤酒等外来品牌大举入侵,而本地啤酒彼时在资金和技术上都难抵对手,在市场竞争中落败,不只是白沙啤酒被埋没,湖南近三十种本土啤酒品牌在那场收购潮中近乎“全军覆没”,以至于湖南曾经作为啤酒大省的名气如今也不为人所知晓。新起的啤酒之秀,长沙的精酿江湖。湖南人的饭桌上,依旧常见工业啤酒,大家对于低酒精度、低酒花、低麦芽、低价格的喜爱依旧,只不过换了一波品牌。而市场上后续出现一波消费者,愿意为丰富风味、浓郁香气、新鲜口感、个性设计买单,精酿啤酒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将啤酒产业推向高端化和品质化。对大众味蕾的塑造同样有个过程。樵老板是长沙本土精酿品牌「有哈数」的老板,他回忆起14年刚开店的时候,很明显市场需要“教育”,顾客对于精酿啤酒这一概念不了解,上来就会习惯性说“我要一个黑啤/白啤”,他就会热情告诉对方什么是精酿啤酒、每一款酒是什么风格、适用哪种杯子、应该如何品鉴。如今,踏入精酿啤酒馆的大部分顾客,能够精准说出自己想要的风格,不止是小麦啤酒,IPA、酸的啤酒也卖得好了,而后者需要“被驯化”的味觉,大众的接受度提升,并且对于品类有了更丰富的认知和需求。2014年底到2016年,不到两年时间,长沙开出了100家精酿店,这个数据是惊人的。但早在2008年,精酿啤酒就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国内出现精酿啤酒馆和啤酒节,经过2012-2022十年间的发展,它的品类声量已经远远超过实际销量,潜力十足,势头强劲,资本的目光投向这一领域。头部精酿厂商获得资本助力,着手生产瓶装啤酒;头部啤酒大厂入局,通过收购、入股、自创品牌,分割市场蛋糕;连锁餐饮行业临门插一脚,在菜单上增添精酿品类,推出自有品牌。长沙的啤酒文化在全国都排得上号,潜在消费人群非常庞大,樵老板说之前有本地资本方找他聊过,但事情作罢,投与被投也是一种双向选择。主理人的个人属性会融入品牌气质,有哈数是属于偏i、不张扬的类型,当时被资本方找上也是个突发情况。纯粹过来喝酒、不谈工作的资本方,注意到了店内的酒名:多时、洋世、探白、粟可......外地客人难以理解,而这些都源于长沙方言,有哈数做成了一个母语系列,和酒的结合又让语言文字被赋予了另一层意思。有哈数不是做得不够好,而是不想受限制,资本的强势入局未被视为生存威胁,反而可能帮助普及精酿,让市民都懂什么是啤酒,使喝精酿成为正儿八经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樵老板个人而言,“我自己觉得生活还ok,物欲也不是很强,反正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就很好。”长沙本地精酿啤酒的发展除了口碑硬扎,也离不开健康的行业氛围、顾客的倾情支持。9月份,长沙刚举办第四届精酿啤酒节,这是由“大师兄”发起的精酿啤酒文化活动。大师兄自己有个酒吧,还拥有一个名为「未来之盐」的实验生活空间,特别热心,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建立精酿啤酒行业的连接。举办第一届的时候也只是几个酒馆主理人一起吃着饭合计出来方案,采取了几乎全酒馆出摊的模式,当时的预期是“能来50个人就可以了”。举办到第四届,有全国21个精酿品牌参加,涉及到上海、西安、深圳、重庆、佛山、杭州等众多城市,活动免去参与费用,包外地厂牌的酒会销完,有长沙本地酒吧老板来帮外地厂牌打酒,很客气大方的搞法。一两百桶酒,三点半开卖,六点半全部清空。对待外地厂牌大气,对待本地同行珍惜。长沙各个酒馆主理人之间的联系很紧密,会报团取暖、互相安慰。“虽然嘴上嚷嚷着店铺生意‘刮风减慢,下雨全完’,可经常会宽慰别人即使有个时间段没人也没关系的啦。大家都是很纯粹的人情关系,不希望对方垮。”樵老板还记得2020年的时候,三个月不能开门,依旧有很多顾客想要打包酒,有一部分可能确实是酒瘾来了,也有部分人是将「有哈数」看成养成系,见证它成长因此不想看它倒,来特意光顾生意,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以往会掰扯、让店主打折或多送几厅酒的客人突然变得大方,硬要多塞钱,然后说:“我不希望我最后一个点就没了。”店和顾客之间真的是有某种羁绊和连接。精酿啤酒馆,社交地的热门选择。对于顾客来说,精酿啤酒比白酒时髦,比鸡尾酒随性,精酿啤酒馆的环境比夜场酒吧清净自在,比夜宵大排档干净舒适,代表着一种放松却不放纵、随性又有格调的社交聚会方式。想要有仪式感,精酿啤酒单从酒杯的选择就能满足。每一种风格适用于不同的杯子,比如,喝小麦啤酒,推荐用长笛杯,瘦高、头宽、开口有闭合,可以看见泡沫的升腾,还能留住小麦啤酒特有的水果香味;喝口味浓烈的酒,推荐郁金香杯,下方突起、再内束、最后微微向外绽放,凝聚香气便于闻香,强调了泡沫。想要新鲜口感,精酿啤酒也再合适不过。"drink
2023年10月15日
其他

谈天说地160期 | P8星球 x 雏菊的天空:平行新生

厨余垃圾也能做石板?房子也能实现零排放?咖啡店也能使用自带杯装饮料?在可持续的推动下,万物皆可循环,一切皆有可能。平行是以多维度思考,新生则是可持续重塑。关于「城市新生」的探索,思想新生是可持续的长期主义的思维转变,消费者在消耗资源的同时,是否对其有正确的价值认知?在材料变成“废料”、物品使用变“旧”之后,我们应该思考更多可能性,通过循环再造赋予其新的生命周期;空间新生则是对于老旧、废弃的城市空间,利用技术与创新设计、翻新与改造,重构空间的价值属性,持续保持空间的生命力。因此,在「城市新生」的话题中,
2023年9月8日
其他

招募 | 目田书店 x P8星球捕光读书会第二期来啦!

在第一期读书会招募的推文中我们提到读书会将以三个月为周期,每一期选择不同的人和主题进行,但等真的到了三个月之后,我们发现大家的热情仍然很高,大部分的人也都愿意继续参加读书会,但慢慢的也有一半的人因为离开长沙或者工作之类的原因无法继续参加读书会,眼看着每周日能稳定过来参加讨论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我们决定进行第二期读书会的招募。从3月底的第一次讨论到现在我们的读书会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这半年来的感受,发现要持续的开展一项长期活动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和消耗的事,在第一期读书会开始之前,我甚至想过没多久我们就会放弃的可能性,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就是坚持到了现在,只记得每次的讨论都说了很多很多话,讨论过许多不明所以的问题,也放了很多次鸽子,有一位朋友说:“第一天参加讨论的时候还感觉大家有点放不开,到第三十天的时候觉得大家说话说到一半停下来思考的样子,好像一个沉默的蘑菇,而自己像一滴水雾舒服到蒸发”,大概是这样一些有趣的感觉和谈话激励着我们。人们在阅读一篇小说或其他文字的时候,总是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来理解文本,用自己记忆中的影像来补充想象文字,即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感动和思考是以共鸣为基础的,比如我喜欢的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的作品一直在讲述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在阅读他对于个体记忆的描写时,除了情景本身的联想,我们还会很快调动起自己的身体记忆:对湿度、光线、声音气味等等的感受,将自己代入进文字里面,仿佛一种似曾相识自己经历过的感觉。这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但也可能会产生误解,当作者描写的事物对读者来说过于陌生的时候,读者便很难和这篇文章产生共鸣。归根结底,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是由自己全部的经验和过去决定的,经历的不同造成理解上的深刻差异。然而这种阅读体验的私人性恰恰也是值得去交流的地方,正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才值得去讨论,譬如我自己很喜欢契诃夫的小说《六号病房》,我很好奇别人看了这篇小说之后会作何感想,和我的观点相似还是会有差异?他\她的观点可能会给予我什么样的启发?捕光读书会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每期给定的主题限制内,分享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文本供大家阅读和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观点,捕捉流动活跃着的阅读体验。和之前一样我们希望每周日的讨论能稳定维持在8个人左右的规模,所以这次的招募,我们将再招募4位读者参与,每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并参与讨论。至9月8日招募截止,人员确定后就不再变更,如有成员中途退出,则再加入新人,始终保持8人左右的规模,我们希望报名参与的读者确定每周能稳定的参加阅读和讨论。扫描二维码
2023年9月2日
其他

竹林里的斫琴师:古琴不应该是寂寞的

茶荼花下竹林里位于长沙县五岳庙附近,偏僻到从大道边的小巷拐进去时顿觉回到乡下田园,快抵达时的那一段长陡坡让司机都怀疑导航引错了路。但下车之后,眼见的一大片竹林、藏身其中的幽静小院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撰文|找豆子从一场雅集认识古琴。7月份,查阜西先生的家人到访故地长沙,在竹林里共叙百年前琴友旧谊。以此为契机,办了一场雅集,主题是古琴。“雅集”倘若拆解开来,便是雅文化和聚集。它的表演方式不太正式,以互动和切磋为主,发起都是有由头的,因事而起、因时而起、因人而起,而查阜西家人便是那次让青年专业古琴演奏家聚集的人。徐文彬是那场雅集的主持人,更是查阜西先生挚友余韶先生的后人。作为古琴艺术(九疑派)非遗传承人,他不止于古琴演奏,更专注于古琴制作,这也是家学延续的结果。徐文彬的曾外祖余韶先生是九疑派琴人,师承杨宗稷先生,酷爱弹琴做琴,在当时的军政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是七十年代末,家里所斫、所藏之琴被湖南省博物馆收藏,家学传承受阻,由此停滞。大学毕业后,家内讨论家学接续一事,他尝试着看看能不能担当古琴接续的任务。因家里做事严谨,更是为了维护祖上的名声,所以徐文彬长期未公开家世。他的模仿能力、音准概念、手指灵活度等方面被老师所认可,自此在北京工作之余开始了长期的学习、实践。直到2018年,他写了一个系列《九嶷别枝谈》后,才将古琴家世公之于世。2021年,徐文彬受邀返回湖南申报非遗项目。从北京回长沙,徐文彬能感受到古琴文化氛围的变化,北京有众多学院和丰富的社团,大师和琴手云集;而长沙这个家族古琴的旧地,反而显得相对陌生。回来之后,徐文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作室做琴,与演奏古琴不一样,制作古琴不太需要抛头露面,知名度与曝光度的关联没那么强,“我所做的琴就是在外行走的广告牌。”由于做琴不可避免有扰民问题,比如噪音、粉尘会影响邻居,所以居民楼房里也不适合从事生产。几经考虑之后,徐文彬在远离闹市区的山头找了几处民宅,装修了自己的古琴制作工作室,为了有空间可以承载培训或演出,又布置出一个古琴小院,而二者之间的距离,步行仅五分钟。他希望能够扎根此处,投入做琴的同时,也能举办雅集、结识琴友。同一首曲子,不同流派风格。湖南本土琴派是九疑派,清末和民国时期具备一定影响力,但由于其主要成员是军政人员、前清宗室、北洋大臣等,后来就慢慢散掉了,本地留存的不多。演化到目前,湖南主流琴派是泛川派,而这两者的古琴风格完全不同。古琴记谱的方式造成流派的分化特别大,它不标注节奏和轻重缓急,因此不存在标准,各自的诠释可以不一致。泛川派的节奏不均匀,但不会给人凌乱感,它显得平平淡淡、快快乐乐、蹦蹦跳跳,徐文彬如此形容:“不好好走路。”他将此种风格的成因归结为四川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所以人不劳累,安逸且心情放松,精神状态不同于物质贫瘠的人,反映到古琴弹奏上,演奏者的心态就很欢乐,“他们弹出了没有车贷和房贷的感觉。”而湖南人讲一个吃苦,干什么事都很努力,九疑派的演奏风格和北京地区的虞山派比较接近,右手要有爆发力,左手也要很多的吟猱,致力于把情绪表达到位,就跟吃饭一样重油重酱。“人的生活环境、行为模式、语言习惯都会影响情绪的变化,同一首曲子被两拨人弹,都不是一个味道。”另一方面,演奏者也不能被流派风格局限,“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极致地模仿就会陷入框框里,变化不了,古琴最难的在于弹出特色,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传承老师、保持风格是一种,弹出自己的风格、具备特点是另一种,从学进入到化,“这更多看天赋,有些人一辈子都明白不了,有些人一下就懂了。”由学入化,尤其注重演奏者的情绪表达,弹琴已入化境的吴文光先生会将自己代入到曲子的角色里,真实地把握作曲者设计的情绪。对于听者来说,需要预先了解曲子的背景,才能品。古琴的创作体裁和格式讲究故事的发展、高潮与结尾,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和戏剧性,就像听歌剧一样,事先不看戏本,就不知道演员在唱什么。它不是简单明了的,旋律概括不了。比如《离骚》的十八段,从最初替楚王去谈判到最后投江,中间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的,古琴会用演奏的紧张程度和情绪表达来进行呈现,根据场景和情节在风格上有所切换。弹琴的好手一年一波,做琴的好手十年一个。古琴制作的技艺集中在九疑派,斫琴方面是国内主流,而这得益于九疑派的藏琴好、演奏技艺好、人员文化水平高。收藏的好琴特别多,使得那时的老师可以带着徒弟们复制唐宋的精品琴,包括器型和音色,在技艺上实现突破;自古以来斫琴法大同小异,关键在于音色是否符合流派的演奏特点,这就要求除了制作耐心细致之外,要先学会流派演奏,再把握制作,才艺卓越和文化水平也为制琴提供了助力。选材、外观、挖槽腹、合成琴胚、装配件、包裹麻布、刮灰胎......这一系列制琴的工序已经清楚,在法度上,琴书都讲得明白,“只要不偷工减料,就是很简单但花费大量精力的几种工艺。做最好样本的器型,遵守法度,把手感、弧度都做好,最关键就是做出符合流派演奏特色的音色出来。”做琴不难,做好琴很难。如果要做出符合流派演奏特色的音色,最为关键就是槽腹,里面掏挖的空腔和面板木头的配比,而这完全靠人工调音,需要不断调整,因为每个木料都不一样,一棵树上下来的木头都差别很大,难以用数据去统一。徐文彬形容古琴是各种矛盾纠结的东西,因为它设定了一个很小的框架,又需要人在这个框架内把配比弄到最佳,比如它的弦很长,但文人不能拿大东西,得刚好一手拎着,同时还要做造型;音质要求木头要有肉才会有韵,但有肉还不能闷。斫琴也需要后继有人,不过做琴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它不同于演奏古琴是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完成,过敏、体力、操作危险......真正上手面临许多挑战,不光是充满粉尘的脏苦环境,光过敏这一关就劝退许多人,无人能幸免,程度不同而已。目前徐文彬有在带学徒,纯做漆能带出来,但做声就要看那人有无能力了。“弹琴的好手一年一波,做琴的好手十年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个优秀的斫琴师都是很难的。”被问到非遗传承的问题时,徐文彬坦言:“九疑派的祖庭发展得并不好,比较受冷落。目前九疑派的非遗在湖南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永州的杨宗稷先生的本宗子弟,一个就是我,杨宗稷的亲传弟子的后人,我们在身份上都有说服力。民国时期九疑派的主要活动场所一个是湖南,一个是北京,历史让我们有责任去把它做得更好,也希望各地的九疑派都来维护一下祖庭。”8月,吴文光先生一行到了宁远县,对接古琴工作室项目落地工作,让不少人看到向好的信号。至少在祖庭,古琴不应该是寂寞的。雷达の足迹「星球雷达」是P8星球媒体旗下的城市探访栏目,我们致力于描绘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版图,连接城市居民与场所,助力城市更新和发展,还原长沙这座城市沸腾热烈的人文生态,为居民提供一套在地生活的探索攻略与家园图景。关于下一站2022寻访集
2023年8月27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和焊工小组一起剪旧衣做书衣!

