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从供给端看冲击后的行业机会 ——“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二)
●为什么要重视本次疫情冲击之后的供给端逻辑?一是中国从增量经济步入存量经济,供给端的重要性凸显。二是本次政策定力与张力并举,对需求拉动相对温和,在需求逐步恢复的过程中,供给格局更优的行业将获得更高的企业盈利修复弹性。本文将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维度出发,从需求、产能、库存等角度筛选出供给格局可能将发生较大改变,相应带来投资机会的行业,以供参考。
●冲击过后,供给端逻辑的受益路径:(1)国内供给端,部分行业的尾部企业加速出清,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利润率抬升。(2)全球供给端,海外部分产线加速退出,中国企业迎来替代良机。(3)全球供给端,海外部分供给阶段性受疫情约束,中国企业加速抢占市场。
● 什么样的行业更易在本轮冲击中迎来供给变化?
1. 国内供给角度而言,需求弹性大,前期供给扩张意愿弱或产能过剩的行业。(1)需求端,受到较大冲击才会加速出清,集中于可选消费类和周期类。(2)盈利和CAPEX角度:前期景气度低、扩产意愿薄弱的行业受疫情冲击将加速出清——纺服、白电、电气自动化、通用设备。(3)固定资产、库存和周转率角度:供给增加但需求未同步上行的行业在冲击后更易形成过剩局面,进而引发出清——家用轻工、化纤、视听器材、造纸等。(4)集中度低、非国企占比高的行业供给侧变化更为灵活:中游制造占比更高。(5)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角度:部分中游制造行业在前期已开始逐步有序退出。
2. 国际供给角度而言,(1)重要生产国遭遇供给约束、而我国具备一定供给替代能力的行业,有望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医疗设备、汽车零部件。(2)中国自身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但已具备一定国产替代能力的行业,疫情冲击海外供给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工控领域。(3)海外厂商前期部分生产线已开始逐步撤出或收缩,疫情冲击加速这一过程,为中国厂商供给份额扩张提供空间—— LCD面板。
●A股哪些行业相应迎来改善机会?(1)行业供给格局已经相对较优,疫情后需求恢复将带来较大修复弹性——水泥、白电、光伏。(2)行业本已处于供给优化的进程当中,疫情冲击加速这一过程——家用轻工、酒店、影视院线。(3)行业部分供给将被出清,但格局尚未十分明朗——教育(K12)、纺服。
引言
1
冲击过后,供给端迎来三条受益路径前期资本市场已经对“疫情受益”和“疫情受损”的逻辑演绎得淋漓尽致,当前市场的运行逻辑逐步进入“修复”阶段。在此过程中,市场主要着眼于弹性更大的需求端,历次冲击都对需求端造成较大的深坑,但也终将恢复。但另一方面,从更长远的逻辑来看,历次危机都是一个行业加速出清的过程。行业供给格局通常都是一个慢变量,在正常状态下需要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一次危机的冲击则加速了这一过程,尽管因为需求的“休克式”下行,各家供给方都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在需求恢复的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企业则将面临更优的行业竞争格局,进而为提升长期利润率打下基础 。供给出清将如何影响行业,我们可以从国内视角和国际视角分别进行探讨。
1.1 国内供给:部分领域的尾部企业加速出清,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
历次经济冲击都伴随着一个供给出清的过程,由于需求端的急速下滑,部分企业在此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经营困境而遭遇淘汰,供给端的恢复通常滞后于需求端,部分供给甚至是面临彻底的出清,因此在需求修复的初期常形成需求恢复+供给减少的格局,在此过程中,价格修复弹性更高,幸存企业迎来量价齐升的格局,竞争格局优化、议价权增加、利润率抬升,盈利能力甚至较危机前更为优化。
1.2 全球供给:中国供应链韧性体现,市占率扩张
1.3 供需关系:供给结构的改善对于偏存量市场更为有效
除了迎来供给出清之外,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是否可以保持也是决定本次供给出清对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有效期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准入门槛低的行业在需求恢复后较易迎来供给的恢复,而快速上行的增量市场则往往处于成长期,竞争格局尚不稳定,供给侧的逻辑更在于替代而非集中。供给结构改善的逻辑对于具有一定护城河、且发展进入到相对成熟阶段的行业更为有效。
2
2.1 国内市场:需求弹性大,前期供给已呈现收缩迹象或产能过剩
首先行业要遭遇冲击,才会迎来出清,进而在此过程中存活的企业方能迎来供给格局的改善。我们以20Q1营业收入增速的绝对水平和边际变化对本次各行业需求端的冲击进行划分,基本上A股除农林渔牧外所有一级行业的营收增速均出现了明显回落,其中营收增速绝对位置低、边际回落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休闲服务、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电、汽车等可选消费类和建筑、建材、化工等周期类。营收增速相对较优、回落幅度相对较小的则集中于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等必需消费类,此外远程办公、游戏等“疫情受益类”的需求端反而逆势上行。
