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其拉甫在哪里

文汇学人 2024-01-27
 


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山口古道示意图


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古道考实
——帕米尔高原明铁盖山口考察记


冯其庸


今年8月15日,我第7次去新疆。10多年来我连续去新疆7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调查玄奘取经之路。到目前为止,玄奘取经之路,在国内的部分(主要是甘肃到新疆的部分),基本上已经清楚了,能去的地方也都去了,楼兰、罗布泊当然不易进入,目前还未能去,但我仍希望能去,不希望留下空白。


帕米尔高原明铁盖山口,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处


玄奘出境的路线,是在阿克苏境内乌什城的西部——别迭里山口。1995年我曾去调查过,因为没有估计好行程,到了山口,看到了现存的唐代烽火台,即《唐书·地理志》所记的“粟楼烽”。再想前进,司机说回程有困难,因此未能直至边境。今年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到了阿克苏,却碰上洪水把进山的道路冲垮了,有很长的一段路无法走,所以没有能补上次的遗漏,只能等待再次了。


这次我们又上了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在塔什库尔干住下来后,我就下决心明天一早就寻路去明铁盖。幸亏张团长热情支持,他为我们安排了车辆和路线,并且事先通知了所到各点。他们担心我已经76岁了,要上4700米的高山,怕身体不允许。但我自己心里有数,我73岁那年上了4900米的红其拉甫,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这次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也要闯一闯。因为从文献资料来分析,玄奘当年从印度归来的道路,只有明铁盖山口最有可能,我不去实地观察,就不可能彻底弄清这一点。我看不少有关西域的专著,其含糊处,都是因为没有身历其境的调查,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能一一实地勘查,当能有所收获。我们从塔什库尔干团部出发,直奔喀拉其库边防连,相距60多公里,此处海拔3600米,地当喀拉其库河与红其拉甫河交汇为塔什库尔干河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专门记述到的公主堡,即可由此山中进入。


塔什库尔干之石头城


关于公主堡,《大唐西域记》卷十二里是这样记载的:


〔朅盘陀〕建国传说

今王淳质,敬重三宝,仪容闲雅,笃志好学。建国以来,多历年所,其自称云是至那提婆瞿呾罗(意为中国与天神之种,唐言汉日天种)。此国之先,葱岭中荒川也。昔波利剌斯国王娶妇汉土,迎归至此。时属兵乱,东西路绝,遂以王女置于孤峰,极危峻,梯崖而上,下设周卫,警昼巡夜。时经三月,寇贼方静,欲趣归路,女已有娠。使臣惶惧,谓徒属曰:“王命迎妇,属斯寇乱,野次荒川,朝不谋夕。吾王德感,妖氛已静。今将归国,王妇有娠。顾此为忧,不知死地。宜推首恶,或以后诛。”讯问喧哗,莫究其实。时彼侍儿谓使臣曰:“勿相尤也,乃神会耳。每日正中,有一丈夫从日轮中乘马会此。”使臣曰:“若然者,何以雪罪?归必见诛,留亦来讨,进退若是,何所宜行?”佥曰:“斯事不细,谁就深诛?待罪境外,且推旦夕。”于是即石峰上筑宫起馆,周三百余步。环宫筑城,立女为主,建官垂宪。至期产男,容貌妍丽。母摄政事,子称尊号。飞行虚空,控驭风云,威德遐被,声教远洽,邻域异国,莫不称臣。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余里大山岩石室中。其尸干腊,今犹不坏,状羸瘠人,俨然如睡,时易衣服,恒置香花。子孙奕世,以迄于今。以其先祖之世,母则汉土之人,父乃日天之种,故其自称汉日天种。然其王族,貌同中国,首饰方冠,身衣胡服。后嗣陵夷,见迫强国。


这是一则神奇的传说,公主堡的名称是斯坦因发现此城堡后结合《大唐西域记》里的这一则记载,认为所记就是此堡。此后也就为大家所共识。特别是塔吉克族人至今仍称此处为“克孜库尔干”(即姑娘城)。


我们到此处时,横隔着一条河流,原有桥梁可通对岸,过桥后再翻过两座山头,即可到达公主堡。可惜我们到时,桥梁已被山水冲走,河水深而且急,不能徒涉,因此只好望河兴叹,我只好对着面前的两个山头拍了几张照片,借资想象。


我们从断桥处回来时,看到路口有一牌,上写“瓦罕通道”。我非常注意这四个字,而且我们去明铁盖就是顺着这条“瓦罕通道”走的。这条路还可以通向与阿富汗交界处的克克吐鲁克。