2021年,雯婧从法国回来长沙,过起了打流生活,偶然的机会下又去到了目田兼职,遇到了一群同温层的人,一起发明生活。对于她个人来说,“如果长沙没有目田的话,那就不要回长沙。”去年她在书店发起了拼贴画,又搞了拼贴诗,被取名为“焊工小组”的一群人狂拼一通,耗尽内力。相比于剪天剪地的活动,雯婧更加享受观察参与者的创作过程,她在其中看到了人与人的交流和凝聚。参与者比事件本身更令她着迷。今年7月,她又回国了,发现去年的新衣永动机活动里(了解可戳:悲伤省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谈天说地159期 | 琴人相聚!纪念琴坛泰斗查阜西

《礼记•乐记》中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古琴,以古朴的弦声传达情感、精神交寄,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形式,并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古琴本是士族阶层的雅乐,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人人皆可学琴、斫琴、听琴。古琴文化产生于三千年前的夏商时期,至今在湖湘大地已流传悠久。在清末民国湖南古琴人才辈出,有一位对琴学影响至今的琴坛领袖的人物——查阜西先生出现了。查阜西,是百年琴坛第一人,世称“查先生”,建国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系主任,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等职,立志振兴琴乐。其在近代史中,对民航以及琴学事业都有卓著的贡献。这次活动的缘起,是查阜西家人到访故地长沙,共叙百年前长沙琴人旧谊之际,并邀请琴人共同缅怀一代泰斗。本期谈天说地以「纪念查阜西」为主题,聚集各位青年专业古琴演奏家,通过演奏查先生的经典曲目,并交流、分享相关琴学,一起纪念这位近代琴坛领袖人物。🎙谈天说地×琴人相聚
2023年8月1日
其他

当社区公园里的一棵老樟树被风吹倒

长沙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有40%。社区公园里的一棵树倒了,不是多大的事。哪怕在这里生活了20余年,我也几乎没有听说过和她有关的传闻,没见有人表达过缅怀。从小灵通时代走到当下,树下的双杠更新又消失,我们和她有过一段往事。撰文|阿湾没留下任何传闻的樟树倒了。大约两周前,我家附近社区公园里的一棵樟树被风吹倒了。那时我正在外出差。回家后我妈很急切:“你快去看看,篮球场上那棵好大的樟树倒了。”我不太在乎,以为是园林部门照例来修剪,轻轻地问了一句:“怎么了?”“那晚风特别大,突然听见哐当一声巨响,再去看时那棵树已经躺在了地面上。”金地社区是以前长沙拖拉机配件厂的老宿舍。我们口中的“篮球场”,其实是一个社区公园。从我有记忆开始,那里就汇聚了金地社区以及周边小区的男女老少,成为雨花亭“闲人”的聚集地。许多孩子的童年就是在金地社区的这片操场度过的:樟树下有双杠和其他健身器材,孩子们在这里结伴度过酷暑。老人和樟树一起老去,坐在凳子上乘凉。操场上还举办过各种社区活动。直到我走近那棵樟树——那个傍晚闷热,天空是灰蒙蒙的蓝色。樟树横躺在地上,躯干被分成好几截。树根完全暴露在我的视野中,隔着警戒线,一股直冲鼻腔的香气扑面而来。心跳得很厉害。很难想象这棵与我们如此亲密、以至于感觉不到其存在的植物现在就这样躺在这里,被警戒线和警示牌包围。这棵树是如此巨大,甚至天空都失去了一块荫蔽。我迫切地想打听点什么:这棵树是怎么倒的?她年纪多大、来自哪里?她会被送去哪?但每个路过的人都只是短暂驻足,叹口气:“太可惜了。”再马上提着手里的大蒜小葱走开。坐在凉亭里的嗲嗲娭毑可以就这样远远观望一下午,却说不上关于这棵树的只言片语。十天过去了,我再也没有听说有关这棵树的任何传闻。每次回家路过篮球场,都发现这棵树的躯干更少一些——我猜想是被园林部门按批次运走了。警戒线还在,只是变得松松垮垮;警示牌被贴到了更多的大树树干上。我们与这些大树之间的距离似乎陡然拉远了,从亲密无间的朋友转而变成危险的共生关系。人们习惯了接受她的荫蔽,甚至从未意识到她存在。我很想为她留下点什么,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既是见证者也是玩伴。约2003年,我随父母定居雨花亭。我对内配厂还有模糊的记忆,当时阳光锦城小区所在的位置还林立着灰色、低矮的工厂。加上当时高楼尚少,看到不远处烟草厂里的大烟囱,觉得很是荒芜。彼时雨花亭还是城区的南端,配套没有如今齐全,更像个城乡结合部。不过对孩子来说不存在无趣的世界——我们立刻找到了金地社区里的篮球场。说是篮球场,其实是两大块水泥空地,其中一块摆了两个老篮球架。虽然设施简陋,但在酷热的暑假,那里是最阴凉的玩耍地:水泥空地周围种满了樟树,约有三四层楼高。树干不是笔直的那种,稍微往旁边倾斜一些,再伸出长长的树枝。整个小学期间,我的暑假几乎都在家里和篮球场之间辗转。晚上6:30吃完晚饭,天还没黑。在腿上涂好风油精,灌满一瓶白开水,拎着去往朋友家楼下大喊一声。楼上传来接应的声音,再等待三五分钟,一大群小朋友就纠集完毕,一同前往篮球场。现在回忆当时玩的游戏名,还真得费一些劲。除了捉迷藏,还有“三个字”“贴膏药”“123木头人”等口口相传的游戏。老樟树们是我们的天然蒲扇,也是游戏道具。南方的夏夜依然湿热,层层叠叠的树叶传递来微风,足够把我们脖颈上挂的汗珠晾干。手脚灵活的孩子会选择爬上樟树树干上分岔的地方躲着,借夜色修炼隐身术,往往会成为捉迷藏游戏的最终赢家。约莫十余年前,金地社区开始提质改造,楼房外面裹起一层层绿色的纱布,用脚手架固定好。那是工业的绿色,比不上老樟树们来的自然。篮球场也乘这阵风,一并被改造。两大块水泥地的格局自然是不会动的,只是其中一块铺上了绿色的球场地面,篮球架也换了新的。一旁修了新的凉亭,树下新来了一排崭新的健身器械。这次被风吹倒的老樟树正下方,刚好有一排双杠。双杠下方设置了一个沙坑。我非常喜欢这排双杠。虽然从小身高过人,我却没有什么擅长的体育项目:每次被亲戚朋友问起打篮球吗?打排球吗?跑步吗?我都非常拘谨地回答:“我没有体育细胞。”但在这排双杠上,我居然能灵活地爬上爬下(尽管现在看来也并不是什么非常厉害的技能)。双手握住双杠的两个底端,胳膊发力、用力一撑,双脚分开搭上杠,整个人就稳当地坐在了上面。甚至可以用两个膝盖勾住单杠,让整个身子倒挂金钟持续数分钟。对了,我们还在那棵樟树下看过电影。那是我关于电影的最初记忆,一张简单的幕布挂在两棵树之间,后方设置一个投影仪,中间歪七扭八地摆放许多小板凳。当天下午,社区的广播一定会为这场露天电影做足宣传;到了晚上八点,篮球场也一定人满为患。这不是一个充满秩序的放映现场,而是有孩子在荧幕前方追逐打闹、老人互相聊着八卦、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们边看电影边分享花露水的茶话会。那个喧闹、放松的篮球场,在我记忆里定格了很久。樟树要走了,我们也都渐渐失去了联系。长大后,记忆错综复杂地缠绕在一起,已经很难厘清那些具体的时间。只知道我和那些曾经一起看电影、玩双杠的朋友都长大了,去了不同的地方上学、工作。从使用小灵通的时代到5G通讯时代,我们和彼此的连接被迅速地淘汰,甚至因为很多朋友搬家而彻底失去了音讯。后来我再去篮球场,发现那排双杠不见了。原本记忆中崭新的体育器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褪了色、生了锈,只有老樟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大,有些枝条甚至快要伸进旁边居民楼的窗户里。篮球场也很久没有再举行过活动。无论是露天电影,还是元宵节灯谜,至少近五年没有再出现。7月27日的中午,我又路过篮球场,特意走上台阶看了看。警戒线里,老樟树的躯干被分成好几截,躺在地上的只剩一小部分了。被砸坏的篮球场围栏整整齐齐地堆放在那里,等待有人来收走处理。樟树的香气没有之前那么浓烈,我的伤感也被时间冲淡了一些。失去她之后,正午的阳光更加刺痛人。几天之后,老樟树就会彻底离开这里吧?看她被锯断的程度,应该不可能再被移植了。那些警戒线和告示牌会被摘下来的,我安慰自己。雷达の足迹「星球雷达」是P8星球媒体旗下的城市探访栏目,我们致力于描绘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版图,连接城市居民与场所,助力城市更新和发展,还原长沙这座城市沸腾热烈的人文生态,为居民提供一套在地生活的探索攻略与家园图景。关于下一站2022寻访集
2023年7月30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欢迎来到粉红色的宇宙

炎炎夏日,心情难免会有些郁闷,有种怎么也提不起劲的感觉。当我踏入离朱展馆的那一瞬间,我仿佛是在炎热的夏天喝到了一口冰可乐,那种爽且舒服的感觉!展览的每个空间都透露着可爱又清新的气息,这很符合这次展览的主题—可可爱爱游艺园。而且每个空间都出片,非常适合打卡;
2023年7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急报!!!雷达车再次巡游免费送报啦

急报!!!P8星球联合小红书雷达车再次出动载着满满的「长沙新鲜事」又开始巡游免费送报啦长沙新鲜事报纸,由P8星球改造的雷达车为您送达,一网打尽长沙大小事!!5月21日,我们已经在端午节前穿梭于市中心的太平街、杜甫江阁、坡子街……和大家进行了一波街头偶遇。夏日纳凉必去、水果捕手、爱长沙的理由、长沙打工实况......更有长沙在地的城市刊物《星球雷达》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谈天说地158期 | 多巴胺N次方

