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 | 钱三强的《请求转正报告》

湖州发布 2023-01-12


“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湖州发布、湖州晚报、爱湖州联合推出栏目《湖州味道》,通过个人记忆及研究还原城市现场,展现湖州在历史各阶段的风物、风味、风气和风度。除了邀约之外,也欢迎网友投稿,稿酬从优。稿件可发送至963458800@qq.com ,主题请写上“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



全文4732字,阅读约24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思苇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这更让我们想起那些为今天中国迈向航天大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两弹一星”元勋们。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也为今天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其中就有湖州籍的三位科学家:钱三强、赵九章、屠守锷。


5月24日,“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5月24日,由中国科协联合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出的有湖州籍“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1956年5月提交的《请求转正报告》,中间写道:“为了使我国的科学从落后的状态快步的赶上我们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我要求党给我努力的机会,允许我转正,我保证今后向达到党员的标准努力奋斗。


钱三强的请求转正报告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出生,著名核物理学家,浙江湖州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回国高级知识分子中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行列者之一。当这个喜讯传到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那里时,他高兴地题写了马克思的一段名言:“在科学的领域内,没有平坦道路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登攀不怕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让人将字裱成条幅,送给钱三强,以示祝贺。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和闯将。钱玄同不但在社会上,向旧文化无情地冲击,在家庭里,也常向儿子钱三强灌输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对于社会要有改革的热情,时代是往前进的,你们学了知识技能就要去改造社会。”为了让孩子从小体验“改造社会”的艰辛,钱玄同带着6岁的钱三强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中的游行。父亲的言传身教在钱三强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播下了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种子。1919年钱三强入小学读书,《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追忆钱玄同在钱三强入学时的言论:“此等小学生,自从今年‘五四运动’以来,也颇受了一些刺激,似乎比到从前,颇添许多活泼气象。但愿以后少受他们的家庭教育,少读圣经贤传,少读那些‘文以载道’的古文,多听些博爱、互助、平等、自由的真理的演讲,尽两手之能而常事工作。如此,则庶儿可为将来新中国的新人物。”钱三强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用自己一生的努力成为了杰出的“新中国的新人物”。


钱玄同(右一)与儿子钱三强(中)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为何改名为“钱三强”?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在孔德学校读书时,钱秉穹年龄虽小,体格却最为健壮,被送外号“三强”。后来,“三强”这个外号被钱玄同知道了。他觉得这个外号挺好玩,继而一想:既然我们“提倡新文化,反对复古,主张中国文字朝着大众化、平民化的方向发展”,为何在为子女起名的问题上囿于形式。于是,钱玄同当即决定,给次子改名为“钱三强”,取意“德、智、体都进步”。一个国学大师的儿子为何最后转向自然科学呢?这同他父亲的支持鼓励是分不开的。钱玄同教育钱三强要认真学好外语和自然科学,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好身体。少年时代的钱三强兴趣广泛,各科知识都使他感到新奇、有趣。他喜欢演算数学,也喜欢画画、唱歌,还酷爱篮球和乒乓球。钱玄同经常对儿子讲:“一个人应该有科学的头脑,对于一切事物,应该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求真相,判断其是非、对错,然后定改革的措施。”这些话深深地印在钱三强的脑海里。



1933年,二十岁的钱三强正在清华大学学习,钱玄同题赠儿子“从牛到爱”四个字。钱三强属牛,鼓励他攀登科学的高峰要有牛劲,既然选择了物理,要学习牛顿和爱因斯坦。这四个字体现了钱玄同期望儿子成为与自己和父祖辈完全不同的“新人物”的心情,体现了钱玄同对儿子知识教育重心的转移,从以国学为主转向以科学为主。钱三强把这四个字当作座右铭,终生挂在室内举目可及的地方。正是父亲的鼓励,给了钱三强极大的鼓励和动力,一次次坚定了信心,从而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取得一次次成功。如今这四个字刻在了北京福田公墓钱三强的墓碑上。1936年,钱三强以毕业论文90分的优异成绩毕业后,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在严济慈的推荐之下,翌年通过公费留学考试。


1937年,对于钱三强一家来说,是多事之秋,面临着生死离别。战争的爆发,将个人推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必须要做出选择。卢沟桥的炮声,一夜之间,把北平这座古都变成抗日战争的前线。钱三强本来要去法国留学,遭遇家国变故,打算放弃留学法国,留在北平。钱玄同知道钱三强的想法之后,当即问钱三强:说一个男子汉不应只有近虑还要有远忧,我们要考虑到今后,现在当然都是抗日了,一个叫弹丸之地的日本,敢对我偌大一个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因为什么?还不是落后吗?“一二·九学生运动”中,你们不是高喊为民族生存而战,为国家领土而战吗?凭什么?难道凭我们的身躯?关键是国家要强盛起来!你学的科学,将来对国家有用,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别忘记,你是属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劲来!


