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里尔克诗11首

奥地利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早年的阿波罗


像有时一个早晨沐浴着春光,

一眼望穿光秃秃的枝条:

他的头颅里也没有什么

能够阻止诗的光芒


直射我们,几乎令我们夭亡;

因为他的目光还没有阴影,

他的眠息对月桂还太凉,

那座玫瑰园,需一段光阴,


才高树一般自眉间升起,

赎回的树叶将飘出花园,

一片片飘向嘴的战栗,


至今未启用的嘴沉寂而闪亮,

只是以微笑将什么啜饮,

仿佛正为他注入他的歌唱。




爱之歌


我该怎样抑制我的灵魂,不让它

触动你的灵魂?我该怎样让它

越过你趋向别的事物?

啊,我多想替它找个幽暗的去处,

靠近某个失落之物,

一个陌生而寂静的地方,

不会随你的深心一同振荡。

可是那打动我俩的一切

把你我连在一起,像琴弓

从两根弦上拉出一个音符。

我俩被绷在哪个乐器上?

哪个琴师把我俩握在手中?

哦,甜美的歌。




萨福致阿尔凯俄斯(断片)


难道你对我还有什么可言,

你跟我的灵魂有何相干,

既然我到口的话儿说出之前

你便已垂下了你的眼帘?


公子,你瞧,言说这些物

将我们吸引并引至美名。

既然我想到:跟你们相处

会枉自丧失甜美的童贞,


这童贞有神守护,我和姐妹

无不知悉,为我们所拥有,

它未受触动,于是米蒂莱内

像个苹果园夜里芳香飘浮,

我们的乳房生长的气味——


是的,连这些乳房你也不愿

挑选并编扎,做成果环,

追求者,你的脸朝一边偏垂。

去吧,留下我,好让你所拒绝的

涌向我的古琴:一切停止。


这位神不是两人的援助者,

可是当他穿透这一人之时



一位少女的墓碑


我们依然怀念。这一切仿佛

有朝一日注定会再现。

就像柠檬海滨的一棵树

你曾将又小又轻的双乳

带到他血液的咆哮里面:


——那位神灵。

就是他偏又,

轻快的逃逸者,宠爱女人。

甜蜜而炽烈,温暖如你的念想,

荫蔽你早熟的胁腹

并垂下像你的眉毛一样。




东方昼歌


这张床难道不像一道海岸,

只是一片沙滩,让我俩共眠?

无一确定,除却你高耸的乳房,

它们超越我眩晕的情感。


因为这黑夜,里面许多兽狂吼,

里面有兽类召唤并相互撕裂,

难道它不是陌生之极?而这个呢:

那外面慢慢开始的,被称为白昼,

难道它比黑夜更容易理解?


人们或须这般相互交融

像环绕雄蕊的花瓣一层层:

不祥之物隐隐四处游动,

又麇集起来并扑向我们。


可是当我俩彼此紧紧缠住,

以免看见它们怎样逼近,

你可能脱出,我也可能脱出:

因为我们的灵魂靠背叛生存。




亚比煞


1

她躺着。她那双童子的臂膀

被仆人绑住,将枯萎者紧抱,

她躺在他身上,时辰甜美而悠长,

有点害怕他年迈寿高。


而有时候她在他的胡须里

转动她的脸,当一只枭嘶叫;

属于黑夜的一切到来并聚集,

同忧虑和渴望一起围在她周遭。


像她的同类一样星星颤慄,

一缕芳香搜寻穿过卧室,

窗帘拂动并发出暗示,

她的目光悄悄追随——


但是她一直贴住那阴森的老人,

不曾被黑夜之夜所企及,

她抱着君王渐渐僵冷的肉身

像一个轻轻的灵魂,仍是处子。


2

国王坐着并沉思空虚的过去:

完成的业绩,未曾感觉的情欲

和他豢养的母狗,他的心肝——

可是夜晚亚比煞便弓身

覆盖他。他那迷惘的一生

已被遗弃如声名狼藉的海岸

在她幽静的双乳座下面。


而有时候,既然是情场老手,

他透过眉毛看得清清楚楚:

那张不动的,没有吻的嘴;

