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律编辑部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陈景良:“天下无讼”价值追求的古今之变

回看古典中国的历史进程,“天下无讼”的价值追求,往往是通过具体人员职责以及特定解纷机制等方式来实践和实现的。
2023年8月14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易延友:论人民法院不得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

英国也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这又包括撤销有污点的无罪判决制度和基于新的关键证据的重审制度两大类型。撤销有污点的无罪判决制度源于1996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刑事诉讼和调查法》(Criminal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姚海放:股权让与担保限制论

综上所述,与股权质押相比,股权让与担保的受让人持股期间的行使股东权行为存在激励与约束的错位问题,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公司治理难题。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喻海松:偷渡犯罪刑法规制的理念调适与实务展开——以《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的意见》为中心

总之,我国开始由偷渡出境国转向出境地、过境地和目的地三者兼有的性质的国家,未来很有可能逐步成为偷渡的主要目的地。故对偷渡犯罪的规制重心必须有所调整,即由“非法出境”调整为“非法出入境”。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周尚君 | 从执法个案到一般理论:法学研究方法论反思

值得强调的是,在寻找有效经验材料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找到行为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即从各种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中找到因果关系机制,并从因果关系出发逐渐逼近提炼一般性命题。
2023年1月10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1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3年1月4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总目录

往期目录:《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2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3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4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5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6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7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8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9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0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1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2期要目《政治与法律》2022年总目录(按栏目分类)(括号内容为文章所属期数及页码)·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1.“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的理论定位及实践要求高长见(10.2)2.论全国人大作为“四个机关”王理万(11.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3.论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郝铁川(12.2)4.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双重誓言结构下的规则秩序张立伟(12.20)5.新时代以来司法改革的主要成就与理论逻辑崔永东(12.34)·特稿·6.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李占国(1.2)·主题研讨··醉驾入刑与轻罪、微罪体系构建的理论探索·7.论刑事一体化视角的危险驾驶罪周光权(1.14)8.论微罪体系的构建——以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研究为切入李翔(1.31)9.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方略卢建平(1.51)10.美国轻罪治理体系的现状、困境及反思冀莹(1.67)·“双碳”背景下的法治新议题·11.碳排放权权利属性论——兼谈中国碳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倪受彬(2.2)12.论“碳中和”立法的体系化建构冯帅(2.15)13.碳中和背景下国际碳排放治理的“共同责任”构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困境及消解邵莉莉(2.30)14.“双碳”目标下的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洪冬英(2.44)·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法治保障·15.社会合作规制与新行政法的建构——从疫情群防群控切入邹焕聪(3.2)16.