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松尾芭蕉俳句20首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友人赠衣衫

形似谁人已难辨

今晨春光艳

誰やらが

かたちに似たり

今朝の春


春色悄然至

新年才过仅九日

野山还寒时

春たちて

まだ九日の

野山哉


一年复一年

猿猴亦着新装现

仍是猿猴面

年々や

猿に着せたる

猿の面


整装待发句

松尾桃青应有志

寒舍春光至

発句なり

松尾桃青

宿の春


喧闹年夜去

冷冷清清元旦来

晚秋暮徘徊

元日や

思えばさびし

秋の暮


春寒料峭中

新年又至时光匆

陈米有五升

春立つや

新年ふるき

米五升


古池明如镜

一只青蛙跃水中

悠然有回声

古池や

蛙飛び込む

水の音


春宵不眠夜

樱花盛开香满庭

不觉天已明

春の夜は

桜に明けて

しまひけり


身着丐服人

怀才不遇难辨认

花开又一春

薦を着て

誰人います

花の春


伴春踏旅程

鸟泣鱼咽路难行

满眼泪朦胧

行春や

鳥啼魚の

目は泪


耕田劳作声

万物复苏春意浓

樱麻郁葱葱

畑打つ

音や嵐の

桜麻


春雨纷纷落

涓涓如丝树下流

清泉贵如油

春雨の

こしたにつたふ

清水哉


汲水净心灵

庙堂冰冷苦行僧

寒夜脚步声

水とりや

氷の僧の

沓の音


明月当空照

高朋满座美人笑

无人更妖娆

名月や

座に美しき

顔もなし


大梦不觉晓

不知谁人来嬉闹

春雨落潇潇

不精さや

搔き起されし

春の雨


青柳岸边立

枝繁叶茂扎入泥

潮涨潮落去

青柳の

泥にしだるる

潮干かな


雏雀吱吱叫

一窝幼鼠在旁闹

各自乐逍遥

雀子と

声鳴きかはす

鼠の巣


漫漫寒夜中

一羽白鸻风中鸣

归巢难寻踪

闇の夜や

巣をまどはして

鳴く鵆


云雀闹枝头

击掌和歌待开口

雉鸡叫声高

雲雀鳴く

中の拍子や

雉子の声


雉鸡欲食蛇

老鼠怕猫是传说

凶狠叫咯咯

蛇食ふと

聞けばおそろし

雉子の声

季 宏 译



锡 德 尼

一个外国读者来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常要碰到一种困难,即在大量同样题材、同样写法的诗篇之中,不易发现多大差别。它们都呈现彼特拉克等大陆诗人的明显影响,不少有如文学习作,没有多少新意。
然而这又是一个英国诗才勃兴的时候,特别在1580年以后,即所谓“黄金时代”,大家辈出,他们的建树之一就是能驾驭住这个新诗体,写出优秀的作品。这一点我们在上章已略谈到,现再举实例来说明一下。
首先要提到锡德尼。菲利普·锡德尼爵士(Philip Sidney,1554—1586)是当时“仁侠的模式,风流的镜子”,32岁就在荷兰一次战役中英勇战死,死前留下一百多首十四行诗和其他诗篇,合称《爱星者和星星》(作于1580至1584年之间);一部长篇传奇故事《阿卡迪亚》,一篇文学论文《诗辩》,都很重要。在另章里我们已经谈过《阿卡迪亚》。从十四行诗来说,首先一点是他明白当时别人写的十四行诗的毛病。正是在他自己的一首十四行诗里,他写道:
你们把彼特拉克已逝的哀愁
用新的叹息和外地的巧智重又歌吟,
你们走错路了,这些怪诞的借来之物
不过泄露了你们缺乏自己的才情。……
——第15首
有没有纠正的办法呢?有的:
当我咬着无才的笔,恨得打我自身,
“蠢材!”缪斯说:“要写好,内观己心。”
——第1首
他“内观己心”,写出了这样不同的十四行诗:
我未曾饮过希腊的诗泉,
也未坐在奥林匹斯的歌乡,
缪斯向来不对庸人可怜,
我无才岂能把圣职承担!
有人告诉我诗人有灵感的火焰,
天知道我不懂这事真相,
但敢凭地狱的黑河立下誓言,
我从不偷窃别人的才干!
那么我又如何能敞开胸怀
说出我的思想,句句都是好诗,
使得雅士们都夸我才?
猜猜什么原因!“因为这个?”不是;
“因为那个?”更不是!我有甜蜜的嘴唇,
只因斯特拉给了我一吻!
——第74首


这当然也是情诗,但是突破了一般情诗的格式,其中还运用了口语,温柔中见出一种豪爽气概。脚韵安排是ababababcdcdee,最后互韵的两行为点睛之笔,正是英国型十四行诗的重点所在。
一共108首这样的十四行诗,叙写了作者同斯特拉相爱的各种心情变化,形成一大系列,是英国最早的十四行组诗之一,也是文学价值较高的一组。
夹杂在十四行诗之间、成为这组诗一部分的,还有11支歌,也写得不凡。试举第4歌的头上两节于下:
你来了,唯有欢欣
才能解我忧心:
让我低声央求,
拿甜蜜给痛苦作酬。
你寻我来,我寻你来,
“不,不,亲爱的,不如不来。”