多巴胺是一种神奇的脑分泌物,这种神经传导物质将即刻的快乐与兴奋在细胞通道里以120码的高速传送脉冲,带来短暂的感官刺激。人类的生活充斥着的枯燥、不安的因子,大多数人都在碌碌无为中丧失了色彩。突然,这个世界像打翻的颜料盘一样涌入各种欲望、想象、冲动、创造力的因子——人,好像在此刻又活了过来。从此多巴胺受到了人们的狂热追捧,但若一味寻求五感的刺激,则会陷入过度幻想,甚至恐惧直视现实生活。“多巴胺主义”是一片野蛮生长的荒域,前来踏足的人络绎不绝,有些人只能触及边缘,有些人却在丛林的探索中越陷越深。如果不懂得这篇丛林的法则,将会被控制、吞噬。本期谈天说地,将以年轻人的视角去探讨产生「多巴胺」的多种方式,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多巴胺,有效调节情绪。🎙谈天说地×多巴胺N次方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打流”青年生存指南:没考虑太多,只能这样做

费蓝特别反感固定工作,朝九晚五,无聊至极。于是她选择遁入主流社会边缘「打流」。但她自己很清楚想要的是什么。鳐鱼要走的路,只有鳐鱼自己知道。采访|晴子撰文|晴子我第一次见到费蓝是在糧店的酒桌上,她和小A是朋友。两人见面甚是开心,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酒桌俨然一个E人斗兽场。作为I人的我弱小可怜又无助,只得端着杯子默默坐在旁边听他们聊天。要插入他们的对话略难,但有技巧,你只需要默默掏出一盒烟,“抽烟吗?”香烟、酒精和摇滚,电影、话剧和文学,underground市场硬通货。临末费蓝问我此烟多少钱一盒,我说35,她皱眉,“太贵”(但糧店的酒均价40左右)(通过后面的交往,证实酒精的通货膨胀大于香烟)。生活拮据,这是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于是我在几周后口嗨提出此选题,误打误撞通过以后,联系上了我心目中「贫困,一心搞艺术,可以没钱不能没酒的湘漂」费蓝。她说这是我的偏见,并且这形容让她感到冒犯,事实上她物欲挺强的。我说好吧,但她还是同意了我的采访。见面第一句话,她问我对「打流」这个群体有什么看法。我说,我没法对一个抽象的概念有任何看法。相比之下,我更想认识具体的、真实可感的人。费蓝为朋友制作的迷你影集给我两年的时间。费蓝是6月初搬到南门口儿的,在太平老街租下一栋月租1600的独栋,然后酝酿着做点事情。她是长沙某高校的研究生,学视觉设计。考这个研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逃避进入社会。只要你在考研,那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停工停产。费蓝一口气就考上了,然后从厦门来到长沙。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那一刻起,费蓝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挣大钱。就读本科时,她努力学习,为的是能做出一手哄得甲方开心的商业稿。做商业稿,要懂得市场需求。受众吃哪一套,她就做哪一套。皇天不负有心人,费蓝毕业后,做自由插画师,能月入过万。改变也发生在毕业那年。为了追求艺术,好友远赴意大利读书。费蓝被好友的热情所感染,带着「你赚钱养梦,我赚钱养你」的热血横冲直撞,萌生了在国内做艺术空间的想法。“我去不了意大利,那我就在国内做,做好了等你们回来。”目之所至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在毕业季,我们不说再见

Q:过程中,你也会怀疑“做这些真的有意义吗”。那么收获的让你能继续下去的爱与支持有哪些?一是插画师朋友的支持。与很多别的城市甚至人在国外的插画师都在约展,比如在法国巴黎的萌萌孙、在美国的Jean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

大人是什么味道?拟泥nini在《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中写道,“医院里装满了大人的味道,以前在妈妈身上闻到,后来我在自己的身上也闻到。厚厚的、时间的灰尘和储存太久的眼泪,是大人的味道。”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尽管只有少数人记得。拟泥nini的漫画,就像一台小小时光机,用儿童般稚嫩的讲述,呈现那些简单却为人们所忽视的大大道理。生命,百味纷呈,不得意占大多数。但只要活下去,就能发现有趣的事物。提供一些勇气、温暖和希望,这是拟泥nini想要做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能力,阅读拟泥nini的作品,你能体会到久违的纯粹。《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的故事不乏悲伤的内核,但她表达刺痛的方式,永远那么柔软,就像小孩子肉肉的小手握成拳。这是另一种视野,当世界回归小小,所有的痛苦、悲伤、感动、喜悦,在漫长人生中凝聚成雨滴。穿透时间的细丝,交织成网,盖上它,我们就能进入儿时的梦乡。拟泥nini和她的作品一样,是一个非常感性又真诚的人。真希望她能永远保持发觉并珍视那些渺小的幸福的能力,然后以她的方式,继续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上,撒下一些纯良的种子。“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和阿猪类似的遭遇,容貌、成绩、工作、恋爱......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学着不断地面对外界的声音,相信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6月17日下午,漫画作者nini和编辑猫弟,与朋友蒸鱼一起来到镜中书店,聊聊爱自己这件不小的事。”——镜中InTheMirrorQ:你的作品总是能通过小故事,体现深刻的内涵,这种效果是如何达到的?也没有刻意去做,就是一种自己的风格。我在生活中喜欢一些可爱的小东西,但又很想表达一些社会性议题,或者相对沉重的现实故事,所以就把二者结合了一下。比如用一只可爱的小狗讲一个悲伤的故事,就会呈现这种效果。我也会把这种效果保留下来,继续延续这种风格。摄影师📷:笙笙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流水线式的相亲角,爱情不是关键词

长沙烈士公园曾有一个著名的相亲角。一根长长的细线悬挂在樟树之间,过了塑的红纸紧紧挨着,在风中微微地飘。每一根细线下都有一群“家长”围观:为孩子寻找另一半的家长。他们仿佛在学校开家长会一般,迫切又佯装不经意地围拢那些红色的“成绩单”,细数哪位与自家孩子“有缘”。采访|阿湾撰文|阿湾烈士公园的相亲角火爆了许多年。数年前,园区因“骗婚骗钱投诉增多”取缔了相亲角。但为孩子相亲的家长们似乎被某种力量驱使,在更多地方开辟疆土:不管是其他公园、广场,还是线上交友App、小程序,他们都迫切又谨慎地亮出孩子的各项“指标”,等待取回一张爱的号码牌。这种力量是什么呢?刘姨强调她真心希望女儿得到爱情,过圆满幸福的生活。曾姨不愿提及“爱情”,只知道“人到了年纪就得找对象结婚”。为孩子寻找爱人成为他们心头最要紧的急事。这股力量如此强大,却又无法准确地诉诸文字。焦虑、争吵、疑惑、喜悦……所有的一切汇聚,构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相当重要的部分。烈士公园原相亲角所在的位置瞒着女儿,注册了相亲平台账户。去年,刘姨听丈夫说起一位朋友在某相亲平台上为儿子找到了一位优秀的对象。不光家庭条件适配,人品也非常不错。接触一段时间后,两个孩子结婚了。刘姨很心动。女儿今年24岁,做文字工作,圈子窄、不爱社交。原本不信任线上相亲平台的刘姨,将女儿的信息放在了网络上——当然,这件事没让女儿知道。她也说不清为什么自己似乎有点偷偷摸摸。也许因为女儿目前尚未表露恋爱的意愿?也许女儿时常在家谈论自己听不懂的爱情观?输入女儿的名字、家庭住址和简单的工作情况,再备注自己的手机号码,刘姨点击了提交。刘姨有些惴惴不安,内心又期待。51岁的刘姨已经很多年没有工作了。日常处理家务已经让她十分疲惫,加上性格安静,她有空时不爱外出,只想在家追剧休息。女儿读大学时,刘姨就鼓励她找男朋友。她曾经半开玩笑地对女儿说:“结婚前起码要谈五个男朋友。”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结婚对象。女儿当时也大笑,表示同意。刘姨的丈夫在一边严厉地制止母女俩,“女儿你听我的,要看一个准的,从一而终。”女儿十分不屑。不过大学期间,女儿始终没有谈过恋爱。她相信女儿的话。女儿的性格有些高傲,还很固执,有时或许真的“难缠”。但这在刘姨眼里并不是缺点。女儿的信息出现在相亲平台后,常有男生家长加刘姨微信询问。刘姨也不跟对方多聊,只觉得不太合适。或许她也一直在等待和女儿“坦白”这件事的时机。去年10月的某天晚上,刘姨正在厨房洗碗,手机在外头响起铃声。女儿正好坐在沙发上,随手把电话接起来:“您好,哪位?”“您好,我是那个……相亲的……那个孩子的爸爸。”女儿一下懵了。她逃跑似的把手机交给父亲,再飞奔进厨房质问刘姨:“你在给我相亲?你把我的信息放在相亲网站上?”语气里充满了恼怒。刘姨没想到这个时机来得这么不对,只好用尴尬的微笑缓解气氛。刘姨的丈夫在房间里同相亲男孩的父亲聊了许久,两人加上了微信。刘姨将对方发来的孩子的照片点开,小心翼翼地给女儿展示。女儿的反应在她的想象之外——“妈,他长得也太丑了!”刘姨觉得这孩子长相还行,家庭条件也还行。但女儿和丈夫一致否决,她也尊重女儿的意愿,没有和对方家长再联系。刘姨仔细揣摩着女儿的话:“长得太丑”,是不是意味着女儿并不排斥相亲?如果对方长得不错,女儿是不是就能够接受自己帮她找对象的行为?刘姨不好意思跟女儿直说,只是开始了更进一步的试探。她开始让丈夫寻觅身边朋友家的“优秀小伙子”。当然,相亲平台里的资源也不能忽略,刘姨依然关注着有哪些家长浏览了女儿的主页。长沙市中心医院附近的一处地下通道“我不理解,但希望你得到爱情。”去年12月,刘姨的丈夫推荐了一位朋友的儿子L。L与女儿年纪相仿,性格沉稳,工作也稳定。刘姨对他第一印象不错,女儿与L加上了微信。女儿第一次和L去看电影时,刘姨心里像有几百只蚂蚁在爬。电影散场已是晚上10点多,女儿居然不接自己的电话。尽管后来L将女儿安全送到了家、女儿也解释自己不接电话是因为手机静音,刘姨还是对女儿脱口而出“你不会就被L拐跑了吧?!”女儿当时非常逃避谈论和L看电影的细节,刘姨却只想让女儿和盘托出,自己好判断L到底是不是个“好小伙子”。在刘姨不断的打探下,她得知女儿和L一直在稳定地联系。女儿每每一脸兴奋地出门,必定是要和L见面。刘姨暂时搁置了浏览相亲平台的事:女儿和L有戏。她很高兴,女儿似乎正身处一段幸福的关系之中。然而这个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几个月后,女儿在和L见面后回家,接着就是持续半个月的萎靡状态。刘姨起初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女儿有天对她开口:“妈,我有件事要跟你说。我跟L以后不会再联系了。”女儿眼里有泪。那是一个工作日的早晨,女儿原本打算说完这句话就去上班。刘姨却完全坐不住,她把起身要走的女儿按在椅子上,一定要她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好端端的两个人,怎么就不联系了呢?“我不能理解。两个互相喜欢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刘姨很疑惑。女儿说刘姨不懂,“不合适就是不合适”,说着又开始流泪。刘姨也流泪了。“虽然我不理解,但是既然你们都说清楚了,也就不要拉拉扯扯。我不想让你受伤。”刘姨嘱咐女儿。其实她心底觉得L是很适合跟女儿结婚的人:有责任心、踏实稳定、爱干净,是个好孩子。但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爱情,那婚姻也不能成立。她打算“重操旧业”,动用身边的资源,包括线上相亲平台,为女儿寻觅合适的男朋友。忙完家务闲下来的时候,刘姨的脑海里一直在思虑这件事。女儿会跟什么样的人谈恋爱?会和谁结婚?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但她不认为自己焦虑女儿的婚姻问题,理由是女儿目前年龄尚小,加上个子高挑、善良温和,长相不错,又有份体面的工作,总归是掌握着主动权的。“如果到了二十八九岁,我可能就有点急了。”贺龙体育馆的相亲角已经消失在与L分手后,女儿曾与刘姨进行过一次正式深入的对话。女儿问刘姨:“你给我找男朋友,到底是希望我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还是希望我幸福?你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我肯定是希望你幸福。”“那如果我到了三四十岁还不结婚,也不生孩子,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个不正常的人?”“也不是不正常,是一个让妈妈看起来觉得很伤心的宝贝。可能我们这一代还是觉得家庭事业都能顾得很好的人,才是圆满,真的幸福。”“你觉得结婚一定要有爱情吗?”“得要有。”“那爱情是什么呢?”“磕磕碰碰总会有的,但是互相扶持,走过后面的生活,就是爱情。”女儿不说话了。刘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但这是她的真实想法。去年7月,贺龙体育馆附近的相亲角流水线式的相亲派对,爱情不是关键词。“爱情”这个词对曾姨来说有点“烫嘴”。曾姨不谈论爱情,只知道博士毕业的儿子性格木讷,但家里给他买了车房,还在国企拥有一份好工作。30岁的年纪,应该算是相亲市场里的中游水平:不老不小,还有不少选择的余地。烈士公园相亲角,曾姨曾是常客。她强势地告诉儿子自己把他的信息展示给在寻找女婿的爱姨们,儿子也没表示反对,顺从地答应了。“这个年纪了,爱不爱的不重要哒。还不结婚会就变成老光棍,人家看笑话。”仅仅提到“爱”,曾姨都有点不好意思。曾姨退休好多年了,平时兴趣爱好不少:打麻将,跳广场舞,和姐妹出门旅游。广场舞一定是认真跳的,一个节拍一个动作,曾姨都很用心。而在牌桌上、旅游的大巴车上,曾姨一定会留个心眼,问问姐妹们有没有可以介绍给儿子认识的年轻女孩。给儿子介绍对象,似乎成了曾姨退休后返聘的一份工作。她尽职尽责,也不觉得疲倦。这种永动机式的热情,来源于曾姨不想让儿子“打光棍”。这似乎是一种关乎尊严的较量:儿子的面子,也是一家人的面子。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度绑定,似乎成了曾姨内心最重要的支撑。“最好是比他小一点吧,学历也可以低一点,车子房子我们都有,这个没关系。”这是曾姨最爱重复的话。她觉得自己的要求不高,是儿子眼光太高。“现在妹子都优秀,我家崽这个条件虽然还可以,但是性格就是这个样子,不讨妹子喜欢咯。”是否合适是重头考虑因素,“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感情可以后天培养嘛。”曾姨笑。儿子不是没有相过亲。有一次,曾姨与一位家长在相亲角看中了彼此的红纸,兴高采烈介绍孩子们认识。曾姨在高级餐厅安排了一桌饭菜,双方家长都在。两位主角在饭桌上,彼此间却一句话都没说。后来曾姨询问儿子跟女孩相处如何。儿子只说对方看不上自己,再不肯多说别的内容。前不久,曾姨在超市里偶遇了那位女孩的母亲。两人闲聊过程中,曾姨偶然得知儿子和女孩相处时虽没有擦出火花,却成了谈得投机的朋友。“我听妹子的妈妈说,我儿子跟妹子聊天,说以后结婚了不想跟我一起住。”这话曾姨从来没有从儿子口中听到过。她顺理成章地以为,自己照顾儿子多年,以后儿子结婚了自己也一定会和他住在同一间屋檐下,帮他照料未来的孙子孙女。谈不上打击,但曾姨确实有些难过。当天晚上儿子回家,她几次想开口问儿子对结婚之后有什么想法,却又因为难堪和尴尬克制住了自己。也是。还没有找到结婚对象,想那么遥远的事情干什么?曾姨想。她不打算深究儿子这样想的原因,只希望真到了做婆婆的那一天,能劝说儿子与自己同住。她相信儿子一定会同意的。这是曾姨作为母亲的自信。她又立刻投入了下一段寻觅之中。至于爱情,曾姨也不打算深究。雷达の足迹「星球雷达」是P8星球媒体旗下的城市探访栏目,我们致力于描绘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版图,连接城市居民与场所,助力城市更新和发展,还原长沙这座城市沸腾热烈的人文生态,为居民提供一套在地生活的探索攻略与家园图景。关于下一站2022寻访集
2023年5月28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那天晚上,我们去彼此脑中看海

