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7 凡夫之迷就是:我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错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167

破和合俱非  .破和 .破合  .破非和合

你说这两个是一个,讲不通;不是一个,也讲不通。确实不能成立。那么这是从名字上来破。你看看它这个四层,从相上、从义理上、从理体上、从名字上,无论从哪一方面去观察,都不是和合相。那么这四种相里头,举一种就行了,其余三种的道理跟这个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底下就略说了。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只要你对这个明和合的道理懂得了,其余的一切都明达了,不必要再一桩一桩地细说了。【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前面是破一个和,这个地方讲合。和不成,再看看合成不成。和跟合是两桩事情,诸位要晓得啊,这我举比喻来说。和呢,是水乳交融,融合成一个了。合呢,就好像这个盖子、杯子的盖子,哎,这个盖起来,合上了,这叫合。和跟合,是两个意思。和不成,看看成不成合,再来看看它能不能合。

这个经里头啊,前面这段意思,这个文的文法、格局,跟前一段大略相同。这是说明,我们的见精,因于明暗通塞俱非是见,所以才叫做精。但是,明暗通塞莫非是见呢,所以说妙啊。那么这个地方所讲的,全是诸法实相。那么我们所疑惑的呢,全是妄相。我们有和有合的这个念头啊,是凡夫错觉、妄念呢。佛给我们讲,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这是如来现量所证的实相。

五根,我们讲五识啊来得好,同依净色根呢,不涉妄尘,所以它并不是和合而生。何况见见的觉性,尤其是清静之极,净极妙极了,怎么会是根尘和合而起的呢?!凡是讲合,就是像杯子的盖子一样,这个杯子离不开盖子,盖子离不开杯子,它们是合起来的。那么佛在此地,也是举四个境界,在破的里面呢,也单举一个明相来广破,其余的三个境界,就是比类而知了。说:【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合,刚才讲了,是附带而不能离开的意思,这个叫合。假如我们见性与明合了,好,明里面有见,那我们见明,是应该的,这是我们见性跟明合了。明去暗来,那我们见性应当随着明相去了,因为你跟明相合的嘛。暗的境界来了,你怎么能看到暗呢?不应该看到暗啊。所以说是,云何见暗?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这是反过来说,与明合,好,明去了,暗来了。不与暗合,他见到暗了。那么换句话说,与明合的时候,也不应该见到明。为什么呢?要不见则同不见,有见则同见,不能说是明我见到了,暗我见不到。下面一句说得更好了。【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这个意思是说,明尚且不能见,这都是假设的话,又怎么能说见与明,它两个相合呢?而能了别那不是暗的境界呢?【了明非暗】呢,非暗就是不是暗的境界,你能够明了啊。那么现在说,既能够见明,又能够见暗,由此可知啊,我们的妙净见精啊,决定不是与明合的。怎么可以随意地说,见是与明合呢!

这一番的破,比前面稍微要简略一些,因为义趣相通,可以举一反三。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以此类推就行了,不必多说了。真心与外面的境界,这个见精就是真心,与一切境界,实在没有和合相。这个道理啊,要是明白了之后,诸位想想,烦恼啊就放下了。因为我们总是认为是个和合相,所以烦恼放不下,不明了事实真相啊。譬如说人家骂我几句,骂的那个是音声,听的是耳根,是闻性啊。闻性也是妙净闻性啊,妙净闻性与声尘,非和非合啊。他骂我,我生什么气呢?呵呵是不是?它不和合,如果真的要和合了,这个我生个气,要发个脾气,是应该的呀。讲不通啊,它不和不合,那你听了发个什么脾气呢,你不叫自生烦恼吗?!