进入Q2后疫情对于国内供给和需求的约束放开,经济进入修复但整体压力仍然较大,我们再次参考08年的数据以进一步区分对于经济周期和整体需求敏感的行业,但结论依然是集中于可选消费和周期类。
从需求角度而言,本次可选消费类和部分周期类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大,相应也就更易发生供给出清。
2.资本开支和行业景气角度
供给端往往滞后于需求端的变化,市场化供给出清通常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前期已经进入产能扩张意愿薄弱阶段的行业受疫情对需求的冲击将加速这一进程,从而在疫情后形成更为清晰的产业格局。在经历了16年以来的实体供给侧改革和18年的去杠杆之后,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都得到改善,伴随着宏观整体需求大周期的回落,多数行业的扩张意愿并不强烈。在104个申万二级行业中,18年、19年连续两年资本开支增速为正的行业仅化纤、高速和采掘服务三个,其中仅化纤和高速两年的资本开支增速均处于10年以来的50%以上分位数。多数行业在过去两年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扩张迹象。而玻璃、电气自动化设备、化学原料、纺织制造、白色家电等则在过去两年处于资本开支增速的低位且均为负,呈现出较弱的扩张意愿。我们从ROE TTM和归母净利增速的两个角度来衡量行业的景气情况,发现过去两年景气处于偏低区域的行业主要有服装家纺、汽车整车、通用机械、电气自动化设备、白色家电等,与资本开支意愿低的行业基本吻合。
3.固定资产增速、周转率和存货增速的角度
已经形成新增产能投放,但同时存货上行、周转率下行的行业如果需求遭受较大冲击,将更易形成供给过剩的局面,进而引发供给端的出清。18-19年当中,固定资产增速处于高位的主要有家用轻工、化纤、视听器材、服装家纺、造纸等,而其中化纤、家用轻工的周转率处于低位;化纤的存货增速偏高。
4.行业集中度角度
对于供给相对分散的行业而言,供给出清更容易实现,而对已经较为集中的行业而言,龙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的边际变化则相对有限。我们以CR4衡量行业集中度,可以看到化学制品、纺织服装、通用机械、一般零售、电气自动化设备的CR4均小于40%,家用轻工的CR4也小于50%,行业集中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所有制角度
民企占比高的行业产业格局调整相对灵活,供给出清更为市场化,而国企占比高的行业市场化供给出清则相对缓慢。从上市公司国企与非国企的占比情况来看,周期上游、金融地产、军工、公用事业、以及一般零售的国企占比较高,而纺服、家用轻工、家电等可选消费、以及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高端制造的国企占比较低,供给端结构调整将更为市场化。
6.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角度
通常在扩张期,企业数量增加;出清期企业数量减少,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则会呈现个别龙头规模扩张,但行业内企业数量减少的现象。从18年、19年和20年4月分别对比上一年的企业家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周期上游资源类的企业家数仍在继续减少、中游轻工制造的企业也在有序退出,而中游设备制造和高端制造的企业则在增加。企业家数的整体变化情况也与经济调结构的方向基本一致。
从以上各项供给端的指标来看,中游相对低附加值的制造业领域和可选消费具有较大的产能出清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
2.2 全球市场:重要供给方生产受约束形成的供给替代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重要生产国前期遭遇明显供给约束、而我国形成一定供给替代能力的行业,在生产率先恢复后有望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但阶段性的替代是否在海外生产完全恢复以后依然可持续仍有待观察。
我们可以通过近几个月的出口细分数据来观察各行业的外需变化情况。其中防疫用品与ICT产品因为疫情所带来的场景消费品需求(口罩、医疗设备、平板电脑等)而展现了较强的出口韧性。但除需求端的原因外,一部分也来自于产能转移所带来的韧性。
首先,前期受疫情影响产生较为明显供给约束的国家集中于发达经济体,主要生产国为日韩和欧洲,拆分其具有全球市场出口份额明显优势的行业,观察近几个月在该领域我国与其他出口优势国的出口增速,可以大概探知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供给替代。疫情国在全球出口份额中占据领先地位的行业包括: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韩国,日本),光学及检验医疗设备(德国、日本),化学制品(韩国、日本),车辆及零部件(德国、日本)等。例如韩国是集成电路的出口大国,三星、SK海力士等电子名企技术与规模优势巨大;而日本与德国在光学仪器、医疗设备、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占据领先优势。中国在上述领域的出口份额相对靠后,且以中低端产品线路为主形成差异化竞争。而从国内的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出口竞争力的边际变化来看,国产商品有望借此契机加速扩宽全球市场份额的行业包括:集成电路、面板、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从1月-4月的全球出口数据来看,中国的医疗设备出口成为最明显的增项,在美国、法国、日本等主要出口优势国的增速回落之际(德国4月数据暂未知),中国成为了全球医疗设备的重要供给力量。但该增量一是由于海外疫情升温导致的需求激增,二是由于海外在Q2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影响供给所致。该替代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
