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娇惯孩子,这个局怎么破?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李晶专栏】
老人娇惯孩子,这个局怎么破?
原创作者|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苗苗妈说:“女儿三岁了,很多道理都懂,在我面前很乖。但是只要和爷爷奶奶在一起,马上就变个样。因为她一闹,爷爷奶奶就妥协。
有一次苗苗玩大米,我罚她两天不能吃奶片,当时爷爷就在旁边。可是我下午就发现她嘴里含着奶片,说是爷爷给的。
有时跟他们讲道理,他们根本不听,总是说:‘我带了一辈子的小孩,小孩都是这样带的。’
我非常不想让老人帮着带小孩子,可他们就是要带。现在他们甚至不愿意出去旅游,就想在家带娃。唉,真不知道这个局怎么破!”
只要老人帮忙带孩子,家里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而且有些父母工作很忙,除了请老人协助,找不到更加放心的替代方案。因此这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那么,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如果儿女不得不接受老人的帮助,如何破解两代人在教育观念上的冲突呢? “老小孩儿”的意思是老人有时会像孩子一样固执又任性,儿女又如何既照顾老人的心理需求,又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1
先理解,再沟通
假如在批评孩子之前,先表扬他的优点,孩子对父母的接受度会增加很多。同样,在给老人提意见之前,先理解他们体力和心力的付出,也会提高他们的配合度。
在老人眼里,孙子孙女不仅仅是需要照顾的对象,幼小孩子的生命力还会带给他们活力和希望。
也有些老人,年轻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带孩子,留下了不少遗憾。而孙子孙女给了他们重来的机会,也是弥补从前对儿女的亏欠。
另外,在有些老人的意识里,帮助儿女带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即使力不从心也从无怨言,甚至主动担负责任。
当然,还有些老人对子女不放心,认为他们自己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承担好父母的责任呢?便总是习惯性地伸手帮助或插手干预。
但不论如何,老人的出发点更多是出于善意和关爱。所以,儿女在与老人沟通时,一定要心存感激。而老人体会到儿女的感激之情后,也会更加愿意理解和配合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
2
先请教,再讨论
每个老人根据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都会形成自己带孩子的经验,其中很多是儿女欠缺的。
比如有些妈妈给孩子选购衣服时更关注款式,对于面料和细节却较少注意。结果孩子穿上才发现:要么稍一动作就会露出后腰和肚脐,要么穿了几天皮肤就被硬边磨红了。
老人在这些方面大多比较注意,儿女只要能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就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老人也很想传授自己的经验。因为这不仅能帮上儿女的忙,也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当然,老人的经验也不能全部原封不动地接受。儿女可以在此基础上,与他们进行讨论。
所谓讨论,不是单向的批评,而是在部分认可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比如老人怕孩子冻着,总会给他穿过多的衣服。结果孩子稍做运动就会出汗,反而容易感冒。那么儿女就可以跟老人商量:衣服可以多穿几层,如果感觉后背有汗,就要及时脱下外套。
采用这样比较缓和的沟通方式,老人的接受程度会大大提高。
3
与老人一起学习
虽然老人对自己的经验比较自信,但其实他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时跟不上时代,只是不知道具体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及如何调整。有些老人虽然知道新的教育理念,却不太容易接受,并难以改变。
刚做父母的年轻人大多通过书籍和网络学习育儿知识和教育理念,但是因为年龄和习惯所限,老人很难直接接触。虽然儿女可以给父母转述,甚至要求父母按新方法操做,但因为不是一手资料,老人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实践起来当然差距更大。
所以,如果儿女能把文章或信息念给老人听,把视频放给老人看,他们对儿女想法的理解就会更深入,具体操作时也会配合得更好。老人对专家的意见一般比较认可,所以在文章及视频的选择上,可以有所侧重。
还有有些老人总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错,或者后果没有儿女说得那么严重,那么儿女最好有意识地找一些相关新闻讲给老人听。次数多了,一定会对他们有所触动。所以,这种学习要保持一定的频率,才可以帮老人深刻理解,并加深印象。
4
帮老人缓解孩子的压力
老人娇惯孩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心软,看不得孩子委屈。虽然有时明知是小孩子的伎俩,也会欣欣然地上钩。
但如果让老人意识到心软的结果是孙子孙女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而且自己无法插手时,就会有所节制。
比如妈妈罚苗苗两天不能吃奶片,爷爷却偷偷给孙女,于是妈妈决定取消周末带女儿去游乐场的安排。那么,爷爷以后一定会多考虑妈妈要求的合理性,并且以这样的理由拒绝孙女。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该理直气壮,并且勇敢地承担起来。
所以,当发现老人难以约束孩子时,父母应该想方设法减轻老人面对孩子软磨硬泡的压力,也就是给老人不能心软的理由,同时也是树立父母权威的方式。
欺软怕硬是小孩子的共同特点,只要让他意识到老人没有能力改变父母的想法和做法,就会减少这种尝试,老人也就不会左右为难了。
有句老话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虽然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老人有些思想置后于时代,但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子女借鉴和思考的。
如果子女能够最大限度地接纳他们,他们也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配合子女,一起把小孩子养育好、教育好。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当当网购书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