诸位要懂这一个道理,这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六根根性,都是妙净的。与六尘,非和非合,你要说和合,都是错误的。这个道理是通达了,能够摆脱掉六尘啦,心自然就净了。比我们一般所讲的身外之物啊,这个意思,要深得太多太多了。因为我们舍身外之物,那个说老实话,世间人也能舍,这个财色名食,世间人也能舍。烦恼,可不是世间人能舍的。佛法给我们说这道理,就是烦恼性空啊。可见得我们在一切境缘里面要生烦恼,是自己错了,外面境界没错,自己错了!这个道理,如果诸位要真肯发心,细细研究,全在唯识里面。那么学唯识,得研究《成唯识论》跟这个《瑜伽师地论》。

那么如果说是真正一切都能看得破、放得下的,你不搞唯识也行,不去找这个麻烦,也可以。真正放不下的呢,要搞!为什么呢?把真相彻底明了。我们千万不要被那个妄相欺骗了!唯识说老实话,就是给我们辨别真妄的,它把所有的这个妄相,详加分析,给我们剖析明白了,使你恍然大悟啊。这个时候,一切放下,再不为外境所转了,这就是觉悟。觉悟什么呢?我们在境界上起心动念,是自己错了。人能够觉悟到这一点,这是大觉。在我们大乘佛法,叫始觉,你就开始觉悟了。如果你还认为是别人错了,这是迷,这是不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凡夫之迷,就是一切什么?我没有错,都是别人的错,这是迷啊。佛给我们讲,我们还不相信。这个唯识一分析,才恍然大悟,全是自己这个心所啊,虚妄的反应。

外面这个六尘境界,是阿赖耶的相分。而我们的六根,这个里面缘这个境界很复杂,所谓是有性境,有带质境,有独影境。这是大致上分为三大类啊,每一类里头又很复杂。你譬如说刚才我给你们稍微提一提的,同样是性境,阿赖耶缘的是无本质的,而前五识所缘的是有本质的。带质境里面,有真带质,有似带质。独影境里面,有有质独影境,有无质独影境。你看看这一分,就是六类了。六类里头细分,还很多,所以这个外面的境界,相当的复杂。这个缘境复杂了,境界是单纯的,所谓叫一真法界啊。境界是一真呢,一点都不错啊。是我们自己啊,你想想看,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自己把自己搞乱了。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乱,还去怪别人,还去怪境界,这就迷惑颠倒啊!那么佛说真话,真话我们不相信;说假话,哦,我们一听就相信了。

那么诸位想想,诸佛菩萨度我们,为什么度不了?我们自己苦心地修学,为什么不能成就?境界没搞清楚啊。你要是把境界果然搞清楚了,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境界,恒真恒一;所有的问题,都是发生在自己。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都是说我们自己的心行啊,指出我们自己错误的所在,确实是一念之间。一念觉,就是佛菩萨;一念迷,这就是凡夫。可是这一念呢,不容易转过来。我们研究教理,要把这个事情明白了,自己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了,这是我们在教下上得了受用了。并不是讲,哦,这个怎么讲法?这是个什么道理?讲得天花乱坠,文章写得洋洋大篇,没有用处的啊。心还为境界所转!

这个心为境转,是顺凡夫所说的,是你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叫自生烦恼。般若里面是教我们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果然能随时提起这一句,这个烦恼也消除了。顺境现前的时候,心里欢喜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欢喜心没有了,心平静了;逆境现前了,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人家拿刀来杀头,杀头也不烦恼,也不害怕。为什么呢?虚妄的嘛。僧肇大师所说啊,“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呢。世尊在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做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绝没有一点嗔恨心,没有一点不高兴,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啊。他为什么能做到呢?他就是晓得境界的真实相。他知道,他明了,不为境界所转,心得自在,他自己能做得了主宰。

我们今天要学的,学的这个,不是学理论,不是谈玄说妙。事理明白了,我们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身心清净,境界也清净。所以说,佛法,要拿世间话来说,非常现实。如果你是脱离现实,那是迷信,那根本不了解佛法。佛法是最现实的,立刻明白这个道理,立刻就得受用,真正所谓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啊。这个乐是真乐啊,并不是苦乐之乐。苦乐是相对的,相对的两边通通都离开,得的是真正之乐,清净之乐。希望同修们修学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