教育应急管理权的法律规制:问题与完善——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考察杨金华(3.15)17.药物临床试验容许性的刑法逻辑及限度刘建利(3.28)18.论TRIPS义务的临时豁免在新冠预防和治疗中的适用张海燕(3.43)·交警非现场执法的理论与实践争议·19.宪治审视下“全民违法”现象的产生及破解之策秦前红(4.2)20.交警非现场执法的根基及其法治意义刘启川(4.15)21.论交通标线设置的行为特性与治理肖军(4.30)·我国税法理论的完善和发展·22.税收立法要素探析——以印花税立法为例张守文(5.2)23.税法兜底条款设计与适用的方法改进黄家强(5.14)24.应税事实认定的权义构造叶姗(5.29)·我国人身权利刑法保护的完善与发展·25.身体法益的刑法保护张明楷(6.2)26.准强奸罪的定性研究陈兴良(6.19)27.轮奸涉及的若干争议问题剖析刘明祥(6.37)·气候变化诉讼理论前沿·28.气候变化侵权责任的成立及其障碍谢鸿飞(7.2)29.司法如何参与气候治理——比较法视角下的观察朱明哲(7.18)30.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张忠民(7.34)31.《巴黎协定》对气候变化诉讼发展的实证意义杜群(7.48)·平台用工的法理辨析及规则构建·32.去组织体化用工及其当事人确定与责任承担沈建峰(8.2)33.平台外包经营中的用工责任分配——基于“算法管理”的“相应责任”厘定田野(8.16)34.平台用工劳动基准的建构路径王天玉(8.33)·浦东新区法规的授权性与变通性研究·35.我国特定经济区域变通适用国际私法规范的前瞻思考丁伟(9.2)36.论我国立法被授权主体的扩容——以授权上海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为例王春业(9.15)37.论浦东新区法规的性质、位阶与权限姚魏(9.28)·乡村振兴法律问题研究·3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特殊构造论温世扬(10.15)39.体系解释视角下农村违法占地建房执法权限争议的解决程雪阳(10.33)40.农民合理使用附近公有生产资料权之证成肖泽晟(10.46)·数字法治前沿问题·41.数字法治政府的机制再造马长山(11.17)42.离线权的法律属性与规则建构谢增毅(11.35)43.论算法认知偏差对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负面影响及其矫正刘泽刚(11.50)·经济刑法·44.走私犯罪既未遂形态认定研究金泽刚(1.80)45.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非法集资的刑法治理检视叶良芳(2.56)46.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的司法误识与纠偏杨绪峰(2.69)47.合同诈骗罪中“兜底条款”的限制解释研究——以骗逃部分铁路运费案为中心的分析蔡道通(3.59)48.前置行政程序在经济刑法中的行政依附性及其化解熊波(3.74)49.骗取贷款罪新论孙道萃(4.41)50.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体系位置与内容构成邹兵建(4.57)51.“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的理据辨正与司法廓清李振林(5.44)52.注册制改革背景下欺诈发行证券罪的教义学再建构张忆然(5.62)53.跨部门法视角下经济刑法的范围界定研究涂龙科(6.55)54.预设同意型诈骗罪的理论阐释及实践展开郑洋(6.68)55.刑事合规立法的实体法方案李本灿(7.65)56.美国企业合规制度的构建:国家监管、强制性自我监管与刑事激励梁涛(7.83)57.市场主体登记秩序法益的刑法保护张勇(8.48)58.论贿赂犯罪的差序法益构造李世阳(8.62)59.行政犯理论的代际更新与本土建构——中国经济刑法学四十年的观察主线马春晓(9.47)60.犯罪构成要件中的行政行为的界定黄小飞(9.65)61.消费领域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实务考察与理论再塑徐光华(10.64)62.经济犯罪的危害实质及其抽象危险犯出罪机制崔志伟(11.66)63.“数据安全法益”命题下虚拟财产犯罪的归责路径重构阎二鹏(12.45)·专论·64.论行政程序在大数据下的内涵变迁关保英(1.95)65.论我国刑事保护性管辖权中的国家安全问题王勇(1.110)66.论法院党组在司法活动中的价值引领职能张瑞(2.84)67.中国共产党领导律师职业建设的政策立场及其演进逻辑——基于《人民日报》报道的实证考察杨立民(2.100)68.论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法治推进施伟东(3.92)69.“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范蕴涵与立法表达张震(3.108)70.中文法学之“义务”源流考论童之伟(4.74)71.论地方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孟飞(4.93)72.“准合同”概念之外延考——对我国《民法典》第985条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李永军(5.80)73.论大数据证据质证的形式化及其实质化路径程龙(5.96)74.我国重大职务犯罪案件指定管辖制度研究邓思清(6.84)75.约定优先购买权的类型化与规则构建吴训祥(6.96)76.论数据权益:以“权利束”为视角王利明(7.99)77.个人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获取“三重授权原则”的冲突与调适刘辉(7.114)78.《立法法》第13条有创制性规定的空间吗赵一单(8.80)79.论法院合宪性预审机制的建构——激活《立法法》第99条第1款研究朱姗姗(8.96)80.法理与人生原理关系之研究胡玉鸿(9.82)81.算法规制的立法论研究任颖(9.98)82.少年法治系统论纲高维俭(10.82)83.经济法解释论的整体主义方法论立场阐释——以“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争议为切入点马辉(10.96)84.现代金融体系视野下的金融法:理念信守与制度表达刘盛(11.80)85.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履行判断和责任承担——基于834份裁判文书的分析李游(11.96)86.