大海,是现代人生活中最具吸引力的意象之一。人类总是对不能抵达之处抱有浓烈的好奇心与幻想,比如天空、宇宙,比如海洋。有关海洋的创作不计其数,如同海底孕育无数空间与生命,大海也是无数艺术创作者灵感的养料。独自在海边安坐一夜,你会想些什么,又期待什么发生?在宏大事物面前,更加衬托人的渺小。而在渺小的人类躯体内,又有无数宏大待探索和挖掘。人的奇妙性在于——向内是无穷的。在采访中,我对艺霖的某句回答印象深刻。她说,《海滩》不是现实世界的海,而是大家脑海中的海,是艺术的海洋。微观是一种痴迷,在抽象世界里遨游,每寸新发现,都是「我」的概念的新延展。不过也是,在等待戈多式的荒诞和虚无里,除了思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正如二十世纪无数思想家对现代性的反思一般,《海滩》是一节“哲学小课堂”,试图给出一种抵抗世界的方式,或是这方式的引线。同时,《海滩》中也不乏精彩的视觉、听觉表达。在“打破两层舞台”后,观众可以走进戏剧,亲身体验和参与故事的发展。《海滩》开创性地使用了AI创作,融入了大量氛围音乐、实验电子乐。同时,为呈现出理想的光影效果,舞美丁丁甚至亲身到夜晚的海边感受独坐……总而言之,5月26日到28日,邀请你一起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看「海」。(文末有福利哦)“谁等待了足够的时间,谁就将永远等下去,超过了某一期限,就什么也不会再发生了,没有人会来,除了自知无谓的等待,别无他物。”——贝克特Q:两位可以先自我介绍一下吗?丁丁:我叫丁宁宁,负责《海滩》的舞美,包括舞台设计和舞美视觉两个板块。我之前在英国读戏剧专业,主修舞美和戏剧装置。这次也是机缘巧合,看到了《海滩》的剧本,觉得做出来的舞美会很漂亮。有这样的期待,所以做了这样一个事情。艺霖:我叫王艺霖,之前也在英国读书,学习音乐科技。我之前和导演有过合作,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所以今年年初,导演和我讲了这部剧,我们就一拍即合了。另外,这部剧从剧本,到包括丁丁在内的舞美设计,再到导演的想法,都很偏向当代艺术。所以我很喜欢,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献给长沙的520浪漫:星球雷达探测车!

长沙城市公共艺术季放大招!!除了5.19-5.21三场扯“老”谈P8星球还准备了520限定活动——5月20日,P8「星球雷达探测车」将出现在潮宗街片区,代表探索城市的雷达在线下空间与大家见面。车内将会放置《星球雷达》三期年度刊物,三年的城市记录又重新回到街头。坐在城市里,一辆车、几把凳子和一席美食,抵达长沙街头,翻一翻书,抬头,市井与文字和谐杂糅,最直观地看见、感受、表达长沙。记得和上方海报点击互动嘿嘿520巡游路线大揭秘!!13:00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终极攻略!100%内容怎么看 | 长沙城市公共艺术季

Free!!!长按二维码添加P8星球小助手获取更多未公布活动信息微信号:TTSD_Changsha留言分享关于长沙的私人珍藏记忆!!!抽取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第二波城市公共活动,讯息速递!| 长沙城市公共艺术季

18:00(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主展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假期刚结束,我们来放送一些好玩的!

每个参与者与各自的妈妈两人一组抽取艺术家手绘卡牌,完成桌游故事编排。2.
2023年5月5日
其他

终极攻略!100%内容怎么看 | 长沙城市公共艺术季

Free!!!长按二维码添加P8星球小助手获取更多未公布活动信息微信号:TTSD_Changsha留言分享关于长沙的私人珍藏记忆!!!抽取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城市公共活动如约而至!| 长沙城市公共艺术季

每个参与者与各自的妈妈两人一组抽取艺术家手绘卡牌,完成桌游故事编排。2.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谈天说地156期 | 城·埃

定制周边×1(谈天说地定制可再生纸圆珠笔、笔记本、小号帆布袋)*截止至4月26日中午12:00统计留言数据我们将通过留言回复的形式公示获奖名单不是最后记得购票售完不补策划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在这里,遇见中国最初的光影

179年前的1844年,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两年,一位法国摄影师在广州拍下了一张照片,据说这是摄影机的镜头第一次聚焦于这片土地以及生活于此的人们,照片的主角是曾经代表清廷签订《南京条约》,又在鸦片战争后全面负责洋人事务的钦差大臣耆英,照片上的他面容瘦长,额头光亮,留着两撇山羊胡。透过岁月冲刷的模糊失真且曝光过度的画面,仍然能感受到耆英当时茫然、惊诧的神情,和他那因卷进中国与西方早期交流与冲突,而显得格外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样,这次拍摄带着某种试探和估价的意味,瞪大了眼睛努力理解眼前那个从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物,同时也尝试着用自己的经验、态度去化解和处理它们。当时耆英或许是为了显示出自己对洋人一贯的“亲善”,所以才硬着头皮让法国佬拍下了这张照片,然而这一瞬间被摄影机里的光学元件机械的记录了下来。和他本人一起成为了世界想象中国、叙述中国的源起。耆英的故事很有意味,它证明摄影术在中国的出现是和近代史同步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和中国与西方的接触同步的,本次“影像时刻”展览也触及到了这个问题——即探寻中国在世界上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起源。众所周知人类真正意义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826年,是尼埃普斯的《窗外景色》,而中国的照片最早出现于1844年,这中间有着将近20年的时差。这个过程最早是由来到西方的冒险家、商人、水手开启的,他们从万里之外来到中国,随手拍下他们认为陌生的异国的风土人情。当这些影像随他们回到欧洲,除了猎奇的意义外,对绝大部分的西方人来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中国,当他们看到真实存在的中国,他们会对此作何感想?或是激起他们对中国更强烈的向往,也有可能启蒙时代的中国崇拜立马会被愚昧落后、死气沉沉的印象所取代,摄影术是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唯一的窗口。反之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也是如此,中国人第一次被卷进这个更广阔的世界,到那时一个中国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看遍环球。后来慢慢的中国本土的摄影师开始出现,在大城市里照相留影也变得流行起来。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照片,为我们理解和想象近代史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视角,时人也没有想到,他们拍下的“证件照”、“合照”,百年之后竟然成为了重要的文化符号,譬如本次展览展出的那张1903年摄于东京的著名鲁迅肖像,经过无数次的复印、展示和传播为大众所熟知。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得以一睹他们原初的面貌。“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城市展览单元先行一步!| 长沙城市公共艺术季

志愿者服务结束后将获得志愿者服务证明以及实习补贴请于4月26日前发送简历以及一段话阐述希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理由及期盼至p8@joinp8.com*邮件标题请备注姓名+展览志愿者*若有其余问题请发送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年轻的频率,不安分的人

读者分别赠送由摩登音乐台提供的CD盲盒一份*截止至4月14日上午10:00统计优质留言,我们将通过留言回复的形式公示获奖名单。设计
2023年4月9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隐形的生活,可见的她们

《隐形的生活》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场女性主题展,这让策展人曾卓琪向我们强调:先有的艺术家,后定的主题,她原意并未想往性别议题上靠,在后续提炼共性后,确实又有这种内核了。起因是她看了一本叫做《女性小传》的书,被其中“隐形的生活”几个字立刻击中。所以,不用贴标签,更关注内容就对了。安娜·卡基米娜、南楠、曾钰凌、张静怡,这四位艺术家拥有截然不同的成长背景,人生际遇以及创作路径的不同让他们对于展览主题有共鸣却理解不一,而观展这件事,难免掺和进观者自己周遭和经历,从而观众也会获得不同的感受。比如前行美术馆一位怀了孕的工作人员事先不知道作品名称,却没具体来由地很喜欢其中一幅,而那幅画的名字叫做
2023年4月7日
其他

参与者招募 | 目田书店 x P8星球捕光读书会

作为我们内容共创的尝试之一,落地在火星手咖啡馆的捕光售书机是P8星球与目田书店的重要合作事项。每个季度P8星球会从自身的兴趣和关注出发确定一个主题,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之后由目田根据每期的主题选择书籍,为捕光售书机制定专属书单进行投放,10本一系列,以季度为期更换主题。从2020年第一期的主题“数字人文”开始,这样的合作形式如今已进行到了第三个年头,有了这三年的内容积累,我们在思考是不是可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做点什么?如果说捕光售书机之于P8是一种提出问题和寻找回应的方式,对目田来说就是让自己的书在花炮大楼以外找到别的落脚点。在我们选择的阅读内容之外,读者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在静静的独自阅读之外,还应该有交流和共同思考。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想到要做一个读书会。以捕光售书机的主题为基础,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邀请大家来共同阅读一篇文学作品。人们在阅读一篇小说或其他文字的时候,总是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来理解文本,用自己记忆中的影像来补充想象文字,即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感动和思考是以共鸣为基础的,比如我喜欢的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他的作品一直在讲述记忆与遗忘的关系,在阅读他对于个体记忆的描写时,除了情景本身的联想,我们还会很快调动起自己的身体记忆:对湿度、光线、声音气味等等的感受,将自己代入进文字里面,仿佛一种似曾相识自己经历过的感觉。这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但也可能会产生误解,当作者描写的事物对读者来说过于陌生的时候,读者便很难和这篇文章产生共鸣。归根结底,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是由自己全部的经验和过去决定的,经历的不同造成理解上的深刻差异。然而这种阅读体验的私人性恰恰也是值得去交流的地方,正因为每个人的理解和认识不同才值得去讨论,譬如我自己很喜欢契诃夫的小说《六号病房》,我很好奇别人看了这篇小说之后会作何感想,和我的观点相似还是会有差异?他\她的观点可能会给予我什么样的启发?捕光读书会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每期给定的主题限制内,分享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文本供大家阅读和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观点,捕捉流动活跃着的阅读体验。除本次读书会的组织者以外,我们还将招募8位读者共同参与我们的活动,每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并参与讨论。至3月24日招募截止,人员确定后就不再变更,如有成员中途退出,则再加入新人,始终保持8人左右的规模,成员需要确定每周都能固定参与阅读和讨论。扫描二维码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星球雷达 | 在春天,和21本日记里的故事相遇