黑夜如氅盖住大地,
星光闪烁挑起情意。
小心照顾无危险,
妒忌也已入眠。
你寻我来,我寻你来,
“不,不,亲爱的,不如不来。”
关于此诗,C. S. 刘易斯评论如下:
仅仅这支第四歌,以它的急促的、似乎是耳语般的格律,它的无可比拟的叠句,它的完美地选择的形象,就足以使锡德尼高出所有他的同时代人了。在这里,一个情景不是仅仅被写到,而是被创造出来,放在我们面前,迫使我们的想象力活跃起来。 
锡德尼的文论《诗辩》是“公认为德莱顿以前最好的评论文章,而且德莱顿也未必写过这样好的文章”。  作为诗论,它自成体系,其中心理论是诗人是创造者,能创造一个比自然更美的自然:
大自然从未使大地像一幅富丽的挂毡那样出现,像许多诗人所能做的那样,其中有愉快的河流,长果子的树,喷香的花,以及其他使受到热爱的大地更加可爱的东西。大自然的世界是铜的,只有诗人们带来金的世界。
这就同一般所称的“模仿论”(Mimesis)不一样。锡德尼认为诗可以通过给人乐趣来促进道德,诗人的地位崇高,比哲学家和历史家都高,因为哲学抽象,而诗具体;历史限于个别,而诗有普遍性。他又驳斥了人们对于诗人所作的指责,如柏拉图说诗人说谎,他回答说:“诗人不作任何肯定……因此也不会说谎。”
他举了许多古今实例分析诗人的类别、诗的类别和作用。在谈到抒情诗的时候他来了一段自白:
确实,我必须坦白承认我的野蛮落后,即每当我听到关于波西和道格拉斯两家的老民谣的时候,我的心狂跳起来,像听见了号角一样,可那不过是一个盲人唱的,其声音同词句同样是粗野的。
这里所提到的民谣即是后世艾迪生等人称赞的《查维狩猎》。锡德尼说自己“野蛮”,这在当时是指“还处在中世纪”,其实他能这样公然说出,正因为他明白他已处在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文章写得毫不自怯,而是灵活,自由;不是学究讲经,而是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在吐露内心。在文章的后部当他谈到英诗的过去和现状时,他对现状(包括诗剧)并不满意,却对英诗的将来充满了信心,因为他认为作为诗的语言,英语在各国语言中居于最先列——既有古典语言注意长短音的庄严之美,又有英语本身讲究轻重律的优美动听,比法、西、意、德等语都要优越。
最后出现了一段充满激情的结束语。锡德尼重申诗歌的教化作用:“没有任何哲学教条能比阅读维吉尔的史诗更使人正直”;和诗人的崇高使命:“他们最先带来一切文明”。
锡德尼所说的诗实际上指全部文学。文学已经有了充分自信。“只有诗人们带来金的世界”——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推荐阅读:

W.S.默温诗6首

W.S.默温诗8首

W.S.默温《绿岛》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25首

托马斯·哈代诗15首

惠特曼诗17首

朗费罗诗16首

罗伯特·彭斯诗20首

泰戈尔《采果集》

卡明斯诗9首

古今和歌集:春歌

叶芝诗11首

日本俳句选:春卷

威廉·勃莱克诗30首

梵乐希《水仙辞》

里尔克诗3首

魏尔伦诗5首

尼采诗9首

波特莱尔诗4首

雨果诗4首

雪莱诗2首

黑塞诗22首

歌德诗7首

叶芝诗13首

卡尔·桑德堡诗10首

约翰·但恩诗15首

柯尔律治诗16首

英国桂冠诗人作品

里尔克诗11首

普希金诗20首

叶芝诗16首

哈洛·品特诗9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20首

雪莱诗5首

威廉·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

威廉·华兹华斯《不朽颂》

罗伯特·勃朗宁诗8章

约翰·弥尔顿《利西达斯》

D·H·劳伦斯诗23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7首

日本俳句选:夏卷

罗伯特·彭斯诗14首

迪伦·托马斯诗6首

托马斯·哈代诗13首

威廉·布莱克诗20首

叶芝诗14首

泰戈尔《生辰集》

埃德温·缪尔诗4首

米蕾诗2首

塞西利亚·梅雷莱斯《咏叹调》

安德拉德《海滩上的安慰》

安德拉德《在路中央》

塞西利亚·梅雷莱斯《夜》

达尔维西《巴勒斯坦的情人》

伊克巴尔《神和人》

伊克巴尔《给旁遮普农民》

巴赫曼《给我说明,恋人》

巴赫曼诗2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3首

巴赫曼诗8首

巴赫曼《献给太阳》

韦尔弗《我做了一桩好事》


烟外碎萤流 桐叶敲愁 金尊无奈此时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