权利侵犯说视野下法定犯的立法限制与司法限缩罗翔(12.60)87.故意作为犯中“结果回避可能性”之反思金燚(12.78)88.论刑事诉讼的多元治理范式史立梅(12.96)·争鸣园地·89.行政执法权全面下移的组织法回应卢护锋(1.124)90.情势变更制度下的再交涉义务司法适用之反思——一个法经济学的视角吴逸宁(1.136)91.刑法修正中的规范衔接意愿与“机械对接”困局——“前附属刑法时代”协同立法方案之提倡姜瀛(2.113)92.刑事诉讼构造之理论传承与知识延拓——以认知科学为视角谢澍(2.128)9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法定婚龄调整鲁晓明(3.120)94.论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司法适用王广聪(3.134)95.刑法因果关系中事实判断与规范评价的区分李会彬(4.107)96.不作为因果关系判断中的自由意志与规范假设喻浩东(4.125)97.论行政公益诉讼审理制度的完善杨寅(5.115)98.论环境诉讼中“技术改造”责任承担方式的规范化梁晓敏(5.128)99.“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北极外大陆架的治理困境与消解路径杨显滨(6.111)100.我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制度的完善胡潇潇(6.126)101.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排他性要件:理论勘误与功能重塑邓毅丞(7.132)102.刑罚适应性的确立与确证研究于阳(7.149)103.《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回应性特征与系统性反思陈庆安(8.108)104.刑法教义学与刑法社会学的冲突与融合张心向(8.123)105.德日“法益说”适应中国的“四维”改良牛忠志(9.112)106.备案审查事后纠错的逻辑基础与制度展开梁洪霞(9.130)107.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二难推理及破除路径张小宁(10.112)108.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与因应:以社区团购的规制为视角侯利阳(10.131)109.迈向法典的党内法规体系化建设蒋清华(11.115)110.虐待罪的刑罚配置检讨:一个宪法与刑法融贯的视角唐冬平(11.130)111.法教义学视野下的本土习惯法——以顶盆继承类案为样本李敏(12.113)112.国家出资公司进入《公司法》的逻辑理路胡国梁(12.132)·实务研究·113.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程序定位及其重要展开吴光升(1.149)114.仲裁实施权配置论视阈下的撤回仲裁请求制度研究黄忠顺(1.162)115.外逃人员认罪认罚量刑减让规则研究郭晶(2.142)116.民商事审判中“常理”的运用——法理阐释、案例考察与规则设定董淳锷(2.157)117.立法审查建议“双轨制”的确立与完善俞海涛(3.148)118.交通肇事罪中“逃逸”问题的限缩性解读——基于对651份裁判文书的分析段蓓(3.163)119.知识产权“侵权物品处置”责任承担方式的私法逻辑王国柱(4.143)120.个人信息处理的多元同意规则——基于同意阶层体系的理解和阐释萧鑫(4.158)121.二次创作短视频合理使用规则的适用与完善董彪(5.141)122.论我国反恐法律体系的整体完善——从新疆、浙江等四地《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展开分析罗海敏(5.150)123.论法律援助制度的中国特色冀祥德(6.143)124.论刑事法律援助的保障机制——以法律援助范围之扩大为分析重点陈永生(6.160)125.行政检察化解行政争议功能论析沈福俊(7.163)126.附条件认罪认罚的法理检讨与实践应对闫召华(8.137)127.后《民法典》时代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立法选择战东升(9.146)128.论危险故意的构造: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例张志钢(9.160)129.“通知—删除”规则的检视与完善马更新(10.147)130.任意撤回权与合同拘束力的冲突与协调施鸿鹏(10.161)131.惩罚性赔偿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限制彭峰(11.150)132.论非诉行政执行的期限变更及其正当理由周维栋(11.161)133.我国《民法典》居住权设立规则的解释与适用焦富民(12.145)134.债务加入的独立性辩析陈国军(12.157)·史论·135.民国时期高等法院统一预算制度实践及其启示——以江苏高等法院为中心陈宇超(5.162)136.中国古代复仇行为合理性与合法性冲突的法律协调殷啸虎(8.151)137.在游击和正规法制之间寻找生存空间:根据地政权法制实践的新思考侯欣一(8.162)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政治与法律ID:ZZYFL-SASS▲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分享本文:点击界面右上角按钮,在弹出框中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2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1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0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9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9月9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8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8月8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刘辉:个人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获取“三重授权原则”的冲突与调适

