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7——独活2


编者按

作为祛风湿止痛药的独活除了能止痛祛风,还能做什么呢?

 上一篇:【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6——独活1


独活


春风化雨牙痛方

 

《千金方》曰,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

《续名医类案》曰,文潞公方,治牙齿风热上攻肿痛,独活、地黄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和渣温服,卧时再用。

 

****

 

有个老爷子,牙齿剧痛,又松动。

 

老先生说,牙齿为何脏所主?小指月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老先生又说,牙齿为什么会松动呢?小指月说,年老肾精不足,加上虚风上拔。

 

老先生说,那就要用一味药能够养肾阴,再用一味药可以把少阴肾精的浮风疏散出去。

 

小指月说,养肾阴,最妙不过地黄;祛少阴浮风,并能止痛之药,最妙不过独活。

 

老先生便说,没错,就用生地养其真,使齿根不动摇,用独活顺其性,祛其风,使痹痛消除。

 

然后小指月就用这两味药,教这老爷子用酒泡后,含在牙齿上面漱口,饮下一点也可以,齿牙松动而痛,很快就好了。

 

老先生说,年老牙齿松动疼痛,大都是肾精亏虚所致,所以不能纯用风药去止痛,还得配滋养肾阴之品,令牙齿牢固不痛。

 

小指月说,《黄帝内经》提到,不通则痛,不荣易痛,是不是这风药独活能令五脏元真通畅,不通则痛的病机就解除了;而生地乃补养肾水第一品,它能养五脏之真,不荣则痛的病机也解除了。

 

爷爷高兴地说,你能站在这个高度上去看这两味药,那这两味药就远远不止于是个小小牙痛方,如果你灵活变化,用独活使脏腑之性得顺,用生地使脏腑之真得养,这样顺其性养其真,何患疾病之不愈。

 

小指月说,看来爷爷我要再好好研究一下风药跟滋阴药了,这里头太妙了。爷爷说,为什么呢?小指月说,风药能够引领滋阴药去滋养五脏九窍,就像春风能把春雨带过来,灌溉禾苗,而滋阴药又能缓解风药之燥。这样春风带雨,万物生发,风药配滋阴药,五脏安和。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单兆伟经验

 

用独活治疗头痛、齿痛而疗效上乘者,少见报道。笔者认为凡头痛、齿痛因风寒湿邪引发者,皆可用之以散邪止痛。

 

治头痛,常与川芎、白芷、蔓荆子等同用,以增祛风止痛之效,如“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痛在脑齿”,用之以搜伏风,常配细辛、生地黄、川芎等,如《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治牙痛,可单用本品止痛,例如《肘后方》治风齿疼颊肿,用独活以酒煎热含漱,亦可与细辛、川芎、羌活、生地黄等同用,散寒止痛之效更佳,方如《证治准绳》独活散;若风火牙痛,牙龈红肿者,可配石膏、升麻、细辛等以散风清热而消肿止痛。

 

风药胜湿能治泄

 

有个六岁的孩子,因为吃了生冷瓜果,一直拉肚子,由急性腹泻转为慢性,现在偶尔喝点凉水,或者晚上踢了杯子,没盖着肚子,迅速就肚子疼痛,泄泻反复,肠鸣漉漉。

 

儿科的医生给他用了痛泻要方,即白术、白芍、防风、陈皮。一喝上,肚子疼痛减轻了,可泄泻也没好,还是照样拉稀水。于是他们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一看这娃子,舌苔白腻还水滑,便说,这清气在下,湿气不化啊,这方子也开得挺好的。

 

娃子的父母便说,为什么这么好的方子,也没有止住泄泻啊?老先生说,指月,你看是为何呢?小指月也摇摇头。

 

老先生说,地面有沓水,你怎么让它快点干?小指月说,把风扇打开来,空气流通,就很快干了。

 

老先生又说,如果晚上洗完澡,头发湿漉漉,要想很快让它干了好睡觉怎么办?小指月说,打开吹风机吹吹咯。

 

老爷爷又说,要想让他快速干爽呢?小指月说,把吹风机开到最大,吹出来的这些温暖干风,很快把头发烘干。

 

老先生笑笑说,没错,这方子思路对了,就是风力不够,所以肚子痛好了,但水泻仍然没彻底化干。

 

小指月说,那该怎么办呢?老爷爷说,再加进独活、羌活二药,各用5克,加大辛温的风力,迅速吹干他肠腑中的湿气。

 

这样娃子再吃了药后,慢性腹泻拉稀水就消失了。小指月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泻。风药能够很快让清阳出上窍,这样水湿不下注,拉稀水就好了。老先生说,这叫风能胜湿,清风荐爽,湿气自干。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中医临证与方药应用心得》记载,慢性腹泻泄泻日久,脾虚夹湿,健运无权,症见泄泻反复,肠鸣漉漉,舌苔厚腻,或食已即泻者,常于健脾止泻方中加羌活、防风、独活等祛风药以升阳化湿,鼓舞脾胃清气,又“风能胜湿”,则相得益彰。独活等祛风药用量要小,一般为3~5g。

 

用风药来疏肝

 

《前南本草》载,独活能治两胁疼痛。

 