2019年冬天,星球雷达曾发布过一期文章,叫作「我读完了20本陌生人的日记:那些废话里的故事」。那是在止间书店·总店。第二年秋天,止间书店·大学城店启幕,依然保留了「留言日记本」的设计。冬去春来,逛书店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路上的木兰花开了又落,日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一晃眼,三年过去了。这个春天,笔者再一次读完了止间书店·大学城店的21本日记。说来也巧,2019年冬天,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转折点。次年春,疫情爆发。此后三年,浮世万千,经历种种。撰文|晴子今年春天,又是一个转折点。疫情在这片土地上结束,我们将迎来新的生活。止间书店·大学城店里密密麻麻的21本日记,刚好沉淀了普通人的这三轮春夏秋冬。无论外物如何迎来新生,日记里的日子都不会再变了。他们将永远留在那一千多个日夜里,静静地躺在泛黄的书页中,凝固为瞬间的永恒。而这,或许就是记录的意义。犹如初遇的春日时间记录仪「此刻」。2021年12月26日我也还记得那个冬天,整个学校的人都出来玩雪啦!转眼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呢。2021年12月27日YJ,本子的位置是会换的,看来你已经在许多位置留下痕迹了hhh。期末考试怎么样呢?放假回家开心吗?其实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回到家里就会安心,是这样吧。2022年过得怎么样呢?现在已经2023年啦!去年冬天没有下雪,但今年春天的木兰花一样美丽地绽放了。今天也会是万事胜意的一年呢!2022年5月21日长沙的太阳有多珍贵呢?只有在这里住过的人才知道。“今天心情很不好,但是出门看到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觉得这样阴郁的自己和天气很不相配,于是也不自觉地开心了起来。”去年的五月二十一日是一个晴天啊,不知道今年怎么样呢?写下来「给你」。有些话无法宣之于口,但我仍不甘就此沉默。那么,让我把它写进留言簿。但愿有一天,风吹翻书页,把我的心意带给你。村上春树说:“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从前是,现在是,以后也会是。”陌生人,哪怕素昧平生,也请允许我为你送上诚挚的祝福,「假如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说不出口的,画下来给你!记录是为了「自言自语」。此处点播一首刘森的「烟火青年」:你嫉恶如仇,你困兽之斗,听
2023年3月19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行色匆匆的我们,出现在美术馆

某个工作日早上,你起床,下楼,买杯咖啡,过马路,前往公司上班。在黑白相间的斑马线上,世界被分为不同条块。背着双肩包的男士,腰间围着衬衫的女士,穿着皮衣的大叔,举着相机的青年,带着墨镜的少女,抱着孩子的母亲,牵着气球的小朋友……这些与你擦肩而过的陌生面孔,如世界运行的代码,维持着城市的日常。与此同时,你亦作为他人世界的客体,组成他人眼中的一部分景观。艺术家朱利安·奥培将观察到的这一切,呈现为极简的线条,分为肖像、行人、风景、雕塑和虚拟现实五部分。他将运动的人体提纯为优雅的曲线,将城市的机体刻画为二维平面,将日常生活浓缩为视觉景观,而后通过丰富的媒介进行表达。不同于普通展览,在朱利安·奥培的个展中行走,能获得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线条人的步伐与你的速度一致,城市的街景随你的视角变换,以及VR技术营造的虚拟现实触手可及。本次展览中不乏巧妙的设计、本土的改造和匠心独运的细节,力求为观众带来各种感官与感觉经验上的同频共振。“我们要通过双眼去辨别物态与光线的不同,用心灵去获悉所绘人物的心境与感受。”朱利安·奥培说,“个人的内心感受和从外界接受的文化互相结合并产生对比,似乎正是我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纽约、首尔、伦敦、苏黎世、上海、深圳……长沙!这是朱利安·奥培个展在华中地区的首秀。在传统与前沿技术间游走,寻找个性与共性的平衡。在“符号化的众生相”中,寻觅属于自己的身影吧。“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一系列以人物肖像、自然风景、城市为主题的标志性作品,包括艺术家为本次芒果美术馆展览量身打造的巨幅作品,共同诠释着大都市环境的互通性。这些作品来自伦敦、纽约、墨尔本或者东京的都市经验,混合着奥培的幽默、叛逆、若隐若现的摇滚精神。”——芒果美术馆Q:能介绍下你在此次展览中负责的工作吗?为长沙呈现出一个国际级品质的艺术展。
2023年3月17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都市原住民,去寻找精神家园

“土地伦理”一语源自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奥尔多·利奥波德以一个生态学家的学识,讲述了土地金字塔、食物链等原理,说明人类只是由土壤、河流、植物、动物所组成的整个土地社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自然文学,反映出艺术家、创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与状态的思考。当我们走进大自然,目击山川河流,接触宇宙万物。此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独立于自然之外?爱默生说:“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奥尔多·利奥波德把从荒野中得到的精神享受视为一种比物质享受更胜一筹的高质量生活。然而作为生活在城市森林中的都市原住民,我们似乎注定无法完全回归山野自然。失去了土地寄托的我们,该如何寻回属于自己的理智和信仰,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诗人、生态摄影师廖伟棠在《下山》中写道:也是母亲的一种,但属于海岸和湿地属于山所不能理解的孤独。我也会慢慢回归为铁和你们的矿脉汇合我们再一次成为岛屿如何?在城市中,心灵被放逐。在原野上,诗人在寻找。作为自然孕育的生命体,我们出生之时就被植入生命的渴求——对自然的探索,对生命的向往。所以,我们无法忽视远方的声音,那是自然对城市中漂泊的游子的呼唤。日头初上,雄鸡初唱,我们在跋涉,寻找心灵的栖息所。天空中,一只鸟儿划过,留下一只翅膀。地上,一尊陶瓷人在仰望,等待着梦与幻的飞翔。这般一切,是此次展览试图呈现出来的。我们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生命经验,因而养成了不同的性格、思维方式。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当有限的我们与无限的艺术灵感相遇,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在这湘江之畔,与河流对话、与城市对话、与观者对话、与作品对话,放纵想象,迎接自然与生命的视觉启示吧。“将艺术作为媒介,多维呈现长沙,通过艺术展览从可持续角度多维呈现城市内容;打开艺术的边界与城市直接对话。”Q:如何向读者和观众介绍自己?周健,视觉艺术家、版画家、策展人,现任湖南周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2023年3月3日
其他

星球雷达新刊发布 | 抵达家园的旅程

去年7月,跑去厦门玩,悄悄拜访一家因工作了解到的艺术商店——散步去Champochic。本着对商店和艺术品的个人好奇,却意外撞到了星球雷达,就在进门口的正中书摊上。异地相遇,很是神奇。自己参与的一本书被放置在喜欢的空间内售卖,暗自欣喜,诞生出一股小小成就感和大大动力。我假装不认识地翻阅第二刊,店员走过来,向我十分详细地介绍,一开口:“这是一本有关长沙的在地刊物。”📖📖📖不止是商店,星球雷达刊物也出现在了书展和集市上,每每看见支持纸刊的朋友们提供的返图,仿佛是在远远关注孩子出门远航。现在,星球雷达第三刊发布!希望它可以带着更好的内容,见到更大的世界,招呼到更多的朋友。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投身不那么完美的爱情

沿着覔书店飞艇下方的阶梯一级级往上,那是玫瑰孤岛的地界。百余多红色艳丽的玫瑰,与“没有人应该成为一座孤岛”字眼相互映衬,藏于其间的是一些记录着爱情箴言的小纸条,个人有个人的感悟。“浪漫也没说不可以一个人。”“真正的爱是,我看到你缺点的可爱。”“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建立和他人的关系。”“在爱情中对自己的将就,就是对对方的不负责任。”“人在面临幸福时会突然变得胆怯,抓住幸福其实比忍受痛苦更需要勇气。”......三个展览装置、六个互动体验、五千幅关于爱的摄影作品、一百句情话,是对再见爱人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通向宫崎骏的世界

宫崎骏似乎是一个充满了梦幻色彩的动画导演。基本上每个人都看过他一两部作品,记得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哈尔的移动城堡》,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宫崎骏导演,也不知道吉卜力工作室,只是觉得里面的蓝天、白云、草地格外的鲜明,甚至绚烂而梦幻,像第一次走进格林童话里的世界,直觉和以前看到的动画片不太一样,慢慢沉浸于那个魔法与机械并存的梦想世界,渴望看到结尾,又舍不得结束,后来夜深了,被父母呵斥上床,懊悔于没有看到结局。听父辈们说起他们小时候电视尚未普及,对许多家庭来说电视机还是一件奢侈品,那时时不时就停电,那时日本动画刚引进中国大陆,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盼电来,在家里等,迷迷糊糊便睡着了。到深夜忽然来电,惊喜于电视重又出现蓝胖子的形象。我的感受和他们有类似的地方,他们是惊喜于看见了一休哆啦a梦阿童木们的形象,而我则惊讶于动画原来还可以这样画,还可以这样纯粹美好。今天宫崎骏已是世界影坛和动画电影无可企及的大师,抛开他耀眼的荣誉和成就,对于宫崎骏及其作品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情感和意见,鲁邦三世在异域的冒险,风之谷中御风而行的种族,龙猫幼崽悄悄从我们身边溜走,或者是千与千寻中引人怀想的小白与无脸男,起风了关于人生痛苦的现和对梦的追寻,宫崎骏的电影包含了一整个童话般美丽梦幻的世界,像《龙猫》所呈现的童年的夏日时光,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回忆起来,构成我们生命的重要支点。这次《宫崎骏与吉卜力的世界动画艺术展》展览,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吉卜力出品的动画电影一般都会用到十万张以上的手稿,从这些原始手稿到一帧帧鲜活的运动着的人类与世界的影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动画艺术最初的渊源和构思,使我们得以了解宫崎骏的语境和谱系,从大量的原始手稿的复印件与绘画作品重新“观看”吉卜力与宫崎骏。“
2023年2月11日
其他

新展上线 | 再见爱人 X 小红书情感互动展

查看更多现场共展出三个展览装置:Part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一个脱口秀主持人的摇滚人生

在我的理解里重金属摇滚带有一种哥特式青春期的感觉,很多人都是在烦恼的学生时代接触到这些叛逆、嬉皮的亚文化,这些东西作为叛逆的养料,或许已经过时了,然而如果它们的精神在我们身上继续延续下去,在后来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可能会催化出一些别样的意义......采访|刘桦撰文|刘桦初次见到林可老师,身材高大的他外表气质像北方人,与他交谈给人一种稳重而直率的印象,其中还带着点电台人的内敛,以前有朋友形容他“虽人高马大,内心实则文艺清纯”,这是有些混搭的气质,有种矛盾感,这与他的事业和生活是相通的,白天他是电台一档脱口秀节目的主持人,夜晚他是重金属乐队的暴躁主唱,有着一支和他有一样经历的同好组成的乐队。白天负责制造娱乐和笑声,晚上则表达愤怒与无奈,他用一个稍显烂俗的比喻描述自己这些年的生活状态“白天是面包,晚上是爱情”。他说自己一直能把工作与爱好分清楚,大概也是游走在白天的生活与夜晚的爱好之间的差异,塑造了他的个性与气质。刚开始确定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只知道这是一个白天做脱口秀,晚上利用业余时间玩重金属摇滚的湖南广电主持人,有过一面之缘,但还谈不上任何层面的了解,而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八卦猎奇的动机。电台主持人和重金属乐队的主唱,二者之间似乎有着巨大的反差,前者可以算体制内的工作,而后者则笼罩着一层亚文化乃至地下文化的色彩,延伸出边缘性和反叛的意味。当时还不了解这个人,只能通过曾经接触过的人和事模糊的想象他所面对的问题和矛盾,在白天和晚上他面对的问题非常不同,我比较好奇工作和爱好这两者之间要如何平衡,以及如何处理这两种环境氛围的差异,这些事情与我自己有关,或者说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说起来林可老师的人生经历非常简单。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因此他整个的职业生涯都是在广电系统,他说音乐是他晚上的事业,主持人是白天的工作。生活中的林可入职湖南广电就是因为当时需要人主持一档脱口秀节目,那时候他对脱口秀还完全不了解,他硬着头皮接下了工作,与电台的其他节目相比,脱口秀节目需要和观众产生实时的互动,因此决定了它只能是直播,而大多数时候电台的形式又不能像小剧场或者《脱口秀大会》那样的节目一样直观感受观众的存在,于是他只能面对着空荡荡的演播室和麦克风讲段子,遇到笑点时炸场的也只有罐头笑声制造的音效,这些年他的工作就是重复找素材、写稿、审核直播这样的循环,或许他当年刚刚接手这档节目时也没有想到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年,大学毕业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的职业生涯都和湖南交通频道的《绝代双椒》栏目绑定在了一起,在这里他从翩翩少年变成了一个日渐圆润的中年人,当然圆润的可能主要是外表,而他的内心世界就像涅槃乐队的那首歌一样,还保留着某种“少年心气”(smells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城市雷达向你发射一个信号