1937年7月17日,在几乎每天都拉响的警报声中,在不绝于耳的枪炮声中,钱三强和父母告别,只身提着行李离开北平。他无法料到,这是和父亲的生死离别。他也无法预料,这一去就是十一年。就在钱三强离开北京的这一天,日本政府决定动用四十万大军全面侵略中国。怀揣着父亲的嘱托,带着科学救国、强国的梦想,二十四岁的钱三强踏上飘摇的旅途。钱三强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正是他们开启了钱三强探索微观世界的大门。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钱三强在1940年成功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钱三强和妻子何泽慧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同学。1932年,何泽慧选择上清华大学物理系,但由于受到传统偏见的影响,教授们认为女生读物理难以学有所成,纷纷劝她转系。为此,何泽慧后来还一直称当时的理学院院长叶企孙为“老封建”。“你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倔强的何泽慧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导者,最终选择了物理系。何泽慧毕业后,远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弹道学,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日本人欺负我们,我想回来打日本”。1943年,在法国巴黎的钱三强突然收到何泽慧写来的一封信,信是由德国寄出的。她在柏林高等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就职于海德堡物理研究所专攻原子核物理。残酷的战争仍在进行,两个孤独的人靠书信往来,拉近了距离。在一封接一封不足二十五个单词的信里,传递着爱情。


1932—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学系的同学毕业合影,前排右二是何泽慧,后排左一是钱三强。


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来到了战后的巴黎。4月8日晚,巴黎东方饭店。两位身在异国的科学家结为伴侣,为他们的生活和科研带来新的反应——“核裂变”。在1946年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钱三强在一位英国学者投影的原子核裂变一分为二的照片中发现,原子核裂变除一分为二之外,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裂变方式。此后他与何泽慧在居里实验室开始对原子核裂变做深入的研究。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分析,1947年初,他们正式发表论文,证实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存在。论文发表后,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震动。约里奥·居里先生称这是二战后物理学上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当时很多媒体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1946年钱三强先生在巴黎居里实验室用依莱娜的高倍显微镜进行观测。


“学以致用,报效祖国”,这是钱三强在异国他乡的座右铭。1945年,钱三强在伦敦见到了邓发将军,他们从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谈到抗日战争和延安的大生产运动。临走前,邓发同志取出一份剪报集,那是毛主席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论联合政府》,那也是钱三强第一次读到毛主席的文章。此后,钱三强对中国命运与前途,以及自己作为中华儿女担负的使命有了新的认识。从伦敦回到巴黎后不久,钱三强在旅法党支部领导下,参加了一次与国民党反动派旅法势力的斗争。虽然当时钱三强还没有在组织上入党,但却以实际行动和党组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1947年,年仅34岁的钱三强晋升为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然而,令人艳羡的职位和丰厚的待遇并不能减轻钱三强对祖国的思念,1948年,巴黎的春天,春意盎然,钱三强与何泽慧毅然决定回国,谢绝了法国方面的挽留,说出了掷地有声的名言:“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


1948年4月,钱三强与何泽慧离开巴黎回国前,在卢森堡公园留念。




钱三强回国后,南京国民政府多次力邀他到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当所长,被他拒绝了。他应邀回到了母校——清华大学。1948年的北平还没有解放,在国民党的统治下,钱三强找了好几位负责人,当时都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压力,都拒绝了钱三强的宏伟计划。钱三强只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培养人才的事业当中,他把小居里夫妇送给他的数据和放射源秘密保存起来,等待着黎明的到来。钱三强在清华任教的这段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最前沿的物理科学理念,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了当时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年轻教授。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钱三强怀着激动的心情,骑上自行车飞快地赶到了长安街,置身于载歌载舞的人群当中。钱三强和众人一道,共同迎接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军进城。


1949年3月18日,在西柏坡的周恩来起草中共中央致彭真、叶剑英并转李维汉电,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到法国巴黎去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郭沫若任团长,钱三强是团员之一。得到消息的钱三强兴奋无比,迫不及待地找到代表团相关负责人提出需要20万美元购买核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资料。但钱三强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愿望虽然好,但是对于尚在筹备中的新生国家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他开始埋怨自己书生气太重,没有顾全大局。就在这时,钱三强接到了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打来的电话,被邀请去中南海见面。李维汉对钱三强说道:“中央领导研究过,周恩来同志认为你的建议很好,对发展中国的核物理事业非常重视,表示给予最大的支持,估计二十万美元不是一次使用,决定先拨五万美元由你到法国使用。”“中央对发展原子核科学很重视,希望你们好好筹划。”对于这件事,1990年10月,钱三强在他的回忆文章里这样写道:


当我拿到那笔用于发展原子核科学的美元现钞时,喜悦之余感慨万千。

因为这些美元散发出一股子霉味儿,显然是刚从潮湿的库洞里取出来的,不晓得战乱之中它曾有过多少火与血经历。

今天却把它交给了一位普通科学工作者,这一事实使我自己都无法想象……

尽管这五万美元对于发展核科学所需,不是过大的要求,然而他们的远见卓识和治国安邦之道,一举之中昭然天下,让人信服,给人希望。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了。钱三强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这次盛会,还于开国大典当天应邀登上了天安门。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在新中国诞生一个月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钱三强受命筹建近代物理研究所。到1955年,在中关村由钱三强担任所长的这个近代物理研究所已经初具规模——科研人员扩大到一百五十人,新中国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队伍初步形成了。

1955年1月,有钱三强、李四光参加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期间,主持会议的毛主席在酒席上站起来大声说:“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大家共同举杯。”

1955年1月15日,中央领导决定,为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发言的,是李四光和钱三强。毛泽东主席主持会议,开宗明义:“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钱三强汇报了几个主要国家原子能发展的概况和我国近几年做的工作。“为了加深直观印象,我把带去的自己制造的盖革计数器放在会议桌上,把铀矿石装进口袋里,然后从桌旁走过,计数器便立刻发出嘎、嘎、嘎的声音,这时全场都高兴地笑起来。有的领导人兴趣正浓,还亲自作了试验;有人提出那样这样的问题,询问国内国外的情况,气氛十分活跃。”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后,以他主持的物理研究所为基础,新中国的第一个原子能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了。之后,国务院又成立了由钱三强任领导成员之一的专门主管部门。中央决定发展中国原子能,钱三强成为规划的制定人,就在那一年钱三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11月,主管原子能工业的二机部正式成立,钱三强任副部长。当1959年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钱三强担任了总设计师。1960年,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后,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

1959年,钱三强在重水反应堆控制室指导工作。


时刻都在为中国核物理思考问题的钱三强。


钱三强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而且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在这场艰苦的攻坚战中,他凭借自己过人的领导能力,协调这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钱三强担任研制原子弹的技术总负责人,承担着各种有关技术的协调和具体组织领导工作。在“原子能十五人专门委员会”领导下,他具体组织科技人员攻克了一道道的难关。首先,他接受了研制原子弹中“扩散分离膜”的任务。这是生产所需要的铀的最为关键和最高核心的部分,被当时已经掌握了原子弹的国家称之为“安全的心脏”。钱三强领导攻关小组,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发愤图强,艰苦奋斗,集中了大家的聪明才智,硬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研制“扩散分离膜”的任务,并且实现了批量生产。这样,中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的第四个可以自己制造“扩散分离膜”的国家,为原子弹研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钱三强又亲自主持了原子弹点火中子源的研制。他拿出了1948年从法国带回来的一点放射性废渣原料,交给王方定小组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攻关实验使用,终于以数百次的化学实验,赢得了最后的成功。“知人善任”是很多科学家对钱三强的共同评价。他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并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人们后来不仅称颂钱三强对极为复杂的各个科技领域和人才使用协调有方,也认为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在他的调集下,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郭永怀、于敏 ……

中国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取得成功《人民日报》号外


1964 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罗布泊试验场的上空升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继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这一天,恰好是钱三强51岁生日,他魂牵心系的原子梦终告实现。但钱三强紧锁的眉头却没有解开。他带领着技术队伍,再一次投入到研制氢弹的工作中。“曾经以为最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是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服的‘黄金时代’”,钱三强曾感慨说。仅仅2年零8个月以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了,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

中国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取得成功《人民日报》喜报


钱三强一生脚踏实地、艰苦攻坚,创造了世界导弹研究领域奇迹,为共和国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也实现了他写下的入党志愿书的誓言。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九岁。2003年,一颗行星被命名为“钱三强”星。胸怀大爱的科学家,是浩瀚星河之中一颗璀璨的行星。每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或许会看到它对你眨眼睛,那是一代科学家的精魂……1982年,年近70的钱三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借用了马克思的一段话回顾了他对原子能事业的坚持与热爱:“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楼挺

编辑:梅菁晶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山水之城摄于德清康乾新区南太湖号拍客:万一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