次一、个人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获取“三重授权原则”的基本构造及冲突二、个人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获取“三重授权原则”之冲突的解决思路三、个人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获取“三重授权原则”的双向调适四、结语
2022年7月1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张忠民: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

根据利益归属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遭受损害的利益区分为个人利益、特定多数人利益和不特定多数人利益。个人利益和特定多数人利益并称为环境私益,不特定多数人利益指环境公益。
2022年7月7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7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7月4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陈永生:论刑事法律援助的保障机制——以法律援助范围之扩大为分析重点

3.就转交申请的案件而言,除公、检、法三机关转交申请的以外,还有其他机关,如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走私犯罪侦查部门转交申请的,因而公、检、法三机关转交申请的数量之和小于转交申请的案件总数。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陈兴良:准强奸罪的定性研究

次一、准强奸罪的特征与分类二、麻醉型准强奸罪的司法认定三、欺骗型准强奸罪的司法认定四、趁机型准强奸罪的司法认定五、结语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张明楷:身体法益的刑法保护

综上可知,有的国家刑法明文规定了故意伤害包括精神伤害;在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精神伤害的部分国家,虽然在德国只有少数说认为伤害包括精神伤害,但奥地利、瑞士、日本以及英国的通说与判例均认为伤害包括精神伤害。
2022年6月9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6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6月6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5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5月5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邹兵建:诈骗罪中处分行为的体系位置与内容构成

综上所析,笔者认为,财产处分意识是财产处分行为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如果受骗人没有财产处分意识,无论其行为在客观上是否引起了占有转移的效果,该行为都无法成为财产处分行为。四、财产处分意识的程度要求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孙道萃:骗取贷款罪新论

先前,围绕骗取贷款罪的诸多理论与司法争议,均首先与本罪所保护的客体(法益,下同)有直接联系。在此次修改后,有必要重述关于本罪保护的客体及其内涵,以精准衔接限制处罚的立法旨趣以及立法背后的政策导向。
2022年4月15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秦前红:宪治审视下“全民违法”现象的产生及破解之策

尽管笔者主张肃清和评估整理不合理的法规范,但在相关规范得到废除和修改之前,从执法层面加以完善,也能一定程度上消解“全民违法”的状况,尤其是在自动化行政得到普及的当下,这一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4月8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4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4月6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施伟东:论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法治推进

因此,在享受信息技术新成果的同时,仍需要不断完善法律,将科技与法治间的关系建构为互利共生、唇齿相依的关系。用新技术、新产业推进法律体系自身的发展,以满足加强立法、改进立法和完善立法的社会需求。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3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3月4日
其他

关于我刊不对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的声明

近日接到部分作者来电称,有虚假网站冒充我刊收稿、审稿并以“审稿费”等名义向作者索要100-200元不等的费用。我刊在此特别声明:我刊一直秉承“择优录取”的用稿原则,不会以“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名义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我刊的网址为:http://zhen.cbpt.cnki.net,任何个人或组织冒充我刊特别是向作者索要费用的行为均是违法行为,望广大作者知晓,以免上当受骗。《政治与法律》编辑部2022年3月1日政治与法律ID:ZZYFL-SASS▲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分享本文:点击界面右上角按钮,在弹出框中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张瑞:论法院党组在司法活动中的价值引领职能

“党的领导、服务大局、群众路线”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体现了与西方自由主义司法价值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超越了西方法治神话。法院党组的价值引领能够抵御西方自由主义法治话语体系干扰,确保司法的正确政治方向。
2022年2月21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2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2年1月29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卢建平:轻罪时代的犯罪治理方略

如何在立法和司法统一的意义上实现罪刑整体均衡?理想的方案是立法定性不定量,去除数额化,以实现零容忍,使刑法干预提前,由小而重变成大而轻,由二元渐趋一元,变成全控刑法(total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李翔:论微罪体系的构建——以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研究为切入点

根据本文对微罪体系的观察,发现八个罪名无一例外都属于“故意犯罪”。那么,这是立法偶然的形式巧合,还是微罪实质的体现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后者。微罪体系只能由故意犯罪构成,不能设置主观罪过为过失的微罪。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周光权:论刑事一体化视角的危险驾驶罪