第二亮点则来自于汽车零部件,在主要出口国的增速均大幅下行的情况下中国相应出口保持了较强的韧性。前期部分中国汽车零部件逐步形成了国产替代趋势,当前疫情的背景下有望进一步得到催化,提升全球份额。
计算机出口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而光学和电子出口中,日本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中国出口的趋势除开疫情错位产生的2/3月份背离外,其余基本与其他主要出口国保持接近增速和类似趋势。
除了抢占出口份额,对于中国自身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但已经具备一定国产替代能力的行业,疫情冲击海外供给也将加速这一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比如工控领域。工控行业中外企仍占据半壁江山,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2020Q1欧系和日系厂商中国变频器市场占有率将近70%。在各细分领域中外资品牌也占据绝对优势,2018年ABB和松下在中国低压变频和通用伺服行业的市占率分别达14%和18%。虽然近年来国产工控企业崛起势头正盛,但总体而言,我国工控行业外企依赖度仍处于较高水平。今年疫情冲击下,海外供给受到影响,由于中国复工进程明显领先于海外,使得工控领域借此时间窗口加速抢占国内市场。这也反映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上,汇川技术一季度营收增长40.7%,其中工业自动化业务产销同比增长均达到200%以上,而海外工控龙头ABB相关领域营收则下降10%。在海外疫情影响生产背景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此外,海外厂商前期在部分生产线已经开始逐步撤出或收缩,疫情冲击加速这一过程,也为中国厂商在该领域的供给份额扩张提供空间,比如LCD面板领域。中国虽然是面板全球出口份额的第一名(全球出口份额超过35%),但韩国、日本也是世界液晶面板的重要出口国,分别占据全球出口份额的19%和6%。本次疫情之前,全球大尺寸面板价格处于历史低位,韩国厂商(主要是三星和LG Display)计划退出部分产能以减少损失,自2019年三季度以来已下调高世代线(主要用于生产TV面板)产能利用率30%-40%。当前日韩疫情对于大尺寸面板的供给产生影响,如LGD的龟尾市模组厂离此次韩国疫情的重灾区大邱较近。疫情会加大海外面板厂商的产能退出进度,未来产能增长的主要是来自于大陆厂商,国内LCD面板出口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2.3 本次冲击特殊性:线上VS.线下
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具有较大的特殊性,线下的人员流通和人际交往受到限制,从而进一步向线上引流。使得线上线下出现了明显的景气分化。供给出清的逻辑也较易出现在线下活动相关性更强的领域。
景气分化较为明显的如传媒行业,20Q1归母净利增速Top3的互联网、游戏和教育均偏线上业,线上教育、视频的爆发和线下教育、影院的重创形成鲜明对比。从财报数据来看,短期性远程复工、大中小学授课线上化使得移动办公、教育工具、K12等板块成为不同年龄段用户的刚需,板块用户规模于2020年3月分别获得同比242.2%、105.8%及30.3%增长。疫情限制线下出行,社交娱乐大面积转移至线上,视频工具、短视频、益智休闲游戏等极大受益,同比增长分别达169.5%、16.4%及51.5%,相应替代在线旅游、用车服务、拍照摄影等需求,使此类与线下活动相关性较大的板块普遍呈现负增长,其中,在线旅游受损尤为严重,3月用户规模同比同比减少5122万人(-36.0% YoY)。
3
A股哪些行业相应迎来改善机会?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市场化的供给出清(非行政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尽管并非某一段特定区间内市场的主要矛盾,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却也可能是出现成倍牛股的赛道。
3.1 行业供给格局已经相对较优,疫情后需求恢复将带来较大修复弹性
白电:自2012年以来,伴随着家庭住户家电保有量和基数的上升以及家电下乡刺激计划的结束,家电的需求增速放缓,逐步迈入存量竞争的时代。政策红利和增长红利的退出使得行业进入整合阶段,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逐步体现。到了2019年,空调和洗衣机CR3已经高达70%,相比之下,电视机等黑电因为技术革新快、国企多难出清等因素,行业格局依旧分散,因此白电和黑电也就产生了明显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差异,同时白电龙头公司的议价能力也大幅上行。国内空调市场基本形成双寡头垄断的格局,而冰洗则由海尔占据30%以上的份额,白电的龙头格局已经较为明朗,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业格局,且空调行业龙头已形成了联手打击新进者的能力,市占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伴随着竣工链条和海外出口链条的修复,白电的需求将逐步复苏,稳定的产业格局和相对集中的市占率将为龙头公司带来更强的修复弹性。