他看见:她的情感的绿色钓竿

并未垂下直到他的深底。

他冷得发抖。他倾听像只猎犬

并在他最后的血液里寻找自己。



约书亚召集以色列各支长老


一如大河以河口的巨流

在尽头突破它的堤岸,

约书亚的声音此时穿透

最古老的支派,最后一遍。


那些大笑的人如何被击败,

所有的心和手如何停下来,

仿佛三十场激战的喧嚣

升向一张嘴;这张嘴正打开。


千万士兵又一次无比震惊

像耶利哥城前那伟大的日子,

但这次那嘴里却是羊角声,

而他们生命的城墙晃动不止,


把他们给吓得翻来滚去,

已无法抵抗并只好认输,

到这时才想起,他怎样在基遍

朝太阳高声喝令:停住。


神奔去,惊慌如一个奴仆,

并拽住太阳,在征战者头顶,

直到双手火辣辣地疼,

只因有个人想要它站住。


正是这个人;正是这老人,

他们以为他已不中用——

已是一百一十岁的高龄。

那时他站起来,闯进他们的帐篷。


他像一阵冰雹砸到禾秆上:

你们要向神承诺什么?异邦神

围绕着你们,等待你们选择。

但你们一选择,神就要毁灭你们。


随后,以一种无与伦比的傲气:

我和我的家族始终侍奉他。

他们都喊叫:行行好,给一个暗示,

为这艰难的选择给我们勇气吧。


但他们看见他,沉默,一如这些年,

爬向山冈他那座坚固的城池;

随后不见了。这是最后一次。




浪子出走


现在就与乱糟糟的一切分离,

都是我们的却不属于我们,

都像那古老源泉里的水,

颤抖着映出我们又毁掉形影;

从所有这一切,好像长着刺

再次挂在我们身上——离去

并把这个人和那个物,

他已经看不见的一切

(这般寻常,已成了习惯),

挨个儿打量:温柔,谅解,

仿佛在一个开端并从近旁;

并若有所悟,好像非关个人,

好像那痛苦穿过所有人,

把童年装得满满当当——

然而却离去,从手中抽出手,

仿佛某人重新撕开伤口,

却离去:去哪里?去向未知,

去一个遥远,温暖,无亲人的国度,

它会像背景在一切动作后面

淡定而冷漠:花园或墙壁;

却离去:为何?由于天性和渴求,

由于忍无可忍,神秘的期盼,

由于不理解和无法交流:

承担这一切并且抛弃

那也许枉自获取的,以便

独自死去,却不知缘由——


这就是一种新生活的入口?




Pieta


于是我又看见,耶稣,你的脚,

当年我替你脱鞋,清洗,

那还是一双年轻人的脚,

局促地立在我的长发里,

像刺丛中的一只白兽。


于是在这个爱的夜晚,我初次

看见你从未被爱过的肉躯。

我俩还不曾躺在一起,

此时也只是痴痴相守。


可是瞧呀,你双手累累伤痕——

爱人,不是我咬伤,我怎么能够。

你的心敞开,向着芸芸众生:

从前这大概只是我的入口。


现在你倦了,你的疲倦的嘴

不想把我痛苦的嘴亲吻——

耶稣呀,何时曾是我们的良辰?

我俩又如何销魂而死。




女人为诗人歌唱


看吧,像万物敞开:我们亦然;

因为我们无非是这种福分。

一只兽体内的血和幽暗,

在我们身上长成灵魂,


再发出灵魂的召唤。它正召唤你。

你当然只把它纳入你的视线,

当它是风暴:温柔,没有欲念。

因此我们揣测,大概你不是


它所召唤的。然而,难道你并非

我们甘愿献身的那一位?

我们更充实于谁的心怀?


那无限的随我们一道消隐。

但你在,你是嘴,令我们倾听,

但你,你言说我们:你在。




子午线天使


——沙尔特

风暴从四面扑向坚固的大教堂

而教堂像一个否定者冥想沉思,

此时此刻人们感觉到,一下子

被你的微笑更温柔地引向你身旁:


微笑的天使,有感觉的形象,

做出你的嘴用了一百张嘴:

你竟未察觉,我们的时辰怎样

悄悄滑离你那圆满的日晷,


那上面白昼的整全之数同时,

同样真实,处于深深的平衡,

仿佛所有的时辰成熟而丰盈。


对我们的存在,石头神,你可知悉?

你正以愈加福乐的神情

也许将钟盘携入夜里?

