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意中国 | 68韩愈:假使命运发给你一副烂牌……

诗词世界 每日一首古诗词 2021-11-17

重要声明




本文已获诗词世界授权。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更多精品资源,见我号菜单栏“每日一首古诗词”—“精品资源” 



作者:叶寒   主播:刘炜


百期经典“诗意中国”
百期经典文化传播“诗意中国”系列,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
FM104.6湖北之声《炜炜道来》分享艺术领域有趣的一切。每天13:00--14:00播出。


序幕


韩愈,河南河阳人。


幼年父母即亡,由兄嫂抚养长大。一生仕途坎坷,几经沉浮。


性刚直敢谏,屡遭贬谪,而初心不改。历任国子监祭酒、监察御史、刑部侍郎等职位,政绩卓著,为百姓所爱戴。


于文学一途,领导古文运动,被尊“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轼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流芳至今。



第一幕 失怙


旁白


公元768年,韩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仕宦之家、书香门第,父亲韩仲卿时任秘书郎。


在韩愈出生一个多月后,母亲(并非生母)就不幸离世。


公元770年,韩愈刚满三岁,父亲也溘然而逝。


灵堂之上,烛火随风摇曳,忽明忽暗。几人跪在蒲团上,一身白衣,面容悲戚。小小的韩愈紧紧靠着兄长,漆黑的眼眸中满是惶惑与不解——


我们为什么要跪在这里,父亲呢?为什么我找不见他?你们为什么要哭啊?


韩会(韩愈长兄)(用粗糙而温暖的大手一遍遍抚过韩愈柔顺的头发,忽转过头来,对身边的妻子道):


愈儿还这样年幼,以后,就由我们来照顾他吧!


韩会妻子(点点头,用怜惜的眼神看着韩愈):
放心吧!我会把他当做我们自己的孩儿的。


旁白


旧籍在东郡,茅屋枳棘篱。
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


韩愈父亲去世后,韩家愈加没落,住的是茅屋,用枳木、棘木围成篱笆,已是标准的田家农舍。


尽管家境贫困,韩愈却是对儿时的这段时光念念不忘,愿意埋骨故里。


大历九年(774),韩会终于在长安谋到了官职,是个从六品的起居舍人。


他虽“位卑”,而未尝“敢忘忧国”,总想着干出一番事业。


可惜他书生气太浓,不辨忠奸,找了奸臣元载做靠山,终于被身不由己地裹入权利漩涡。


大历十二年(777)春,有人控告元载图谋不轨,代宗当机立断,赐元载自尽于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一众党羽也被驱逐出朝廷。韩会被贬往韶州(今广东韶关)。


仕途遭受重创,韩会郁郁寡欢。大历十四年(779),42岁的他终于一病不起,撒手人寰。留下妻子郑氏、继子韩老成(韩愈兄韩介之子,过继给了韩会)及时年12岁的韩愈。


按照当时习俗,郑氏带着韩愈与韩老成,扶着丈夫的灵柩,踏上了北归的艰难路程。一路“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终于从韶州千里迢迢赶回了故里河阳。


但在故乡未及一年,中原的战火便烧燃,干戈遍地。郑氏只得又携着两个孩子,加入了南逃的人流,仓皇避难。


江南宣城,郑氏正纺着纱,原本柔嫩的手上,有了许多伤痕,手指上是一层薄薄的茧。


郑氏(摸着韩愈的头,悲戚道):
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韩愈(看着嫂嫂满脸的凄凉之色,又看看身旁尚不知烦恼开心玩耍着的侄儿,郑重地点点头):
嫂嫂,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金榜题名,让你不再那样辛苦!


郑氏欣慰地笑了笑,笑容碎碎的,如飘飞的柳絮,淬着一层感伤。


旁白


韩愈27岁时,郑氏也去世了。那时的他还在官场上沉浮,几经坎坷。


三次科考,三次落榜。第四次时,他终于高中,却一度屈居幕府,郁郁不得志。


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他谋得了一个国子监四门博士的教职。因见到当时师道没落,韩愈愤而作《师说》,提出了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论点——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此文一出,顿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韩愈更因此得了个“狂人”的称号,受到了更多攻击,仕途愈加跌宕。


第二幕 逆上


旁白


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朝廷里发生了佛骨事件。


唐中期,佛教盛行,僧侣地位优越,享有许多特权。


唐宪宗初登位时,也曾任用贤能,让经过安史之乱的大唐王朝,重新有了“中兴”之意。


但不久,他就骄傲起来,渐渐沉溺于奢侈的享受,并妄图如秦始皇、汉武帝那般,寻找长生大道,做个永久的皇帝。


神仙佛道之说,因而在民间更甚。


凤翔县的法门寺里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收藏着一节指骨化石。僧人们于是纷纷传说,那是释迦牟尼佛的遗骨,是“佛骨”,每三十年展览一次,便能使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这年正月,宪宗皇帝遂派杜英奇带领三十名宫女,手捧香花,到法门寺去迎佛骨。在皇宫内供奉三天后,又到长安城各寺院轮流公开展出。


一时整个长安城,上至王公大臣、绅士富户,下到普通百姓,争相向寺院布施,甚而因此倾家荡产。


在此之前,韩愈以刑部侍郎的身份在东都洛阳巡视公务。待他回京之时,正赶上佛骨展出。



 走在街上,但见昔日繁华热闹的长安街道一片寥落,人烟稀少,很多铺面和作坊都关着门。


韩愈(大为不解,走至一位白发老者跟前,恭敬问道):


老人家,长安城这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吗?为什么街道上人这样少,店铺也关门了?


