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236: 菩薩住在无礙輪三昧時得到十种法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种法,同去來今一切諸佛。何者为十。所謂得諸相好种种庄严。同於諸佛。能放清淨大光明網,同於諸佛。神通變化調伏众生,同於諸佛。无边色身。清淨圓音。同於諸佛。隨众生业。現淨佛國。同於諸佛。一切众生。所有語言。皆能攝持。不忘不失。同於諸佛。无尽辯才。隨众生心。而轉法輪。令生智慧。同於諸佛。大師子吼。无所怯畏。以无量法。開悟群生。同於諸佛。於一念頃。以大神通。普入三世。同於諸佛。普能顯示一切众生諸佛庄严,諸佛威力,諸佛境界,同於諸佛。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无礙輪三昧時,得到十种法。同过去世、未來世、現在世的一切諸佛是一样的。是那十种?所說的①菩薩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隨行好,种种的庄严,所謂「相好庄严」。和諸佛是一样。②菩薩能放清淨大光明網在虛空中,和諸佛是一样。③菩薩用神通變化力來調伏一切众生,和諸佛是一样。④菩薩有无边的色身和清淨的圓音,和諸佛是一样。佛有八音:㈠極好音㈡柔軟音㈢和適音㈣尊慧音㈤不女音㈥不誤音㈦深遠音㈧不竭音。⑤菩薩隨众生所造的业,而現清淨的佛國,和諸佛是一样。⑥菩薩对於一切众生所有的語言。例如飞禽有飞禽的語言,走獸有走獸的語言,魚龜有魚龜的語言,昆蟲有昆蟲的語言。總而言之,非潛动植,各有其語言。一切的語言,菩薩皆能攝持,不会忘記,不会失散,和諸佛是一样。⑦菩薩的辯才,猶如大江的水,滔滔不絕的流,沒有穷尽的時候。菩薩有善巧方便的智慧,隨順众生心念之所好,而常轉大法輪,令众生所得的智慧,和諸佛是一样。

⑧菩薩有大師子吼的威力。在证道歌上說:「師子吼,无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聽生欣悅。」沒有怯畏的時候。用无量的法門,來開悟一切众生,令众生反迷归觉,捨邪從正,身心健康,思想純正,如同諸佛一样。⑨菩薩能在一念之間,用大威神通力,普入三世无礙的境界,如同諸佛一样。能將三世大搬家,过去世雖然过去,可是能把它搬來到現在。現在世雖然不停,可是能把它挪移到未來。未來世雖然还沒有來,可是能把它搬囘到过去。这种境界的理论,只为智者道,難为俗人言。为甚么?因为俗人的執著太深,認为过去就是过去,現在就是現在,未來就是未來。怎能大調換?將時間顛倒,豈有此理!这是俗人不明白三世无礙的道理。其实而言,本來沒有过去,沒有未來,沒有現在。不过,在众生的執著心上起分別而已。在諸佛大圓鏡智中,三世无分別。在众生阿賴耶識中,三世有分別。所以在金剛经上說:「过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的。」这是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也就是教人不要執著,不要有分別心。要有圓融无礙的思想,所謂:「縱包太虛,橫周沙界。」將心量放寬。⑩菩薩能普徧顯示一切众生,知道諸佛的庄严,諸佛的威力,諸佛的境界,一切的一切,如同諸佛一样,沒有區別。

現在一般人,犯了掩耳盜鈴的毛病,認为把自己的耳朵堵塞,去盜取金鈴。那鈴不会響起來,人家不会聽到鈴声,这是欺騙自己的行为。現在有人反对神通,以为神通是不可能的事,这是孤陋寡聞,少見多怪的現象。佛有神通,你反对不反对?你若反对,就是佛的叛徒。为甚么你不反对佛有神通?而反对佛的弟子有神通?是不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在作祟。有人說:「佛入涅槃的時候,囑咐弟子,不可顯神通。」如果佛不准弟子顯神通,那么,佛當初不应該說神通,菩薩不应該現神通。佛既然說了有神通變化的妙用,为何不准?一定有原因。佛在世時,有位昔树提長者,用栴檀缽放在刹竿頂端。对大众宣佈,誰能以神通力取之,这缽便屬於誰所有。此時,賓頭盧頗罗墮尊者,经过此处,以神通力得之。被佛知道,呵斥不許入滅,留身在世間,应末法時代世人供养。佛不准弟子顯神通的主要原因,乃是为弟子普受供养的緣故。如果有神通者,大受人之供养;沒有神通者,則无人供养,所以不准隨便顯神通。这是佛的慈悲。

