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爷们一点,只做选择,从不平衡
文 | 黛西
国内的朋友说,北京返校时间确定了,下个月复课。
虽然德国疫情还在发酵,但复课时间倒是一点没落后。
我们生活的法兰克福所在的州,下周开始,学校逐渐恢授课,幼儿园也被允许在下月开放。
不知不觉,娃竟然已经失学在家8周了。
“不知不觉”只是一个修辞,怎么可能不知不觉?
从最开始得知“停课不停工”的无所适从,到掰着手指盼开学(结果盼来了德国确诊10万+)的绝望,再到终于意识到这是个持久战,于是努力从混乱和崩溃中抽离,说服自己与之共存,甚至开始享受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争做文明读者,不要随便举报)
这种从崩溃到坦然的转变,如同经济学里的均值回归。
外行做投资,赚多少都会回到原点;
普通人的生活,再混乱也将回归平静。
有人说,回归后的均值,才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
真的是吗?
幼儿园刚关门的前两周,我整个人特别丧。
虽然队友也在家上班,但他毕竟是有老板的人,而且电话会议特!别!多!
我都怀疑他的工作是不是会用电话就能做,zoom火起来不是没有逻辑。
我自由职业,自己是自己的老板,尤其银行倒闭后,更没有人可以炒掉我了。
这种时期,我自然就成了带娃主力。
我是个很贪心的人。
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左手陪娃,右手搬砖,带娃工作两不误,否则配不上我的育儿博主人设。
但我娃不这么想,只要我蠢蠢欲动要搬砖,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我跟她讲,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今天你本来应该去幼儿园,妈妈本应工作,现在幼儿园关门了,但这不代表妈妈的工作时间应该跟着黄... ...
妈妈不要工作!!!哇!!!!!!!!!
我妥协。
我一边陪她,一边构思着我的文章,时不时盯一下团购进度,跟助理拨两三个语音电话,摸机回复四五条工作消息... ...
结果你应该也猜到了,班没上好,娃也没陪好。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
娃家里蹲的第三周开始,我说服自己放弃“陪娃工作两不误”的歹念。
我把陪娃和工作的时间都缩短,计划上就先放自己一马。
要么陪娃,要么工作,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歇着,绝不兼顾。
这个转变的灵感,源于我之前读的一本书《深度工作》。
搬砖是工作,带娃也是工作。
在两项工作之间频繁切换,或是尝试多线程并行,都会有“任务切换涣散”,导致无法进行深度工作,瞎忙而无效率。
这本书教会了我一个叫做“双峰模式”的方法。
具体到我的情况上就是,陪娃时专心陪,搬砖时全力搬,忘掉多线程,一次只做一件事,专注带来幸福感。
同时,我向队友宣布,我虽然工作时间灵活,但不代表它可以被无限压缩。
你只要不开会,就得出来带娃,你可以边工作边带娃,也可以工作带娃交替着来,总之,可以从早到晚工作的美差,一去不复返了。
只有有娃的家庭,才能理解最后一句话。
自从有了娃,上班等于度假,休假才是加班。
有姐妹给我留言说,这些日子每天都内疚,工作受影响,带娃不用心,愧对老板,愧对孩子。
女人就是喜欢把错往自己身上揽,一生追求兼顾家庭与事业,特殊时期都不遗余力去证明这个伪命题。
别忘了,我们人生角色有很多,娃的妈,公司的职员,下属的老板,父母的闺女,朋友的知心姐姐,猪队友的神队友。
这些角色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从其它角色中孤立出来单独打分。
我们习惯把家庭和工作对立来看,“兼顾家庭和事业”这句话本身,已经就默认了工作和家庭的势不两立。
哪里对立了?
没有工作给的人民币,哪里来的生活底气?家庭和谐得了吗?
