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谷琶资讯||研究生必读:提高论文录用率的四条建议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提高论文

录用率的四个建议




一般来说论文投出去的时间到发表的时间平均要8个月,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并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提高论文投稿的录用率,笔者建议硕士研究生在书写论文和投稿时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01.选择对口专业期刊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都有一定的定位,如理论研究性期刊就不会发表工业应用的文章,也不会发教学方面的文章。即使是同一学科的期刊,也会侧重点不同,如化学学科类的期刊,有的侧重于应用实例、实验改进;有些只录用科研性的论文;有些则理论与应用兼收并用,像分析化学类的期刊一般不录用有机合成、催化类的文章。所以选择一个对口专业的期刊来投稿是很重要的,这样做,可以避免稿件因不符合所投期刊的范畴而被退稿,也避免稿件因被退稿再改投其他期刊而耽误了论文发表的时间。选择一个合适自己论文内容的期刊来投稿,是使自己论文能顺利发表的关键一步。
02.按所投刊物的要求格式书写  每一个刊物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和版式特点。有的期刊是把试验过程、结果、讨论混为一段叙述;有的期刊则是把实验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各自独立一部分来书写;有些期刊允许结果与讨论一起书写,结论也贯穿于之中。有的期刊要求表题和图题要中文和英文一起表达,有些期刊只要求中文表题和图题就行。有些期刊要求列有中图分类号、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有些不要求。有的期刊要求参考文献列出作者、刊名、年、页;有的期刊要求列出作者、题目、期刊名、年,卷(期):页(高校自然科学学报都采用这一种);有的期刊参考文献还用中文和英文双语标注[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就采用这一做法]。了解每个期刊的格式要求,按其去书写,就可以避免因自己的论文格式与所投刊物要求相差太远,导致编辑无从修改而被退稿,或因反复修改而耽误了论文发表的时间。
03.导师严格把关  对于自然科学的硕士研究生来说,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往往可能是处女作,因此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写作中要多费一些心血,最好在论文成文前先要研究生定出论文的框架,拟定出一级和二级标题,然后将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及结论等往定好的框架内填,经这样写出的论文修改起来会方便很多。另外导师要特别注意研究生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笔者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研究生论文的数据非常理想,数据处理结果或曲线似乎满意度极高,最后专家审阅后评定其结果是不可靠的。实际上,确实有个别研究生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困难面前,为缓解压力而恶意篡改数据。如果导师在这方面不注意把关,让这样的论文送出去投稿,其结果不堪设想。这样既影响了导师的声誉,论文又因投稿、送审、编辑处理等过程浪费了不少时间。导师把好论文的质量关既是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论文录用率重要的一个环节。
04.论文写作中应避免出现的问题  

(1)摘要
论文摘要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研究生论文之中,摘要缺目的和结论的较多,几乎开头都用了本文作为主语。但我国国家标准—文摘编写规则是: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一般不使用“本文”、“本人”等作为主语。

(2)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为了方便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分类,科技论文一般都要写上3~ 8个关键词,注上中图分类号。研究生的论文经常缺注中图分类号,关键词不到3个,有些用了英文缩略词,有些词是随意写上,无法体现文中的意思。关键词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或其他《叙词表》中选择已规范化的词语。中图分类号的选用是从《中国图书资料法》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表中查出。研究生应该掌握这些工具书的使用,才能正确表达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

(3)图和表格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较容易出现先见图表后见文字的排列格式,表格没有用三线表,表中缺表头栏目或栏目没有按量符号/单位的要求标出、函数图坐标轴上缺标标目、图与表的内容重复等问题。正确的是:文中的图表,应按出现的顺序标出图序或表序,写出专指性的图题或表题,图或表应紧随在文中第一次提及的文字段后,不宜先见图表后见文字;表要尽量用三线表,要栏目齐全并按量符号/单位的格式标注;对于函数图必须写上说明坐标轴物理意义的标目(按量名称和量符号/单位);图和表内容相同的,选更加直观清楚的一种来表达。

(4)结论


结论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前言部分的内容,如做此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等写在结尾部分来讨论。作为正文结尾部分的结论应该是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也可以写成结语形式以说明对前人研究结果的验证、补充、发展或修正,指出不一致的方面。