爾時普眼菩薩白普賢菩薩言。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法,同諸如來。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何故不名一切智。何故不名一切法中得菩提者。何故不得名为普眼。何故不名一切境中无礙見者。何故不名觉一切法。何故不名與三世佛无二住者。何故不名住实際者。何故修行普賢行愿猶未休息。何故不能究竟法界捨菩薩道。

在这個時候,普眼菩薩乃对普賢菩薩說:「佛的弟子!这位大菩薩得到这样种种的法,和諸佛是一样的境界,沒有分別。可是为甚么不是佛?我实在不明白。請仁者您慈悲,指示下边所問的十一個問題。做個詳細的答題,可以嗎?」①为甚么緣故不称为佛?②为甚么緣故不称为十力的人?③为甚么緣故不称为一切智慧的人?④为甚么緣故不称为一切法中得菩提的人?⑤为甚么緣故不称为普眼的人?⑥为甚么緣故不称为一切境界中圓融无礙明見的人?⑦为甚么緣故不称为觉悟一切法的人?⑧为甚么緣故不称为與三世諸佛无二住的人?⑨为甚么緣故不称为住在实際理体的人?⑩为甚么緣故?这位大菩薩修行普賢菩薩的行和愿,还沒有停止?既然和諸佛是一样的話,应該停止,不必再修行了。为甚法緣故?这位大菩薩还不能究竟法界諸法实相?还不捨棄菩薩所修的道?既然还修菩薩道,怎能同佛是一样?普眼普薩他本人當然明白这十一個問題,可是为在华严法会中的大众,和當來一切众生著想,而請普賢菩薩來解答。这就是菩薩的精神,愿作影響众,代替众生來請法。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眼菩薩言。善哉佛子。如汝所言。若此菩薩摩訶薩同一切佛。以何義故。不名为佛。乃至不能捨菩薩道。

在这個時候,普賢菩薩告訴普眼普薩說:「善哉!善哉!佛的弟子!你所問这位大菩薩,如果同諸佛是一样,为甚么不称为佛?乃至不能捨棄菩薩道?」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習去來今世一切菩薩种种行愿,入智境界,則名为佛。於如來所,修菩薩行,无有休息,說名菩薩。如來諸力,皆悉已入,則名十力。雖成十力,行普賢行而无休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而能演說,名一切智。雖能演說一切諸法,於一一法善巧思惟,未嘗止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无有二相,是則說名悟一切法。於二不二,一切諸法差別之道,善巧观察,展轉增胜,无有休息,說名菩薩。已能明見普眼境界,說名普眼。雖能证得普眼境界,念念增長,未曾休息,說名菩薩。於一切法,悉能明照,離諸闇障,名无礙見。常勤憶念无礙見者,說名菩薩。

佛的弟子!請注意聽,我現在詳細來說明这十一個問題。①这位大菩薩,已经能修行学習过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菩薩种种的行愿,入一切智慧的境界中,則名为佛。可是在諸佛的处所,仍然还修菩薩行,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名为菩薩。②这位大菩薩,对於諸佛的十力,皆悉证得,則名为十力。雖然已成就十力,可是还要修行普賢菩薩的行門,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名为菩薩。③这位大菩薩,知道一切法,明白一切義,而能为一切众生演說妙法義理,則名为一切智。雖然能演說一切諸法,可是在每一种法中,用善巧來思惟,未曾停止和休息,所以名为菩薩。

④这位大菩薩,知道一切諸法,沒有二相,就是一相也沒有,則名为悟一切法。因为对於二相不相,一切諸法分別的道理,用善巧來观察,輾轉來增胜,沒有休息的時候,所以名为菩薩。⑤这位大菩薩,已能明見普眼的境界,則名为普眼。雖然证得普眼的境界,可是念念增長,还要往前求进步,未曾休息,所以名为菩薩。⑥这位大菩薩,对於一切法,皆能明照,離開一切暗障,所以名为无礙見。因为菩薩常勤加憶念一切諸佛,所以名为菩薩。已得諸佛智慧之眼,是則說名觉一切法。观諸如來正觉智眼,而不放逸,說名菩薩。住佛所住,與佛无二,說名與佛无二住者。为佛攝受,修諸智慧,說名菩薩。常观一切世間实際,是則說名住实際者。雖常观察諸法实際。而不证入,亦不捨離,說名菩薩。不來不去,无同无異,此等分別,悉皆永息,是則說名休息愿者。广大修習,圓滿不退,則名未息普賢愿者。了知法界无有边際,一切諸法,一相无相,是則說名究竟法界捨菩薩道。雖知法界无有边際,而知一切种种異相,起大悲心,度諸众生,尽未來際,无有疲厭,是則說名普賢菩薩。

