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游记》,大家都耳熟能详。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也是小时候我们和小伙伴、同学之间开玩笑常起的绰号。最近几年,我一直沿着古代僧侣的足迹一路西行,探寻“西游路”上的奥秘。
我是新青年邵学成,来自敦煌研究院,从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考古美术研究。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国家呢?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些国家既遥远又陌生。其实,它们是丝绸之路上我们走出国门后的第一站,也是中国佛教美术的源头,和我们有很多共同的文化渊源。
今年4月底,我参与策划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活动“亚洲文明联展”的分展之一。阿富汗珍宝展也算是世界上最“网红”的展览之一,在全球巡展十余年,有成百上千万的观众看过。其实,在这个展览的背后,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曾在战争中遭受破坏,为了保护文化遗产,铭记历史记忆,战乱中的博物馆员工多次将珍贵的文物进行藏匿和保存。从2006年起,这批文物先后辗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的20个博物馆进行巡展。
这批宝藏在中国首次亮相是在2017年3月,当时国内的第一站是故宫博物院,我是志愿讲解者。在结束故宫的展览之后,这批文物很有可能要回到阿富汗,但如果回去的话,它们就很难再出来了。它们需要找到下一个落脚点。
我们就想,如果在中国以国内巡展的模式推动阿富汗文物保护和丝绸之路研究,将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于是,我们积极联络国内的文博机构,从敦煌、成都、郑州、深圳到长沙,再到北京的清华大学站的时候,已经是第七站了。
我们和阿富汗人民一起,共同守护着这份人类共同的文明记忆。当然,它们在(中国)国内也非常受欢迎。据说,仅在成都站的展出就吸引了将近40万的观众。我常常为这群世界文明守护者的坚持而感动,也很自豪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阿富汗作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将东西方文明交汇在一起。但是,几十年来,长年的战乱让阿富汗境内的很多历史古迹、文明瑰宝毁于一旦。其中,就包括2001年被极端组织炸毁的巴米扬大佛。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巴米扬是在2017年。当时我并不知道,到了阿富汗会怎么样,也担心过会不会遇到危险。临行前,大家都觉得我疯了,放着安全舒适的生活不好好享受,非要去冒险考察。但去阿富汗考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之前的一些顾虑都烟消云散。我只记得,自己的心情越来越激动,最后哭了一路。
在2018年3月的时候,敦煌研究院又抽调了8名优秀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一起再次奔赴阿富汗。我们一共考察了20多个土遗址,其中有很多遗址是战争中最新发现的,之前没有考察队去过。从事壁画修复和土遗址保护的老师还对巴米扬的石窟保护以及壁画修复技术进行了一些检查和验证。
在考察期间,我们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他们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帮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巴米扬当地的向导。特别是一些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们都非常优秀,非常热爱学习,但由于当地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缺少学习深造的机会。
后来,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本国的文物,我们先后邀请了三名巴米扬大学的师生来到中国。当两国的“石窟人”相聚在敦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中国文物保护的经验和技术的时候,那一刻是非常幸福的。
我们自己也没有停止继续探索的脚步,又沿着当年玄奘法师西行的道路去了巴基斯坦。在考察的过程中,很多古代的遗址都在偏远山区,手机没有信号,只能依靠当地的向导口口相传,寻找去往遗迹的道路。有时候,我们带着干粮翻山越岭,要爬一整天的山,走一天的路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些年,我追寻着中国古代先哲和前辈们的足迹去探寻,经常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亲近感。也许,这就是丝绸之路的意义:它就像一条丝路纽带,连接起丝绸之路沿途的国家和人民,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大家一直相互影响,我们是一个文明和命运的共同体。
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者,一直享受着丝绸之路的恩惠,而我现阶段的研究也是一种回报的方式。秉承着“丝路精神”,这条“西行之路”,我还会一直走下去。
我是新青年邵学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