林 克 译




什 么 是 后 现 代 主 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乃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思想运动之一,是20世纪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甚至就连马克思主义也深受它的影响,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等都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1985年,在《走向后现代主义》(Approaching Postmodernism )的前言中,佛克马(Douwe Fokkema)和伯顿斯(Hans Bertens)写道:“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给文学史带来不少困惑,甚至人们还未来得及确定其意义,它就已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用语。”今天,后现代主义即使不算是明日黄花,也断没有二十年前那样风光无限了。但在后现代主义几乎尘埃落定的今天,要给它下个定义仍非易事。我们看到,一部《后现代主义辞典》(王治河,2004)竟也没有给出“后现代主义”之定义。其实,不可定义性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主旨之一,因为它反对的正是源自启蒙思想的统一理性。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启蒙观念,否定关于真实世界的客观知识,否定语言或文本所具有的单一意义,否定人类自我的统一,它否定在理性探索与政治行为、字面意义与隐晦意义、科学与艺术及历史与叙述之间的区别,甚至否定真理的可能性。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1870年前后,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查普曼(John Watkins Chapman)曾用“后现代绘画”来指称那些据说是比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还要现代和前卫的绘画作品。1917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潘伟兹(Rudolf Pannwitz)在他的著作《欧洲文化的危机》(The Crisis of European Culture )中使用了“后现代”一词来描述20世纪西方文化中的虚无主义。1934年,西班牙文学评论家奥尼斯(Federico de Onis)在他编撰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Antologia de la Poesia espanola e hispan-americana: 1882-1932 )中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来描述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逆动”。表示与现代时期的决裂的“后现代”概念则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在D·C·萨默维尔(D. C. Somervell)为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的《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 )的前六卷所撰写的一卷本的概论中。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随后的第八和第九卷中采纳了这一概念。萨默维尔和汤因比用“后现代”时期这一概念来描述西方历史从1875年以来的第四个阶段,这是一个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分崩离析的“动乱时代”(time of troubles)。20世纪50年代,美国文化历史学家伯纳德·卢森堡(Bernard Rosenberg)在他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Revisited , 1957)中使用“后现代”来描绘大众社会中一种新的生活状况,这种后现代世界既充满了希望,也到处都是危险。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关于后现代时期的观点出自英国历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所著的《当代历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 , 1964)。与强调历史连续性的理论家们不同,巴勒克拉夫指出:“我们应当予以重视的不是相似性,而是差异性,不是连续因素,而是不连续因素。总之,当代历史应当被看做一个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有别于以前阶段的特殊时期,其差异程度绝不亚于我们所说的‘中世纪历史’同现代历史之间的差别。”他建议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这个继现代历史而来的时期。1971年,被视为后现代主义代言人的哈桑(Ihab Hassan)在《肢解奥菲斯:走向一种后现代文学》(The Dismemberment of Orpheus: Toward a Postmodern Literature )中首次使用“后现代主义”来统称文学、哲学以及社会中的这种共同倾向。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学术界出版的三本著作把后现代主义归结为了一种运动,它们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的《后现代建筑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 1977)、利奥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的《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 1979)及罗蒂(Richard McKay Rorty)的《哲学和自然之镜》(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 1979)。在美国,通过罗蒂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超出了建筑学和文学批评的范围,开始引起美国哲学界的关注,就连宗教神学领域也受到了影响。泰勒(Mark C.Taylor)1984年出版的《犯错:一种后现代非/神学》(Erring: A Postmodern A/theology )就把后现代的标签贴在了以往被视为神圣的领地。简单说来,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真正崛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流行话语,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影响开始传播到第三世界国家。
不过,后现代主义即使在鼎盛时期也并非没有受到挑战。1976年,贝尔(Daniel Bell)在他著名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中明确把后现代主义视为对传统的回归,认为其中并没有完全新颖的东西。同样,哈贝巴斯(Jürgen Habermas)在《现代性——一项未竟的事业》(Modernity: An Unfinished Project , 1980)中也把后现代主义者视为“新保守主义者”,因为他们对理性的否定并无新意,关键是要在科学、道德及艺术领域推动“没有限制的相互作用”,即“交往理性”。哈贝马斯还把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对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的批判视为与“犹太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调情,指责他硬把哲学纳入文学,使哲学丧失了自主性,以至于最终解体在修辞学和文学之中。的确,后现代主义内部的话语并不一致,可分为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其表现形态包括解构主义、反基础主义、视角主义、后人道主义、非理性主义、非中心化思潮等;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表现为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有根据的后现代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及重构的后现代主义等。此外,后现代主义传入第三世界国家后,又出现了所谓的“第三世界后现代主义”,比如拉丁美洲的右派后现代主义、拉丁美洲的左派后现代主义、印度的后现代主义、东南亚的后现代主义等。
尽管不能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全备的定义,因为那是违反后现代主义的主张的,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普遍(我是怀着愧疚使用“普遍”一词的)特征:第一,后现代主义张举怀疑主义,特别是对现代性的一元论、绝对理性、单一视角和纯粹理性加以怀疑,它也对现代个人主义、帝国主义、家长制及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加以怀疑,因此有第三世界的“后现代主义者”试图将后现代主义转化成一种“反抗文化”。第二,后现代主义推崇多元化、差异和开放性,因此后现代主义成为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后现代主义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消除彼此之间的对立,都应从“关系中的自我”出发来摈弃对立,实现和谐相处。


