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建故事 | 我在电池厂买丸子

曹保义 太原道 2020-02-09

197112月中旬,我们铁建兵团战士十二人,被分配到太原电池厂当学徒工。从此,我们改变了工作环境,转变了人生轨迹,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开始了全新的工作与生活。

初进工厂,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和亲切感,感觉这里虽然地处偏僻,周围空气却格外清新。厂里的领导和师傅们都是热情地从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关心和帮助我们,在这种处处充满温馨的环境下,我们很快便适应并融入了这个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温暖大家庭。

由于单位地处偏远,距离市区有二十多里地,交通很是不便,回家一次也比较难。而且单位的接送车只有到星期二下班后才会开往市内,星期四一大早再接回单位(北营地区的单位都是星期三休息)。因此,厂里的年轻人大都住在厂里单身宿舍。

当时学徒工,工资虽说只有二十元零六角钱,可是,在这里不仅住宿不花钱,而且一个月的伙食费仅仅需要花费九元钱,便足以吃得很好。厂里食堂的饭菜,那是花色品种多样化,经济实惠,又非常可口。电池厂食堂的菜肴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一日三餐,菜肴中必定少不了丸子。食堂师傅们不愧功夫深厚,厨艺了得,他们巧妙地利用丸子,想方设法变换花样,精心改善职工们的生活,糖醋丸子,烩丸子,馏丸子,丸子汤。。。。。。厨师们用高超、娴熟的厨艺把做丸子的水平发挥到了极致。博得全厂职工们的一致赞美。

光阴似箭,转眼间到了1973年。秋季的一天,那天是个星期二,也是单位的星期六。午餐快结束时,食堂管理员张杨狮主动热情地向就餐的职工们宣布,他计划为大家办一件好事,将从肉联厂购回一些肉丸子销售给职工,欢迎大家及时预定。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而且明天是厂里的星期天,真应该买些回去,让家里的人也尝尝鲜。抱着这样的想法,大家纷纷报名登记。于是你三斤,我二斤,很快便凑得一百多斤的数量。张杨狮便兴匆匆地蹬上自行车,赶往肉联厂。

回来之后,在张管理员的办公室,他按照预先登记的名单顺序开始销售。当卖出将近一半时,有位细心的女职工无意间的一瞥,发现了一个很隐秘的细节。原来她注意到张管理员一手把秤,另一只手居然乘人不备飞快地做了一个小动作,用小拇指迅速把秤杆向上挑了一下。乍看上去,似乎秤挑的高,从而显得分量十足。这难道不是投机取巧,坑人的举动吗?这位工人师傅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气愤,当众毫不客气的予以揭露:“洋柿子!(这是厂里的老职工给张管理员起的绰号)你也太不像话了吧,你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吧,怎么做起小动作了?”众目睽睽之下,张的西洋镜被揭穿,把他羞臊的无地自容,脸红脖子粗。回过神来,他见并没有别人再说什么,嘴里就嘟囔着自我解嘲道:“我辛辛苦苦为大家,图了个啥?这一买一卖,秤低了,你们不高兴。秤高了,亏了的分量,又该算是谁的?实话跟大家说,我是一斤丸子八毛钱进的货,只卖八毛五一斤。秤砣打在九两半上,只是保证不亏本。我这么辛苦,也只不过是为大家办个好事。”这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他居然还振振有词地讲出一番很不入耳的“道理”来。

这时,他身旁的两位爱开玩笑的女职工,听了这番话,觉得他的做法很不合适。他本应该是马马虎虎认个错,也就将就着过去了。怎么经他自己花言巧语一说,反而成了理不亏的人了。她二人顿时装出一副嗔怒的样子,相约着一起向前,边说边动手:“你弄虚作假,反倒有理啦?拧下你的巧儿头!”(张的身材瘦小,头也显得比普通人略小些。太原话把麻雀称之为“巧儿”。)他边低头躲,边急着说:“别拧,别拧。”可是,屋小人多,躲也无处躲。二人揪住他的耳朵,来来回回拧来拧去,头就像拨浪鼓似的,逗得满屋的人哄堂大笑。

谁知笑声过后,张直起身来,冷不丁来了一句:“没想到你俩真拧我的头,今天实话告诉你们,卖给你们的是米猪肉丸子。”

其实,大家笑声过后,谁也不会去斤斤计较缺斤短两的问题了。没想到他这句话的作用却适得其反,如同火上浇油,炸开了锅,也引发了众怒。大家都听说过有米猪肉,也听说过米猪肉的危害性,唯恐避之不及。现在他又明确地告诉大家,卖给大家的是米猪肉丸子,哪个人听了心里不害怕?不担心,群情激愤之下,满屋子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地指责他:“你怎么能坏了良心,办这种缺德事!”