老者(叹息地摇摇头,道):


唉,圣人一心求佛问道,祈求升仙,百姓也争相效仿,连自己的活计也顾不上了。这不,听说有佛骨在长安城各寺院展出,大家都去那里了……


韩愈皱了皱眉,向老人家道谢后,便阔步向寺院走去。


远远地,韩愈便见到寺院内外俱是人山人海。一些人不顾怀中的孩子已是嚎啕大哭,仍是要赶着往寺院里挤。


韩愈拼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进到了寺院内。


在供奉的佛骨前,正跪拜着一列列“虔诚”的信众,他们做着相似的动作:
几叩头后,便把准备好的银钱放入僧人准备好的布施箱内,眼中便发出或贪婪或希冀的光。


仿佛他们付了钱,佛骨便能实现他们所有的愿望。


大堂两侧,一些衣衫褴褛的穷人,正遵照着僧人的指示,烧去自己的头发,甚至拿火来烧自己的手指,用苦行来表示礼佛的诚心。


韩愈越看越觉得心惊,他重重地呵一口气,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回了自己的府邸。


不一会儿,便有仆人通报,他的学生张籍已到。


张籍听了韩愈决定上书劝谏的想法,一时满腹的话不知从何说起,既敬佩又担忧地望着眼前这位已年过五旬、两鬓斑白的老人——


早在德宗年间,韩愈担任监察御史时,就因为上书劝谏德宗废止令民怨沸腾的“宫币”,而遭贬到阳山(今广东连县)。如今,他又要上书谏阻宪宗喜爱的佛事,这无疑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啊,唉……


韩愈(看着面前忧心不已的学生,坚定道):


我知道自己一旦上奏,必定会触犯天颜。但是只要皇上肯听从我的建议,哪怕粉身碎骨我又有何惧?


旁白


公元819年,韩愈不顾亲人、朋友的劝阻,毅然写下《谏迎佛骨表》,呈递与宪宗——


文章先举黄帝、少昊、舜帝、禹帝的例子,说明佛教未传入中国前,国泰民安,国君都享有高寿。


接着又列举事实说明,佛教传入后相继出现的动乱局面:


汉明帝诚心礼佛,在位仅十八年,其后更是祸乱不断,南朝宋、齐、梁、陈以来,礼佛更为虔诚,可惜在位的时间更短。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更先后三度舍身施佛,最后竟饿死台城,国亦随之灭。


最后,韩愈以决绝的语气道:


恳请皇上派人把佛骨投入水火之中,以断绝天下人的痴心妄想,这正是圣君应当作的。如果佛果真有灵,那么降下灾祸来,我愿全部承担,绝不怨恨后悔!


宪宗看完奏章,又气又怒,对大臣们说:


“韩愈作为人臣,竟然敢咒朕短命,狂妄如此,罪无可恕!”便要杀死韩愈。


幸而有宰相裴度、崔群等大臣的极力劝谏,最终,韩愈被贬至离长安有七千六百多里之远的潮州(今广东潮安),开始了第二次贬官生涯。


儒家尝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那么若“君不君”,臣又当如何?


韩愈的答案是:


若为君者不明,那为臣者哪怕触犯龙颜、豁出性命,也要尽自己臣子的职责——文死谏,武死战,但求不负天地,不负吾心。


第三幕 死别
旁白


潮州地处偏远,环境恶劣,被贬谪到那里的人,很少能有生还的希望。


当时韩愈的小女儿韩拏(ná)正在病中,听闻了父亲差点又遭杀身之祸,一时受惊,病情更加沉重。


可是韩愈是戴罪之身,朝廷不容许他停留。


无论他怎样地祈求,也无济于事。他只得仰天长叹,撇下女儿与家人,只身上路。


韩愈离京不久,他的妻儿家小也被驱逐出京城,一家人沿着韩愈押解的方向追赶。


一直到商山(今陕西县东南),才终于赶上。


 此时小女儿已病入膏肓了,她脸色惨白地躺在客栈的床上。


韩愈慢慢地走到床前,他颤颤地抚上女儿的手,一片冰凉,他能清晰地感到一个生命正如掌心细沙般,缓缓流失。一抬眼,已是老泪纵横。


韩愈(哽咽道):
孩儿,怪我啊!拖累了你……


韩拏(用力抬了抬身子,对父亲温暖地笑笑):
爹爹,不怪你,真的不怪你。你很好,我很骄傲有你这样一位父亲。


有风从窗子里吹来,带来一股寒意。


韩拏(望着窗外,喃喃道):
今晚的月色很美啊!