那么经文讲到这里,和跟合啊,都被佛给破除了。这个凡夫的虚妄执著习气,真的很难断。这一边不能成立了,马上他就偏到那一边了,那这样说起来,是不和不合了。呵呵,不和不合又错了。底下就是破非和合。那么现在我们还没有念经文,我们就在这个科题上来点醒诸位,所谓是开口便错,动念皆乖啊。假如阿难在这里把和合这一段的意思听懂了,恍然大悟了,那楞严经到此就没有了,后头就没有了。啊,你看看阿难一听了怎么样呢?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麻烦大了,没悟啊,这是没悟啊。悟了的人,没话说了,说话的人都没悟。呵呵你们听东西也如此,你提个问题来发问了,问的没悟。悟的不问了,悟的没话好说了。那么像这样的公案在禅宗里头最多了。为什么不悟呢?我们得研究这个道理,这就是习气太重了,这个虚妄分别的习气重。这个分别的路给它堵死了,立刻就分别那一条。诸位一定要知道,不起心不动念呢,妙觉真心就现前。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境界是一真,一真法界啊。净土里面讲的,实报庄严土啊。我们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是实报庄严土,是一真法界。才一动念呢,就落到十法界去了。

那么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就是代表一个典型的凡夫,分别习气重,名言习气重。执著还好,佛一说,他马上就能够放弃,但是他立刻转移目标。这个也是麻烦。如果是执著心再重的时候,那就变成刚强难化了。那么阿难还不是一个刚强难化之人,就是什么呢?意识太多了,分别太多了。禅宗的手段,就是当时把你这个妄想啊,立刻给你截断,禅宗用的是这个手法。那么我们看楞严会的时候,佛不是这个手法,佛是用疏导的方法,不是跟你立刻截断,是给你来疏导。这个立刻截断的时候,那是要相当的根基,所谓是上根利智。用那个方法啊,非常快,非常有效。中下的根性呢,那个方法用不得,那不能发生效果。所以中下根性,就要疏导,所谓说开导啊。

那么楞严会上所看到的释迦牟尼佛用的方法,就是开导的方法。随你怎么偏,你偏到哪一边,再慢慢给你分析。由这里也能看到佛耐心教学啊,不厌其烦。那么这正显示大慈大悲,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不怕烦,要有耐心,要肯帮助人。人有错误了,肯原谅人。这个阿难处处犯错啊,佛不计较,很耐心地去疏导他。那么这样,才能够叫阿难开悟啊。所以在经论里面,只要我们自己会学,真是处处都学到很多东西;句句啊,都能体会到很多道理,实在是受用不尽啦。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目录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目录(上)

147 能在一切万法里面观听,离开分别,离开执著,就是用根

148 你那个心到本来无一物的时候,就开悟了

149 凡夫之人真正肯定了相信了因缘果报,他的心也是定的

150 开不了悟,毛病就是在博闻强记

151  用心意识去听就不懂;你离心意识一听就懂了

152 由于众生不明见相两分都是一心所变,这就叫颠倒

153  晚上做梦,就是说意的造作还没有中止

154 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155 实相是无相,如来藏性就是清净心,本无一物的心是真心

156  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通通修的定

157 境界是随着人心来转变的,所谓是依报随着正报转

158  定的修法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上没有分别执著,也不起妄念

159 我们所看到的国土众生、山河大地,就是真见有了毛病现的这些圆影

160 定可以破烦恼障,不能破所知障;要慧才能破所知障

161 功夫不是说念得好多、拜得好多,而是在一切境处能保持心清净

162  悟的人从和合两个字开悟的,晓得本来没有生死

163 佛心清净是一真法界,我们心不清净是十法界

164  祖师大德善知识们所传的是学佛,不是佛学

165 听经听完就完了,懂就懂了,不懂不要去想它

166  念一句阿弥陀佛,我们的心量是无量无边,一切境界里头觉而不迷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120目录(点击进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目录(上)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