一座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城市雷达&向梦而舞」设在了湖南美术馆一楼右手边的4号展厅,展览展出了13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通过由物件、装置、声音、影像、舞蹈构成的综合媒介还原一种有关城市生活的语境。13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跨度很大,观看过程就像小王子游玩跳跃于各个不同的星球,范进铭的城市意象系列色彩鲜艳,张扬又热烈;常颢然以刀痕为笔触,冷静又尖锐地刻画着消失的城市轮廓……但他们都以其年轻又独特的视角感知与表达,在4号展厅奇妙地碰撞与融合,一个个装置作品就是一个个记忆盒子,垒起来组成了一个微观城市。它以多元开放的姿态包容着不同人的不同城市印象,如同长沙这座城市的血脉一样。此次,P8星球作为协办方,联合了即将推出的城市雷达节中的合作艺术家们,与主办方湖南美术馆、湖南省舞蹈家协会共同推出了一场动静相宜、体验丰富的展览「城市雷达&向梦而舞」。它结合了P8星球原创城市探访栏目「星球雷达」的实践成果,作为城市雷达节的一个先行信号,与湖南美术馆青扶计划合二为一同时呈现,面向公众开放。如果说「星球雷达」是通过文字和图片还原一个「纸上的城市」,那这个展或许可以通过可感知的实体构筑起城市家园,为每一位参观者提供停驻空间和思考入口。本期噼啪推荐专访本次项目展览总监何玲,希望能让你在他的回答中停驻片刻,回溯你和你脚下这片土地的记忆,思考真正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也希望以此次采访为契机,请大家持续关注P8星球即将在年后推出的城市雷达节系列活动。“
2023年1月20日
其他

城市里的魔法屋:大家一起开的店

陈安妮在《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里说,「我很清楚,这个世界仍然有99%的人,不认同,不相信我们。我也很清楚,看完这篇漫画的,只有1%的人,会去支持我们。但那又怎么样呢?」漫画在一部分人眼里依旧是图画多于文字的「不务正业」的书,也依旧会是一部分人心中想象、成长与热血的集结地。采访|哇噻撰文|哇噻“动感超人!”“超人拳!”“超人连环踢!”……小新最爱蹲在客厅的电视机前看《动感超人》,野原一家也会窝在被炉里吃饭聊天看电视。小时候看《蜡笔小新》最羡慕小新的莫过于他们家两层红顶白墙的独户住宅(虽然广志为此还了35年的房贷)。绿色的地板、绿色的墙壁,木框玻璃橱柜和蓝底黄块的被炉,这些色彩明媚的家具光看着就让人觉得——小新家的客厅一定很温暖!在生硬的写字楼里,小朴还原了野原新之助的家。暖黄色灯光铺满毛茸茸的地毯,数不清的小新公仔和一整面墙的漫画书共同搭建起了这一家开在城市里的魔法屋。建一座只放漫画的小屋。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动漫在中国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动画片加中文配音和字幕的模式发展到高峰。那时的小朴还在读小学。当时的电视还有点播台,观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在电视上点播想看的节目,电影、动漫、歌曲,想看什么基本都可以满足。「五年级的时候看点播频道,看到杀生丸要杀他的弟弟犬夜叉,戈薇挡在中间的那一幕,就是因为那一小个片段,我从此进入了动漫圈。」之后小朴的零花钱基本上都花在了五元一张的动漫碟上,还会和好朋友去图书馆租借漫画,「那时有一些动画版里没有的内容可以在漫画里看到」。「我超喜欢妖怪向的漫画,我很想跟妖怪做朋友,很想穿越到不同的世界里去,很想自己有超能力。」漫画家姚非拉说,漫画「其实是想象力、电影与文学的混合体」。漫画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想象力的传递。漫画家通过分镜头与故事情节将自己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法传递给读者,读者在静态的图像里自己打造一个世界。在那个虚构的异空间里,当一名旁观者,看主角们生活打闹,成长战斗,偶尔也会幻想自己是主角,拥有超能力能打败一切,幻想生活在那个轻松快乐,「为所欲为」的治愈世界里。热血漫是漫画的一大类别,主题大多是「向往着内心深处美好的未来,并为之努力」,比如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比如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热血漫是成长的动漫,读者在成长,作者在成长,漫画本身也在成长。如果有人把小朴开漫画屋的过程画下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得上是一部热血漫了。小朴原本干着较为公式化的工作。一直以来,要开一家漫画屋,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同圈层的人的想法就一直盘踞在小朴的脑海里。今年年初终于开始付诸行动。三月初又是一波病毒肆虐,小朴干脆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安安心心地找场地。「找地方找了五个月,七月份才正式签合同,装修差不多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七月底试营业,八月初正式营业。」诞生才四个月的漫画屋的成长日志被这样流水账似地记录下来,过程看似很简单,但这期间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小朴一个人亲力亲为。小屋里大部分东西都是定制的,每一个柜子都需要自己跟商家对接的,「有些东西寄过来不合适又要退回去,来来回回花了很多冤枉钱和时间」。小新家客厅里的柜子和电视都是小朴父母帮着她一起画的。「热情没有磨损,但每天都在自我怀疑,因为在长沙甚至在中国做这个的很少。没有足够多的资金,也没有足够大的场地,在有限的资源下,我真的可以做大吗?再加上疫情的无情抨击,我可以安然度过难关吗?用电商来支持漫画屋,电商又能做得起来吗?每天都会思考很多事情,每天也都会重复地给自己打气。」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是日本第一个漫画综合设施,馆内藏有漫画相关资料约30万件,成为了漫画爱好者学习与研究漫画的绝佳场所。中国至少有500万以上的忠实动漫消费者,国漫产值不断攀升,但与漫画相关的文化设施几乎没有。「也有很多人想在我这买漫画,但因为各种原因我不卖漫画,只是建一个漫画小屋。」小朴说,她只是想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大家可以在这看漫画,欣赏漫画,画漫画,也可以在这里休息。「有一些年纪很小的宅宅(小朴称来漫画屋的顾客为宅宅,可爱!)会在这看一会漫画,画一会漫画,我看过,画得很厉害的!」漫画屋里国漫、日漫、美漫、韩漫、法漫等各个国家的漫画都有,「现在的国漫画得很好,黑白漫和彩漫都很多,我这里有一整排的国漫」。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大家一起开的魔法屋。来漫画屋的顾客从十四五岁到四十几岁的都有。20世纪80年代,日漫已经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加之漫画屋有很多古早漫画,习惯了租借漫画书的「漫画一代」依旧愿意来漫画屋待一下午。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群有着更便利的阅读条件。2014年年底,漫画家陈安妮发表了一篇名为《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的漫画文章,并创办了「快看漫画」,截止到2021年8月,快看总用户超过3.4亿,月活接近5000万。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捧上手机就可以拥有全世界,可以在手机上看漫画,也可以在手机上听漫画(有声动漫)。爬出被窝,走出房间,来漫画屋看漫画的意义是什么呢?「在被窝里看漫画和在漫画世界里看漫画肯定是不一样的,看电子的和看实体的感觉也不一样,在漫画屋还能遇见同圈子的朋友。」漫画屋一周会有一次桌游活动,这是群里的大家自发组织的,「有五六个宅宅跟我说,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游戏可以更加拉近距离,我觉得挺好的」。小朴性格偏内敛,于是叫上朋友帮忙主持,「第一次活动大家体验感都很好,活动很受欢迎」。除此之外,群里的大家还会自发组织看电影、自发组织去KTV唱歌。「这个店不光是我一个人开的。」从漫画屋的漫画书选品开始,宅宅们就参与进来了。小朴会在群里发起投票,询问大家想看什么,能购入的她都会去买。「有宅宅会送漫画书过来,自费买全新的或者把家里的收藏版本放到店里给大家看。」甚至于漫画屋里的会员制也是顾客先提出来的。「我之前没做会员卡的时候,有宅宅主动一次性发了几次的费用给我,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我问这是什么,她说我要多来几次,先存着。」门口开关处放的永生花,编织的钩针娃娃,漫画屋里的很多角落都有顾客留下的痕迹。我去找小朴对话的那个下午天气还算不错,但依旧没有太阳。走到漫画屋门口,仿佛就走到了漫画世界的入口,从门口可以直接看到窗外的世界,暖黄色的灯光会让我产生外面晴空万里的错觉。小朴蹲在沙发前整理送给宅宅的刮刮乐,漫画屋里只有一个女生盖着毯子在看漫画。我问小朴我们在这聊天会不会打扰到那个女生,她很温柔地、绵绵地说,「我们小声一点吧!」于是,我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小分贝的采访。在我约小朴时,她就和我说她不太会说话,但当我说「给来这里的人画幅像」时,她脱口而出,声音都稍稍大了一度,「他们都超可爱超单纯超美好的!!!」(原谅我才疏学浅,很难用语言描绘出小朴当时的表情,只能用三个感叹号来表达她的激动)那一刻我意识到,小朴还原的不仅仅是漫画世界的环境,还有漫画世界的童真与爱。「漫画屋有魔法,把漫画里的世界带到线下。」「有趣或者温暖的小事每天都在发生,光是我发朋友圈,有宅宅在下面评论我都觉得暖心。」小朴对于与这个空间产生联结的所有人给予的回馈都很重视。点评平台上,有人评论说,在漫画屋待一天可以赶走坏心情;也会有对漫画不那么感兴趣的人,会通过买提拉米苏支持小朴。「我记得有一个宅宅跟我说,他说很难得有这样一个平台,能把同样喜欢看漫画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不时会有一些宅宅给我很真心的反馈和支持,觉得不能辜负他们,我要努力,即使赚不到钱,我也要想其他的办法赚钱来支撑这个店,绝对不让它垮下去。」陈安妮在《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里说,「我很清楚,这个世界仍然有99%的人,不认同,不相信我们。我也很清楚,看完这篇漫画的,只有1%的人,会去支持我们。但那又怎么样呢?」漫画在一部分人眼里依旧是图画多于文字的「不务正业」的书,也依旧会是一部分人心中想象、成长与热血的集结地。推开漫画屋的门,走进自己家的客厅,看一下午的漫画「虚度光阴」。雷达の足迹「星球雷达」是P8星球媒体旗下的城市探访栏目,我们致力于描绘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版图,连接城市居民与场所,助力城市更新和发展,还原长沙这座城市沸腾热烈的人文生态,为居民提供一套在地生活的探索攻略与家园图景。关于下一站2021寻访集
2022年12月18日
其他