⑦这位大菩薩,已经证得諸佛智慧之眼,則名为觉一切法。因为观察一切諸佛正觉智慧之眼,而不放逸。時時在精进,处处守規矩,所以名为菩薩。⑧这位大菩薩,住在佛所住的境界,和佛沒有兩样,則名为與佛无二住。因为还为佛所攝受,修習一切智慧,所以名为菩薩。⑨这位大菩薩,常观察一切世間的眞实理体,則名为住实際者。雖然常观察諸法实際,可是沒有证入实際理体,也沒有捨離眞实理体,所以名为菩薩。⑩这位大菩薩,不去不來,不同不異,这种的分別,永遠息滅,則名为休息愿者。因为菩薩广大修習普賢行愿。圓滿不退,則名为未息普賢愿者。11这位大菩薩,了知法界沒有边際,一切諸法,是一相无相,則名为究竟法界捨菩薩道。雖然知道法界沒有边際,可是知道有种种不同相,而生起大悲心,愿度一切众生,就是尽未來際,也不疲倦,也不厭煩,所以名为菩薩。

佛子。譬如伊罗鉢那象王,住金脇山七宝窟中。其窟周围,悉以七宝而为欄楯。宝多罗树,次第行列。眞金罗網,彌覆其上。象身潔白,猶如珂雪。上立金幢,金为瓔珞。宝網覆鼻。宝鈴垂下。七支成就。六牙具足。端正充滿,見者欣乐。調良善順,心无所逆。

各位佛子!好像伊罗缽那(香叶)大象王,牠住在金脇山(第一金山之脇)七宝窟中。这個窟的周围,都用七宝所造的欄楯,作为庄严。又有很多的宝多罗树,有次第的排列,非常整齊,左看成行,右看也成行。又有用眞金所制的罗網,瀰漫覆蓋在宝窟的上边。这隻大象王的身色,非常潔白,猶如珂雪一样的。上边有金幢,用金所做的瓔珞。又有宝網,覆在鼻上,宝鈴在脖下垂著,七支(四足、頭、陰、尾)成就,六牙具足。不但端正,而且充滿,令見者皆生欣乐。象王的性情,調順善良,无论做甚么事,心无违逆而不乐的時候。總而言之,隨順主人(释提桓因)的心意,聽其指揮,服從命令。

若天帝释將欲遊行。爾時象王即知其意。便於宝窟而沒其形。至忉利天释主之前。以神通力种种變現。令其身有三十三頭。於一一頭化作七牙。於一一牙化作七池。一一池中,有七蓮华。一一华中,有七采女。一時俱奏百千天乐。是時帝释乘茲宝象。從難胜殿,往詣华園。芬陀利华,徧滿其中。是時帝释至华園已,從象而下,入於一切宝庄严殿。无量采女以为侍從。歌詠伎乐,受諸快乐。爾時象王。復以神通,隱其象形。現作天身。與三十三天,及諸采女,於芬陀利华園之內,欢娛戲乐。所現身相,光明衣服,往來进止,語笑观瞻,皆如彼天,等无有異。无能分別此象此天。象之與天,更互相似。假設天帝释(释提桓因)想要去旅行,这時候,大白象王即刻知道天帝释的心意,便在宝窟中隱沒其形,來到忉利天宮,天帝释之前,而以神通力,現出种种的變化。令自己的身体,同時現出三十三個頭。在每個頭的口中,化現出七牙。在每一牙上,皆化現七個水池。在每一池中,皆化七朵大宝蓮华。在每一朵蓮华上,又化現七個采女。在同一時候,演奏百千种天乐。

在这個時候,天帝释乘著大白象王,從難胜殿出发,前往御花園,欣賞各种各样的花卉。在花園中有芬陀利华(白色蓮华),徧滿其中,华色潔白,一尘不染。芬香之味,令人陶醉。这時,天帝释到华園之后,從大白象宝座下來,到一切宝庄严殿。有无量采女,作为侍從。有歌舞的表演,有悅耳的音乐,受一切的快乐。在这個時候,大白象王,用种种神通,隱藏象身,現天人身,同帝释天王和一切采女,在芬陀利华園中,互相遊戲,共同娛乐。大白象王,所現的身相,所穿的衣服,往來或进止,語笑和观瞻,种种的动作,皆和天人一样,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沒有人能分別出來牠是大白象王所變化的人。因为牠變的人和天人,更为互相相似,可以說唯妙唯肖,无法能辨別眞假。