注:部分参考广发电新4月23日报告《压力测试还是危中有机》
3.2 行业本已处于供给优化的进程当中,疫情冲击加速这一过程
部分行业原本就处于尾部产能退出的过程中,疫情冲击则将加速这一过程:家用轻工、酒店、影视院线。
家用轻工:伴随着住宅精装修开发商的不断增加,家用轻工与地产商合作切入to B渠道的市场空间打开。由于工程端业务准入门槛高,地产商对供货能力、品牌价值和性价比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龙头的市占率在此过程中有望提升。而疫情则加速了中小厂商出清,优化竞争格局。疫情期间,线下客流受到较大冲击,头部企业拥有更强大的线上营销能力,并且蓄客量更大。同时定制行业服务流程较长,在线下服务受阻的情况下,头部企业尝试将部分服务环节线上化,加速服务推进。线上能力的相对匮乏使得中小品牌经销商或加速退出市场,龙头品牌抢占随后伴随着竣工链条和出口修复相应而来的市场份额。
酒店:今年春节前爆发的新冠疫情引发了酒店业的断崖式下跌,行业经营整体承压,一季度酒店企业营收同比增速普遍为负。但相对来看,冲击之下龙头企业更为稳健。前期经营困难和现金流冲击一方面出清部分小型酒店,疫情激发用户卫生意识也有助于大品牌更受青睐。预计伴随着需求逐步复苏,龙头企业的表现也将更具弹性。预计疫情结束后龙头企业将率先迎来业绩修复,行业份额将持续向头部集中。
影视院线:2019年全国关停影院656家,银幕2937块,分别增长36.95%和36.48%。其中中小影院,老影院关停率较高。行业本已处于落后供给逐步淘汰阶段。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影院持续停业,截至当前,影院仍未有恢复迹象。另外相对比于其他行业,影院的内容供给和人群线下消费的意愿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疫情影响的程度更大,时间更长,在此期间,影院还需要承担较高的租金成本和人力开支。具有较大负债压力,且无充裕的现金储备的长尾影院或因此关停,加速出清。
3.3 行业部分供给将被出清,但格局尚未十分明朗
部分此前供给分散、需求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将迎来供给端的出清,品牌力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增加,市占率有望提升,但由于供给恢复门槛并不高,因此冲击过后最终的行业格局仍有待观察。如教育、纺服。
教育(K12)。根据部分教育行业龙头的一季度财报数据,受疫情的重大不利影响,各大线下教育龙头在一季度均遭受了停课、招生困难等对现金流造成的创伤。龙头企业遭遇寒冬的同时,无力转型线上的地方性中小规模连锁机构却仍将面对租金和人力资源成本,处境更为艰难,相应出清更快。尽管行业遭遇了重大冲击,但供给的快速出清也将为幸存者在后续需求恢复后的提供更为广阔的修复空间。线下机构被动加速线上化能力布局之后,原本业务的地域界限也被突破,头部在线教育机构同时抢占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教育需求。拓宽了业务开展的可能。
纺服:纺服行业竞争较为分散,子行业众多同时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疫情对于内外需的冲击使得行业整体承压,尽管有部分纺织企业可通过防疫用品的制造对冲,但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则仍相对困难。2020Q1纺服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近年来纺服行业龙头正不断尝试C2M+直播电商的新型商业模式,同时服装质量、生产过程环保标准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叠加疫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中小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以及外需冲击,将加速行业内中小企业出清。
4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反复,全球及中国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流动性环境收紧,中美关系不确定,地缘政治风险。
1“全球风云”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全球高波动的历史密码——“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一)【广发策略】危机期外资流动的五条规律——“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二)【广发策略】混合型财政,A股能否刻舟求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三)【广发策略】A股对海外风险计入了多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低油价下如何趋利避害?——“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五)
2“场景革命”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广发策略】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数字货币主题:货币革命的大时代——“场景革命”系列报告(四)
3“轻问轻答”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广发策略】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财报披露期,如何衡量估值与景气匹配度?——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九)
