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7月11书:
“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No.11
《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
(英)
莎拉·贝克韦尔
译/黄煜文
“蒙田喜欢加入人群”,“蒙田喜欢公开辩论”,“蒙田讨厌形式化的礼节,对无聊的家常话不耐烦”,“放松与和蔼可亲,不仅是有用的才能,而且是让蒙田好好生活的关键。”这些看法都来自蒙田自己的随笔,无法想象他会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
还是那个熟悉的贝克韦尔,强在阐释素材而非收集素材。蒙田已经有这么多人写了,她并没有写出多少新意,依然是对什么什么事情,“蒙田认为……”这样的路数。每一章都用蒙田自己的话作标题,用他的生平轶事来给这些话做注脚。不过呢,好话不厌听百遍,不断地turn back to蒙田,总比刷新闻好。
No.10
《战争与静画》
(比利时)
史蒂芬·赫特曼斯
译/金莉
书里照片的穿插有W.G.塞波尔德之风,纪实和虚构完全混合。悲伤的东西被尽量克制地表述,再被打破线性的叙事切细切小。可是战争的大幕总是沉重的,根据别人的回忆来探访一个人的过去,和扫墓的心情其实也差不多。从血肉之躯的活的体验转换为文字叙事,总是一个类似写讣闻的行为,应获奖赏的与其说是故事本身,不如说是那种有点俗套的永志不忘。
No.9
《文学机器》
(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魏怡
卡尔维诺在写狄更斯的文章里说,现在的小说,不再由讲故事的人或说书人来讲了,而成了“孤独而无声的阅读对象”,但叙事文学仍然保留着狄更斯那时“集体表演的特点”,直到最近才告消失。同年(1970年),他又在《颠倒的世界》一文中说,狂欢节已经从生活体验中转移到了书里,那是一种“没有舞台,也没有演员和观众之分的演出”。
No.8
《放牧人生:湖区故事》
(英)
詹姆斯·里班克斯
译/尹楠
“我两岁的儿子艾萨克都知道,曲柄杖是让你成为牧羊人的一部分。”接下去,作者说到他带着儿子去看一个老牧羊人,那人给他们展示了他制作和卖出去的曲柄杖,还说,他正在研究如何按照他想要的样子,弯好一个羊角。
为什么把劳动的细节讲出来,一样东西就会显得不同一般了呢?前阵子网上某人说,一个游戏的开发,是一件无比伟大而艰辛的事情,凝聚了成百上千人的脑力,我看完他的话,表示情绪稳定。然而看这个牧民里班克斯说到做一根牧杖,却会感动一下。可能得是体力劳动才有“细节”可讲吧:牧羊,配种,宰牲,训犬,做手杖,处理羊尸,喜欢生产季,讨厌风雪。
这本书有个最大的优点:不滥情。作者没有对羊乱发爱恨,他很现实地知道牧羊是一种经济行为,不是像写猫写狗那样,要紧立一块抚慰系或治愈系的牌坊。
No.7
《伊斯坦布尔:
面纱下的七丘之城》
(土耳其)(美)
埃布鲁·宝雅、凯特·弗利特
译/于国宽、巩咏梅
伊斯坦布尔有一股主导性的味道,就是咸。咸不只是因为它被海所切割,也不是因为人的饮食口味,咸表示它对每一样东西,每一个景观,新的旧的,好的坏的,扎眼的平常的,都采取抑制的态度,撒点盐腌起来,压低它的存在,以及不评价。
这本书写到伊城的不少黑色往事,杀戮,瘟疫,刑罚,火灾,像是木房子爱着火,帕慕克也写到过。这类事情都不是禁忌,没有被刻意隐瞒,只是被压低,好像它们发生就是为了像烧焦了的木房子那样,立在那里,告诉来往的人“我烧焦了”。而那些比较明媚的往事,比如大清真寺的建造,也没有那么强的历史存在感。腌腊效应,意味着事物在发生的时候就交出一部分个性,换来相对的、让人没脾气的长存。
我很喜欢这本书,作者写得事无巨细而波澜不惊,总的来看就是一部抑制性的城记。
No.6
《佳媛》
(英)
芭芭拉·皮姆
译/李乃清
别管这是什么年代的故事,就感受一下这个年代的“人肉味”吧。男孩给你送来一份电报。你得到的消息上留有送信人的体温和指纹。《佳媛》这种扎扎实实地用社交+对话+心理活动搭建故事的小说,现在的作者肯定写不了了,因为那股源自生活的intimacy,那种对于日常接触的擅长已经丧失了。就想想美团外卖广告片里的送餐骑手看着就多么假吧。
No.5
《人类的明天》
(法)
席里尔·迪翁
译/蒋枋栖
这本书,感觉有机会像《未来简史》一样,踩着中国人的人梯登上神坛。
没有贬义,这是本好书,说了一些了不起的人正在做的了不起的事。他们不只是发现问题或者提出警告,捞取一些先知的名声,而是在解答问题,将个人的成就感寄托给了一个真正的collective tomorrow。这本书是缓解未来焦虑症的。看见大厨在玩命地颠油锅,你还好意思催着赶紧上菜吗?
No.4
《坎尼的幽灵:
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的至暗时刻》
(美)
罗伯特·L.欧康奈尔
译/葛晓虎
十分通透而开阔。欧康奈尔强在对一段史实是“从何而知”的超级敏锐,他不仅熟悉波利比乌斯、李维以及阿庇安等人所写的罗马史,而且对这些史家的个性很有探究,对一个细节点,谁是疏略的,谁是详写的,为何如此,他会有思考。
No.3
《波洛克传》
(美)
史蒂芬·奈菲、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
译/沈语冰、宋倩、蒋苇、匡骁
波洛克体验世界的方式就是他画画的方式,他泼墨是一种参与,墨水的流向将变成世界的样子。什么都是转瞬即逝,有才华的人要及时侦测那些瞬间,用自己的方法,用文字,用墨水,用石膏、土、铜、骨头、腐烂的肉,来表述它,就像侦测旋风里浮现的上帝的脸。
No.2
《铁道之旅:
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德)
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
译/金毅
No.1
《现在,让我们赞美伟大的人》
(美)
詹姆斯·阿吉、沃克·埃文斯
译/程玗
阿吉说:还是我来做这件事吧。他拉着摄影师埃文斯一道,去拍那些佃农,写他们的故事。还说:“最最重要的是,请千万别把这本书看作一件阳春白雪的艺术品。”整本书里,他恪守了no judgment的伦理,又贯通着把那些人的重负拿过来一些,替他们背上的热情。
阿吉只活了45岁,写书时26岁。这本书出版于1936年出版,书里埃文斯拍的人物照片,跟几年后开拍的《愤怒的葡萄》人设都相仿。阿吉的文字也充满了《葡萄》原作的那种天问精神。摘一句他关于教育的话:“无论我多么无知,一无所有,就算是不在乎法律、财产、伦理,也无所畏惧,甚至迷失自我,教育就是要为我清除脑中的杂念,消灭我的恐惧与愤怒。”
往期回顾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本文系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