必须承认,每年将30万余人打上“罪犯”的烙印,势必使数万家庭陷入窘境。长此以往,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危险驾驶者个人来说,都是特别巨大的损失,属于司法和个人的“两败俱伤”。
其他

政治与法律 | 李占国: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办案的关系

在我国,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办案具有高度统一性,既不能狭隘理解党的领导的内涵而忽视甚至违背依法独立办案的原则和精神,也不能以依法独立办案为理由否定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1期要目

点击上方蓝字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皮勇:新型网络犯罪独立性的教义学分析及司法实证 | 专论

笔者认为,刑法学研究应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基于不同的帮助犯理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前述学者认同的帮助犯概念及其成立条件不符合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其结论及论证过程值得商榷,详述如下。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张建伟:异地异级调用检察官制度的法理分析 | 主题研讨

【作者】张建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9期“主题研讨”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异地异级调用检察官的做法,其法律依据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24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其体制根源是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和检察一体的法理原则。如果将各地各级检察官看作壁垒森严的分割群体,就忽略了检察体制的特殊性。尽管我国检察官具有一定的地域依附性,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其常务委员会任命检察官制度并未因个案调用检察官的做法受到损害。当前优化公诉力量,符合对抗性增强后的司法需求,无损于程序公正和武器平等原则,也不会导致检察系统内监督制约的缺位。对于检察机关的司法属性和体制特性等缺乏认知,是异地异级调用检察官的做法产生不同见解的根源,进行关于这一问题的必要的法理分析,对于消弭不必要的误解,显然必不可少。关键词:检察官;异地异级调用;检察一体化;司法公正
其他

谢小剑 | 讯问录音录像的功能发展:从过程证据到结果证据 | 实务研究

【作者】谢小剑(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8期“实务研究”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侦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的证据资格存在争议,之前法律以限制其证据资格为主要立法思路,包括主要将之作为过程证据、作为“备用证据”用于证明取证程序合法,不随案移送,限制辩护人查阅、复制。学界对其能否作为结果证据也存在较大争议。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对此有所突破,将同步录音录像作为结果证据,同步录音录像的功能扩展为用于证明实体事实,但规则较为模糊,缺乏配套制度。事实上,从保密需要、避免偏见、影响侦查效能、降低诉讼成本的角度,都无法证成同步录音录像不具有结果证据的资格。限制同步录音录像结果证据的资格,会导致辩护权受到实质性损害,同步录音录像无法充分发挥抑制非法讯问、发现事实真相的功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标部分落空。未来的改革应当明确同步录音录像结果证据的资格,充分发挥同步录音录像的口供功能,保障辩护人有效查阅、复制,倒逼讯问程序规范化。关键词:同步录音录像;证据资格;辩护权;非法证据排除
2021年8月13日
其他

魏斌:智慧司法的法理反思与应对 | 争鸣园地

【作者】魏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8期“争鸣园地”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智慧司法进入了全面应用的阶段,也产生了新的实践问题。智慧司法之法理反思直面实践问题背后的本质,从本体论视角批判性分析法律代码化、审判模式重塑和审判权嬗变等困境。从方法论视角反思“同案同判”、道德推理和价值判断、法律预测等法律方法的功能替代效应。从技术视角反思智慧司法自身面临的大数据挖掘难题、算法偏见和其他技术瓶颈。法理反思不是为限制智慧司法,而是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法理反思的价值在于引导智慧司法理解法理,遵循司法规律,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使之与法律人的思维和方法相适应,推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与法律的深度融合。关键词:智慧司法;法理反思;本体论反思;方法论反思
2021年8月11日
其他