佛子。彼伊罗鉢那象王,於金脇山七宝窟中,无所變化。至於三十三天之上,为欲供养释提桓因,化作种种諸可乐物,受天快乐,與天无異。

各位佛子!香叶象王,在金脇山七宝窟中,本來还是大白象,並沒有變化。來到三十三天,为要供养释提桓因的緣故,所以變化作种种可愛乐之物。受天人的快乐,和天人沒有兩样。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普賢菩薩行愿,及諸三昧,以为众宝庄严之具。七菩提分,为菩薩身。所放光明以之为網。建大法幢。鳴大法鐘。大悲为窟堅固大愿,以为其牙。智慧无畏,猶如師子。法繒繫頂。開示秘密。到諸菩薩行愿彼岸。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修習普賢菩薩的行愿,和其他种种的三昧,用种种众宝作为庄严之具。以七菩提分(擇法、精进、喜、輕安、念、定、行捨)为菩薩的身。所放的光明,作为罗網。建立大法幢,鳴大法鐘。用大悲心作为七宝窟。用堅固的大愿,作为象之六牙。智慧无所畏,好像師子一样的勇猛,而有威力。用法繒來繫其頂,開示秘密之法,到达一切菩薩所修的行愿彼岸。

为欲安处菩提之座,成一切智,得最正觉。增長普賢广大行愿,不退不息,不断不捨,大悲精进,尽未來際,度脫一切苦惱众生。不捨普賢道。現成最正觉。現不可說不可說成正觉門。現不可說不可說轉法輪門。現不可說不可說住深心門。於不可說不可說广大國土,現涅槃變化門。

菩薩为想要安处菩提之座,乃成就一切智慧,得到最上正觉之果位。增長普賢菩薩广大的行愿,永不退轉,永不休息。也不断絕,也不捨離。大悲心常精进,穷尽未來際,度脫一切苦惱的众生,令得快乐。菩薩也不捨棄普賢菩薩所修的道,示現成就最上正觉。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成就正觉的法門。又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轉大法輪的法門。又現出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住深心的法門。在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广大國土,現出涅槃變化的法門。

於不可說不可說差別世界,而現受生,修普賢行。現不可說不可說如來,於不可說不可說广大國土菩提树下,成最正觉。不可說不可說菩薩众,親近围繞。或於一念頃,修普賢行而成正觉。或須臾頃,或於一時,或於一日,或於半月,或於一月,或於一年,或无数年,或於一劫,如是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修普賢行。而成正觉。

菩薩在不可說不可說不同的世界中,而現受生之相,修普賢菩薩的行門。又現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佛,在不可說不可說广大國土的菩提树下,成就最上正觉。有不可說不可說的諸菩薩,來親近於佛,來围繞於佛。或者在一念之間,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門,成就正觉。或在須臾之間,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門,成就正觉。或在一時、一日、半月、一月、一年、无数年、一劫、不可說不可說劫之間,修習普賢菩薩的行門,成就正觉。

復於一切諸佛剎中,而为上首。親近於佛,頂禮供养。請問观察如幻境界。淨修菩薩无量諸行,无量諸智,种种神變,种种威德,种种智慧,种种境界,种种神通,种种自在,种种解脫,种种法明,种种教化調伏之法。

菩薩在一切諸佛刹土中,作为上首。親近於諸佛,頂禮於諸佛,供养於諸佛。請問諸佛一切法門,观察諸佛一切法門。在如幻不实的境界中,專一其心,來修清淨菩薩无量的諸行,无量的諸智。种种的神變,种种的威德,种种的智慧,种种的境界,种种的神通,种种的自在,种种的解脫,种种的法明,种种的教化,种种的調伏,等等的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本身不滅。以行愿力,於一切处,如是變現。何以故。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自己的身体沒有隱滅。用修行种种的愿力,能在一切处,隨時隨地能这样的變現。是甚么原因呢?