眼看引起众怒,这下他可傻了眼,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万万没料到自己的一句发泄话,竟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大家对自己产生了严重误解,一下成了众矢之的。此刻,他深感自己有错在先,本来就不对,又不负责任,信马由缰地抛出一句吓唬人的话来,更是严重伤害了大家对他的信任。此刻他才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彻底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方能挽回自己十分被动的局面。于是他马上改变态度,诚恳的向大家公开认错,并做了详尽的解释:“大家都知道,肉联厂的高温塔是加工、处理米猪肉的设备,加工后的肉完全符合食用标准。这些肉基本上都做成了肉丸子。这些丸子的质量绝对有保证。不仅是电池厂,许多单位的食堂,这些年来吃的都是这种丸子。今天我可是真心实意告诉了大家,不然的话,你们糊里糊涂,蒙在鼓里,永远也不清楚。”听了他的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大家如同醍醐灌顶、大梦初醒。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养猪基本上是以家庭个体圈养为主。饲养条件很差,不可避免地会有米猪肉出现,为此,大型的肉联厂也就相应的有了加工米猪肉的高温塔设备。所以,能够买到加工后的肉丸子也犹显弥足珍贵。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养猪事业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从简单落后的家庭圈养,稳步过渡到专业化、规模化的大型养殖事业。从环境、卫生、防疫、检疫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整体完善和改观,从源头上彻底杜绝了米猪发生的可能。在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各地生猪的出栏率显著提高,全面充分满足了全国城乡居民的肉食需求,人们生活、健康水平得到更加有力保障,城乡居民吃肉难的问题也早已成为远去的历史。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铁建故事 | 王燕:我的铁建缘

铁建故事 | 选拔干部

铁建故事 | 青春的岁月——村里有姑娘叫小芳

轮椅上的坚强

铁建故事 | 猪猪:呓语引发的虚惊

铁建故事 | 曹保义:可疑的“猪肉”

铁建故事 | 广袤:青春的岁月——夜战

铁建故事 | 毛素民:煤油灯下的记忆

铁建故事 | 邓明:“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

铁建故事 | 范大喜:歌声里的记忆

铁建故事 | 邢保荣:想起那身绿棉衣

铁建故事 | 高升山沟与UFO

铁建故事 | 赵玉芬:拔火罐

铁建故事 | 晋丕玲:有一种回忆,只在雨天泛起

铁建故事 | 广袤:青春的岁月

铁建故事 | 张素玲:难忘的病号饭

铁建故事 | 悠悠火炕情

铁建故事 | 为连里买土豆

铁建故事 | 战友情深

铁建故事 | 迟来的谢谢

铁建故事 | 1971年春节的那瓶带鱼

铁建故事 | 一瓶荸荠罐头

铁建故事 | 重返“京原线”的一点感受

铁建故事 | 一次难忘的古交行

铁建故事 | 难忘的1970年之夏······

铁建故事 | 铁建新鲜事,走路打瞌睡

铁建故事 | 想起那年那月……

铁建故事 | 悠悠小树林,为爱说道歉

铁建故事 | 珍藏在记忆里的泪

铁建故事 | 故地重游——古交行

铁建故事 | 报名遭遇顶替风波

铁建故事 | 天鹅湖畔遐思铁建岁月

铁建故事 | 岁月深处的山西铁建兵团

铁建故事 | 夜走大营镇

铁建故事 | 难忘的那年中秋节

铁建故事 | 六连的“秘密武器”

铁建故事 | 有这么一个地方

铁建故事 | 打针奇事

铁建故事 | 脸盆囧事

铁建故事 | 我当“伙头军”的日子

铁建故事 | 写给天堂战友的一封信

铁建故事 | 冬天来了

铁建故事 | 难忘的岁月

铁建故事 | 杀猪趣闻

铁建故事 | 炊食班的故事·火头军

铁建故事 | 在鹰厦铁路回望铁建岁月

铁建故事 | 隐忍与坚强,始于帐篷

铁建故事 | 京原线上的随想

铁建故事 | 古交铁建故事片段

铁建故事 | 给爱一颗感恩的心

铁建故事 | 古交山的春天

铁建故事 | 拆碑造夯记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差点见阎王

铁建故事 | 1972年古交春节纪实

铁建故事 | 大家喊我“二百二”

铁建故事 | 忆苦思甜会

铁建故事 | 那双白塑料底一带布鞋

铁建故事 | 笔记本的故事

铁建故事 | 我身边的铁建人

铁建故事 | 那些记忆的碎片

铁建故事 | 铁建生活二三事

铁建故事 | 铁建第一课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十八岁

铁建故事 | 我去铁建第一天

铁建故事 | 去铁建兵团的“上山下乡”背景

铁建故事 | 山西为何成立铁建兵团?

蒋言礼:恰同学少年,去当铁建兵

代号3201:铁建人重返京原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