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峰客浅析丨估值近20亿美元,南京传奇如何开拓CAR-T疗法传奇之路

立夏 峰客访谈 2020-09-03


4月1日,金斯瑞旗下传奇生物Pre-IPO融资规模达到约1.6亿美金,传奇生物充分稀释后的估值达到约19.6亿美金。


该融资由哈德逊资本、强生创新(JJDC)、礼来亚洲基金(LAV)领投,其他买方为:SMALLCAP World Fund, Inc.、Vivo Capital Fund IX, L.P.、RA Capital Healthcare Fund, L.P.、Blackwell Partners LLC — Series A 以及 RA CapitalNexus Fund, L.P.。


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成立于2014年11月17日,是金斯瑞生物科技(GenScript Biotech Corp.)集团控股子公司。



作为全球生物试剂定制化服务领域的领导者,金斯瑞生物科技服务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5700多家国际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及科研机构。金斯瑞拥有着国际化的科研团队,及一大批的海归人才。


“开拓创新”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公司为科学家团队提供了创新的环境,鼓励科学家发扬公司的“亮剑”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科研难题,攻克科研难关。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金斯瑞创立了南京传奇生物有限公司,在南京传奇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定位其为“创新型的企业”,并且是专注于细胞疗法的创新型企业。


南京传奇致力于改善全球患者的生活,开发创新的细胞疗法,目标是能够重新定义医疗保健并提供变革性的治疗方法。


向CAR-T发起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免疫疗法成为了癌症治疗的“第五支柱”,而免疫疗法中最炙手可热的莫过于CAR-T疗法了。金斯瑞生物正是看到了CAR-T在癌症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作为在生物药(尤其是抗体药)研发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经验的创新型公司,金斯瑞决定投身CAR-T研究。

于是,聘请了在免疫治疗领域的关键意见领袖(KOL)范晓虎博士作为首席科学官。范晓虎博士90年代末就开始使用慢病毒基因治疗进行科学研究,是最早用慢病毒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并且范博士是T细胞、B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专家,在基因治疗和人类免疫治疗领域先后发布贡献40余篇重要学术论文。

范晓虎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


2015年初,当时学术界主流意见是认为CAR-T在肿瘤方面进展不大,当时很多国内外的专家都怀疑CAR-T技术只适用于一些靶点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或者淋巴瘤,CAR-T在其他的疾病和靶点上很可能没有作用,范晓虎博士基于自己的多年的学术经验,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这也是传奇公司为什么会挑战多发性骨髓瘤这块硬骨头的原因。

多发性骨髓瘤潜在的靶标,当时至少有11种,BCMA并不突出,几乎没有任何公开信息可以查到公司在开发针对BCMA靶点的产品,南京传奇首席科学官范晓虎博士凭借自己在浆细胞、B淋巴细胞多年的技术和学术经验,找到了这个靶标,并判断这个靶点是非常有前景的。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传奇研发团队专注于这个靶点的研发,并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CAR-T明星产品:LCAR-B38M


JNJ-68284528(LCAR-B38M),是南京传奇的明星产品,是针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细胞疗法。最初由南京传奇公司设计和开发,在2017年12月,杨森公司与南京传奇达成全球性合作,获得高达3.5亿美元的预付款,共同开发和推广LCAR-B38M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

LCAR-B38M基于双特异性抗体与CAR-T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同时靶向两个不同的结合位点,将BCMA表面的两个抗体可结合位点都结合了,正是这样的创新思路,使得南京传奇的CAR-T产品拥有了领先的创新优势和临床效果,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显示了十分强大的治疗作用。

LCAR-B38M于2018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AR-T临床试验申请(IND)批件,是国内首个获CDE正式受理并批准临床的CAR-T疗法。LCAR-B38M于2018年5月获得美国FDA的临床试验批件,于2019年4月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优先药物审批资格(PRIME)。

2019年12月7日,强生集团(J&J)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靶向B细胞抗原(BCMA)的CAR-T疗法JNJ-4528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经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突破性疗法认定将加快这一创新疗法的开发和审评过程。

在这之前这一疗法已经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以及欧盟EMA授予的PRIME药品认定。

LCAR-B38M的成长之路


  • 2016年3月


中国首例MM患者接受LCAR-B38M治疗。

  • 2017年6月


南京传奇(Legend Biotech)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LCAR-B38M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数据。在35名R/R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100%。在最早接受治疗的19名患者中,14名达到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CR),剩下5名出现部分缓解(PR),其中4名的状况非常良好,且5名经治超过1年的患者依旧处于sCR。
ORR达到100%(图片来源:ASCO17)
  • 2017年12月