公主堡


我们顺着这条通道继续向前,一路都在大山丛中。通道是依着从两山峡谷中流出来的河道走的,地势是一路向上,两边的山都是白雪皑皑,道上绝少行人,只有出来晒太阳的旱獭,不断碰到,这意味着已经进入到高山无人区了。大约又走了四五十公里,才到明铁盖边防连,此处离前哨班还有18公里。边防连的指导员姓吕,见到我们去,非常热情,他决定亲自带我们去,我们问他还有多远,他说还有20多公里,我们为了抓紧时间,不敢停留,继续前进。路上两边全是大山,中间峡谷中一条天然的通道,看来这是自古以来的一条通道。我们走在这大山谷里,吕指导员给我们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他说在古时,有一个波斯商队,赶着一千头羊和骆驼等,由这个通道出口。忽然遇到大雪严寒,商人们看到即将冻饿而死在这个山谷里,他们立即将所携财宝集中埋藏在一个山洞里,留下了标志,希望有一两个人能生还,将来再来取这批财宝。但无情的天气,竟把他们全部冻死在这山谷里。后来据说有一个牧人还无意中拾到一个匣子,内藏满匣的珍宝,据说这就是从这个藏宝洞里流散出来的。而这个明铁盖的“明”字,波斯语就是一千的意思,这就是指这里死了一千头羊。他说,到明铁盖山口,还有一个波斯人的古墓。

公主堡下的瓦罕古道


我们听着他讲的这个故事,真有点悠然神往。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前哨班,这里地名罗卜盖子,是大草甸子之意。这里距明铁盖山口还有7公里,我们在前哨班稍事休息,即继续前进,直到离山口不足1公里的地方才停下来,这时明铁盖达坂已在我们眼前,只要一举步即可登上达坂,进入巴方的领域。这里的海拔已是4700米,我看前方山口是一排冰山,峰峦排列如犬牙锯齿,左右两山对合,两山之间有一条山溪蜿蜒外流,水势不算太大。由对面过来的山道即是顺此水流而行,我右前方的斜坡,就是明铁盖达坂。我看看这眼前景色,仿佛见到了玄奘从对面山坡上一步步地走下来,真是令人神往。


我再细看,这是一条艰难而狭仄的山道,只能步行和牛羊骆驼行走,车辆是无法翻越的。按《大唐西域记》说:“自此川中东西(按《慈恩传》作“从此川东出”似较妥),登山履险,路无人里,惟多冰雪。行五百余里,至朅盘陀国。”我看这段文字,切合眼前的实景,这里说“行五百余里至朅盘陀国(塔什库尔干)”,而我们恰好是从塔什库尔干直到此明铁盖山口的,不是更为确切了吗?我正在沉思间,吕指导员来带我们走上古波斯人的墓地。这是一个山坡,我的同行者朱玉麒上坡时,竟引起了明显的高山反应,全身冒汗,眼花,气喘,几乎不能自持,但我走上坡时,却毫无反应,除了略感气喘外,一切如常。这个波斯人墓是用一堆石头垒起来的,墓上还放了一对盘羊角。我们在山口流连了约半个小时,拍了不少照片,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前哨班,这时已是下午3时45分了。我们在前哨班吃了午餐,与战士们合影,才依原路返回。中途又折向红其拉甫,从红其拉甫回到塔什库尔干,已是晚上9时半了,但在这里太阳还未下山。


这一天的奔波,我非但不感到疲劳,而且十分高兴,因为我断定这个明铁盖山口与这条瓦罕古道,正是当年玄奘回来时所走的路。其理由如下:


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
 
从此(按:指“屈浪拿国”)又东北山行五百余里,至达摩悉铁帝国……又越达摩悉铁帝国至商弥国。从此复东山行七百余里,至波谜罗川。川东西千余里,南北百余里,在两雪山间,又当葱岭之中,风雪飘飞,春夏不止,以其地寒烈,卉木稀少,稼穑不滋,境域萧条,无复人迹。
 
关于“达摩悉铁帝国”,周连宽先生的《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一书中说:“玄奘之往波谜罗川,即由此国起行。达摩悉铁帝,《续高僧传·达摩笈多传》作达摩悉须多,均为大食语Termi-stat之音译。《新唐书·护密传》云:‘护密者,或曰达摩悉铁帝,曰镬偘,所谓钵和者……’是知此国亦即《后汉书》之休密,《梁书·西北诸夷传》之胡密丹,《悟空行记》之护密,《往五天竺传》之胡密,即今阿富汗东北境之瓦汉(Wakhan)地方。”


