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个嘈杂的世界,如何活得精彩?——《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老马 风铃童书 2022-12-23


《学会提问》一书开篇讲到:“我们生活在嘈杂、混乱的世界”,那时候应该是三十年前了;在今天,移动互联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了嘈杂混乱的N次方。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是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是个很重要的工具,可谓现代人的必备。很遗憾我们并没有关于逻辑、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还好我们还可以自学。



 信息的交互从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迅速便捷,信息和观点都不再稀缺,稀缺的是对信息和观点的辨别能力。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不被带节奏,从质疑提问入手是个靠谱的方法。

 

找出隐藏的预设前题


批判性思维首先就是对问题本身提出质疑,确切地说是对预设的前提进行质疑。就像那个厨师与猪的段子,厨师问猪:“你死后想被做成什么菜?糖醋排骨、红烧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猪说我可以不死么,厨师说:“你看看,你一开口就跑题了。”


类似还有这样的问题:“某某现在已经停止打他的老婆了么”,无论回答是或否,都会落入坑中,因为这个问题预设的前提是“某某经常打老婆”。


任何一条信息都有预设的前提,在错误的前提下,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复杂问题的答案不适合二选一

 

重大的复杂问题,很少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


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Dichotomous Thinking)。这种类型的思维方式往往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假设成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它总喜欢看待和提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好像天下所有问题都只有两面一样,这种习惯对我们的思维具有毁灭性的破坏效果。


运用二分法思考问题的人常常都比较僵化,容不得异议存在,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语境对特定答案的重要性。僵化的二分式思维限制了你决定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


我们需要跳开某些“应该不应该”或“是不是”的二分法思路,代之以一个复杂的“这取决于……”的思路。比如:“杀人不应该偿命么?”,其实不能简单选择一个“应该”,这取决于具体的情况:正当防卫、过失杀人、故意杀人……一个附加限定条件的“是”或“不是”往往才是最佳的答案。二分法思路通常对应着虚假两难谬误(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只给出两种选择方案,比如选择清零、还是躺平?

 

 

一些思维谬误


除了上面的虚假两难谬误,书中还很贴心的归纳了各种思维谬误,比如:

 

  • 人身攻击谬误Ad hominem fallacy)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是在攻击“送信人”而不是在讨论送来的“信息”。

  •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设想采取提议的步骤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却有防止此类连锁事件发生的方法。

  • 追求完美方案谬误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错误地认为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实际上总比束手无策要强得多,它可能让我们向彻底解决问题迈进一步。

  • 诉诸公众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以证明有道理。

  • 诉诸感情谬误Appeal to emotion fallacy)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 稻草人谬误Straw-person fallacy)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

  • 光环效应谬误Glittering generality fallacy)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品德词汇,使我们赞同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光环效应”就是诽谤中伤的反向操作,因为诽谤中伤的重点是要我们形成负面的评价。

  • 转移话题谬误Red herring fallacy)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此来帮助赢得这次论证。

  • 循环论证谬误Begging the question fallacy)结论由同一个结论来证明(只是表述不同)。
  • 以偏概全谬误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 错误类比谬误Faulty analogy fallacy)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类比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出了以下的错误假设:因为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 

 

让对话继续下去

 

学会了批判性思维提问的工具,会不会见人就批,最后得罪了身边所有人呢?这是误读了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首先是剖析自己的观点,要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一视同仁,而不是用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


营造欢迎讨论和提问的氛围,让明白事理的人能够体面而又大方地表达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书里给出了一些技巧策略,比如:

  • 妨问一下“你是不是说……?”确保你完全明白对方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 问一下对方,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让他改变想法。

  • 尽量弥合分歧,看看能不能得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呢?

  • 寻找一些共同点,比如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双方都认可的其他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双方谈话中产生分歧的起始点。

  • 要不断提醒自己,沟通的目的是探究观点,不是舌战群英,不是赢。



有了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对自己的结论就会更有信心,同时还需要时常提醒自己: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对于那些不顾事实固执己见的人,政治讽刺家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是这样嘲笑他们的:“我并不是什么事实的拥趸,你看,事实还会发生改变,可是我的观点从来都不会变,不论它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事实。


(关注公众号,下方留言获取本书电子版)



●---------thanks--------●


渡渡英语】坐标加拿大的线上英语


足不出户感受真正的北美英语课堂!