LCAR-B38M成为国内首个获CDE正式受理的CAR-T细胞药物。紧接着,强生旗下杨森公司(Janssen Biotech)宣布与南京传奇签署了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共同开发和商业化LCAR-B38M(JNJ-68284528)。

  • 2018年3月


LCAR-B38M成为首个获得C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CAR-T疗法。

  • 2018年5月


JNJ-68284528获得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成为首个获得FDA批准的中国自主研发的细胞疗法。

  • 2018年12月


美国血液学会(ASH)2018年会上,南京传奇和合作伙伴杨森提供了LEGEND-2(NCT03090659) I/II期开放标签研究的最新结果。
57名晚期R/R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了LCAR-B38M CAR-T细胞治疗,ORR为88%。其中,74%的患者达到CR,4%的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反应(VGPR),11%的患者达到部分反应(PR)。值得注意的是,在42名CR患者中,39名患者(68%)骨髓中的微小残留病变(MRD)呈阴性 - 这是特别深度反应的标志。
  • 2019年12月


在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南京传奇公布了LCAR-B38M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b/II期最新临床数据,结果表明在治疗29名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时表现出优异的疗效,在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时,达到100%的总缓解率。其中69%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或更好缓解、86%的患者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更好缓解。

核心细胞治疗平台


  • LCAR-B38M / JNJ-4528 


LCAR-B38M / JNJ-4528是南京传奇的主打产品,也是目前进度最快的细胞疗法,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改善效果,目前正在中美两国开展临床试验。


  • TCR-T


TCR-T是靶向肿瘤的另一种有效方法,T细胞受体(TCR)是从肿瘤特异性T细胞中分离出来,能够与细胞内蛋白质衍生的多肽(抗原)结合。与CAR-T相比,TCR-T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更好。


癌症中经常发生能够改变的蛋白质序列的突变。突变的蛋白质在细胞内裂解,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以多肽(表位)的形式呈现在细胞表面。新表位仅存在于肿瘤上,由突变基因/蛋白衍生的多肽,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并诱导有效的抗肿瘤T细胞应答。所以,可以将从新表位特异性T细胞中分离的TCRs工程化为TCR-T,用于临床。


南京生物通过鉴定新型TCR来构建TCR-T,并通过克服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进一步改善TCR-T作为治疗剂,来应对治疗实体瘤的挑战。


  • 同种异体细胞疗法


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因不受个体局限性有其独特的发展前景及潜在的好处。南京生物扩大细胞领域布局,通过一系列多功能工具和细胞类型,寻求真正的“现成”细胞疗法。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国内CAR-T疗法进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一种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疗法,来达到精准治疗的一种独特的平台技术,目前在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发性骨髓瘤(MM)等血液学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治愈率。

南京传奇的LCAR-B38M是我国首个获得C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CAR-T疗法。

三月中旬,复星凯特从美国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引进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益基利仑赛注射液(拟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有望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CAR-T疗法。

CAR-T在恶性血液肿瘤中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使其成为近年来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两种靶向CD19的CAR-T疗法(诺华的Kymriah和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成功上市,用于治疗某些B细胞恶性肿瘤。随着CAR-T技术的不断革新,CAR-T细胞治疗技术正在向综合治疗方案以及其他恶性肿瘤适应症方向探索。目前国内超过二十家企业都已递交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申请,未来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
http://www.transcenta.com/ch/
药物开发Club:重磅:曾被质疑临床数据造假的LCAR-B38M CAR-T细胞自体回输制剂获得生产批件

近期访谈,敬请期待
《峰客访谈》往期报道企业
宜明细胞 | 博雅控股 | 邦耀生物 | 赛默飞 | GE医疗 | 博雅辑因 | 岸迈生物 | 科医联创 | 金斯瑞 | 普瑞金 | 恒润达生 | 解放军总医院 | 赛诺生 | 复星凯特 | 澳斯康 | 亦诺微 | 昭衍生物 | 中盛溯源 | 贝赛尔特 | 斯微生物 | 科济生物 | 颐昂生物 | 恒润达生 | 复宏汉霖  | 默克生命科学  | 詹姆斯·威尔逊 | 科望医药  | 和元上海 | 和铂医药 | 苏桥生物 | 非同生物 | 艺妙神州 | 尚健生物 | 翰思生物 | 华大吉诺因 | 西比曼 | Applied StemCell  | 华龛生物 | 方恩医药 | 天士力创世杰  | 马璟博士 | Clindata  | 霍德生物 | 艾尔普 | 精诚医药 | 三启生物 | 睿健医药 | 燃石医学  | 生基医药  | 南京生命健康科技大会  | 健顺生物  | 甫康健康科技 | 西部战区总医院 | 亿腾景昂

“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