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先锋: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精神和我省“两清单一安排”要求,营造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我省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织开展了“教育评价改革大家谈”,邀请各地各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谈认识、谈进展、谈打算。
     今天小编带来新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先锋的见解,一起来看↓↓↓


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先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评价是“指挥棒”。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2021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对全省教育评价改革工作进行再细化、再部署。新余市认真贯彻《总体方案》精神和“两清单一安排”部署,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破“五唯”为导向,以五类主体为抓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破立结合、协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一、推动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建立健全履职尽责体制机制


坚决纠正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建立健全科学履行职责体制机制。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新余市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余市化解大校额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深入教育一线调研指导,并在儿童节、教师节等重要节日到学校慰问指导,为学校和师生解决实际困难。推动领导干部上思政课常态化、制度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分别为师生讲思政课。三是注重督导评价。扎实开展对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扎实做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教育发展”考评,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全面改革学校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一是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思政课旁听制度,组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和交流研讨,构建思政课改革创新长效机制。2021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班子成员平均每人旁听思政课4节。组建了9个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学校,全阶段、多层次组建联盟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教育,深入抓好红色文化教育,落实红色文化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二是改进学业质量综合评价。2021年,开展了市直小学学业质量综合监测改革,在监测科目、监测内容、评价方式上较以往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极力扭转“唯分数”现象。综合监测分文化学科和非文化学科,文化学科为综合卷,含语、数、英、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技术,侧重考查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行为习惯;非文化学科为音乐、体育、美术,体育监测项目为身体素质类和技能类,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三是规范清理考核评价文件。对全市教育系统与《总体方案》精神和“两清单一安排”要求不一致的政策性文件进行了规范清理,及时修订了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方案和办学绩效考核方案。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专项行动。四是推进“三大校园”建设。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十大”文明校园、“十大”书香校园、“十大”法治校园等命名,巩固深化“三大校园”建设成果,推动学校改进办学行为。全市有14所学校获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国家级荣誉,拥有全国足球、篮球、排球特色学校50所。


三、深入改革教师评价,践行教书育人职责使命


坚决纠正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确立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一是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全面推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地见效。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师信用系统建设,加大失信教师惩戒力度,规范教师依法从教行为。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乡村教师、“渝钤名师”等评选,大力宣传优秀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二是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将班主任工作经验作为教师职称晋升与评聘的基本条件。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实施个性化“因材施教”工程,狠抓教师“赣教云”“余教云”等平台学习运用,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启动了全国教师发展协同创新试验区创建工作。三是强化绩效评价。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并单独核发班主任岗位津贴。完善教师家访制度,深入开展“万师访万家”行动,引导教师全方位了解并关爱每一个学生。


四、综合改革学生评价,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坚决打破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持续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一是推进“四大行动”。实施“小荷工程”,让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学生和教学点带餐学生吃上营养餐,穿上干净衣,洗上热水澡;实施“水花行动”,确保全市四年级学生游泳技能和安全知识应会尽会,并将游泳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实施“明亮行动”,深入推进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免费为患近视、弱视的在校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小学生配送爱心眼镜;开展“润心行动”,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并纳入市政府2021年民生实事高位推进。其中,“小荷工程”入选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水花行动”在全省推广。二是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活动,加强爱国主义主题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德育工作“一校一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教体融合,构建学校体育特色品牌,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开足开齐美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文艺活动。三是推进五项管理。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监督指导学校扎实做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四是突出科学评价。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扎实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点突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持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策应新高考和初中“两考合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五、带头改革用人评价,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坚决破除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牢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严格落实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新余落户、就业等方面惠民政策,确保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在教育部门公务员招录和全市教师招聘中明确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牢固树立以德选人、以才用人“德艺双馨”的用人导向,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多重因素、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被喻为教育综合改革“关键一役”和“最硬一仗”,需要方方面面通力配合、协同推进。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抓住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5个关键主体,结合新余工作实践,全面反思、审视、调整、完善现行的各类评价制度、评价标准、评价程序等,不断摸索完善各个领域不同主体对象的评价办法,形成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与细则,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江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xsjyt2015)

黄 琰 刘 胜 陈华龙 刘小奇

李奭萍 侯小仙 李全胜 胡朗民 

周金堂 周创兵 黄路生 龙和南 

邓 辉 刘朝阳 孙占学 聂晓葵 

温和瑞 李瑞峰 罗嗣海 黄金龙 

左和平 潘熙宁 梅仕灿 徐长节 

张小康 詹世友 幸珍宁 赵 伟 

胡春晓 李高兴 曾晓春 方艳茹 

黄恩华 邱向军 卢 超 王大胜 

张艳国 金志农 唐舒龙 李明斌 

陈金印 何 明 李良智 袁志平 

李冻生 黄平槐 陈万龙 朱卫丰 

吴小平 孙传忠 陈小丽    蔡天作

王建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