什 么 是 后 现 代 性?

在考察何为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现代性(modernity)。
虽然研究现代性的理论进路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总是绕不过启蒙运动这个纽结,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是由启蒙思想表达出来的。启蒙一方面构成了现代性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启蒙思想也是现代性的核心。那么,什么是启蒙?这是康德(Immanuel Kant)晚年提出并努力予以回答的问题。康德以理性作为启蒙的核心,并把启蒙和人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开启了近代启蒙哲学的先河。但他没有找到理性的合法化依据,因而其观念自身包含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康德以降的思想家们不断地对启蒙观念进行批判反思,对其进行修正、丰富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批评家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将启蒙观念泛化,指出启蒙具有自我否定和自我摧毁的特性,以此提出了启蒙辩证法;福柯(Michel Foucault)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来谈启蒙问题,在他看来,启蒙是一组事件,而现代性是一种态度。从康德到阿多诺、霍克海默到福柯,启蒙观念的辩证发展代表着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的轨迹。
由此可见,现代性从根本上说就是非常复杂的概念,其内部更是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卡林内斯库(Matei Cǎlinescu)在其《现代性的五副面孔》(Five Faces of Modernity , 1987)一书中提出,现代性作为西方文明史的一个阶段,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分裂。他区分了两种现代性:第一种现代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即科技进步、工业革命、经济与社会急速变化的产物;第二种现代性则是“审美的现代性”,即现代主义文化和艺术,它反对前一种现代性,这种文化现代性“是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全面拒绝,是一种强烈的否定情绪”。换句话说,存在着这样两种现代性:启蒙的现代性和审美的现代性,它们分别代表了现代性的两个维度,即理性的维度和感性的维度。其感性的维度可以回溯至文艺复兴,强调的是个体性;理性的维度张扬的是主体性,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里。
在这个意义上,甚至有学者——如米勒(J. Hillis Miller)和德里达——指出,后现代性是先于现代性而存在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狄奥尼索斯(Dionysus)精神,即酒神精神,是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回到原始状态的生命体验。审美的现代性或感性的现代性是对无限崇尚理性、秩序、主体、进步等观念的启蒙现代性的平衡,现代性的矛盾性也主要体现在这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后现代性也可以被视为审美现代性未竟的计划。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就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新感性”,在她看来,不同于现代主义对深层、本质意义的推崇,后现代主义者坚信意义就在表层,根本不存在什么深层意义;如果说现代主义艺术需要理解和解释,后现代主义艺术则需要一种体验,一种新感性。从这个理路上来看,后现代性也可被理解为与现代性同源对抗的一种状态。
如果说现代性的驱动来自对“未思”(the unthought)的思考(福柯),后现代性的目标则不是将此未思之物变成完全可理解的和透明的。启蒙理性主义坚持意义的透明,后现代思想家则抛弃了未思之物可以被透明把握的想法。后现代性与现代性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看待“未思”的态度。与现代性不同的是,后现代性接受“未思”的存在,并不认为我们必须把握“未思”之物方能理解世界。后现代性认为并不存在单一的“未思”之物,也不存在单一的思考“未思”之物的方法。不同的后现代思想家对“未思”的理解也不一样,这就构成了不尽相同的后现代话语。美国学者哈桑以与现代主义相比较的方式罗列出“后现代”的33个特征,比如“反形式”、“偶然性”、“无序”、“缺失”、“反叙述”、“精神分裂”、“反讽”、“不确定性”及“内在性”等等。根据这些特点,他提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倾向是“不确定内在性”(indetermanence),其分开说就是“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和“内在性”(immanence)。所谓“不确定性”是指表现于整个西方社会政治、认识体系、情欲系统以及个人的精神和心理的话语领域中一种废弃一切的普遍意志;“内在性”与“超越性”相对,表示“人具有用象征符号进行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它能逐渐介入自然,通过它自己的抽象活动反作用于自身,而这一切又越来越直接地变成了它自身所处的环境”。哈桑从文学进入后现代,他的影响主要在文学批评方面。利奥塔以其《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将后现代主义推向整个西方知识界。利奥塔对后现代的界定是“对元叙事的怀疑”、“对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不可同约的承受力”。所谓“元叙事”就是指那些使西方科学或知识得以合法化的基本哲学理念,即启蒙运动以来所确定的那些理性主义法则,诸如“精神辩证法、意义阐释学、理性主体或劳动主体的解放、财富的增长等”。詹姆逊主要从文化角度界定后现代,认为后现代就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文化被纳入了经济的序列,因而必须遵从商品和资本的逻辑,必须是易于流通和消费的,这就造成了后现代文化的通俗化、平面化和无深度化。此外,还有福柯的主体为话语所建构、德里达的符号意义的“延宕”、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符号的“增殖”和意义的“内爆”之说等等。英国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等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后现代性进行界定和运用。不过,所有这些理论中,法国“后结构主义”对后现代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具有原创性。