(5)参考文献


由于硕士研究生对参考文献的标准不是很了解,因而标准混乱。有些作者项不齐或缺标题名,有的在同一篇论文中有些地方用“顺序编码制”,有些地方则用“著者—出版年制”,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的参考文献著录方式是国标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顺序编码制”。随着电子出版物的产生,对参考文献的著录的要求有:①标引项顺序号加方括号;②文献中作者姓氏字母均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③参考文献各类型标识,如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等;④著录末项后加“.”。
对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如果在论文写作时能注意,使论文的格式规范,论文就容易通过编辑初审,减少初审就被退稿的可能性,也可避免因反复修改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国内高校自然科学版学报基本上执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因此,高校自然科学版学报的格式、规范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了便于辨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套著录格式。凡是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都要求按其格式编排,因而期刊的基本格式已逐步趋向一致。研究生们了解这些情况,有利于掌握论文书写的基本格式,减少摸索,提高效率,尽早使自己的论文写作达到要求,为论文能早日发表赢得了时间。
本文作者黄建军、郑文杰,选自《硕士研究生如何提高科研论文录用率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4卷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
关注2020年6月6日周六活动“数字时代的公共卫生治理”线上研讨会学术议程
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第二场采写培训预告
2020第一届谷桑模拟联合国线上大会活动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谷琶公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稿
谷琶公告||“感染2020:疫情防控下的健康中国”征稿
谷琶公告||第二届“海洋社会与文化”工作坊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珠江会讲||第1期:疫情之下的学术张望
珠江会讲||第2期:疫情之下的经济展望
珠江会讲||第3期:疫情之下的乡村图景珠江会讲||第4期:疫情之下的围城记忆
珠江会讲||第5期:疫情之下的青年言说
珠江会讲||第6期:疫情之下的青年担当
珠江会讲||第7期:疫情之下的智慧防控
珠江会讲||第8期:疫情之下的大国九问
珠江会讲||第9期:疫情之下的海外乡愁
珠江会讲||第10期:疫情之下的化危为机
珠江会讲||第11期:疫情之下的纽约观察
珠江会讲||第12期:疫情之下的田园网课
珠江会讲||第13期:疫情之下的舆情治理
珠江会讲||第14期:疫情之下的北京观察
珠江会讲||第15期:疫情之下的国际合作珠江会讲||第16期:疫情之下的生涯重塑珠江会讲||第17期:疫情之下的心理防护
珠江会讲||第18期:疫情之下的全球治理
珠江会讲||第19期:疫情之下的瑞典观察
珠江会讲||第20期:疫情之下的韩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1期:疫情之下的罗马观察
珠江会讲||第22期:疫情之下的美国观察
珠江会讲||第23期:疫情之下的狮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4期:疫情之下的英伦观察珠江会讲||第25期:疫情之下的加州观察
珠江会讲||第26期:疫情之下的澳洲观察
珠江会讲||第27期:疫情之下的雪城观察
珠江会讲||第28期:疫情之下的社工行动
珠江会讲||第29期:疫情之下的志愿行动
珠江会讲||第30期:疫情之下的社区行动
珠江会讲||第31期:疫情之下的弱势关怀
珠江会讲||第32期:疫情之下的北美观察
珠江会讲||第33期:疫情之下的印度观察
珠江会讲||第34期:疫情之下的瑞士观察
珠江会讲||第35期:疫情之下的伊朗观察
珠江会讲||第36期:疫情之下的日本观察
珠江会讲||第37期:疫情之下的德国观察珠江会讲||第38期:疫情之下的荷兰观察珠江会讲||第39期:疫情之下的俄国观察珠江会讲||第40期:疫情之下的伯城观察


谷琶资讯   校园手信


谷琶书苑||荐读:卫生政策与大国健康

谷琶书苑||荐读:公共卫生与健康城市

谷琶书苑||荐读:病毒、疾病与人类

谷琶书苑||荐读:阅读防疫,以读攻毒

谷琶课程||档案《1910:哈尔滨鼠疫》

谷琶课程||纪录片《下一次瘟疫爆发》

谷琶课程||美剧《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谷琶课程||电影《极度恐慌:致命的病毒》

谷琶课程||张文宏:《传染病学》概说

谷琶课程||沈洪兵:《新冠病毒及其应对》

谷琶课程||王立群:《历史视角看瘟疫》

谷琶课程||邬贺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

谷琶课程||温铁军:《疫情下的全球化危机》

谷琶课程||王绍光:《中国体制的优势》

谷琶课程||李芒:《疫情之中话教学》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