谭堃:论虚开发票罪中“情节严重”的具体危险构造及其判断 | 经济刑法

【作者】谭堃(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6期“经济刑法”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虚开发票罪以“情节严重”作为犯罪成立的罪量要素,司法实践中对“情节严重”的形式化认定使得该罪的适用范围存在不合理之处。虚开发票罪的构成特征决定了其具体危险犯的属性,“情节严重”正是具体危险的规范提示。以具体危险犯的架构作为解释“情节严重”的基本路径,为虚开发票罪适用范围的教义学限定提供了可能。虚开发票行为是否产生侵害法益的危险性,应当以一般人所可能认识的事实以及行为人所特别认识到的事实作为基础,站在行为时从一般人的立场出发进行判断。此外,应当以结果未发生的偶然性作为具体危险存在与否的基础性条件,判断虚开行为对法益侵害的危险性程度。关键词:虚开发票罪;情节严重;具体危险犯;危险性;结果未发生的偶然性
2021年6月18日
其他

赵俊甫 | 刑法修正背景下性侵儿童犯罪的司法规制:理念、技艺与制度适用 | 主题研讨

【作者】赵俊甫(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三级高级法官、法学博士)【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6期“主题研讨”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内容提要:近年来,一些性侵儿童犯罪个案的司法处理引发广泛关注,背后反映出司法理念与公众观念变迁、与立法精神及司法政策导向之间的偏差,通过司法技艺实现妥当的处罚方面也面临挑战与短板。《刑法修正案(十一)》传递了加大惩治性侵儿童犯罪力度的导向,为司法裁判提供了更为明晰的规范依据,具有积极价值。鉴于我国对奸淫幼女型强奸罪采用独特的既遂标准,刑罚结构设置特殊,对猥亵行为采用治安违法与刑事处罚二元分立制裁体系,刑法个别条款的修改,叠加司法理念和技艺方面所累积的症结,若处理不当,或有诱发罪刑失衡的风险,须通过准确、审慎、合理地司法适用予以防范。关键词:奸淫幼女;猥亵儿童;司法理念;加重处罚情节
2021年6月16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6期要目

关键词:监护侵害未成年人;监护人资格撤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民一体化;国家责任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刘仁文:刑事案件另案处理的检视与完善 | 实务研究

【作者】刘仁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实务研究”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另案处理作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办理不能或不宜并案处理的案件时采用的一种办案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存在空间。当前我国的另案处理概念纷乱、适用类型宽泛、地区差异大,这主要是法律缺位和规范滞后、适用标准不明确、权力制约和监督不足等所引起的。有必要从统一概念、明晰适用标准、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增强被告人质证权和辩护权的保障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一元化刑事另案处理制度。关键词:另案处理;并案处理;共同犯罪;关联犯罪;适用标准
2021年5月21日
其他

刘伟:集资诈骗罪的司法困境与罪群立法完善 | 经济刑法

【作者】刘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经济刑法”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集资诈骗罪一方面被认定为特殊诈骗罪,与诈骗罪表现为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被当作“加重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因此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出现了“骗”与“被骗”的构成要件缺失却依然构成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欺骗”与集资诈骗罪中的“诈骗”混淆不清、两罪以“非法占有目的”为区分标准的主观化趋势的问题,从而导致“非法占有目的”在被扩大化的同时又被弱化,进而造成集资诈骗罪被矮化、限缩。应从金融秩序法益的立场,回归集资诈骗罪的金融犯罪属性,重塑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关系,明确“欺骗”“诈骗”的同质性,增设“骗取集资款罪”,调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制范围,构建体系化的集资诈骗罪罪名群,化解集资诈骗罪刑罚供应过度与不足并存的尴尬。关键词:诈骗罪;集资诈骗罪;非法集资;非法占有目的
2021年5月14日
其他

张文显: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 主题研讨

【作者】张文显(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主题研讨”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内容提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探索出的新经验、创新发展的新理论、形成完善的新方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十四亿人口大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把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起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不断提高党依规治党、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的水平。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阐释依规治党的概念及其核心要义的基础上,集中论述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关键词: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统筹推进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王彦强:《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竞合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 专论

【作者】王彦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4期“专论”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随着刑事立法的日趋活跃,采“分则立法模式”的竞合条款日益呈现“立法肥大症”,可考虑将竞合条款(尤其是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条款)进行总则化改造。就新增竞合条款的理解与适用而言,作为想象竞合表征的从一重处断条款,其适用关键是“一行为”与“数法益”的判断;新修正的我国《刑法》第229条第2款,标志着立法者对牵连犯现象的进一步肯认,其适用以客观上存在牵连关系、主观上具备牵连意图为限;新增的数罪并罚条款(第280条之二第3款),则存在修正程序与实体内容两方面的瑕疵,应将其视为想象竞合数罪并罚的“拟制规定”加以适用。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十一);竞合条款;立法模式;司法适用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4期要目