推荐阅读: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7首

乌拉·哈恩诗3首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7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11首

A.E.史陶林诗12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诗7首

埃利蒂斯诗4首

蒂姆·利尔本诗11首

简·赫斯菲尔德诗13首

罗伯特·瓦尔泽诗3首

迈克尔·杜曼尼斯诗9首

马斯特斯《匙河集》38首

洛尔娜·克罗齐诗13首

普拉斯诗3首

萨拉·基尔施《乡村之行》1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6首

保罗·穆顿诗27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7首

安娜·斯维尔诗3首

米沃什诗15首

帕沃·哈维科《冬日宫殿》

穆罕默德·达维什《爱德华·赛义德:一种对位的阅读》

根纳季·艾基诗3首

露易丝·格利克诗5首

翁贝托·萨巴《山羊》

凯瑟琳·巴内特7首

安娜·斯维尔《夜间一场悲哀的对话》

阿尔·珀迪诗11首

安娜·斯维尔诗12首

布伦达·希尔曼诗10首

凯瑟琳·巴内特诗4首

玛丽亚·科钦诗3首

莎朗·奥兹诗7首

翁贝托·萨巴诗4首

阿尔冯西娜·斯托尼《伤感》

阿米亥诗16首

阿方斯娜·斯托尔妮十四行诗4首

罗伯特·哈斯诗3首

尼克拉斯·尼尔松《乌托邦》

萨巴诗5首

莎朗·奥兹诗7首

西奥多·罗斯克诗7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4首

博尔赫斯诗92首

杰佛瑞·希尔诗5首

雅典娜·法罗赫扎德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4首

约翰·阿什贝利诗5首

约翰·阿什贝利《凸镜中的自画像》

华莱士·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杨·瓦格纳诗6首

保罗·策兰诗4首

玛丽琳·海克尔诗13首

曼努埃尔·德·巴罗斯诗5首

乔·夏普科特诗5首

谢默斯·希尼《格兰莫组诗》

杨·瓦格纳《蒺藜》

玛丽·奥利弗诗43首

理查·威尔伯诗15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77首

特德·休斯诗14首

玛丽·奥利弗诗5首

克莉丝汀·加仑诗2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歌6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7首

理查德·威尔伯诗10首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8首

扬·瓦格纳诗20首

阿米亥诗15首

丹尼丝·莱维托夫诗8首

罗伯特·洛威尔诗8首

亨里克·诺德勃兰特诗35首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5首


箭镞本求利 淬砺良甚难 砺将何所用 砺以射凶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