****

 

有个急性肝炎的患者,炎症退掉后,老觉得胁肋胀满,不时有刺痛感。医生认为他这是肝郁气滞,给他用了四逆散疏肝理气,吃了后稍微放松一点,但还是有些隐痛。难道疏肝的力量还不够,于是再给他用了郁金、香附、木香,发现肝部隐痛感还不能根除。他便找来竹篱茅舍。

 

小指月摸完脉后说,爷爷,双关脉郁滞,用疏肝降胃的四逆散没有错啊?老先生又说,你看看他舌头。这病人舌苔白腻。老先生说,湿阻气机,一般行气药力量还不够,得用风药,才能把周身气机吹动起来,加上一味独活5克试试。

 

这样就在原方基础上加了独活5克。这病人就疑惑了,问以前这汤方我吃了十几付,都没有根除我肝部隐痛,你再加这一点点药有效吗?

 

老先生笑笑说,以前医生给你用的药,就像木工钻孔一样,已经钻到九分了,这味药再下去,把最后一分也透开,你不妨一试。

 

这病人回去就按照老先生所说的,又抓了三付药来吃。吃到第二付它就感到肝部有股气通开,胀痛就消失了,第三付吃完,胸肋疼痛就不再出现了。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那么多疏肝理气的药,都不能把他肝中郁结疏理开,你用这风药独活,居然可以疏肝理气是什么道理。

 

老先生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所以风气通于肝,这是《黄帝内经》里头基本的原则。

 

小指月恍然大悟说,我天天读《黄帝内经》,居然没有读透这句话,现在爷爷说了,好像有些眉目了。

 

老爷爷说,那有什么想法呢?小指月说,这独活是风药,风药能制造风气,风气又通于肝,所以能够条达肝气。爷爷是借祛风湿的独活来疏肝理气,条达肝郁。

 

老爷爷说,那为什么前面用香附、郁金都没法把肝郁条达呢?小指月说,香附、郁金疏肝利胆比较平和,就像风扇一样,只在内部转,而独活就不同。

 

老爷爷说,有什么不同呢?小指月说,独活乃风药中的悍将,气味雄烈,芳香四溢,能宣通百脉,调和经络,通筋骨而利机关,独活它行气之力就像自然界刮风一样,能让屋子跟屋外空气对流出入,这样肝气一下子就条达到毛窍外面去了。

 

老先生点点说,没错,像香附、郁金只是小理肝气,而羌活、独活能够大理肝气。对于肝郁气滞,瘀血阻结,出现的顽固胁肋隐痛,你用小理肝气之法,未必能转得开气机,这时用大理肝气之法,使大气一转,胁肋疼痛自然应手而愈。

 

小指月听后,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用这风药来疏肝理气,无疑对于治疗抑郁症又多了一把金刚钻。

 

借助风药能出入表里的个性来条达内部气机,这真是一个巧妙的思维。

 

于是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杜曦经验:独活治肝炎后胁痛

 

在一次学术活动中,上海市崇明县中心医院蔡丽乔医师介绍独活有治疗肝炎后胁痛的作用,我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曾治疗43例,其中治愈39例,好转4例。一般服3~10剂即可达止痛效果。临床上凡肝炎后证属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肝胆湿热、瘀血阻滞而出现胁痛,在辨证用药的基础方中加入小剂量(成人一般6g)的独活,胁痛常能应手而愈。但独活辛温,故肝阴不足的患者慎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12):16]

 

独活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用法用量】3~9g。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往期内容: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香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生姜(上)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生姜(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荆芥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防风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羌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白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1——细辛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藁本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3——苍耳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4——辛夷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葱白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鹅不食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薄荷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牛蒡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蝉蜕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桑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菊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蔓荆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柴胡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升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葛根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淡豆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浮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9——木贼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0——石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1——寒水石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2——知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3——黄芩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4——黄连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5——黄柏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6——龙胆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7——秦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8——苦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9——白鲜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0——金银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1——连翘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2——穿心莲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4——蒲公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5——重楼(七叶一枝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6——土茯苓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7——鱼腥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8——金荞麦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9——败酱草、大血藤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0——射干、山豆根、马勃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1——青果(橄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2——木蝴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3——白头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4——马齿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5——鸦胆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6——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7—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8—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9—熊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0—绿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1—生地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2—玄参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3—丹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4—赤芍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5—紫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7—青蒿、白薇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8—地骨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9—银柴胡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0—胡黄连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1—芒硝(上)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2—芒硝(下)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3—番泻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4—火麻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5—芦荟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6—大黄(1)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6—大黄(2)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8—大黄(3)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0—大黄(5)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1—郁李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2—甘遂、大戟、芫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3——商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4——牵牛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5——巴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6——独活1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倪海厦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小编是一名中医粉,苦于无人交流,所以建了中医群,已汇集了1000多位中医爱好者,欢迎爱好中医的朋友进群交流。


1群、2群已满500人,还可以进3群.

也可以加群主微信:slyjbjly,群主拉你进群。验证时请注明中医粉。

小编温馨提示:由于现在微信改版,请您看完本文章,点击好看!可以使本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而且您无意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举手之劳,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