一位太平街原住民眼中,关于他脚下这片土地的变迁史

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依旧存在,有些东西在变坏,有些东西在变好。采访|哇噻撰文|哇噻前行。夜幕低垂,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太平老街依旧夜如白昼。五颜六色的霓虹招牌从街道两旁伸展出来,与人来人往的人头攒动一起,眼花缭乱地构成了视野的全部。整个街区沿主街有经营门店近百家,多以贩卖小吃、文化产品为主。来此打卡游玩的游客也定然想不到这条商业主街除了商店外,其实还住着居民。谭伯在太平老街住了四十三年了。1979年6月1日,谭伯入职长沙市糖酒副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副食品公司」)。彼时的副食品公司就位于现在的太平街167号,公司和职工宿舍同在一栋楼,谭伯也就此定居在了太平街167号。「现在没几个比我更知道这栋楼、这条街历史的人了。」谈起过往,谈起这栋生活了四十几年的楼房,年近七十的谭伯如数家珍,甚至于每个变化发生的时间节点都记得一清二楚。「要先从这栋楼说起」。文夕大火后,重建的太平街167号最初是一位姓肖的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解放战争后,收归国有,由国有的房产集团统一管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副食品公司租下了这栋楼作为办公场所及职工宿舍。「之前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到了1982年,楼房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只能推倒夷平,重新修建,之后才有了现在青砖白瓦的模样。八九十年代的副食品公司效益很好,业务范围涵盖了整个湖南省的糖酒贩卖以及其他副食品的销售,一天的营业额能达两百万。响应当时「广积粮」的政策,公司「每年还要向国家储存两千五百吨糖」。那个年代也正是迪斯科风靡的时代,穿着喇叭裤留着烫发头,下班后扛着录音机就去跳舞。单位也会组织职工参加舞蹈比赛,从上上下下两千多人中分出个第一第二来。「所以我现在不会去跳广场舞了,之前都跳腻了。」谭伯再往后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副食品公司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将土地从国家手中购入,转为私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市场化以后,大量企业、个体户涌入市场,副食品公司竞争力减弱,蛋糕越来越小。加之改制以来,副食品公司不仅要缴纳所得税,还需负担职工的工资、退休职工的养老、公费医疗、福利分房等,逐渐变小的蛋糕要分成三份,留给企业的利润也不多了。于是在世纪之交,副食品公司为还银行贷款,将太平街的门户租给了长沙市商业银行(现更名为长沙银行)。五年后,又转租给一个鞋子批发商。二十一世纪以降,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愈发重视。2005年,长沙市公布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太平街被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稍显格格不入的鞋子批发商在太平街扎根了十一年后悄然离场。2014年前后,前行集团董事长吴阔先生在此建立了一座独立的公益性艺术机构——前行美术馆。「八年多时间,我前前后后见了好多艺术家呢!」谭伯现在是前行美术馆的安全员,上下班只用爬几阶楼梯,「婆婆一摇铃我就上去吃饭」。「太平街不太平」。从这栋楼的历史能大致还原出整条街的变迁,谭伯仍要带着我走一遍老街。谭伯身体还很硬朗,步子和年轻人相比依旧不算慢,我们花了二十几分钟走了个来回。一边走,谭伯一边给我指哪家店子之前是做什么的,从太平老街北门进来,左手边依次是蔬菜公司、理发店、种子公司、肉食公司、南食店、弹簧公司……当初这些店子全是归国家所有。除此之外,位于核心地段的太平街也是当时有名的商业街,街道被小摊小贩占领,过往的顾客摩肩接踵,「过去三十分钟都走不到头」。定位为历史文化街后,太平街开始了二十几年的有机更新,每年都有新店铺装修,也有老店铺搬走,「有个店铺刚花了三十万装修,第二天又交给了房东」。左图:太平街90年代末街况右图:太平街2004年街况图源:抖音网友@长沙Cook踏上青石板路,走完整条街,还是会让人忍不住探寻更远处的历史。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开始,太平街就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历经2000年没有改变。到了清代,清嘉庆三十三年(1818年)的《善化县志》中,太平街历史街区内的城市格局基本已经定型,今天的太平历史文化街保留了清朝初年的格局,比较完整和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的长沙风貌。太平街作为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鱼骨状街区200年未变,全长375米,以太平街为主线,有金线街、孚嘉巷(古称“胡家巷”)、马家巷在其西,以及太傅里、太平里和西牌楼在其东。而这三百多米的街道,藏着两千多年深而沉的文脉。长沙城有着「屈贾之乡」的美誉,而现在街区里的太傅里就是屈原和贾谊曾经的居所之地。辛亥革命期间的「共进会」旧址和「四正社」旧址也在此。「原先宜春园戏台在更南边,没这么大,现在搬到西牌楼这边了」,「逢年过节还会唱唱戏,热闹得很」。太平街的建筑一直以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马头墙、木门窗为其独有特色,我试图向谭伯探究这些形成的渊源,谭伯对我说,「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现代还原仿造的」。1938年,一把火烧红了长沙的半边天,也把这些民居、店铺烧成了断壁残垣,「三天三夜,基本上都没了」。「这条街原先是条麻石路,1970年修建湘江一桥时,把这些麻石全撬起来修桥去了」,之后被修成了水泥路、柏油路。2000年后才重新恢复为麻石路。「这些麻石都是福建来的」,「那两块牌坊也是福建来的」。前行。对话当天,我很早就来到了太平老街,望着太平街牌坊下不长的核酸队伍,想着时间还来得及,便站在了队伍的末尾。在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与路边车水马龙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速度——三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大叔坐在三轮车上,分列在主路两边。三轮车不是现在常见的电动三轮车或电瓶三轮车,而是纯靠脚踩的人力三轮车,装置车厢前面都挂了一个久经使用的有些脏的塑料编织袋。大叔们穿着蓝大褂,偶尔和身边的人聊两句,更多的是无声地注视着过往人群。我讶异于还有这种工作的存在,我也有点担心,在现在这个年代,是否还有人找他们拉货,这些生意是否足以维持生计。谭伯说,他们肯定会「一直有生意的」。太平街不允许运货的货车进入,沿街商户的桌椅、货物和垃圾运输都需要他们运输。「过去是拖板车,现在是三轮车了。」听完这个回答一时间有些恍惚,一整天我都在寻找关于这条街变迁的答案,试图通过还原过往的痕迹来慰藉现在的浮躁。但历史这个东西本身没有主观色彩,它只是机械地发生着、记录着。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依旧存在,有些东西在变坏,有些东西在变好。谭伯带我走街的途中,一位穿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笑着跑过来拍了一下谭伯的屁股,两个人还小小的打闹了一番。过后我问谭伯,是否和这些环卫工人都相识,谭伯说,「这条街的基本上都认识,有话讲」,「那几个拖板车的我也都认识」。「那这些商铺里的人你也都认识吗?」「那不认识。78年后,人都变得灵泛(长沙方言,聪明的意思)了。」上街前谭伯就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前面(牌坊下)那几棵树是进口树咧,法国梧桐呢!那都一百多岁了。」之后因为五一路拓宽,移掉了四五棵。「都没现在(路边)的樟树、桂花树好看。」寻访手记:根据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80%的人每周至少产生一次怀旧情绪。而怀旧经济繁荣发展,怀旧话题在数字媒介的助推下,在社会范围内不断发酵,怀旧正在走出单一的个人心理活动范畴,正被产业化和符号化,成为大众文化工业和消费社会的一部分。有一种很神奇的趋势,现在怀旧风潮下的主力军是八十年代往后走的人,80年代、90年代的人怀念童年,00年代的人好奇过往,而60、70年代的人反倒是最活在当下的人。项飙有个很有趣的比喻,他说中国人像蜂鸟,振动翅膀悬在空中,“中国整个社会都在悬浮着……一切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一目标。”
2022年11月27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我们 只差了一个世界

什么是正常?「精神病世界」展览入口处,黑底白字醒目地发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正常」的解释是:合乎一般规律的;符合常规、常情的。与蒙昧时代的先人相比,现代人有了绝对先进、健全的科学体系和精神体系。从宇宙本源到自由平等,从牛顿定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力学,凡是人类感知到的事与物都渐渐被套上一层「规律」的外衣,有着固定的运行轨迹。于是,有着不符合一般规律的行为和思想的「不正常」的人也被我们命名为「精神障碍患者」。挂不断的电话,蒙上白布的家具,被锡箔纸包裹的世界,冒着血的洗脸盆,会吃人的卫生间,扎满细针的床,二十封寄给死神的信……从入口处长达几米的全黑走廊开始,我好像进入了一个完全超出我认知的空间,胸口积压的低气压只能靠不断的深呼吸排出。起初,我对这场开在繁华商圈的社会议题类展览有过担心,担心只是走马观花毫无深度,担心他们消费特殊人群,只是商业噱头。曹伟老师带我参观的一个小时里,我似乎跳出了这个展本身,想聚焦更深处的世界。这个世界黑暗、疯癫、足够不合常规,也离我们足够近。据官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患者人数已达2.4亿,这其中还不包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病的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患病的人。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和持续,长时间的停摆,后疫情时代的压力陡增,铺天盖地的公共事件冲击着人类脆弱的神经。今年3月,中科院院士陆林给出了一份数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疯癫揭示了真正的问题所在」。什么样的人更接近于「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患者」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整场展览的目的不是致郁,而是治愈,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地关注,关注「精神障碍」的病友,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建议打开音乐软件搜索「不开心乐园餐」点击「第二次坐在马路边的长凳」在歌曲中一起走入这个世界。🎤「不开心乐园餐」是乐队happy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嚼了两千年之后,槟榔将何去何从?

透过曹雨老师的著作和研究,我们知道了原来槟榔那小小的一颗还蕴含着这么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而中国人嚼食槟榔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之久,在历史上,槟榔是能够驱虫杀菌的洗瘴丹,是中原百姓开拓岭南的定心丸,“调直亭亭”是名士高洁品格的象征,“森秀无柯”是岭南男女的爱情隐喻。最后经过许多的沧海桑田最终流落到了湘潭,也为槟榔的现代命运和争议埋下了伏笔。采访|刘桦撰文|刘桦越南婚礼上必备的槟榔,蒌叶被剪成翼形,有比翼双飞之意(图源:《一嚼两千年》)最近在中文互联网上,槟榔突然成了一个热点,前有歌手因为长年嚼食槟榔而致癌离世
2022年10月30日
其他

在外婆的老屋里收藏尘世与理想

「这样一个消费者至上的方便社会究竟有什么不好呢?这真的很难用明晰的语言表述出来。结果只能用“人情”“温情”等模糊的语言,或是“过去真美好”这种抱怨来表达。」站在企业追求合理性的宏观立场上,这种无法量化的表述完全没有价值。但从个人追求精神诗意地栖居的具体角度来讲,这些抽象的概念必然要在后现代社会寻找它的精神避难所。巷子三十米外是喧嚣繁华的网红商业街,巷子里安静地蛰伏着一半尘世与一半理想。采访|哇噻撰文|哇噻太平街上人来人往的游客大多是不会转身往巷子深处走的。从太平老街北门进来往里走,左边的第四个巷口拐进去,走到底,尽头的木质楼梯上,用白色喷漆写着“無間書房”四个字。爬上阶梯,穿过名为“百合巷”的老牌坊,巷子逼仄紧凑,脚底是不平整的青石板路,头顶是交织错落的线路,白色的灯箱上贴着红色的字,在这条巷子里醒目又显眼。老袁的无间书房就在这里。巷子三十米外是喧嚣繁华的网红商业街,巷子里安静地蛰伏着一半尘世与一半理想。无间书房所在小巷无有入无间。推开老旧的木门,一个久经使用的洗手台藏在门后。书房在二三楼。楼梯很窄,堪堪容得下一个人行走,每个阶梯的宽度也与正常人脚的长度不太适配,走起来要格外小心。扶手上挂着红色挂牌,上面写着吉祥字。字是老袁自己写的。父亲教学加上兴趣班的系统培养,让老袁从小写得一手好字。幼时的「被迫营业」在中断几年后被「突然」重拾,于是有了天花板上的练字帖、过道走廊的游云惊龙和这满屋的墨香。老袁的字这间书房也是老袁「突然」想开的。老袁其实不老,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但他在社交平台上发的内容,常常让顾客误以为这家书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在经营。老袁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只在大学毕业后离开长沙去深圳工作了一两年。现代大都市的车水马龙「和想象中不一样」,加之第一段恋情的失败,感性的他选择回到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城市发展。后来,学习物理专业的老袁从事起了与其专业毫不相干的广告工作。这份工作带着些许「中国特有的人情社会」的气息,一年后,老袁再次辞职了。无间书房
2022年10月23日
其他

噼啪推荐 | 去AI的脑海漫游

一场完全由AI创作的艺术展是什么样子,有人给出了答案。在传统的理解里,艺术展往往有一个艺术家,或者一群艺术家,这些人出身艺术专业,或者半路出家,他们开始艺术创作是为了想要表达某些东西,在他们的艺术作品(绘画、装置、行为)中往往带有其自身经历的影子,他们自己的经验、好恶、阅读形成的立场\观点和构成了他自己的思想和艺术理论。而他们的现实经历与人生历程则形成了他们艺术创作的脉络。这些东西AI都不具备,但AI的艺术创作有时也同样惊艳,甚至有人觉得人类的艺术创作可能会被AI取得,而且这个进程早就已经开始,许多基础的设计工作已经被人工智能代替。抛开这些忧虑,AI创作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把AI拟人化,AI又是什么水平?P8星球专访了AI艺术展览ooozine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公开征集 | 我选择定居在此地

今年6月,我们将艺术家周思武和父亲的故事放进了一场展览。“作品源于自我的私人情感,学校离家里比较远,所以父亲每次都会一大早骑着他的破三轮车送我,我觉得这样不体面且丢面子,所以每次都让他停在离学校很远的一个坡上。每次三轮车停下的时候,父亲都会用一块砖头垫住车轮让车停得更稳。事情一直都在重复,但我和父亲都很默契,从来没有戳破这件事。但随着我慢慢长大,虽然父亲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但是这件事开始像一块砖头压在我心上,我无法原谅自己的虚荣。其实,父亲对我的爱一直被我用这样的方式去回避。我们都有一个逾越不过去的心结,试图阻挡面对,或许可以尝试和解,这也是我长大的过程,我想通过敲碎那块砖头,随着时间慢慢被风吹逝,去拥抱自己父亲。敲打砖头的声音,就像时针的转动,我开始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家庭。”——影像装置作品《致父亲》一个沙堆、一块砖头、一把锤子待在MoW展馆四层的一方角落,上有一台老式电视机吱吱呀呀,需要时不时调频才显现影像,就像这段父子故事所发生年代的遥远与模糊。它是私人的、动情的、引人停留的,而我们知道,每个人身上都带有时间的烙印,由无数段经历组成,直至如今。这一次,我们想邀请你将故事放进一场展览。“每个人都是一座移动的城市。”自2020年启动城市探访栏目《星球雷达》起,我们用近三年时间在长沙走街串巷,关注人群与地点,留意发生在这片土地的事件,试图还原这座城市的热烈生态,并最终汇成文字记录下来,至今已经落地了2本纸刊,第3本新刊即将诞生。寻迹城市驻民是其中一个重要板块,它为解答好奇而产生:我们如何感受共享同个城市容器的人群?除了接收到钢铁森林扑面而来的气息,我们如何建立起和城市之间的情绪记忆?每个驻民身上的故事不仅能传递出个人成长的演变,更透露出脚下这座城市不同阶段的气质和发展轨迹。不止于文字记录,我们希望收集到具体的物件以及背后私人的情感,让每一个愿意加入的驻民来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一起来守护有关城市的不同记忆。所以,我们和故事长沙共同发起征集,面向长沙原驻民(老长沙人)和新居民(迁居至长沙的人),分别提出两个问题——To长沙人:从小到大,你最珍视长沙的什么城市气质?为它的什么而骄傲?To新居民:让你最终选择长沙这座城市、对它产生归属感的理由是什么?再找出能承载回答的物品,物件/影像/声音/纸制品/装置或其它可呈现的形式,只要可以传递你想表达的想法就行。最后,投稿给我们。筛选通过后,我们将把物品放进一个正在筹备的展览中——「抵达家园的旅程」,使它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并会搭配一个特别为你的故事而制作的展签,用文字传达它背后隐藏的意味,让前来观展、对城市有好奇的朋友们看见,达到一场驻民与驻民之间的公开交流。关于展览「抵达家园的旅程」,我们试图运用物件、装置、声音、影像构成的综合媒介来还原一个有关城市生活的语境,为观众提供一种介入城市和寻找家园的可能性,在现代生活过度繁复的信息中发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因此,我们需要你的参与,投稿物品和故事,共同将这场有关城市的展览做起来!征集详情●征集时间2020.10.20-10.27●投稿方式添加P8星球小助手,备注「投稿」。如对征集有疑问,也欢迎咨询小助手。微信号:TTSD_Changsha●投稿内容1.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雷达专题:长沙书店地图