故友杨廷福兄的《玄奘年谱》云:“案此国(指达摩悉铁帝国)所在地,学者论说甚繁,不详列。沙畹据马迦特Eransahr的考订,则为今阿富汗东北境的瓦罕南山间一带。”


陈扬炯先生著《玄奘评传》云:“达摩悉铁帝国(今阿富汗东北部的瓦汗)。”


章巽、芮传明先生著《大唐西域记导读》云:“达摩悉铁帝国,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端的瓦罕地区。”


贺昌群先生著《古代西域交通与法显印度巡礼》说:“帕米尔高原在古代是东西交通的经行地,古代乌浒河流域与塔里木河流域的商业、文化的交流,都以此为必经之路,西方古地理学者称为‘大丝路’……因地势的关系,又分南北两道。南道自巴达克山越瓦罕山谷东行,取道瓦戛尔或小帕米尔而至穆斯塔阿塔南的萨雷库。”


以上诸家,都一致证明达摩悉铁帝国即阿富汗的瓦罕地区,而玄奘西行归来正是从这里回来的。再联系我进山时在公主堡附近路口看到的“瓦罕通道”路标,这就十分确切地证明了这条“瓦罕通道”,就是当年玄奘回国的古道,而明铁盖是其必经的山口。


二、我在前文记到一千头羊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来源于《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奔穰舍罗”条云:
 
大崖东北,逾岭履险,行二百余里,至奔穰舍罗(唐言福舍)。葱岭东冈,四山之中,地方百余顷,正中垫下。冬夏积雪,风寒飘劲。畴垄舄卤,稼穑不滋,既无林树,唯有细草。时虽暑热,而多风雪,人徒才入,云雾已兴。商侣往来,苦斯艰险。闻诸耆旧曰:昔有贾客,其徒万余,橐驼数千,卖货逐利,遭风遇雪,人畜俱丧。时朅盘陀国有大罗汉,遥观见之,愍其危厄,欲运神通,拯斯沦溺。适来至此,商人已丧。于是收诸珍宝,集其所有,构立馆舍,储积资财,买地邻国,鬻户边城,以赈往来。故今行人商侣,咸蒙周给。
 
这则记载,不恰好就是吕指导员给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吗?《大唐西域记校注》一书的注释说:“据《西域记》此处所记方位(从朅盘陀国首府东南行三百余里,再东北行二百余里),当于塔什库尔干东南方向求之。”我们所到的明铁盖达坂的位置,正好是在塔什库尔干的西南方向,注释略有差误。


这则故事的当地传说与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完全吻合,这只能说明玄奘当年经过此地,听到此传说,才记载下来的。这则故事恰好是玄奘经行此道的确证。


三、前文已经引录《大唐西域记》关于“至那提婆瞿呾罗”(汉日天种)即公主堡的故事。按公主堡的位置,恰好在瓦罕通道的西侧,则明铁盖到朅盘陀必经公主堡。玄奘当年所以记下公主堡的故事,其原因也必定是路经此处,闻此传说,甚至是亲临其地后记载的。从这段文字的语气来看,很像是亲临其地的感受。这段记载,也同样可以证实玄奘是经此瓦罕通道到达塔什库尔干的。


四、《大唐西域记》里关于“朅盘陀国”的记载,说:
 
朅盘陀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基大石岭,背徙多河,周二十余里。山岭连属,川原隘狭。谷稼俭少,菽麦丰多,林树稀,花果少。原隰丘墟,城邑空旷。俗无礼义,人寡学艺,性既狂暴,力亦骁勇。容貌丑弊,衣服毡褐。文字语言大同佉沙国。然知淳信,敬崇佛法。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也有记载:
 
从此川东出,登危履雪,行五百余里,至朅盘陀国。城依峻岭,北背徙多河,其河东入盐泽,潜流地下,出积石山,为此国河源也。其王聪慧,建国相承多历年所,自云本是脂那提婆瞿呾罗(此言汉日天种)……
法师在其国停二十余日。

