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袜子臭就是有脚气?穿别人的拖鞋会感染吗?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 健康杭州 2024-01-08
你有没有这个习惯
脱下袜子
顺手放到鼻子前闻一闻?
甚至可能还深吸一口气?

动图来自SOOGIF

近日,一网友分享了
自己闻刚脱下的袜子
导致感染真菌肺炎的经历
引起了众多网友关注

脚气里都藏着些什么可怕的菌?
除了脚,它还会传染到哪?
袜子、鞋子臭就是有脚气吗?

今天这篇有“味道”的科普
想看的朋友,请捏着鼻子悄悄点开

01

脚臭≠脚气

但袜子能不闻就不闻





脚臭未必是脚气,但有大多脚气喜欢带上脚臭。
脚气=足癣=真菌感染。足癣是由一种真菌侵入足部角质层引起感染的常见皮肤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而大多数脚臭=脚汗+细菌。脚掌有超过25万个汗腺,会在鞋袜包裹的密闭空间里,排出大量脚汗。其中包括水、无机盐、乳酸和尿酸等多种成分,它们都是细菌喜爱的养料。
图片丨参考文献Grice EA, Segre JA. The skin microbiome. Nat Rev Microbiol. 2011, 9(4): 244-253.
当以葡萄球菌为主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丙酸、甲硫醇酸和异戊酸等带有刺激酸臭味的化学物质,就成了常说的脚臭。

所以,穿了一天的袜子,就别闻了吧。

02

脚气可不只有脱皮一种表现

这种脚底干裂也要引起注意

足癣多表现为足底及间趾的水疱、脱皮、浸渍糜烂、角化、脱屑及裂口,常伴明显瘙痒。

它可分为三种类型:鳞屑角化型(冬季多)、水疱型和趾间糜烂型(夏季多),这些类型还常有交叉和重叠

1

鳞屑角化型

常在足底、足跟,足的边缘皮肤角质增厚,干燥脱皮,自觉轻微瘙痒,容易被忽视。每到冬季易发生皱裂、出血、疼痛。

2

水疱型

常发生于足底、足缘,集聚或散在的水泡,疱壁厚而不易破溃,瘙痒、灼热感十分明显。水疱经数日后可自行吸收,出现棕黄色痂屑或呈领圈状脱屑。

3

趾间糜烂型

好发于第3、4和第4、5之间的脚趾缝中,足汗较多伴有严重瘙痒,趾间皮肤因湿润浸渍有发白腐烂的白屑,挠破后露出鲜红的糜烂面而有少量渗出液,易引起继发性感染。


03

从足癣→甲癣→手癣→不可描述的癣

千万管住你的手!

对足癣来说,皮屑和甲屑是最丰盛的食物。任其在脚壮大,它会逐步蔓延到脚趾甲上,形成甲癣。


相比而言,甲癣的治疗要麻烦得多,因为指/趾甲很难用药物渗透,所以往往需要磨甲、药膏封包、口服真菌药物等综合治疗。

当挠挠挠、抠抠抠之后,不少朋友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忘记及时洗手。

动图来自SOOGIF

此时,足癣就可能会在手部扎根。若是手再用力抓挠或抠破其他部位的皮肤,那足癣就会兴奋地开始向其他皮肤蔓延,可能形成令人头疼的癣。

而且部分皮肤真菌也不是人类的专属,它还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污染物与人之间传播。

04

无论是药膏还是其他治疗

一定要足量足疗程

建议诊断脚气的重任,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皮肤科医生。

真菌检验结果,不仅可以明确诊断“是否真的是足癣”,还可以明确“是否有真菌、是哪种真菌”,从而做到更针对性的治疗。



治疗足癣,通常建议外用抗真菌药物,也就是涂药膏,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一般外用药需连续使用4周。

如家庭成员、宠物如有类似感染,也应同时规范治疗,减少传播风险。

图片来源:McKee's Pathology of the Skin, 5th Edition

当然也有涂药膏解决不了的情况:

如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或免疫低下时,需口服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趾间糜烂型时,应先使用有收敛消炎作用的溶液湿敷;如有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待创面干燥后,再抗真菌治疗。

治疗鳞屑角化型时,除了常规应用抗真菌药物,可能还需要联合使用角质剥脱剂。

05

穿别人的拖鞋

会感染脚气吗?

皮肤真菌很难与人和谐相处,一旦局部有潮湿、闷热等可乘之机,它们就会感染皮肤。


除了拖鞋、袜子以外,浴盆、毛巾等浴具也可以传播,甚至赤脚行走也会被感染。



·END·
【有用就转发】

供稿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健康杭州”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不是核桃!不是板栗!杭州父女俩误食后,双双紧急送医

谨防支原体感染!同处一个班,为啥有人易感,有人不易感?

血小板真的会归零?这位“脆皮大学生”到底得了啥病?

专家在身边丨整整5年!这个难言之隐让他崩溃:出门就得找厕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