韩愈手中忽地一沉,他看见女儿缓缓闭上了眼眸,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


旁白


在蓝田县蓝田关,韩愈的侄孙韩湘冒着风雪赶来送他。


韩愈悲叹地写下名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尾声


穆宗长庆三年(823),韩愈五十六岁。


这年六月,他升任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因为不肯参谒宦官,被御史中丞李绅弹劾。最终,韩愈被罢免京兆尹,授职兵部侍郎。


在这一年,韩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次年六月,韩愈因病告假,在长安城南一所庄园里养病。十二月二日,因病卒,终年五十七岁。


作家史铁生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那些天生就不幸,拿到一副烂牌的人又该如何?


是就此自甘堕落,得过且过?还是做个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


韩愈的回答是:


忧危启圣智,厄穷见人杰。吾心不改,老而弥坚。



韩愈一生孤苦,一岁丧母,三岁丧父,三考进士不中,三考博学宏词科又不中。


终于踏上仕途,又因刚直性格,屡遭贬谪。有时做着三品大员,转眼便成了小小县令,其中巨大的落差可想而知。


他愤怒过、抱怨过、悲伤过,乃至绝望过,可最终他还是选择勇敢地面对。


韩愈写过许多诗文,你常能在他那些呼号怒发中,发现一些诙谐幽默的东西:


比如《毛颖传》,将一支毛笔人格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又如《送穷文》,采用谐谑的笔法,写自己一生的坎坷,是因为被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位穷鬼缠身。


正是在这些诙谐中寓庄重、游戏里蕴辛酸的“怪文”中,我们得以看到一位猛士不屈不挠的斗志与灵魂。


假使命运发给你一副烂牌,那也许会使你不幸一时,但只要你永不妥协地反抗与斗争,你生命的轨迹终会由你自己来书写——


厄运也许曾断其头,但从未夺其志。——往期回顾——(上下可滑动查阅)01国学大师王国维:最是人间留不住02曹雪芹:卅年一梦不曾醒,都作红楼戏里人03芒种:一收一种,是岁月的恒常与宽厚04端午:粽香深处,是丝丝缕缕的人生滋味 
05科举:古人“高考”那些事儿06落第:那些“高考”落榜的古人们
07六月:梦一场荼蘼花事08曹植:命运馈赠了才华,却一生颠沛流离09屠呦呦:青蒿一握,她让我们懂得何为中国脊梁10地震 | 1000年前,古人用这些方法预测地震11八七版《红楼梦》| 一梦三十余载,再回首芳华依旧12夏至:枝梢葱茏着的,是人生的新绿13中华本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14毕业季:青春散场,要笑着说再见15纳兰容若:一生太短,一瞬好长16古龙:酒与寂寞,懂得的人才会懂17徐志摩: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来18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19魏晋文学极简史: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20楚辞:虽九死其犹未悔
21小暑:藏伏,是一种人生智慧
22唐妆: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
23古琴:泠泠七弦,诉尽人世沧桑
24花木兰:一个从乐府诗走进迪士尼电影的中国符号
25李商隐:在薄情的人世间,深情地活着
26《西游记》: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膝颤抖仍然往前走
27余光中: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28大暑:生命的快乐,就是能量淋漓尽致的发挥
29李清照:如花绚烂,如花飘零
30《诗经》:藏着你理想中爱情的所有模样
31《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32《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乱世之悲歌
33林语堂:过得通透,才能活得快乐
34李煜:乐既沈酣痛亦深,真情无改是词心
35立秋:秋天来了,又想好好生活了......
36《浮生六记》:我在悲欣交集处等你
37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38秦观:寂寞人间五百年
39鲁迅:爱吃、爱笑、爱妻、爱子
40孟浩然: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41唐五代词极简史: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42晏殊:哪有什么富贵闲人,我只是沉而不痛、苦而不悲
43欧阳修:百世之文豪,千古一醉翁
44张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45《聊斋志异》:笔歌墨舞写痴情,狐妖鬼魅画苍生
46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47艾青:我用我嘶哑的喉咙歌唱
48神话志怪:这里藏着中国文学的根
49张爱玲:倾城往事
50苏轼: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51北宋词史: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52南宋词史: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
53贺铸:没有好看的皮囊,但我的灵魂足够有趣
54姜夔:我的词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55陶渊明:“静穆悠远”是我的诗,“金刚怒目”才是我的人
56王勃:如流星划过夜空,绚烂了整个苍穹
57抗战爱国群像:这盛世,如你所愿!
58杜甫: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59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
60寒露: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61陈子昂:孤独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人
62初唐诗史:春花初绽,春水初生
63盛唐诗极简史:春花灿烂,春水浩荡
64王维:一片冰心在玉壶
65王昌龄:寂寂寒江明月心
66李白:千百年后,有谁还记得你飘逸的身影?

67霜降:哪怕霜华尽染,愿你温暖如初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