 
玄奘在朅盘陀停留二十余日,所记当是亲闻亲见。


以上所列四点,都是联结在瓦罕通道上的,而且都有玄奘的亲自记述,再加上我一到前哨班,战士们就告诉我唐玄奘当年就是从这里回来的,战士们的话当然是来自当地的老百姓,这是一种世世相传的信息,应该是有根据的。何况《慈恩传》明确说:“自此川东出,登危履雪,行五百余里,至朅盘陀国。”我想据此,我们是可确证玄奘当年东归故国的路线,确是从达摩悉铁帝国经瓦罕通道,度明铁盖达坂,沿山谷间的河道(应是喀拉其库河的上游,汇入塔什库尔干河),经公主堡再到朅盘陀的,所以我们确实可以说:我们终于找到了玄奘当年东归故国的古道!自明铁盖山口经瓦罕通道至卡拉其古(公主堡),再至朅盘陀(塔什库尔干),再至喀什市。


1998年9月6日于京华瓜饭楼


玄奘入境古道立碑图



摘选自

书名:人生散叶
作者:冯其庸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


更多相关阅读


受伤的“红色之城”马拉喀什
坚净翁——启功先生杂忆 | 韩天衡茶叶、丝绸、瓷器……18世纪流行美国的“中国风”
也来说说孔阳先生 | 王振复
王荣华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宣传于漪、曹鹏?当督陶官唐英面对剧烈的审美转折
英国的古老习俗——“告诉蜜蜂” | 赵秀荣
“曼哈顿计划”女物理学家和她的中国养牛生涯
谁是现有记载中最早从美国来中国的美国人
印尼 | 寻找梭罗河的足迹
金克木 |诗的年纪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为何衰落了
周恩来和尼克松在国宴上怎样喝茅台
殷人的酒文化
杨振宁如何加入了奥本海默的普林斯顿研究院
沈从文晚年书法中的童心 | 刘媛
芯片和彼此依存的世界
在入世与出世间徘徊:《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为何是美国造出了原子弹,而不是德国?
二战中的法兰克福学派
来新夏 | 什么是龙鳞装
宋代文坛顶流的天价稿酬
大英博物馆如何错误地“打开”了《女史箴图》从李时珍纪念邮票谈谈《本草纲目》
英国国家图书馆里的黑水城西夏文文献
探访南半球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坎特伯雷博物馆
如果你想了解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哈贝马斯……
“历史不是叫我们哭的,也不是叫我们笑的,乃是要求我们明白它的。”
坦桑尼亚何以成为“人类的摇篮”
王韧丨古画中的消夏文化
《长安三万里》之后:宋代诗人的谪仙梦与功名心
“非洲温暖之心”马拉维的渔民生活
姜义华 | 追寻“考古学上的中国上古史”赵琦 | 阿基琉斯的愤怒与希腊共同体的秩序
沈丹森 | 中印研究的兴起、发展与现状南非是如何列入“金砖五国”之一的
郑家馨 | 南非钻石矿业的发现和争夺往事
怀念学术书苑
听“苏联楼”诉说往事
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为何选址在哈同花园?
汪耀华 | 上海曾经的专业书店
徐静波 | 神保町的旧书店街
南宋时期浙江的医政令和医药律令张幼仪: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李雪涛 | 不凋的智慧之树——怀念周珏良先生
成都大运会上的“太阳神鸟”有多少神秘故事
电梯狂想曲:在钢筋混凝土中,人是匿名的,又有短暂亲密的联系
“社会科学”一词的发明
赵珩 | 炝与温拌
老舍:可爱的成都怎样读懂“不明觉厉”的《本草纲目》
郑逸梅 |西瓜美学家施昌东的传奇人生 | 陈允吉 高曜
齐白石 | 从雕花匠到画匠
程毅中 | 失而复得的螾庐寄妹诗与张元济先生的题诗邹怡 | 寄情沙漠的江南水乡之子高峰枫 | “披头士”与《老子》47章
叶朗 | 曹雪芹如何继承了汤显祖
“重叠金”:额黄与返照 | 孙华娟秘鲁国庆日,血的节日邓云乡 | 为邓家菜出联
蒋凡 | 漫谈《封神演义》被称作“民间神谱”的《封神演义》
赵四方 | “足底曾经十二州”
周汝昌谈红楼:宋翔凤说曹雪芹性格放浪,不拘常理
郭立暄 | 醇醴中人浓有味,大音入耳听无声——评杨成凯《古籍版本十讲》
黄可 | 郑振铎与《中国版画史图录》
王丁 | 张德彝笔下的德国三皇之年
“梅雨”何以成为我国气象学科的关注重点攀登者——记《资本论》翻译者张钟朴 | 康岩
长着胡子的岛:巴巴多斯
岱宗夫如何?——重读《望岳》| 刘摩诃赵长征 | 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投稿邮箱

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喜欢今天的推送

请分享、点个赞、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红其拉甫在哪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