关键词: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公安机关;侵权调查权;公权力介入民事纠纷;调查不作为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金晶 | 请求权基础思维:案例研习的法教义学“引擎” | 专论

【作者】金晶(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3期“专论”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请求权基础思维以实体法请求权学说为理论基础,植根于规范类型学说和民法内在体系,具有理论甄别、规范识别和避免评价矛盾的体系价值。无论是“局限于争议解决”、“实体程序错位”,还是“理论沦为素材”、“丧失整体思维”,甚至是“技术禁锢想象”,针对请求权基础思维的种种批评与所谓“风险”,皆非请求权基础思维的真正风险。其中真正的风险,是学理实践的误解、曲解乃至偏见。在我国《民法典》施行后,请求权基础思维应发挥案例研习的法教义学“引擎”功能,帮助民法规范类型建构、内在体系发展、个案解决与类案形成。关键词:请求权基础;请求权;抗辩;规范类型;内在体系
2021年3月22日
其他

石冠彬:论出卖人返还财产请求权的属性及限制 | 专论

【副标题】以合同被撤销为切入点【作者】石冠彬(甘肃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特聘教授)【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期“专论”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因为我国法在物权变动模式上未采纳物权形式主义的立场,故当买卖合同被撤销后,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的权利兼具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这一债权请求权和原物返还请求权这一物权请求权的双重权利属性。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这一权利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根据权利人请求权基础及标的物类型予以区别:若权利人主张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不论返还标的物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均适用诉讼时效;若权利人主张行使原物返还请求权,仅在返还标的物属于普通动产或未登记特殊动产时,才有适用诉讼时效的空间。基于有效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考量,出卖人请求返还买卖标的物的权利不能对抗善意占有的第三人,且不论第三人所享有的是物权还是债权。未来制定我国民法典司法解释宜对此加以明确规定。关键词:民法典;原物返还请求权;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善意第三人
2021年1月14日
其他

郭旨龙: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规范结构与罪名功能 | 经济刑法

【副标题】基于案例与比较法的反思【作者】郭旨龙(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期“经济刑法”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摘要:通过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案例法考察和域外法阐释,可以发现,其核心涵义指向侵犯数据机密性的情形和侵犯数据可用性的情形。其原因是机密性和可用性的规范结构导致该罪成为口袋罪:在罪名上,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多个章节的罪名产生交叉重合;在保护的利益上,不仅涵摄我国《刑法》其他章节所保护的法益,而且溢出整个刑法典,保护信息的时代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他权益日益频繁地受到侵害。面对这种庞杂的规范结构,需要进行网络时代罪情、刑法基本原则的权衡考量,达致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合理性。新的罪名标签“非法获取数据致损罪”,适应了双层社会虚实同构的态势、数据和利益在双层空间不断协同的复杂行为模式,是在刑法规范中嵌入网络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有助于系统完善网络风险的治理格局。关键词: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罪名;数据利益;标签效应
2021年1月11日
其他

孙长永: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中的五个矛盾及其化解 | 主题研讨

【作者】孙长永(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教授,法学博士)【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期“主题研讨”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投稿地址】http://zhen.cbpt.cnki.net,欢迎赐稿!内容提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以下五个矛盾:一是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前提与压制型法之间的矛盾,二是认罪认罚从宽的合意基础与实体真实原则之间的矛盾,三是不规范的从宽处罚与刑事法基本原则之间的矛盾,四是“检察官司法”与法官中立裁判原则之间的矛盾,五是简化、速决的一审程序与续审制的上诉审构造之间的矛盾。出现这五个矛盾的原因在于,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环境的基础性诉讼制度不健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计缺乏系统思维和整体考虑,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要化解上述矛盾,必须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刑事程序正当化水平;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健全公正与效率总体平衡的制度规范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确保不因追求司法效率而损害司法的基本公正。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愿性;实体真实;检察官司法;正当程序
2021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