4近期重点大势研判和行业比较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后期,配置思路转变——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7日)
【广发策略】“风险溢价顶”后增配科技 ——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0日)
【广发策略】“市场底”会滞后于“盈利底”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13日)
【广发策略】如何减记20年A股盈利预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6日)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和政策对冲的角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29日)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场点评(2020年3月19日)
【广发策略】A股市场的三大预期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
【广发策略】底部已现——A股市场策略点评(2020年2月5日)【广发策略联合18大行业】疫情的“危”与“机”全行业解析(2020年2月2日)【广发策略】03为镜,比复刻历史更多的思考——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贴现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广发策略】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广发策略】把握地产链“逆袭”好时光—暨10月经济数据策略点评(2019年11月14日)
5“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广发策略&4大行业】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6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广发策略】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广发策略】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广发策略】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定增研究范式(四)【广发策略】寻迹定增行业比较方略——定增研究范式(五)【广发策略】解构定增七类投资者行为异同—定增研究范式(六)7“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广发策略】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广发策略】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广发策略】迎接注册制的“分层精选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六)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金融供给侧慢牛指数:超额收益之匙——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七)
8“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A股进化论2.0开篇:分层时代,进化新生【广发策略】“新金融寡头”时代来临——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周期进化,制造“优先”——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消费篇:从"长跑"到"常胜"-A股进化论2.0系列(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9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PPT-A股“进化论”开篇之作——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广发策略】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股“进化论”(四)
【广发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机构行为差异——A股“进化论”(五)
【广发策略】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A股“进化论”(六)
【广发策略】新方法:成长股估值体系重塑——A股“进化论”(七)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以龙为首”的A股护城河演绎——A股“进化论”(八)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6月19日
分析师: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俞一奇:SAC 执证号:S0260518010003,SFC CE No. BND259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reportdetail/500011078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