只要想通“工作是为家庭服务”,就不会那么纠结工作和家庭的兼顾,不会强迫自己两手抓两手都硬,也不会总觉得自己愧对谁。
这方面,我们真的应该学学男人。
男人对家庭是很难产生愧疚感的,他们能找到100个放过自己的理由。
男人玩着手机带娃,你给他看“别人家的爸爸”怎么陪玩,他会觉得内疚吗?
当然不会,我起码还带娃了,丧偶式育儿的家庭要多少有多少,你怎么不比他们?
但换成女人就不行了。
女人看到“别人家妈妈”怎么陪孩子,会反思自己,觉得自己太对不起孩子了,发誓以后少摸鱼。
男人出差几个月不着家,你问他们觉得愧对家庭吗?
当然不会,我虽然没顾上家,但我把兴趣班的钱挣来了啊,夫妻过日子不就是分配合作吗,我主外你主内,有啥好愧疚的?
但换成女人就不行了。
女人会觉得,虽然我挣了兴趣班的钱,但我没有时间陪孩子上兴趣班,我这个妈妈做得太失败了!
女人不仅容易内疚,还更容易对未来担忧。
这种焦虑体质,从童年时代就开始了。
记不起来哪本书里读到一个故事,老师问孩子们,你们长大想做什么?
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说,宇航员!
另一个小男孩说,我也要当宇航员!
女孩一听,哇地哭了。
老师问她怎么了,人家也想当宇航员招你惹你了?
女孩说,我喜欢他,长大要跟他结婚!
老师更蒙了,你俩结婚,还志同道合,夫妻双双奔太空,多好啊!你哭个啥子?
女孩说,我当宇航员,他也当宇航员,我俩都去太空了,小孩谁来照顾?
这就是女人的焦虑体质,我们想得特别多。
国内朋友说,在家工作,鸡不动娃,一堆鸡饲料没时间投喂,几周没抓,网课也不爱上了,说来邪门,本来就焦虑,最近还总看到一句话,“长假就是用来分化孩子的”。
我劝她,连你这么鸡血的妈妈,在家都鸡不动,说明别人家也好不到哪去,水落船低,放一百个心。
心理学家让人们把一周内最担忧的5件事写下来,放进一个大“烦恼箱”里,然后就不想了。
一周后打开,发现90%的事都没发生。
我们大部分的担忧,都会被时间证明是庸人自扰。
这篇没有主题的随笔,送给特殊时期里,苦恼于家庭和事业如何平衡的职场妈妈们。
我之前在视频号上录的1分钟视频,放在这篇结尾特别合适:
(我的野生视频号虽然只有几千粉丝,但这个视频有2万人观看,200多个点赞。)
我们得到任何一样东西,都需要以放弃另一件事作为代价,家庭和事业也不例外。
家庭和事业之间,没有平衡,只有权衡取舍。
在这点上,我们真应该活得爷们一点,少自责,少担忧,只做选择,从不平衡。
▼ 扫码关注黛西的视频号
已经被灰度的姐妹们,先上车关注吧! 今天的有个三条推送,是我之前写的旧文,为买了桌游的姐妹们推送的。很多人收到桌游后问“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应不应该放水?”,那篇文章里有答案。晚安。
黛西
即将截团
团 | 德国卖了100年的桌游,施密特6合1值得占有近期精选
让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取经的那条路还有比“不怕不怕”更没用的话吗?绘本演绎和拓展,专治时间过得慢!我脱的每一根发,都跟学外语无关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吃掉一只活青蛙每周总有那么七天,我再也不想见到这些绘本时间管理大师不会告诉你的事
精选里的精选
(点击词卡查看文章)德式育儿 撒谎|不比较 | 不教礼貌 | 无聊自由 | 不夸聪明 | 随娃便 | 身教为先 | 不教123abc | 大不让小 | 10大受欢迎玩具 | 男孩玩娃娃 英语启蒙 分级共读 | 自然拼读 | 分级读物 | 点读笔 | 磨耳朵 | 中式发音 STEM启蒙
择园入园
亲子游戏 美术 | 乐高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