星球雷达创立以来第一篇雷达就是探测长沙的书店。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有的书店暂时离开了我们,又有新的书店在长沙落地,你是否也好奇,这些书店现在怎么样了?又在干些什么?这篇文章将在雷达地图的基础上探测最新的书店动态,提供一幅完整、鲜活的长沙书店地图,之后还会有长沙音乐地图、长沙电影地图陆续登陆!敬请期待。采访|刘桦撰文|刘桦提起长沙,游客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文和友、茶颜悦色、海信广场的微缩城寨,青年毛泽东意气风发的橘子洲头。抑或各种网红店以及高度年轻化的街头景观。然而也有人,初到长沙,他们会惊讶于长沙一些独特而美好的书店,连锁书店、独立书店、二手书店、文学书店、兼作展览空间的书店等等.....事实上,长沙的书店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藏在老旧居民楼的天台,人流涌动的街头巷口深处,构筑着城市真正的文化底蕴,对热爱书籍的人来说,书店就像是指引向家园的指南针,构成了我们精神纬度的坐标图。说起来星球雷达自创立之日起,就与长沙的书店结下了某种缘分,我们的第一篇雷达文章就是探访长沙的两家旧书店,此后,我们又源源不断的产出了许多相关的内容,从目田书店到阿克梅书店,从止间书店到定王台书市,再到天麓、师达等等,可以说在星球雷达过往的文章中已经可以窥见长沙书店生态的全貌。我们的星球雷达也在书店这个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内容,于是就有了这一期的雷达专题。根据星球雷达,之后也许还会有许多不同类别的雷达专题,比如关于城市展览空间、城市音乐场所等等,同时我们这些专题的也将持续的更新下去,仅仅在长沙书店的版图上仍然有很多空间还未被星球雷达所探测,这些宝藏都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探索。我们希望为这个城市里的居民,提供一套介入城市精神的导览手册,通过深度的采访、漫谈,介入一家书店、一个空间,与一个人、一群人的精神气质,从2019年开始,城市和人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长沙的书店也不能例外,有些书店暂时告别了我们,又有新的书店在长沙的土壤上扎根。这些书店现在怎么样,一篇文章,星球雷达为你提供一幅最新鲜的长沙书店地图。还有与书店经营者们的独家访谈,带来独家的城市资讯!01目田书店📍芙蓉区芙蓉中路605号花炮大楼1703「目田印象」。在逛书店的人中有这样一个群体,我们姑且称之为书店发烧友。他们就是一张行走的活地图,喜欢游荡在城市,搜寻小众而脱俗的文艺地标,外出旅游于他们就意味着在外面找书店、逛书店的过程,每到一地,行李还没放下就从机场、酒店直奔他们小圈子里口口相传的地方。他们也对各个城市的书店江湖了如指掌。对买书这件事,他们抱有某种执念。耗费大量时间金钱在买书上面,像集邮爱好者之于邮票一样囤书、买书,对一本书估价,比较版本,哪个是绝版,哪个版本烂大街,哪个版本不常见,从这个方面来说书迷和“穷三代”的摄影器材爱好者、收藏蓝光碟的影迷异曲同工。对他们来说,评价一家书店最关键的点是书店与人,书与读者的有机互动,也因为这个缘故,许多爱去书店的人都对连锁书店兴趣不大,反而青睐小而精的独立书店。记得来长沙之后去的第一家书店就是目田。大约是三四年前,那时候目田书店还创立不久。但某种程度上那时候目田的风格已经成型,用AT(目田主理人之一)的话说,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做事的方式。在许多的探店文章中,都提到目田所处的花炮大楼,那是一栋与市中心的摩天大厦格格不入的老旧居民楼,建于90年代,最初是浏阳花炮公司的宿舍,目田的创始人熊勇(以下称熊叔)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大学毕业后他和许多湖南人一样选择南下广东发展,最初是从事外贸行业,慢慢积累了立身之本。在广州他学会了一口粤语,也习惯了岭南的生活状态,或许他身上那种平和、温厚、宽容的气质也是受了岭南生活的影响。最新上架的书:东北文学大神——金特熊叔的诗旅居广州多年后,熊叔选择了回到这座他已有些陌生的城市,回来后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花炮大楼顶楼的那个房间。走进花炮大楼,某种在地的气息扑面而来,大楼的外表整体上略显灰暗、古朴,从外面走进来灯光并不显得刺眼,然后坐上有些年月且咔咔响的电梯上到顶楼,在看到一连串暗色的事物后,电梯门洞开,一间明亮的暖色灯光的屋子映入眼帘。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人想起《桃花源记》中的语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诗歌与书店」。走进目田的感觉不只是来到了一家书店。而像来到了一个关于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全景空间,感受最直接的是他们非常多样的空间装饰,占地面积很小却又繁复充实,每一寸空间都利用了起来,这里有一台废弃的打字机,那里有一幅电影导演的肖像和一堆CD,收银台的墙上甚至还有标语支持巴勒斯坦人民。里间是整整两面墙的历史、哲学和社科类书籍,另有一面墙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从后台旁边有限的空间辟出了整整一面墙的诗集、诗选。诗歌之于目田有着某种特殊意义,首先主理人熊叔和AT等等都是诗人,他们的主要创作也都在于诗歌,他们最初相识就是于古早互联网的诗歌论坛。除此之外,围绕在目田周围的许多朋友也多因诗歌而结缘,他们的丛书《目田五人诗选》,红、绿、黄、蓝的封面,躺在书店最核心的位置。悲伤省的目田五人诗选熊叔是六零后生人,童年时代文革都还没有结束。他和许多出生在那个时间点的人一样,短暂经历了毛时代的余波,然后就一头扎进了自由、理想主义、全民学习、全民写诗的八十年代。不能排除八十年代诗歌热的影响,他很早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后来大学毕业,南下广东,很多现实的问题浮现出来,他有过蹉跎的岁月。比如他常常提起那时公司开会,他在下面用新买的笔记本电脑写诗,那年头笔记本电脑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很稀罕。也有很多年他停笔不写。后来等到自己的情况好了一些才重拾诗歌创作。两年前,星球雷达以熊叔和花炮大楼内部的文学状况为落脚点,第一次探访了目田书店,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目田也处于这个进程之中,孢子书会可能是目田这两年最重要的活动,这是目田书店与外地朋友共同发起的,以“漫滩”的名义,以自出版物为主题的集会。书会包括了新书分享、专题研讨、手工工作坊、城市行走等活动不一而足,还有音乐、放映、咖啡、夜晚的烟花、啤酒和老长沙的凉面,可以说是一场朋友欢聚的嘉年华。在第三个年头到来时,孢子书会在长沙的读者圈里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也有不少外地的朋友慕名而来,说起最初的契机,AT开玩笑说,一开始其实是为了和广州的朋友一起玩,目田的事情看起来总是很随意,其实背后是经过许多反思和深思熟虑的结果,但是AT仍然觉得不够“以前对这些事情还是想的太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都需要有所反思”。今年的孢子书会定在了10月15号到16号,也就是国庆小长假过后的第二周,所以今年的书会已经蓄势待发。对目田来说,他们的关键在于他们不只是一家书店,所以它们在书店之外还打造了一间酒吧“悲伤省”和民宿“棉花厂”,我们日常所说的目田书店其实是包括了,这里是一家书店,也是一个朋友喝酒讨论问题的地方,也可以是艺术展览空间、电影放映室,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精神家园,在书店之外还承载着社群连接的可能。02阿克梅书店📍岳麓区麓山南路492号二楼「一群人的文艺复兴」。不知大家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国外媒体评选的全球最美书店,这些书店大多造型美观,庄严巍峨,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从外表看像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内部。某种程度上,书店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堂(有些书店本身就是废弃教堂改造而来),只是祷告变成了阅读,牧师变成了书籍,像巴黎著名的莎士比亚书店那样,是某种将朋友、艺术家联系起来启迪创作的的场所,是储藏文化产品的仓库,是一个适合讨论精神问题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也与咖啡馆在19世纪欧洲的地位类似(而今天书店也兼容了咖啡馆的功能)。在长沙待的时间久了之后,会开始有意的去寻找那些大隐隐于市的书店,与一家书店的接触与跟对一个人的了解类似,而一家书店的气质与氛围也与运营这里的人有关,虽然今天实体书店的运作已经越来越朝网红咖啡馆的方向发展,然而从本质上来说,评价一家书店的关键并不是看它的规模和装修,甚至有时候选书都没有那么重要,毕竟现在互联网电商平台已经这么发达,书店早已不是人们获取书籍和书讯的唯一渠道,买书是一个起点,但绝不是唯一的理由。阿克梅门口的作家肖像阿克梅也是一家藏在街头巷口的书店,招牌对着大学的街道,上课下课时分人群熙熙攘攘的街道,有种学生时代特有的拥挤嘈杂的感受,大约因为放假的关系,每次去阿克梅人总是很多,小七在你走时一般都会跟你打声招呼,让人觉得亲切又有点不好意思。不似其他书店那样恭默守静,阿克梅是一家可以“有声音”的书店。早在几年前星球雷达就曾采访过他们,那时书店还没有完全开放,小七和涛哥还会因为没开业就卖了一百本书开心,很多状况和现在很不一样,那时候知道这里的人还没有这么多,而现在对某些人来说,阿克梅书店几乎已经成为了麓山南名片之一,那会他们提到最初的态度“和烧烤摊适宜吹牛一样,书店适宜读书、聊书、荐书、看书,不是阅览室图书馆或自习室不想要客人为正常分贝的社交谈话而感到羞愧。我们兴致来了是要在店里大声读诗的。”两年时间过去了,来过很多人,卖出过许多书。阿克梅有了它的名气和影响力,不久前阿克梅刚刚过了两周年的生日。涛哥和小七,也兑现了最初设想,阿克梅是一家适合谈话和阅读的书店,基本上每次去阿克梅都能看见有人在聊天,有人在与老板讨论问题。谈话是独立书店的一个保留项目,在这个空间中大家似乎就会放松下来,很多日常中无法谈论的问题、无人对话的思想在书店中就可能谈论了,在书店的环境中有某种氛围,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么多先贤围绕在你的周围,那么多思想沉睡在书本中,所以书店天然的就适合讨论思想。不知是状态疲倦还是被岁月锤炼的谨慎,涛哥很少激烈回应客人的谈话,在涉及一些敏感问题时尤其如此,可以想象,阿克梅也好,目田、回望或者其他城市的独立书店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有时他们的思想各异,千奇百怪。书店能做的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态度,因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这样可以“高声语”的角落。阿克梅门口的作家肖像阿克梅书店的名字原本来自俄国文化白银时代的诗歌流派。提起阿克梅就必然联想到白银时代。据说,有一次,一群阿克梅派的诗人在阿赫玛托娃家聚会,大家谈话之间都鄙薄当代文学的状况,认为俄罗斯文化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降,经历了几十年的革命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肆虐后,正在经历精神的整体衰落,他们讨论文学与经典和传统之间的关系,对19世纪诗歌满怀羡慕与推崇之情。这时阿赫玛托娃的儿子在旁边插了一句:“你们如此向往普希金的时代,将它称之为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那么,你们就是白银时代了”阿克梅门口的作家肖像白银意味着对于前辈的承认,意味黄金时代之后的第二次高峰和群星闪耀,在阅读和继承前人的同时,自己可以与前辈大师达到同样高度。之前就有人给阿克梅书店留言说他们“像是文艺复兴”,他们要做事情当然与之有关,但这种文艺复兴是个体的文艺复兴,或者叫“文艺复兴个体户”,一个人就是一个群体,围绕在一家书店周围就构成了时代的全部。像阿克梅派那样,一群人聚齐在一起,进行创作,相互教育,相互激励,因为他们的作品的成就,后来就成了另一个伟大时代的滥觞,这大概就是阿克梅这个名字所寄予的希望。03止间书店📍开福区建湘北路270号(总店)
2022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