暑期课程招生中 
扫码详询!



#渡渡#的特点


  • 北美大咖级老师

  • 4-6人 小班教学

  • 关注教学质量


#渡渡#的理念: 

  • 我们讲授的不仅仅是英语,

  • 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

  • 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




金牌课程 
1.G5-G7英文原版小说阅读思维课    Lewis老师
2.G8-G10英文原版小说阅读思维课     Lewis老师
3.G5-G7 学术英语写作   Catherine 老师
4.G8-G10 学术英语写作     Catherine 老师
5. G3-G7 原汁原味北美课    阅读+写作
   Fatima, Heather, Fatima等老师

6.北美G2-G9 科学课    Anne 老师
7.小学整本书阅读课      Marisa, Fatima, Jennifer老师
8. G3-G9 公共演讲课      Dr. Tye
9. 创意写作 
    Dr. Tye
【风铃原创】好文精彩回顾
渡渡英语北美线上教育  把最优秀的加拿大教师请回家


中学英语阅读中看重的是什么?

不出家门,与北美课程无缝对接!

不阅读怎么能学好英语?

什么样的方法能让我们成为好的阅读者?

14小时3本书,名师带你开启暑期英文阅读之旅!

一生都需要的软实力——演讲Public Speaking

厌倦了英语学习套路?来试试北美学科英语吧!

DODO渡渡 暑期英文学术课程精彩回顾

与英语学霸就差这门课?!

以哲学思考为引导,认识自己和世界——渡渡 哲学思维课


阅读话题

14小时4本书,名师带你开启阅读与思维之旅!

说说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

阅读时如何与孩子进行互动(后附宽宽同学最爱图书书单)

渡渡英语 北美4-6年级暑期英语经典书单

【渡渡英语  暑期读书】赢得自己的战役!

阅读推荐 :A Mango-Shaped Space《芒果猫》

【阅读推荐】消除仇恨——说说两本黑人身份题材的小说

【渡渡英语】青少年文学中的反乌托邦作品

Apple's Reading Club——一本小书的分享

这样做才能在阅读中收获更多!

【渡渡英语阅读】选对书,非虚构类阅读不再愁!

【渡渡英语 儿童绘本】 《爱心树  The Giving Tree》

【渡渡英语】万圣节绘本 读起来

【渡渡英语】小绘本,大文章!

【渡渡英语】平安夜,孩子们读的诗

【渡渡阅读】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经典《双城记》
【渡渡阅读】月色依然明亮--《火星编年史 The Martian Chronicles》
【渡渡英语】大作家写给小“作家”的
【渡渡暑期 英文原版小说 分级 阅读营】加拿大名师带你读新经典!
【渡渡阅读】Lewis老师阅读思维课推荐书单(5-7年级)
【渡渡阅读】北美顶尖中学阅读书单——加拿大名师Lewis推荐
#渡渡推荐#  从没有什么“异类”,我们只是不一样!——适合中学生的好书《深夜小狗神秘事件 》
寓言?预言?----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

艺术与美 

你会给孩子选电影吗?听听8岁小朋友老爸的分享(后附观影清单)

你会给孩子选电影吗?(2)10岁小朋友宽宽的新影单

走,带孩子去逛博物馆!

最爱巴黎――流连博物馆

塑造一个真实的英雄——《萨利机长》

假期,宅家看新电影!

OH SHIT!——从贾浅浅的“屎尿体”说起


思想实验

【与孩子的圆桌讨论  ①】:忒修斯之船

【与孩子的圆桌讨论 ②】:猴子能打印出《哈姆雷特》么?

【与孩子的圆桌讨论 ③】:电车难题,怎么做才对?

【与孩子的圆桌讨论④】:空地上的奶牛,什么是知识?

【与孩子的圆桌讨论⑤】:机器会思考么?

【与孩子的圆桌讨论 ⑥】:为难的法官,谁的想法错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