欲以普賢自在神力。調伏一切諸众生故。令不可說不可說众生得清淨故。令其永断生死輪故。严淨广大諸世界故。常見一切諸如來故。深入一切佛法流故。憶念三世諸佛种故。憶念十方一切佛法及法身故。普修一切菩薩諸行使圓滿故。入普賢流,自在能证一切智故。

菩薩修行十定的法門,为这十种緣故。①愿用普賢菩薩自在的神力,來調伏一切众生的緣故。②为使令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众生,皆得到清淨本源,妙眞如性的緣故。③为使令一切众生,永断生死輪的緣故。生死的根本是由情愛而生,如果断了情愛的无明,那么,生死的根本也断了。所謂「断欲去愛」,这是解決生死的根本方法。④为庄严清淨十方一切世界的緣故。⑤为常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緣故。⑥为深入一切諸佛广大法流的緣故。⑦为憶念三世諸佛种的緣故。⑧为憶念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的法和所現的法身的緣故。⑨为普修一切菩薩行,使六度万行早得圓滿的緣故。⑩为入普賢菩薩的法性流中,任運自在证得一切智慧的緣故。

佛子。汝应观此菩薩摩訶薩不捨普賢行,不断菩薩道,見一切佛,证一切智,自在受用一切智法。如伊罗鉢那象王,不捨象身。往三十三天,为天所乘。受天快乐。作天遊戲。承事天主。與天采女而作欢娛。同於諸天,无有差別。

佛的弟子!你应當观察这位大菩薩,他不会捨棄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也不会断絕菩薩所修的道。見到一切諸佛,证得一切智慧,能自在受用一切智慧之法門。好像香叶象王一样,牠不捨棄象身,而往三十三天去,为天帝释所乘坐。享受天上的快乐,作天上的遊戲,承事於天主,和天上的采女,常在一起,欢喜娛乐。牠和諸天众是一样,无有分別。

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捨普賢大乘諸行。不退諸愿。得佛自在。具一切智。证佛解脫。无障无礙。成就清淨。於諸國土,无所染著。於佛法中。无所分別。雖知諸法普皆平等,无有二相,而恒明見一切佛土。雖已等同三世諸佛,而修菩薩行,相续不断。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不捨棄普賢菩薩所修大乘一切行門。不退轉所发的一切大愿,得到諸佛的自在。具足一切的智慧。证得諸佛的解脫,无障无礙的境界。成就清淨的果位。在一切諸佛國土,无染无著,对於一切諸佛所說的法,无分无別。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都是平等,沒有兩种相。常常明見一切諸佛的國土。雖然已经如同三世諸佛,可是还要修行菩薩一切的行門,相续不断絕。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普賢行愿广大之法。當知是人,心得清淨。

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安穩的住在普賢菩薩所修的行愿广大之法中。应當知道这個人,心得到清淨而无染汚的境界。

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第十无礙輪大三昧殊胜心广大智。

佛的弟子!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的第十定,无礙輪三昧,殊胜心广大的智慧。

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所住普賢行十大三昧輪。

佛的弟子!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住在普賢行的十大三昧之輪。(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211:  宣说进入菩萨第六現前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2: 用偈颂重宣说菩薩住在第六地現前地時境界

华严经淺释213: 宣说如何证入菩萨第七地遠行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4: 宣说住在第七地遠行地菩薩的法門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15:  七地菩薩修证成就无生法忍的時候即证入第八地不动地境界

华严经淺释216: 宣说住第八地不动地的菩萨的功德境界

华严经淺释217:  用偈颂重新宣说諸大菩薩修学第八不动地的过程和境界

华严经淺释218:  宣说大菩薩进入到第九善慧地的法门及果位境界

华严经淺释219: 演说住第九地善慧地菩薩的种种功德境界

华严经淺释220: 用偈頌的方法重複一遍住在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的境界和相狀

华严经淺释221: 繼续演說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应修積的功德和修行的相狀

华严经淺释222:  演说住十地法云地的大菩薩的无上甚深种种法門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23:  继续宣说住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薩种种殊胜境界功德

华严经淺释224: 继续宣说住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薩种种殊胜境界功德

华严经淺释225: 用偈頌的方式重說:证一地到十地菩萨所修的法门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26:  这是讲华严经中的十种定(三昧)的道理

华严经淺释227:  佛劝普賢菩薩为普眼及在法会中諸菩薩众演說十大三昧法门

华严经淺释228: 大菩薩所修第一定普光明大三昧和第二定妙光明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29: 宣说菩薩所修第三定、四定、五定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0:  菩薩所修第七定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1: 菩薩所修第八定入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2:  菩薩所修的第九定法界自在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3:  菩薩所应該修行的第十 定无礙輪三昧

华严经淺释234: 菩萨住在无礙輪三昧時能入普賢菩薩所修的二十种法門

华严经淺释235:  菩薩所住如是大智慧三昧時其心常住在十大法藏中

短视频目录(20180829)点击进入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